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1035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0060-财政学-考纲复习资料.docx

自学考试《财政学》课程代码00060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 

一.财政的概念 

(一)识记

1)市场失灵 

市场调节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 本身固有的缺陷和不足,经济学上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也叫市 场缺陷或市场失败,是指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不能达到理想 状态。

 

2)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

是指人们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损失的影 响,但行为人并未获得应有的补偿或者支付相应的成本,即私人得益 (损失)与社会得益(损失)之间的非一致性。

 

3)公共物品:

是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混合物品 

4)混合物品:

也称准公共物品或半公共物品,是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双重属性的物品。

5) 公平与效率 

公平:

是指社会收入分配结果处在全体社会成员都比较满意的状态

效率:

是指现有经济资源的使用结果可以给国民带来最大限度的满 足。

 

6) 贫困指数:

是指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7)基尼系数是评价分配结构的比较科学的指标。

表示百分之一的人口拥 有社会财富的比重。

公式:

基尼系数=A/(A+B) 

8)洛伦茨曲线 绝对平均曲线和绝对不平等曲线之间的弧线为洛伦茨曲线

(二)领会 

1)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市场失灵有两种类型:

 1.条件性市场缺陷 

(1)不完全竞争 

(2)外部效应 (3)信息不充分 (4)交易成本 (5)偏好不合理 

2.原生性市场缺陷 

(1)收入分配不公 

(2)经济波动与失衡

 2)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纯粹的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3)财政现象共有的特征 

1.以国家为主体; 2.以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为分配客体(对象),在价值构成上包 括C+V+M,最主要的是M——剩余产品价值,货币表现为社会纯收入; 3.以国家权力为根据,包括国家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 ;4.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这些公共需要的物质载体就是公共物 品;5.以分配过程为自己的作用领域,典型的财政现象都表现为价值的单 方面转移,体现着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价值分配关系 

4)公平与效率的内涵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公平与差别、稳定与效率两对关系的集合。

公平 与效率总体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另一方面,公平与效率之间也存 在矛盾。

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双赢, 是所有政府永远的追求。

 二、财政的职能

 

(一)识记

 1)财政职能 :

财政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的功能或能力,就是财政该“干什么”的问 题。

 

2)资源配置职能 :

是财政客观具有的矫正资源配置结构,实现资源结构 合理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功能。

 产生原因:

 

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是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的 

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经济活动主体往往容易从自身的当前经 济利益出发,产生短期行为,而市场提供的错误信息往往又会使他们 走人歧途,这必然会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3)收入分配职能:

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初次分配形 成的收入格局予以调整,矫正收入分配结构、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4)经济稳定职能 经济稳定通常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国际收支平衡 

5)自动稳定器 6)自觉调节职能 

(三)领会 

1)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2)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内容:

 1.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3.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实现途径:

 

1.直接方式(如财政投资支出和政策经费拨款等) 

可以使一些具有外部经济性的物品直接获得一部分资源供给,矫正市 场供给不足的缺陷,结果具有确定性。

 

2.间接方式(如差别税收政策、价格补贴和财政贴息等) 

通过财政工具,改变一些市场参数,间接引导经济资源投向,结果不 确定性较大。

 

3)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点和作用效果 

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点主要有两个:

消费成本和可支配收入 

1.调节消费成本是指通过商品税、价格补贴和公共提供等方式,改变 某些商品的价格结构,进而调节不同阶层人们的消费成本和实际生活 水平。

 

2.调节可支配收入是指通过累进的所得税、转移支付,或者直接调节 工资结构等方式,改变不同阶层人们的可支配收入结构,实现可支配 收入结构的相对公平。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降低基尼系数上。

 

4)财政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是指财政客观具有干预经济运行、减缓经济波 动、促进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功能。

实现途径:

 1.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调节 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5) 自动稳定器及其作用原理 

1.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

 

当经济过热而出现通货膨胀时,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增加,适用税率相 应地提高,税收的增长幅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从而可以抑制 经济过热;反之,经济萧条时,收入下降,税收降低,经济复苏。

当 然上述作用是以所得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中占相当大的 比重为前提的。

 

2.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补贴、救 济和福利支出等)的安排上。

其效益正好同税收相配合,经济高涨时, 失业人数减少,转移性支出降低,对经济起抑制作用。

反之,经济萧 条时,失业人数增加,转移性支出上升,对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刺激作 用。

