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0636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docx

学练考高考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册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

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

2.“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

”这首打油诗最早出现时间应在(  )

A.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D.五四运动后

3.中国某婚姻法规定: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这一婚姻法应颁布于(  )

A.民国初年B.新中国成立之初

C.改革开放后D.维新变法时期

4.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

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这主要是因为(  )

A.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

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入

C.西方殖民者涌入中国,实行同化政策

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

5.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外来文化的传入B.政治生活的影响

C.社会经济的影响D.传统观念的继承

6.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筒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7.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

“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这反映了(  )

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

B.不缠足运动风靡全社会

C.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

D.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

8.近代中国服饰风格演变的特点是(  )

①民间服饰变革推动政府服饰变革 ②政府倡导推行又使新服饰走向社会下层 ③洋装与传统服饰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A.①②B.①③

C.①②③D.②③

9.下列图片所示居室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近代中国同时并存。

其中,具有典型的中西合璧特征的是(  )

A.北京四合院     B.上海石库门里弄

 C.山西乔家大院    D.福建土楼

10.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

“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

”材料说明当时(  )

A.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

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

D.西餐馆已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

11.“新人向领袖像和来宾鞠躬,婚礼即告完成。

”这样的情境多见于20世纪(  )

A.二三十年代B.三四十年代

C.50—70年代D.八九十年代

12.“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带有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

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迁 ③欢呼辛亥革命胜利 ④剪辫子是革命与否的标志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英国人阿绮波德·立德在《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一书中叙述过这样两段话:

在福州的一次集会上,许多女士都说见到过一个女孩,因为裹脚而失去双脚。

一位中国海军军官的妻子说:

“何止一两个,我认识的就有好几个。

”一双脚从坏死到脱落,其间的痛苦简直难以想象。

此次集会上,有47位女士加入天足会,有一位还介绍了她如何拆了裹脚布。

在当地的一家主要的华文报馆里,一位年轻小伙子向我鞠了一躬,说:

“我妻子和姐妹都不裹脚了。

请回答:

(1)缠足的陋习给妇女带来了哪些痛苦和不便?

 

(2)封建制度下,女性地位低下,请再举出两例。

 

(3)上面两段话,反映了在缠足问题上有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发生在什么时期?

 

(4)请分析当时社会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14.社会习俗的变化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见证社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女子缠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

因此上书皇帝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材料二

   

图(a) 清代和民国的绣花鞋图 图(b) 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材料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毛式的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

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道来。

(1)概括材料一中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

 

(2)材料二反映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并简要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3)分析材料三中服饰由“毛式的中山装”一统天下到如今的服装“令人眼花缭乱”的原因。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20世纪初,实业家张謇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C.通过电话了解

D.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

2.19世纪中后期从外国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是(  )

3.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质的变革,主要是由于(  )

A.中国传统工具的进一步改进

B.统治者鼓励发明创造的结果

C.西方近代交通工具的引进

D.清政府主动引进外来文明成果的结果

4.下列对中国轮船业演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列强在中国设立的轮船公司,从未垄断过中国江海的运输业

B.新中国成立后,未对轮船运输业进行统一管理

C.轮船公司的相继涌现,推动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D.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轮船运输业呈现萎缩的状态

5.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

A.1866年——中国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B.1916年——开始正式办理邮政,通信囊括全国

C.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D.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6.1881年底,津沪________开通后,有人赋诗云:

“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

……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横线上应该填写(  )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话

D.无线电话

7.我国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位于(  )

A.广东省

B.江苏省

C.湖南省

D.台湾

8.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太后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

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

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而且还坐着,并且还坐在慈禧太后的前面!

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生活观念俭朴

B.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

C.中国不需要汽车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9.鲁迅先生写道: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

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性

B.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多层性

C.反映出中国先进文明受到西方舶来工业文明的影响

D.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10.交通工具的变化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是(  )

①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②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④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大龙邮票是中国第一套邮票,始发行于1878年7月24日,其面值以海关的记账单位关平银表示,近十年其价格一路飙升。

下列关于其发行部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大清邮政发行 ②当时邮政并未脱离海关 ③还处于邮政试办阶段 ④邮政与电信合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12.假如你生活在民国初年的天津,不可能遇到的生活现象是(  )

A.普通居民大都居住在四合院里

B.偶尔乘有轨电车上街购物

C.穿西装、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D.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

