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9936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6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ocx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ocx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一、引言

    在国际贸易领域,农产品的贸易除了受到各种贸易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贸易参与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人口增长的影响。

而不同国家间居民收入水平、人口数量等因素的变化如何影响双边农产品贸易?

影响的程度如何?

人民币汇率变化是不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

这都是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以中美农产品双边贸易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

    二、文献综述

    针对近几年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出现的具体特点和成因,已有较多学者针对不同的方面进行过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

随着中国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入世”承诺的逐步履行,WTO规则和各国的农业政策必将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1](Colinetal,2002);中国农产品贸易如何适应外部贸易环境的变化以促进自身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WTO关于农业贸易的基本规则以及中国在入世谈判中对相关国家所做出的让步,使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在农业贸易方面既赢得了巨大机遇,也面临艰巨的挑战[2](徐景峰,2000);2002年5月美国出台新农业法案,提出了农业商品补贴计划以保障农户的收入,其中包括不挂钩的直接补贴。

美国的这一政策直接影响到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3](陈富桥、祁春节,2003),其巨额的农业补贴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和世界农产品市场造成长期的负面冲击[4](张立国、徐翔,2002),并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3](陈富桥、祁春节,2003);随着2004年8月多哈农业框架协议(DWP)的确立,WTO“蓝箱”政策改革成了WTO新一轮农业谈判的重点。

武拉平等(2007)分析了WTO“蓝箱”政策改革对中国的影响,认为在WTO相关原则条件下,“蓝箱”改革本身并不会明显影响中国对本国农业的扶持[5];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却对本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6](Chenetal,2000)。

    第二、贸易方面因素的研究。

开展农产品贸易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并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料,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7](Díaz-Bonillaetal,2003)。

中美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互补性很高[8][9](张莉侠等,2006;杨春艳等,2006),虽然目前关税壁垒、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对中美农产品贸易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10](Wailesetal,1998);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不大,所以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增加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方法作用有限[11][12](邓琰,2000;陈继勇等,2008);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不会缓解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而且即使美国贸易收支出现改善也不会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13](王胜等,2007);引起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强劲的进口需求,而结构因素的影响是次要的,同时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又进一步扩大了贸易逆差[14](李岳云等,2005);农业大国通过食品产业的直接对外投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发展[15][16](Marchantetal,2002;Furtanetal,2004)。

    目前有关农产品的研究主要是将农产品作为一种普通商品来进行的。

但是由于农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的特性,决定了其贸易竞争力必然受到贸易双方收入水平、人口数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且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在国民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不同,在研究时不能一概而论,需区分对待。

而目前这两方面的研究都比较缺乏,这也是本文的创新所在。

    三、理论基础

    本文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建立双边出口收益额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产品相对竞争力的概念,并建立产业产品相对竞争力模型。

    

(一)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sIndex,RCA)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Balassa(1965)提出的,旨在衡量一国某类商品的出口占该国总出口额的比例相对于该商品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比例的大小。

其计算公式为:

    

    当a=0时,进口国居民对进口的商品k没有任何消费预算,故此时i国对j国出口商品k的收益为零;而b=0时,进口国没有任何人愿意消费此项进口品,故此时i国对j国出口商品k的收益也为零;只有在a,b均不为零的情况下,i国才可能对j国出口商品k并取得一定的收益。

以下分析均假设a和b非零。

    四、产业产品相对竞争力

    

(一)产业产品相对竞争力的概念

    

    

    五、实证分析

    

(一)本文数据来源

    本文农产品分类选用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分类方法,即HS分类方法;农产品的范围界定为HS分类中的1至24章的所有农产品(表1);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本文所有中美贸易相关数据均来自于美国商务部贸易统计数据库;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中美两国历年通货膨胀指数换算为实际汇率;中美两国历年人均GDP、历年人口数和历年通货膨胀指数均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库;本文所有数据的取用年份均为1990年至2007年。

    

    其中,

表示中国向美国出口农产品k的产业相对竞争力指数,可用相应农产品年度贸易总额由式(6)计算获得;r为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IN表示中美两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人均可支配收入用人均实际GDP替代;POP表示中美两国人口数之比,使用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历年中美两国人口估计数;X表示中美双边贸易相互出口总额之比,使用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历年中美两国相互出口总额;

为常数项;

为误差项。

本文采用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说明:

(1)农产品分类即为HS分类表中的农产品分类;