(三) 应用对现实的财政问题,从财政职能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 。

第二章财政支出总论

一、财政支出范围与分类 

(一)识记

1) 财政支出 

就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资源配置活动,是国家对所集中 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分配的过程。

 

2)购买性支出 :

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支 出。

3)转移性支出 :

是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不相应地取得商 品和劳务。

 

(二)领会 

1)财政支出的范围 

1.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费用 2.满足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费用 

3.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费用4.维护社会公平的支持费用 

2)财政支出的分类 

1.按政府职能分类:

经济建设支出、社会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 国防安全支出、其他支出。

 2.按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3.按功能和用途分类:

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 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 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二、财政支出规模 

(一)识记 

1)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支出规模反映着政府在一定时期集中、占有和使用财政资源的数 量状态。

 

(二)领会 

1)“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法则” 

德国财政经济学家瓦格纳在19 世纪80 年代提出“瓦格纳定律”—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社会公共需要的规模也随之增长,财政支出 必然以比生产增长更快的速度增长。

该规律也被称为“瓦格纳公共支 出增长法则” 

增长原因:

 

1.政治因素: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的扩张,在市场中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趋于复杂,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来执 行和监督这些法律和契约的执行,因此,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 治安与法律设施。

 

2.经济因素:

 工业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人口集中,交通拥挤,住房困难,这就 给政府增加了进行管理与协调的工作,即社会管理工作加重,对教育、 文化、卫生、福利方面的支出。

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由于需求 的收入弹性上升,用于这方面的支出增长也要快于GDP 的增长。

 

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英国学者皮考克和卫斯曼在20 世纪60 年代初提出了梯度增长理论 在以下假设的前提下:

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不愿意多交税 

增长原因:

 1.内在因素:

 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就会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财政支出的增长就会与GDP 的增长呈现线性 关系。

 

2.外在因素:

 社会发展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遇到一些危害安全的突发事件, 如战争,自然灾害等。

应对突发事件,化解社会风险是政府的重要职 责,因此,政府会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以应对急剧增加的财政 支出。

新的较高的税收水平取代了原有较低的税收水平,公共支出取 代了私人支出,这就是所谓的“替代效应”。

不时出现替代效应,使 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呈梯度增长态势。

3)“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美国学者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了用经济发展阶 段论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他们把农业为主是社会称为传统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经济发 展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1.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

 政府投资性支出的大量增加,投资重点在基础设施。

因为在早期阶段, 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是为私人资本的投入改善环境的,只有搞好基 础设施建设,才能引导大量私人资本的投入。

必然公共支出总量增加。

 

2.中期阶段:

 一方面政府投资仍然继续增加,因为需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又要满足经济发展对社会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所提出的新的 要求,但投资比重会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公众对社会消费支出的需求增加,政府在 教育、卫生和安全等方面增加支出。

 3.成熟阶段:

人们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满足公众更好层次 的需求,提高在教育、卫生、福利和环保等方面的公共支出,提高国 民素质,保障国民经济福利水平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公 共支出仍呈增长态势。

由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向以人力资源支出和转 移性支出为重点。

 

4)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理论解释(以上观点) 现实原因 

①政府职能的扩张 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质量的提高 ③人口规模增加 

④商品价格及服务费用上涨 ⑤科学技术的进步 ⑥突发事件 

三、财政支出效益 

(一)识记

1)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 基本原理:

 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通过计算各个方案的成本——效益率,确定优先采用的次序。

 

步骤:

(1)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组织专家为支出项目制定若干 备选方案; 

(2)用贴现率计算各备选方案的成本与效益及其比率,并排出优劣; 

(3)根据已确定的财政支出总规模,在选用项目的纯收益率大于零 的前提下,从各备选项目中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即现有支出规模能 够达到的纯收益率最高的方案。

 2.最低费用选择法 

是对每个备选的财政支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只计算备选方案的有 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标准。

 

3.公共定价法 

是指对政府通过财政支出为社会提供的某些公共物品收取适当费用 的办法,借以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二)领会:

 

1)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完整的财政支出效益涵义包括:

 1.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2.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3.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4.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和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效益同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效益存在较大差别,特殊性:

 

1.计算效益的范围不同 

对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如企业,它只计算发生在企业自身核算范围以 内的直接的、有形的所费和所得。

 