13.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

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

 小港码头去东北的帆船     小火轮船

    农民推的独轮车   胶济铁路上的火车客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开通之日“但闻辙轨摩荡声甚属,而人已如电掣飙驰,随之以去矣。

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不料未过多久,火车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导致民情汹汹。

清政府遂以28.5万两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掷入大海……在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中,反对修铁路的理由包括:

(一)扰民;

(二)夺民生计;(三)为外敌“缩地”,便其运兵;(四)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

甚至有人说:

建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千万人之公利”。

材料二 义和团曾经张贴“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大轮船”的揭帖。

材料三 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

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

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兰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新旧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变化,并谈谈从中你得到的启示。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右图是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的妇女杂志。

该杂志设有论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和调查等栏目。

该杂志大量发行对人们的影响有(  )

①开阔视野 ②关注国事 ③减少文盲

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下列哪种报纸不是此时创办的(  )

      A    B     C    D

3.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实现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伦敦周围80千米以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影响增大

B.电视的娱乐功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C.电视逐渐普及,观众增长速度惊人

D.电视随着奥运会的举行而产生、发展

4.关于中国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896年8月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B.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产生了许多知名的导演与明星

C.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D.电影明星阮玲玉是新时期最著名的影星

5.下列传媒在中国近代出现的有(  )

①报纸 ②电影 ③电视 ④因特网

A.①②B.①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上海电视台试播成功,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②互联网的普及并没有削弱其他媒体的地位,而是同时出现向上发展的趋势 ③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得到普及和应用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

7.强国论坛为2011年两会特别策划了一档栏目——《我有问题问总理》。

我们要通过这个栏目和总理方便快捷地形成互动最好选择下列哪一媒介(  )

A.报纸B.电视

C.广播D.互联网

8.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作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

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地了解重大事件

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

9.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

“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

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

”诗中所提到的“纸”是(  )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电报

10.周杰伦曾经唱道:

“消失的旧时光1943,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

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

”下列情况与歌词中的现象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是(  )

A.报纸撰文介绍国产电影及其演员

B.上层人士在谈论知名导演的影片

C.电影院上演国产片《孤儿救祖记》

D.人们争先恐后观看当地电视节目

11.2014年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航空一架载有239人的航班MH370离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后,与空中管制中心失去联系。

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消息主要是通过(  )

①电影 ②电视 ③报纸 ④互联网

A.②③B.①②

C.③④D.②④

12.下图是当今互联网上受大众欢迎的QQ场景,那么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

①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②虽然快捷迅速,但费用较之打电话要昂贵多了 ③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

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a)      图(b)

 

    图(c)      图(d)

(1)请按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

 

(2)请选择其中一种传媒形式,就其发展历程写一段解说词,要求不超过180字。

 

(3)请你为这次展览拟订一个标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

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

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

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览,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

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

材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

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

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在澳门创办《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

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办者及其基本内容。

并说明19世纪70年代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

 

(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

 

(3)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C [解析]A是西方服饰,B是中国传统服饰,C、D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但融合满汉风格的只有旗袍,故答案为C。

2.C [解析]打油诗中提到的社会生活现象都是在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因此答案应该为C。

3.B [解析]从材料中的反对封建婚姻、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可以判断出该法颁布于新中国成立初期。

4.B [解析]A、D两项明显不符合情理,排除。

C项中“同化政策”与题干中“有钱人”不符,排除。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的传入影响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故选B项。

5.D [解析]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这些因素不包括D。

6.C [解析]A、B、D三项分别从婚俗、服饰、生活习俗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变化。

C项中的“辫线斜拖”反映的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传统风气。

7.D [解析]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读取,材料中包含服饰的改变和不缠足运动的发展双重信息,而A、B两项只是反映了其中一方面的信息,不能准确地从整体上反映材料的内在信息,故排除。

C项在材料中没有提及相关内容,故排除。

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

8.A [解析]从选项的设置来看,只要使用排除法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依据史实可知,近代中国洋装与传统服饰并行不悖,并且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服饰,故③是错误的。

9.B [解析]A、C、D三项是中国的传统建筑。

而上海石库门里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征,从图中可看出里弄中的建筑为西式,而里弄又是中国的传统,故B项符合题意。

10.C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地点及反映的内容——西餐,经分析可以判断正确选项为C。

