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8101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docx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

1.

已知HA=358.236m,HB=632.410m,求hAB和hBA

分析:

h

AB

指B点相对于A点高差,即B点比A点高多少(用减法),h

BA

亦然。

解:

h

AB

=H

B

-H

A

=632.410-358.236=274.174m

h

BA

=H

A

-H

B

=358.236-632.410=-274.174m

2.

设A点高程为101.352m,当后视读数为1.154m,前视读数为1.328m时,问高差

是多少,待测点B的高程是多少?

试绘图示意。

分析:

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B点高程可用仪高法或高差法,高差已求,故用后者。

解:

h

AB

=1.154-1.328=-0.174m

HB=HA+hAB=101.352-0.174=101.178m

3.

已知H

A

=417.502m,a=1.384m,前视B

1

,B

2

,B

3

各点的读数分别为:

b

1

=1.468m,b

2

=0.974m,b

3

=1.384m,试用仪高法计算出B

1

,B

2

,B

3

点高程。

分析:

仪高法先求视线高程,再按分别减去各前视读数,求得高程。

解:

i=HA+a=417.502+1.384=418.886m

H

B1

=i-b

1

=418.886-1.468=417.418m

H

B2

=i-b

2

=418.886-0.974=417.912m

H

B3

=i-b

3

=418.886-1.384=417.502m

4.

试计算水准测量记录成果,用高差法完成以下表格: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m)

高差(m)

高程(m)

备注

BMA

(m)2.142

0.884

123.446

已知水准

TP1

0.928

1.258

124.330

-0.307

TP2

1.664

1.235

124.023

0.233

TP3

1.672

1.431

124.256

-0.402

B

2.074

123.854

Σa=6.406

Σb=5.998

Σh=0.408

HB-

HA=0.408

和计

Σa-Σb=0.408

Σ算

5.核

闭合水准路线计算。

点名

测站数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

(m)

BM

A

12

-3.411

-0.012

-3.423

23.126

1

19.703

 

8

+2.550

-0.008

2.542

2

22.245

15

-8.908

-0.015

-8.923

3

13.322

22

+9.826

-0.022

9.804

BM

A

23.126

57

0.057

-0.057

0

总和

fh=57mm<fh容=±12=±90mm

6.

水准测量成果整理

点号

距离(km)

实测高差(m)

高差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

(m)

A

2.1

-2.224

-0.021

-2.245

26.400

1

24.155

1.1

-3.120

-0.011

-3.131

2

21.024

0.8

2.220

-0.008

2.212

3

23.236

1.0

3.174

-0.010

3.164

A

26.400

5

0.050

-0.050

0

f

h

=50mm<f

h容

=±40=±89mm

7.

完成表格并写出计算过程。

距离(km)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BM

0

1.50

3.326

-0.005

3.321

23.150

A

26.471

1.30

-1.763

-0.004

-1.767

B

24.704

0.85

-2.830

-0.003

-2.833

C

21.871

0.75

-0.132

-0.002

-0.134

D

21.737

1.80

1.419

-0.006

1.413

BM

0

23.150

Σ

6.20

0.020

-0.020

0

fh=20mm<fh容=±40=±99mm

8.

一支水准路线AB。

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75.523m,往、返测站平均值为15站。

往测高差为-1.234m,返测高差为+1.238m,试求B点的高程。

解:

高差闭合差:

9.

高差容许闭合:

改正后高差:

B点高程:

完成表格并写出计算过程。

;

距离

(km)

实测高差

(m)

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BM

7

130

0.533

-3

0.530

47.040

A

47.570

200

-0.166

-4

-0.170

B

47.400

490

0.193

-10

0.183

C

47.583

370

0.234

-7

0.227

D

47.810

410

1.028

-8

1.020

BM

8

48.830

Σ

1600

1.822

-32

1.790

10.

水平角计算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

°′″

一测回角

°′″

O

A

900106

895948

895957

B

1800054

A

2700054

900006

B

00100

分析:

差值为负,加360°。

半测回较差不超过40″。

11.

完成以下水平角计算表格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平均

°′

各测回平均

°′

0

A

000124

463724

463733

463727

B

463848

A

1800112

463742

B

2263854

0

A

900006

463712

463721

B

1363718

A

2700112

463730

B

3163842

分析:

半测回较差不超过40″,一测回间较差不超过24″。

12.

完成以下水平角计算表格

测站

竖盘位

水平度盘读数º

’”

半测回角值

º’”

一测回角值

º’”

各测回平均

º’”

O

第一

测回

A

00130

650642

650645

650648

B

650812

A

1800142

650648

B

2450830

O

第二

测回

A

900224

650648

650651

B

1550912

A

2700236

650654

B

3350930

13.

完成下表中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计算。

盘左

°′″

盘右

°′″

平均读数

°′″

一测回归

零方向值

°′″

O

1

A

00212

1800200

(00210)00206

00000

B

374415

2174405

374410

374200

C

1102904

2902852

1102858

1102648

D

1501451

3301443

1501447

1501237

A

00218

1800208

00213

分析:

半测回归零误差6″

14.