但政府除了要计算这部分所费和所得,还要考虑长期的、间接的、无 形的所费和所得。

 

2.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微观经济主体的支出目的是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财政支出更重要的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3.效益的表现形式不同 

微观经济主体支出效益的表现形式是单一的,只采取用货币计算的价 值形式,就可以满足决策需要。

 

财政支出的效益,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除了可以用价值形式表现出 来外,还可以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如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社会事 业发展等。

该特性是前两个特性的派生。

 

(三)应用:

 

根据理论阐述,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财政支出的内容

一、购买性支出 

(一)识记:

 

1)社会消费性支出 

是指财政为了保证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维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 并保证其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同时促进文 化、教育、科技、卫生和体育等公益性社会事业的发展而提供的财政 支出经费。

 

2)行政管理支出 

是国家财政用于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交 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费用的开支。

 

3)国防支出 :

是财政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研事业、军队正规化建设和民兵建设方 面的费用支出。

 

4)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体育、文物、通信和广播影视等社会事业部门的经费支出。

 

5)公用经费 :

公用经费是行政事业单位用于日常办公、业务活动方面的经常性开 支。

 

6)定员定额管理 

是指通过制定文教科学卫生单位是人员编制和财务收支限额来安排 和控制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的管理制度

7)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也称财政投资,是指以政府为投资主体,以财政资金为主要 资金来源的投资活动,主要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8)财政投融资 

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 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控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要发展的部门、 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称为“政策性金融”。

 9)财政农业支出 

(三)领会:

 

1)文教科卫支出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性质:

 

1.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2.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内容:

 

第一,按照支出部门划分:

 1.教育支出2.科学支出 3.医疗卫生支出 4.文化教育与传媒支出 

第二,按支出的用途划分:

1.工资福利支出 2.商品和服务支出 3.对个人或家庭的补助支出 

2)定员定额管理的主要内容 

1.定员也称定编。

定员是国家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特点、规模大小、 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量所规定的人员配置。

 定员可以采取规定人员编制和定员比例两种方式确定。

 

2.定额是国家根据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客观需要,同时考虑其承担的 业务量,结合国家财力的可能,对事业单位财力、物力的配备、使用、 消耗、补偿以及成果等方面所规定的指标额度。

 

3)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意义、和主要内容 性质:

 

行政管理支出按其经济性质来说属于非物质生产性支出,其支出方向 是社会消费,对国家财政支出而言,又属于购买性支出。

 

意义:

 行政管理支出是国家机器存在和政府基本职能实现的保证,它为社会 成员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为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必 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主要内容:

 1.行政管理费 2.外交外事支出 3.公检司法支出 4.武装警察部队支出

4)影响国防支出水平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国际局势的变化情况3.国家主权的范围 4.国防目标定位5.国家财力的制约 

5)政府投资的特点、作用、和决策标准 特点:

 

1.从投资动机看,政府投资追求的是社会效益。

 

2.从投资来源看,政府财力雄厚,其投资的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大 多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从投资领域看,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 会效益和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 基础性、全局性、外部效益较强的建设项目,如社会基础建设、农业、 能源、通信、交通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领域。

 

作用:

 1.政府投资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协调社会投资结构的必要手段 

2.政府投资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决策标准: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 3.就业创造标准 

6)财政投融资的概念、特征及必要性 

概念:

(识记) 特征:

 

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它是在大力发展 商业银行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 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必要性:

(意义) 1.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需要

 2.财政投融资是政府提供准公共物品的重要手段 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 

7)财政农业投资的重点 

1.农业基础设施 2.农业科研与推广 3.农村教育 4.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应用:

 分析政府投资的特点与作用,分析财政投融资的特征与必要性 

二、转移性支出 

(一)识记

1)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 面临经济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2)社会保障制度 

是国家以法律或规章形式规定的,作为一定时期内实施各项社会保障 行为依据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不同于政府采用的赈济灾民、救助急 难等临时性、非系统的社会保障措施。

 

3)社会保险 

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采取强制手段,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 对法定受保人在遭受未来年老、疾病、工伤、生育、失业和死亡等风 险时,给予其一定物质帮助,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4) 社会救济 

也称社会救助,是国家对因各种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存需要的社会 成员给予物质援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所包含的内容:

 1.未成年人福利 2.老人福利 3.残疾人福利 4.劳动者福利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 社会保障的

6)资金来源与筹资方式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

 

