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课时.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0802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课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课时.doc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课时.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课时.doc

课时检测(二十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时间:

45分钟 满分:

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自1949年至2008年,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但其中1961年、1967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导致下降的共同因素是(  )

A.“左”倾错误的影响 B.以阶级斗争为纲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三大改造未完成

解析:

选A 1958年中国经济政策出现“左”倾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三年困难,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67年“文革”的“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导致国民经济下降,故“左”倾错误是导致下降的共同因素,故A项正确。

2.宣传画往往带有一定的导向性、鼓动性和激励性。

对右侧宣传画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出现在“一五”计划进程中

B.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C.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建设热情

D.实现了赶超英国实力的愿望

解析:

选C 宣传画中的文字“祖国工业高速发展吓得英国胆战心惊”表明追求高速度,是“大跃进”时期的宣传作品,不是出现在“一五”计划进程中,故A项错误;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是“一五”计划的完成,与宣传画反映的“大跃进”时期不符,故B项错误;宣传画的内容虽然有点夸大,但是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故C项正确;赶超英国实力的愿望没有实现,故D项错误。

3.(2017·洛阳三模)1953年至1954年间,天津工业企业共抽调两万多人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和一些地区重点建设单位。

仅天津汽车制配厂输送到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干部和工人已相当于解放初期该厂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反映了当时(  )

A.天津经济建设地位的突出

B.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

C.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D.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解析:

选C 材料重点强调的是“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和一些地区重点建设单位”,所以本题不在于突出天津经济建设地位,故A项错误;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完成,故B项错误;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尤其是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国家才采取了上述措施,故C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在“一五”计划完成之后,故D项错误。

4.“一五”时期,在国民经济收入使用总额中,积累率(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占24.2%。

而1958年至1960年三年,积累率分别提高到33.9%、43.9%、39.6%。

这三年积累额共达1438亿元,比“一五”时期全部积累率还增加44%。

中国1958年至1960年积累率的提高(  )

A.非常不利于基建规模的扩大

B.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C.可以优化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D.为随后的经济调整奠定基础

解析:

选B 根据题目中的时间点“1958~1960”此时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1958年八届二中全会指出实行“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降,故B项正确。

5.(2016·赣州统考)中国某领导人在1957年初指出,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采取的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计划的办法,应及时纠正,并且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使个体经营成为国家、集体经营的补充,使自由生产成为计划生产的补充,使自由市场成为国家市场的补充。

这位领导人认为(  )

A.单一生产关系不适应我国当时生产力实际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任务并没有全部完成

C.中国应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D.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解析:

选A 该领导人认为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生产、经营、市场诸环节都需要适当的补充,故A项正确;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中也只是说让自由市场成为补充而不是成为主力,故C项错误;材料提到了个体经营和自由生产,不一定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成分,故D项错误。

6.(2017·泉州一模)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人均粮食产量比1913年还要低。

同年,中国各地的粮食供应紧张。

这一时期中苏两国农业出现的问题(  )

A.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

B.导致了市场经济模式产生

C.催生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解析:

选A 材料中时间信息“1953年”,苏联斯大林模式,中国进行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

7.(2017·青岛一模)195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

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渐放宽城市户籍政策,鼓励人口转移到城市。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C.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D.政府政策的鼓励引导

解析:

选C 1958年我国限制人口进入城镇,主要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人口激增,所以加以限制,近年城市发展加快,所以为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又放宽对城市户口的限制,故C项正确。

8.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

“没收地主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

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

”这说明当时的政策是(  )

A.联合地主阶级 B.消灭私有制

C.搞合作化经营 D.保护工商业

解析:

选D 建国初为恢复经济,需要发展工商业,与材料中“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相符,故D项正确。

9.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

“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

”这一规定(  )

A.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B.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C.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解析:

选C 规定没有鼓励个体经济,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1958年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故B项错误;为调整“大跃进”以来的经济建设,1960年贯彻“八字”方针,故C项正确;1978年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

10.(2017·唐山一模)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表明(  )

A.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

C.民主革命实现完全胜利

D.“一五”计划的任务提前完成

解析:

选A 据材料“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知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故A项正确;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步应为1953年,故B项错误;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民主革命实现完全胜利,故C项错误;1957年,“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提前超额完成,故D项错误。

11.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指出:

“我们对中央提出的‘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要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不要把它片面化、绝对化……只有这样,才不致于犯右倾保守或急躁冒进的错误。