计算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

测站

目标

盘左读数

°′″

盘右读数

°′″

2C

平均读数

°′″

归零方向值

°′″

O

A

300106

2100118

-06

(3001

15)

300112

00000

B

635854

2435854

00

635854

335739

C

942812

2742818

-06

942815

642700

D

1531248

3331254

-06

1531251

12311

36

A

300112

2100124

-12

300118

分析:

二倍视准轴误差未超过13″

15.

竖直角计算

测站

竖盘

位置

竖盘读数

°′″

半测回角

°′″

指标差″

一测回角

°′″

备注

O

A

872654

23306

03

23309

竖直度盘

按顺时针

2723312

23312

B

972654

-72654

-03

-726

57

2623300

-72700

分析:

顺时针公式аL=90°-L,аR=R-270°标差不超过±25″

,竖盘指

16.

竖直角观测成果整理

.

竖盘

位置

竖盘读数

°′″

半测回角°

′″

指示差

一测回角°

′″

备注

O

A

942318

-423

18

-21

-423

09

盘左视线水平时

读数为90°,

视线上斜读数减

2653600

-424

00

B

823600

72400

-18

72342

2772324

72324

分析:

竖盘指标差不超过±25″

17.

欲测量建筑物轴线A、B两点的水平距离,往测D

AB

=215.687m,返测D

BA

=215.694m

,则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评价其质量。

0,0,0,0,

18.

解:

已知直线BC的坐标方位角为135º00’,又推得AC的象限角为北偏东60º00’,求

小夹角∠BCA。

解:

分析:

见图

19.

已测得各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分别为a1=2530a2=16530a3=24840a4=33650

,试分别求出它们的象限角和反坐标方位角。

解:

R1=а1=25º30’,Ⅰ

Ⅱ;

,Ⅲ;

,Ⅳ;

20.

对某高差等精度观测了5次,观测值分别为-13.149m、-13.146m、-13.154m、-13.

147m、-13.134m,求该高差的算术平均值和中误差。

解:

21.

对某角度等精度观测6测回,观测值分别为82°19′18″,82°19′24″,82°1

9′30″,82°19′12″,82°19′12″,82°19′30″,求该角度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解:

22.

对某角度等精度观测5测回,观测值分别为48°17′18″、48°17′24″、48°1

7′30″、48°17′06″、48°17′12″,求该角度的算术平均值和中误差。

解:

23.

设对某边等精度观测了6个测回,观测值分别为108.601m、108.600m、108.608m

、108.620m、108.624m、108.631m,求算术平均值和相对中误差。

解:

24.

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23.2厘米,其测量中误差md=±0.1厘米,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和中误差。

分析:

按照倍函数误差传播定律计算。

解:

25.

设对某边等精度观测了4个测回,观测值分别为168.610m,168.600m,168.620m

,168.610m,求算术平均值和中误差。

解:

26.

有一圆形地块,测得其半径r=27.45m,观测中误差为±0.02m,求该地块的面积S

及其中误差m

s

27.

分析:

按照倍函数误差传播定律计算。

解:

有一正方形建筑物,测得其一边的边长为a=38.52m,观测中误差为±0.02m,求该

建筑物的面积S及其中误差。

分析:

按照倍函数误差传播定律计算。

点号

观测角值(左

改正数

改正后角值

坐标方位角

28.

解:

设对某距离丈量了6次,其结果为240.311、240.301、240.316、240.324、240.3

19、240.320,试求其结果的最可靠值、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其相对中误差?

分析:

取算术平均值为最可靠值。

注意[v]=-0.001

解:

31.在1:

5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32.7厘米,其测量中误差m

d

=±0.1厘米,求该

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及中误差m

D

解:

32.在测站A进行视距测量,仪器高i=1.52m,照准B点时,中丝读数l=1.96m,视距间隔为n=0.935m,竖直角α=-3°12′,求AB的水平距离D及高差h。

解:

33.在测站A进行视距测量,仪器高i=1.45m,照准B点时,中丝读数v=1.45m,视距间隔为l=0.385m,竖直角α=-3°28′,求水平距离D及高差h。

解:

34.闭合导线成果整理。

角)

°′″

°′″

°′″

A

803000

B

743010

-10

743000

3350000

C

870010

-10

870000

2420000

D

1150010

-10

1150000

1770000

A

833010

-10

833000

803000

B

3600040

-40

3600000

35.完成表格并写出计算过程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角度观

测值(右

角)