(2)根据计量分析规则对各回归式的变量进行了调整,系数空缺表示该统计量在回归式中解释力度不够而被删除;(3)括号内的数值为相应系数的t统计量;(4)“*”、“**”、“***”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5)在不存在常数项时,在回归结果统计中不显示回归式总体F统计量和P值,故部分回归式的F统计量和P值未给出;(6)HS05、HS06、HS08、HS09、HS13、HS14、HS21和HS24八类农产品与本文模型的拟合优度不高,说明影响中国对美进出口此八类农产品的主要因素并没有被本文模型考虑在内,故本表未列出其计量结果。

    (三)结果分析

    1.汇率影响分析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中国某些种类的农产品对美出口,增强相对竞争力;HS01、HS10、HS16、HS20、HS23在回归结果中表现为r的系数为正值。

这说明以上种类的农产品在美国进口市场上的价格需求弹性较高,尤其是HS10(谷物)的表现最为明显。

对于这一类的农产品,价格优势是出口竞争力的关键。

在目前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的背景下如果想保持对美出口竞争力,就必须努力降低生产、仓储、运输等各种成本,以求在价格优势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出口收益。

    而对于r的系数为负的农产品种类,即HS02、HS03、HSl5、HSl7、HSl8、HS22,本文认为其并非表面上反映出来的出口竞争力随人民币贬值而降低;而是因为中国出口的此类农产品在美国市场上需求弹性很低,而且需求增长相对较快,所以导致的情况就是,即使在价格因汇率变动而升高的情况下,出口量仍然快速增长,最终表现为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增强;这种表现尤其以HS15(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腊)最为突出。

对于这部分农产品的出口,增强相对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质量的提高,在高质量的基础上相应提高价格,从而保持竞争,HS15的高质量特性很好的佐证了这一点。

    2.收入效应影响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习惯必然发生巨大变化;而中国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相对上升,也必然导致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和相对竞争力的变化。

在回归结果中反映的情况是:

lnIN的系数为正时,则说明中国居民相对收入提高后消费该类产品的数量减少,本国产品更多的用于出口,同时进口量也因本国需求不足而减少,例如在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到,随着中国相对收入水平的提高,对HS10、HS16等产品的对美出口竞争力正影响相当明显,说明中国对此类产品的相对消费量随收入的增长明显减少。

而对NI系数为负的情况,则正好相反,例如HS02、HS22。

对于中国此类农产品生产出口,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相对产出,以避免造成与收入水平严重背离的产出水平,致使产量不足导致大量进口或者本国产量过剩而大量积压,只能依靠出口保持平衡;尤其是在考虑到汇率因素影响明显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农业产出以增强整体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3.人口相对增长的影响

    一国的人口数量对于农产品,尤其是食品类农产品的消费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国部分农产品的对美出口竞争力明显与相对人口数呈负相关,如HS01、HS02、HS15、HS23等。

这说明这部分农产品是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必须在保证本国供给充分的情况下才可以参与国际贸易,并且其国际竞争力与贸易对象国的产量和人口数有关。

而与相对人口变量成正相关的产品,如HS03、HS04、HS11、HS12、HS18、HS19,本文认为主要可以归因于中国该项产品产量的增长和美国进口需求的增长。

这导致了中国该类农产品对美出口相对竞争力的提升。

    4.贸易总体波动的解释

    本文使用变量X来反映中美两国的相互出口总额的比值,X的变动可以反映两国的贸易总水平的波动;而贸易总水平的波动也会对单项产品贸易的竞争力产生影响。

对于回归结果中X的系数为负的情况,即HS07、HS11、HS12、HS17、HS18、HS19、HS20等,可以解释为中国该项农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落后于总体对外出口的增长速度,中美之间贸易总量的增长使中国该类商品的相对竞争力降低,而其系数为正时则说明情况相反。

    六、总结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汇率、相对收入、人口增长、总体贸易水平等因素对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

汇率因素的确可以对部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产生影响,而影响幅度却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弹性来决定;收入的变化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产品进出口量和相对出口竞争力;人口的相对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食品类的消费量,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对出口竞争力形成影响;贸易双方总体贸易水平的变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双方农产品贸易的相对增长情况。

    收稿日期:

2008-09-18

    注释:

    ①本文之所以要将产品相对竞争力限制在一个产业之内,主要是为了避免贸易双方其他产业贸易的增长对被考察的产业产品的相对竞争力的影响。

例如本文考察的中美农产品贸易,采用以上定义就可以避免我国其他产业对美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对相关农产品相对竞争力造成的低估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