”这篇社论(  )

A.开始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助长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开启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D.认识到三大改造中存在“左”的倾向

解析:

选D 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1958年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3年就已经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故A、B、C三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提到的文章,《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重点强调反对急躁情绪,即重点强调反对“左”倾错误,而此时正处于三大改造时期,故D项正确。

12.(2017·邯郸一模)1962年7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农村生产资金座谈会纪要》中明确指示:

“信用社应当恢复1957年以前的管理体制,即信用社应当是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资金独立,自负盈亏,公社不得挪用或者支配信用社的资金。

”这一措施(  )

A.使“大跃进”以来的错误得到有效纠正

B.加速了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C.有利于国家权力与农民利益的协调

D.扩大了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

解析:

选C “有效纠正”的说法错误,从1958~1978年,“左”倾错误一直伴随我国经济建设,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并没有解体,一直到80年代,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用社应当是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资金独立,自负盈亏”可知,有利于协调与农民之间的利益,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公社不得挪用或者支配信用社的资金”可知,并没有扩大信用社的资金来源,只是保证,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司马炎(晋武帝,265年建立西晋,280年统一全国,290年病逝)对人口增殖,颇为重视。

女子年十七,父母不给出嫁,由官吏代择配偶。

一家有五个女儿(奖励养女儿,因为民间保存战国以来生女不育的恶俗),得免役。

又发遣邺城官奴婢屯田,代田兵(兵士种田)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让奴婢配成夫妇。

当时户口的确很快发展起来,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户有2459840,口有16163863(其中包括复业的流亡户口)。

三国以来,这是最高的记录。

——摘编自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上)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全面展开以后,国家于1953年10月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采取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出现了全国粮食供销矛盾严重的问题。

由于城镇和工矿区人口猛增,1953年城镇人口达7826万,比1949年增加2061万人,致使城乡粮食供应面迅速扩大,对商品粮食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但是,分散的小农经济增加生产和提高商品率的能力有限,小农余粮户又有待价惜售心理,加之东北等产粮地区受灾,造成1953年国家粮食收购量减少。

当时是收购的少,完不成计划;销售的多,大幅度突破计划,情况十分严重,不少地方开始出现混乱。

特别是当时的粮食市场是自由市场,粮食形势一吃紧,私商同国家争夺粮源的斗争十分尖锐,大批粮贩子活动于城乡之间。

当时主持财经工作的陈云指出:

粮食紊乱时间要提早到来,范围也要扩大,从乡村一直到大城市。

其结果是物价必然波动起来并使国家建设受到影响,使人心不安。

——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司马炎对人口增殖重视的原因及作用。

(10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实施统购统销政策在当时的成效。

(10分)

(3)在今天来考量历史上的这两大政策,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何借鉴?

(5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可以结合魏晋时期的时代背景回答;第二小问,可以从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回答。

(2)问,结合1953年的时代背景,再结合材料二中第二段话的最后两句和第三段话分析概括答案。

第(3)问,材料一反映了司马炎重视人口增长的政策,材料二反映了统购统销政策,两大政策都关注民生、都重视改革,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答案:

(1)原因:

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极为惨重的破坏,人口大减;西晋政治上趋于安定,但老百姓生活依然很艰苦;司马炎关注民生维护自己的统治。

作用:

经济恢复发展,国家赋税收入逐年充裕,人口增长。

(2)成效:

缓解了粮食等重要物资的供需矛盾,保持了市场物价的稳定,促进了社会安定,保证了“一五”期间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对个体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借鉴:

改革,关注民生,推动社会进步。

(每点表达相应意思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材料一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

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

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3

1959

169.68

1954

169.52

1960

143.85

1955

183.94

1961

136.50

1956

192.75

1962

154.41

1957

195.05

1963

170.00

1958

197.65

1964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1953~1956年和1957~1961年两个阶段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原因。

(12分)

解析:

由材料可知,1953至1956年,中国和苏联的粮食产量都出现了快速增长,1957至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出现起伏,中国出现下降。

结合两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国内背景和经济政策分析原因。

答案:

示例:

1953年至1956年:

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说明:

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

中国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1957年至1960年:

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

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说明:

苏联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摆脱斯大林体制和改革脱离实际等因素影响,导致垦荒地区上交的粮食减少。

中国主要由于决策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