改正后

的角度

方位角

水平

距离

坐标增量

改正后坐标增量

坐标

°′

°′

°′

m

△x/m

△y/m

△x/m

△y/m

x/m

y/m

1

3815

00

112.0

1

+0.03

87.96

-0.01

69.34

87.99

69.33

200.0

0

500.0

0

2

-07″

10248

09

10248

02

287.9

9

569.3

3

11526

58

87.58

+0.02

-37.63

0

79.08

-37.61

79.08

3

-07″

7851

15

7851

08

250.3

8

648.4

1

21635

50

137.7

1

+0.03

-

110.56

-0.01

-82.10

-

110.53

-82.11

4

-07″

8423

27

8423

20

139.8

5

566.3

31212

30

89.50

+0.02

60.13

-0.01

-66.29

60.15

-66.30

1

-06″

9357

36

9357

30

200.0

0

500.0

0

3815

00

2

36000

27

36000

00

426.8

0

-0.10

0.03

0

0

36.完成表格并写出计算过程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号

角度观测值(左角)

改正后的角度

方位角

水平距

坐标增量

改正后坐标增量

坐标

°′″

°′″

°′″

m

△x/m

△y/m

△x/m

△y/m

x/m

y/m

A

450012

B

-06″

23929

15

23929

09

921.32

102.75

10429

21

187.62

0.03

-46.94

-0.03

181.65

-46.91

181.62

1

-06″

15744

39

15744

33

874.41

284.37

821354

158.79

0.03

21.46

-0.02

157.33

21.49

157.31

2

-06″

20449

51

20449

45

895.90

441.68

10703

39

129.33

0.02

-37.94

-0.02

123.64

-37.92

123.62

C

-06″

14941

15

14941

09

857.98

565.30

764448

D

75145

00

75144

36

475.74

-63.42

462.62

-63.34

462.35

37.完成下表四等水准测量计算。

点号

后尺

下丝

前尺

下丝

方向及尺

标尺读数

K+黑-红mm

高差中数m

备注

上丝

上丝

后距m

前距m

黑面m

红面m

视距差m

累积差m

A

|

TP1

1.614

0.774

后1

1.384

6.171

0

+0.833

K1=4.787

K2=4.687

1.156

0.326

前2

0.551

5.239

-1

45.8

44.8

后-前

+0.833

+0.932

+1

+1.0

+1.0

-5

38.现需从A点测设长度为129.685m的水平距离AB,初设B点后,测得温度t=23℃,AB两点的高差h=-1.168m,已知尺方程为lt=30-0.0023+1.2×10(t-20°C)×30m,问需沿地面测设多少长度?

解:

尺长改正:

温度改正:

倾斜改正:

测设长度:

39.必须用精密方法测设135º00′00″的已知水平角AOB,在O点用经纬仪正镜位置测设AOBˊ后,用多测回实测得其角值实为135º01′00″,丈量OBˊ长为48.20米,问在Bˊ点沿OBˊ垂线向何方修正多少长度得B点、使∠AOB为所要测设的值。

解:

,向内侧量取0.014m

40.已知M、P两点,要测设角值为90°的∠MPN,初步定出N′点后,精确测得∠MPN′=89°59′21″,量得PN′的距离为79.56米,问应如何精确定出∠MPN?

解:

,在N′点沿ON′垂线向外侧量取0.015m得N点

41.已知xA=100.000m,yA=100.000m,xB=90.000m,yB=110.000m,xP=90.000m,yP=90.000m

,求极坐标法根据A点测设P点的数据β和D

AP

简述如何测设。

解:

在A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点定向,逆时针测设β角,确定AP方向;在AP方向测设水平距

离D

AP

,确定P点并标记。

42.设A、B两点的坐标为xA=532.87m,yA=432.07m,xB=490.23m,yB=421.54m,现欲测

设P点,P点的设计坐标为x

P

=500.00m,y

P

=420.00m,试计算用距离交会法测设P点的测

设数据,并简述测设步骤。

解:

将钢尺零点对准A点,在地面以D

AP

为半径画弧;将钢尺零点对准B点,在地面以D

BP

半径画弧,交点即为P点平面位置。

43.已知E点高程27.450米,EF的水平距离为112.50米,EF的坡度为-1%,在F点设置了大木桩,问如何在该木桩上定出F的高程位置。

解:

在EF中间点架设水准仪,读取E点读数e,在F点木桩边立水准尺,上下移动水准尺使读数为e+1.125m,在尺底标定F点。

44.根据高程为188.199米的水准点C,测设附近某建筑物的地平±0标高桩,设计±0的高程为188.800米。

在C点与±0标高桩间安置水准仪,读得C点标尺后视读数a=1.717米,问如何在±0标高桩上做出标高线?

解:

沿在±0标高桩上下移动水准尺,使读数为1.116m,在尺底标定标高线。

45.设A点高程为15.023m,现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的B点,水准仪架在A、B之间,在A尺上读数为a=2.340m,则B尺读数b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点高程,怎样操作才能使B桩顶部高程为设计值?

解:

锤击B桩桩顶使尺立在B桩桩顶时b尺读数为1.363m

46.已知施工坐标原点O的测图坐标为x

0

=187.500m,y

0

=112.500m,建筑基线点2的施工坐

标为A2=135.000m,B2=100.000m,设两坐标系轴线间的夹角,试计算2点的测图坐标值。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