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094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docx

制药野外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报告

一、野外实习的目的意义

1.理论联系实践,巩固分类知识

通过野外实习,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丰富其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并且通过广泛接触自然环境中的药用植物资源,认识药用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了解福建省常见的中草药,利用各种各样的活材料使课堂所学的抽象分类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对药用植物科、属、种的实际鉴别能力。

2.学习资源调查方法,了解我省中草药概况

通过野外实习,训练学生进行中草药种质资源调查的技能,特别是药材采集的基本常识。

这一训练是学校实验室和药圃的见习所不能替代的,将有助于培养学生严格的工作态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接触实际及对药用植物自然干燥标本的识别,对药材的初步鉴别能力、药材初加工知识以及中药材的性味功效、民间用药情况增加了了解;并能正确分析植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明确药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原则。

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野外实习是课堂讲授和实验课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补充,同时要充分利用野外实习规模大、整体性强、时间集中等特点,通过对实习的重视和合理安排,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程、本专业的浓厚志趣;并通过周密的组织,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锻炼野外活动的常识等,从而取得德、智、体几方面的综合教育效果。

二、实习内容

1、认识药用植物、掌握野外采集药用植物标本及标本的制作方法

学习与实习有关的知识、内容。

通过利用药用植物图片资料制作的实习多媒体课件,增强实习效果。

2、记录、采集所见到的药用植物

细心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认真研究植物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并与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对照,加深理解。

根据所记录药用植物,探讨实习地点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掌握20~30个常见科的识别特征,独立运用工具书鉴定不认识的植物。

3、常见药用植物的采挖、药用部位、炮制、功能主治及主要化学成分

(1)【药名】野菊花

【别名】 滁菊、毫菊、杭菊、杯菊、贡菊。

【来源】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头状花序。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

茎直立,多分枝,具细毛或绒毛。

叶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约5cm,宽3~4cm,略作羽状分裂,边缘有粗锯齿,下面具白色绒毛;有叶柄。

头状花序单生枝端、叶腋,直径2.5~5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4层,外层绿色,线形,有白色绒毛,边缘膜质;舌状花白色、黄色、淡红色或微带紫色,雌性;管状花黄色,两性。

花期9~11月。

我国中部、东部、西南广泛栽培。

采制 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焙干、或熏、蒸后晒干。

性状 花序扁球形、不规则球形或稍压扁,直径多1.5~4cm。

总苞由3~4层苞片组成,外围为数层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中央为管状花。

气清香,味甘、微苦。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菊酮(chrysanthenone)、龙脑、龙脑乙酸酯;并含腺嘌呤、胆碱、水苏碱、刺瑰甙(acaciin)、木犀草甙、大波斯菊式(cosmosiin)、香叶木素-7-葡萄糖甙、菊甙(chrysanthemin)、菊花萜二醇(chrysandiol)。

【性味】 性微寒,味甘、苦。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2)【药名】核桃仁

【别名】胡桃仁。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regiaL.的种子。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对生,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6~15cm,宽3~6cm,先端尖,全缘。

花单性同株,与叶同时开放;雄?

荑花序下垂,花密生,雄蕊6~30;雌花序簇生,直立,生于幼枝的顶端,有花1~3,子房下位,密被毛。

核果近球形,外果皮肉质,绿色;内果皮骨质,坚硬,有不规则的浅沟。

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于较湿润的肥沃肥沃土壤中,多栽培于平地或丘陵地带。

主产河北、北京、山西、山东。

采制 9~10月采收果实,除去肉质果皮,敲破果壳取出种子。

性状 完整种子类球表,由两片呈脑状的子叶构成,直径1~3cm,凹凸不平,表面淡棕色或深棕色,种皮菲薄,有深色脉纹,一端有三角状突起的胚根,大多破碎成规则块状,乳白色或黄白色,富油质。

味微香甜;种皮微涩。

化学成分 含脂肪油,主成分为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的甘油酯;另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α-及γ-维生素E、维生素B2。