11.C [解析]由题干可以看出婚姻礼俗趋于简化,同时由“向领袖像……鞠躬”等信息可判断出这种情境应是在20世纪50—70年代。

12.C [解析]①由材料中“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带有奴隶标志的辫子”可以反映出来,②由剪辫子这一事件可体现出来,③由“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可体现出来,而④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13.[答案]

(1)缠足的陋习使妇女行动不便,肉体极度痛苦,甚至可能使人致残、致死。

(2)丧夫的妇女不能再婚,不能接受教育,不能做官等。

(3)开始认识到缠足的危害,已经开始反对缠足。

这种变化开始发生于清末民初,民国时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4)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西俗、西政逐渐被国人接受;加上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又大大推动了西俗在中国的传播。

14.[答案]

(1)主张:

放足、断发、易服。

目的是学习西方文明,推行新政(变法)。

(2)妇女废止缠足、男性革除结辫陋习(若回答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社会习俗逐步近代化等内容也可)。

西方文化的传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3)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提高;思想解放,审美水平提高(文化水平提高)。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D [解析]1920年,中国民航才拉开序幕;火车速度较慢,往返时间长;而20世纪初清政府才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且发展缓慢。

因此选D。

2.D [解析]结合基础知识,A、B两项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人力车出现在近代初期,只有自行车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中后期。

3.C [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便利侵华的需要,把西式的交通运输方式带到中国。

近代化交通工具的引进,特别是吸取工业革命成果而使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开始发生质的变革。

4.C [解析]结合史实,逐一排除A、B、D三项。

三项表述都明显错误。

5.B [解析]中国正式办理邮政是在1896年。

6.A [解析]本题主要从题干所给的诗句上理解,判断出正确答案。

从第一句可以判断出其效率高,第二句包含的含义是所用笔墨很少,第三句、第四句所蕴含的意思是有线,由此综合判断出为A。

7.D [解析]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所以本题答案为D。

8.D [解析]对于先进的西方文明,仅仅因为不合“尊卑”的观念就废弃,起到阻碍最大的就是封建观念。

9.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能力。

鲁迅主要说明了在中国近代的几十年间,经历了从极端落后到近代文明的急剧变化,不能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10.A [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旨在考查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②③明显正确。

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并没有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排除含④的选项,答案为A项。

1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和阅读分析能力。

由“1878年”发行大龙邮票,以“海关的记账单位”表示面值,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正确。

④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

1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中华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电话营业所虽增加,却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

2003年,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变成日用品。

13.[答案]

(1)特点:

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船、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

(2)新式交通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14.[答案]

(1)原因:

①清政府中顽固势力认为修铁路扰民,导致人民失业,便于列强运兵,雇洋人修路导致白银外流;②资金和技术的缺乏;③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④外国列强的阻挠和侵略;⑤农民阶级受落后生产方式的限制,盲目排外。

(答四个要点即可)

(2)变化:

旧中国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阻挠,铁路运输业发展缓慢;新中国铁路发展迅速,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

启示:

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必须在主权完整的前提下,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报刊的影响。

减少文盲要通过教育的途径,故③排除。

2.B [解析]《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报刊,主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3.D [解析]奥运会用电视实况转播推动了电视事业的发展,但电视机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产生,故D项不正确。

奥运会的实况转播推动了电视事业的发展而非催生电视的出现。

4.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阮玲玉是中国早期的电影明星,而不是新时期的。

5.A [解析]近代报刊在鸦片战争后就已经在中国出现了。

电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出现在19世纪末。

新中国成立后,电视才在中国出现,因特网是20世纪90年代才正式出现在中国。

根据以上分析,正确答案应为A项。

6.D [解析]①应是北京电视台,③应是20世纪90年代。

7.D [解析]互联网具有及时性、互动性、广泛性等特点,人们上网除了可以了解相关信息,还可以就某方面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8.B [解析]《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专门报道,体现了报纸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地了解重大事件的功能,故选B项。

A项错在“声像俱备”;C、D两项中的“参政议政”“上书言政”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9.C [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9世纪70年代初”,此时处于中国近代大众传媒更新的时代,又从“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说明信息的载体是报纸。

10.D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943”,A、B、C三项在1943年均可能出现,而D项电视在中国试播是在1958年。

11.D

12.B [解析]互联网获取信息不仅快捷迅速,而且费用低廉。

13.[答案]

(1)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

(2)例如:

互联网被称作“第四媒介”,它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