1.由取得工资收入的职工和职工的雇主各交纳一半的社会保障税 2.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性支出资金 

筹资方式:

 1.现收现付制 2.完全基金制 3.部分基金制 

7)财政补贴 :

是国家根据政策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向特定的企业或居民个人提 供的无偿补助。

 

(三)领会:

 

1)社会保障的特征:

 1.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2.社会保障的对象是需要经济帮助的特殊社会成员 

3.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4.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或行政措施来保证实施的。

 

2)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1.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疾病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

 2.社会救济 3.社会福利 

3)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 

1.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优点:

社会互济、协调性较好、政令畅通、运行简便、成本低、 保险落实 

缺点:

国家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较大,社会保险管理上的统一性与 独立性要求有时存在矛盾。

 2.分散管理模式 

优点:

适应性较好,参保的企业、团体、个人的主体意识较强, 积极性高、启动较快。

 

缺点:

各类保险基金比较分散,社会互济能力相对较弱,管理成 本较高。

 

3.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 

把统一性强的保险项目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独立性强的项目或环节 实行分散管理。

兼并前两种模式的优缺点。

 

4)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险制度 1.养老保险制度 2.医疗保险制度 3.失业保险制度 4.工伤保险制度 5.生育保险制度 

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制度 

社会救济:

 

1.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农村“五保”制度 4.自然灾害救济 

社会福利:

 1.社会福利事业 2.残疾人劳动就业 3.社区服务等 

社会优抚:

是国家队现役军人家属、革命伤残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军 烈属等给予的特殊保障。

 

5)财政补贴的性质与特征:

财政补贴属于转移性支出 特征:

 1.政策性 2.可控性 3.灵活性 4.时效性 

6)财政补贴的分类方式 

1.按照财政补贴的政策和目的分类:

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出口 补贴、财政贴息、税收支出。

 

2.按照财政补贴的用途分类:

生活补贴、生产补贴、其他补贴。

 3.按照财政补贴的环节分类:

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消费环 节补贴。

4.按照财政补贴的最终受益者分类:

对生产者的财政补贴和对消费者 的财政补贴。

 

7)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积极作用:

 

1.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调整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3.调节消费,促进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化 4.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消极影响:

 

1.财政补贴改变相对价格体系,影响价格杠杆作用的发挥 2.财政补贴增加财政负担,助长财政赤字 应用:

 

(三)应用1)分析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2)分析财政补贴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四章财政收入总论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和分类

 

(一)识记

 1)财政收入 

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保证财政支出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 和。

 

广义上的财政收入是指各级政府所会陪的全部财源,狭义的财政收入则是指政府预算收入。

是指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 品的价值,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

2) 国有资产收益 

是政府依靠资本所有权取得的收入。

 

国有资产是政府投资及其收益形成的,或者是凭借法律规定和接受馈 赠取得的财产和财产权力。

 

目前的国有资产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政府由此 可以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得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和凭借公共权力获得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

 

3)政府性基金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 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4)规费 

规费收入是指国家机关为居民和团体提供特殊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 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如工商企业登记费、商标注册费和公证费 等。

 

(二)领会:

 

1)财政收入分类的意义 :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财政管理的需要; 

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对财政收入的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国民经济各部门 的发展变化,掌握各种财政收入形式的实践效果及其对整个财政收入 的影响,揭示财政收入增长的特点和趋势,检查财政收入政策制定好 推行中的经验和问题,为完善政府财政管理制度服务。

 2)财政收入分类的依据 

1.不同性质和不同特点的财政收入,表现为相应的财政收入形式 

2.政府之所以能够取得财政收入,凭借的是政府所具有的征收权力 

3.经济作为财政的基础和财政收入的最终来源,对财政分配过程和财 政收入本身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政府在财政收入的筹集和使用中涉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职责和 权限的划分,必须正确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

 

3)财政收入分类的具体内容 

1.以财政收入的形式为标准分类

 

(1)税收收入 

税收是指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 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2)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 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 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的财政性资金, 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

 A.行政事业性收费B.政府性基金C.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D.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E.彩票公益金 F.罚没收入

 G.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H.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I.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J.其他政府非税收入 

2.以征收权力为标准分类 

(1)强制性财政收入 ①税收收入 ②罚没收入 ③强制公债 

(2)非强制性财政收入 ①国有资产收益 ②自由公债收入 ③规费收入 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