性味 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温补肺肾,定喘润肠。

用于肾虚腰痛、脚软、虚寒喘咳、大便燥结。

(3)【药名】山楂

【别名】红果、棠棣、绿梨、北山楂。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7m。

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

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0cm,宽3~7cm,基产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基产1对裂片分裂较深,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

复伞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长柔毛;花白色,直径约1.5cm;萼筒外有长柔毛,萼片内外两面无毛或内面顶端有毛。

梨果深红色,近球形。

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谷或山地灌木丛中。

主产河北、山东、辽宁、河南。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

性状 本品为圆形片,皱缩不平,直径1~2.5cm,厚0.2~0.4cm。

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色小斑点;果肉深黄色或浅棕色;果核5粒,淡黄色,多脱落。

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化学成分 含表儿茶精[(-)-epicatechin]、槲皮素(quercetin)、金丝桃甙(hyperin)、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山楂酸(crataegolicacid)、柠檬酸(citricacid)、苦杏仁甙(amygdalin)等。

性味 性酸,味甘。

功能主治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4)【药名】蒲公英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

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

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

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

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

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

花期早春及晚秋。

生于路旁、田野、山坡。

产于全国各地。

采制 春至秋季花初开时连根挖出,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 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胆碱、菊糖和果等。

性味 性寒,味苦、甘。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用于乳痈、瘰疬、疔疮肿毒、咽痛、肺痈、肠痈、目赤、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5)【药名】石榴皮

【别名】安石榴、西榴、水晶榴。

【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granatumL.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7m。

小枝常具四棱,顶端多为刺状。

叶对生或丛生,倒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5~6cm,宽1~1.8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渐狭,全缘;具短柄。

花1~数朵,集生于枝顶,红色;花萼常6裂,革质,宿存;花瓣6,皱缩;雄蕊多数;子房下位或半下位。

果实球形,果皮革质,熟时黄色或红色,内具薄隔膜。

种子多数,外种皮肉质酸甜可食。

花期5~6月,果期7~8月。

各地有栽培。

采制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

性状 不规则的片状或瓢状,大小不一,厚1.5~3mm。

外表面红棕色、棕黄色或暗棕色,略有光泽,粗糙,有多数疣状突起。

有的有突起的筒状宿萼及粗短果梗或果梗痕。

内表面黄色或红棕色,有隆起呈网状的果蒂残痕。

质硬而脆,断面黄色,略显颗粒状。

无臭,味苦涩。

化学成分 含石榴皮素(granatin)、白桦脂酸(betulicacid)、熊果酸(ursolicacid)、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等。

性味 性温,味酸、涩。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白带、虫积腹痛。

三、实习总结

通过此次野外实习,使我对某些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对环境的适应以及采集、鉴定和保存动植物标本的方法有了很多的了解,近距离得接触到了药物的第一线,达到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和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为以后能更好的投入到药物的生产和研究中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野外实习不仅是一种专业训练,而且需要教师进行周密的组织和细致的安排,扩大其内涵,挖掘其潜在的资源,使它成为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过程,这对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团结协作等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学校以后能给我们更多这样的实习机会,让我们零距离接近药物,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指导教师评语:

 

实习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山 东 轻 工 业 学 院

野外实习报告

 

院系名称化学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陈启绪

学号200704051071

专业班级制药07-3班

指导教师张大同马毅万文珠

 

二○○九年十月 二十三 日

实习情况一览表

时间

地点

实习内容(讲座、参观、车间工作、总结等)

指导教师

备注

2009.10.19

食工楼B406

与实习有关的知识、内容讲解

马毅

2009.10.20

千佛山一带

认识药用植物、野外采集药用植物标本及标本制作

马毅张大同

2009.10.21

泉城公园

认识药用植物、野外采集药用植物标本及标本制作

马毅万文珠

2009.10.22

长清周边地区

认识药用植物、野外采集药用植物标本及标本制作

马毅万文珠

2009.10.23

校内

实习总结

马毅

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药用植物野外实习是药物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实习地点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掌握采集、压制、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掌握20~30个常见科的识别特征,认识常见植物100种以上;要求能独立运用工具书鉴定不认识的植物;学会进行科学小专题的调查研究。

1.通过对济南周边地区药用植物的观察,了解实习地点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掌握20~30个常见科的识别特征,认识常见植物100种以上

3.制作标本2~~5件,按时完成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

1、认识药用植物、掌握野外采集药用植物标本及标本的制作方法

学习与实习有关的知识、内容。

通过利用药用植物图片资料制作的实习多媒体课件,增强实习效果。

2、记录、采集所见到的药用植物

细心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认真研究植物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并与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对照,加深理解。

根据所记录药用植物,探讨实习地点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掌握20~30个常见科的识别特征,独立运用工具书鉴定不认识的植物。

3、常见药用植物的采挖、药用部位、炮制、功能主治及主要化学成分

(1)【药名】紫荆

【产地及习性】

  紫荆原产于中国,在湖北西部、辽宁南部、河北、陕西、河南、甘肃、广东、云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

性喜欢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

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

萌蘖性强,耐修剪。

  紫荆常见的病害主要是角斑病:

  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呈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扩展后,互相融合成大斑。

感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导致叶片枯死,脱落。

防治方法:

①秋季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来年浸染源。

②发病时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用途】气味:

(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

1、痈疽发背,肿毒流注。

用紫荆皮(炒)三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生白术一两、木蜡(炒)一两,共研为末,用葱汤调热敷涂患处,疮不甚热煮,用酒调敷;痛得厉害或筋不能伸,药中再加乳香。

2、鹤膝风。

用紫荆皮,水煎。

饭前服。

3、痔疮肿痛。

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

4、产后诸淋。

用紫荆皮五钱,半酒半水煎,温服。

  紫荆先花后叶,花色艳丽可爱,常常被种种于庭院、建筑物前及草坪边缘丛植观赏。

其树皮花梗还可入药,有解毒消肿之功效;种子可制农药,有驱杀害虫之功效。

具有清热凉血、祛风解毒、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等功效。

可治疗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闭经、蛇虫咬伤、血气不和、狂犬等病症。

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可供家具、建筑等用。

(2)【药名】枸杞

简述:

它在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药用价值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

它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和营养滋补品。

枸杞子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成,可用于癌症的防治。

枸杞除了当中药使用外,也是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枸杞作为药品其应用早已相当广泛。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枸杞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补肾、保肝、明目、养颜、健脑、排毒、保护生殖系统、抗辐射损伤等十六项功能。

【来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

【功效】: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主治】:

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①陶弘景:

“补益精气,强盛阴道。

”②《药性论》:

“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

”③《食疗本草》:

“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入,去虚劳。

”④王好古:

“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饮,肾病消中。

”⑤《本草纲目》:

“滋肾,润肺,明目。

”⑥《本草述》:

“疗肝风血虚,眼赤痛痒昏翳。

“治中风眩晕,虚劳,诸见血证,咳嗽血,痿、厥、挛,消瘴,伤燥,遗精,赤白浊,脚气,鹤膝风。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2—4钱;熬膏、浸酒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

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

“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

”②《本草汇言》:

“脾胃有寒痰冷癖者勿入。

”③《本经逢原》:

“元阳气衰,阴虚精滑之人慎用。

”④《本草撮要》:

“得熟地良。

【药物配伍】:

配菊花,共用于肝肾虚损之目昏瞻视,目生云翳,有明目之功。

配熟地黄,相须为用,共用于肝肾阴亏之腰膝酸软,月经不调,遗精,早衰之候,亦可用于肝肾精血不足之头晕,耳鸣,二目昏花等候。

配北沙参,用于肺胃阴伤之咳嗽咽干,阴虚肺痨,消渴瘅中,热病伤阴之候。

配女贞子,用于肝肾精血不足之头昏目眩,视物不清,目生云翳或暴盲,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候,相须为用。

配菟丝子,合用于治肾精不足,肝血亏损之二目昏花,视瞻昏眇,遗精早泄,头昏耳鸣,腰痛。

配何首乌,平补肝肾,益精补血,乌发强筋。

配麦冬,用于热病伤阴,阴虚肺燥,消渴瘅中之候,有协调作用。

配黄精,可滋阴补血,枸杞助黄精养阴润肺,黄精助枸杞滋补阴血,相须为用。

(3)【药名】艾草

【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青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

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

【药用特性】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

《本草纲目》记载:

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

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

“艾叶能灸百病。

”《本草从新》说:

“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

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

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

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

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长期使用艾草叶的副作用:

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神经会有抑制。

 【染料作用】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

艾草染色还具有功能性作用。

 【分布】

  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

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

其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

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4)【药名】银杏叶

【概述】银杏叶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银杏树是我国古老的树种,它是神奇的医疗之树,2亿5千多年前侏罗纪恐龙掌控地球时,银杏已经是最繁盛的植物之一。

地球生命历经千亿年的变动,尤其是第四世纪冰川覆盖之后,只有银杏仍保持它最原始的面貌,在生物演化学史上被称为“活化石”。

其叶、果实、种子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药理作用不断被认识,临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性状】本品多皱折,完整者呈扇形,长3~12cm,宽5~15cm。

黄绿色或浅棕黄色,上缘呈不规则的波状弯曲,有的中间凹入,深者可达叶长的4/5。

具二叉状平行叶脉,细而密,光滑无毛,易纵向撕裂。

叶基楔形叶柄长2~8cm。

体轻。

气微,味微苦。

【作用】

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

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抗凝固,有一定概率提高记忆力。

银杏叶虽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病,但不能同时服用其它治心血管药物(例如阿司匹林),银杏提取物为浓缩颗粒状,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银杏叶中的黄酮甙、氨基酸和氨基酸合成胶原蛋白成份对人体美容,抑制黑色素生长,保持皮肤光泽与弹性起着不小的作用。

此外,据现代临床研究,对以阴性症状为主(如社会退缩,懒散,思维贫乏,呆滞等症状)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显著效果,对老年痴呆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临床观察证明,银杏叶有下面几种功效。

1.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硬化。

对中老年人轻微活动后体力不支、心跳加快、胸口疼痛、头昏眼花等有显著改善作用。

2.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弹性而降低血压,有较好的降压功效。

3.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分,改善血液流变性,增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通畅,可预防和治疗脑出血和脑梗塞。

对动脉硬化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症亦有一定疗效。

4.银杏叶制剂与降糖药合用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药。

5.能明显减轻经期腹痛及腰酸背痛等症状。

6.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7.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雀斑,润泽肌肤,美丽容颜。

8.银杏叶在以往的本草之类药书中记载较少,直到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开发和筛选天然药物时才发现银杏叶可贵的药用价值,致银杏叶脱颖而出,并迅速脐身于保健品和化妆品等的行列,最近又确立了它法定药物的不平凡的地位——在我国新近公布正式执行的第2000年版药典(一部)中,银杏叶已作为法定药物载入,谓其:

性味甘、苦、涩、平,归心肺经,功能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

三、实习总结

通过一周的野外实习,让我知道了自身对药材以及专业知识了解的太少,平时在校期间,无论你的成绩有多好,技能有多高,真正到了外面,除了最简单的最常见的几种之外外,没有一种草药是能认出来的。

但是对于本次实践的成果,我们还是相当满意的,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采到了许多有用的药材,并且学会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学习课本知识,结合野外实践。

我发现自己对那些难记的理论性知识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

同时,我发现人们越来越重视用天然药物和传统药物来保护健康,中医中药又再次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青睐。

所以,中药的发展前景非常的大,我们药学专业的学生更应该以最饱满的热情学好这门科学,来更好的发展我们的国药。

药用植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理论课所学知识和内容,同时还能磨砺了我们坚强的意志.可惜,这样的采药活动,能去的次数不多。

实在太可惜了,要是能多去几次,相信应该不会在哪么无知了,哪么狼狈了。

不管怎么说,经过这周的实习使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还有很多需要掌握学习,还有很多需要了解。

同时告诫自己以后要在药用植物学的这片大海中徜徉,为自己的成长汲取最有利的营养。

 

 

指导教师评语:

 

实习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