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1472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docx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说课稿部编版3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

画、叶、牙、用、笔、几。

认识一个部首:

(竹字头)。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导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第三句是理解的重点。

通过这一句的学习,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

2、最后一句是理解的难点。

要启发学生联系平时已有的知识,想想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冬天青蛙怎么了。

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步骤是先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掌握字音,读通课文,再把字、词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每句的意思,然后按课后要求回答问题,突出

本课的重点:

指导学生分析字形,学习生字的书写。

教学中要突出指导朗读,要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知道谁在雪地上画了什么,进而了解这些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

教学用具:

1、放大的课文插图。

(只要背景,小动物另做)有条件的可做成幻灯片。

2、玩具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3、录音机、背景音乐磁带。

4、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借助拼音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2、理解课文内容,会回答课后的问题,了解小马、小鸡、小鸭、小狗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以及青蛙冬眠的知识,在语言环境中掌握字词的意思。

3、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释题激疑。

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三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

释题:

你知

道什么样的人是“画家”呢?

(指画得很好的人。

)从课题看是什么时候,在哪儿做画呢?

(冬天在雪地里做画)

激疑:

从课题看课文是说小画家们在冬天的雪地里做画的事,你想知道什么呢?

(小画家是谁?

用什么做画?

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部分释疑。

1.指导学生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

2.用小黑板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

注意:

“牙”是二声,“用”是后鼻音。

3.指名读课文。

听的要求:

A.字音读的准不准;

B.想想可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哪些疑问;

4.课文写的是谁在雪地里做画,它们画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理解词句。

1.理解一、二句。

(1)指名读一、二句。

(2)理解第一句。

“下雪啦,下雪啦!

”听到下雪,看到下雪时,你们心里怎样呢?

(感到很高兴)出示插图,请看图说说为什么下雪后你很高兴呢?

(下雪后,景色很美,大地洁白,树木,群山披上了银装;下雪后可以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也会很开心。

)请用高兴的语气读第一句,告诉大家下雪的消息。

(3)理解第二句。

喊声没落,雪地里就来了一群小画家。

“一群”是多少呢?

(数量比较多,一般在三个以上,比如说:

一群人,一群羊。

)指导读:

“小画家”们高兴地跑来,读的时候要强调“来了”“小画家”。

(4)小结:

这两句告诉我们下雪了,小画家们来到了雪地上。

小画家们到底画了什么呢?

请读第三、四句。

2.理解第三句。

(1)自己读第三句,想想有哪些小画家,它们各画了什么?

(2)有哪些小画家呢?

请把它们贴到图上。

(指名上黑板在放大的插图上贴图)它们画了什么?

(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请同学们在纸上画这几样东西。

(老师请一同学上黑板上画)

(3)齐读后小结:

这一句讲了小动物们所画的图案。

小鸡画的是竹叶,小狗画的是梅花,小鸭画的是枫叶,小马画的是月牙,它们是怎么画的呢?

3.理解第四句。

(1)齐读第四句。

(2)我们画画要用什么呢?

(颜料和画笔。

)可是,课文里却说不用颜

(3)引导学生把第三句变成打比方的形式。

师:

“小鸡画竹叶”就是说“小鸡的爪印像竹叶。

”请同学们照老师的样子说。

(小狗的蹄印像梅花;小鸭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蹄印像月牙。

(4)认识这些小动物爪(蹄)的不同形状。

①为什么小鸡的脚印像竹叶呢?

(用小鸡玩具示范说:

因为小鸡有四个脚趾,一个在后面,三个在前面,脚趾中间是分开的,印在雪地上的图案就像竹叶。

②请三个同学上台看着小狗、小鸭、小马的脚爪讲形状。

(小狗的脚有五个圆溜溜的肉垫,这五个肉垫紧紧地挨着,印在雪地上的图案就像梅花一样;小鸭的脚虽然和小鸡一样有脚趾,但是它的脚趾中间有蹼连着,所以印上去的图案好像枫叶一样;小马的脚是圆形的,怎么会是月牙印呢?

因为小马的脚上都钉着掌,落地的时候,是掌落地,其他都是空的。

掌的样子是弯弯的,所以,雪地上的图案就像弯弯的月牙。

(5)

学了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呢?

(雪地上的画是小动物们的脚印。

4.理解第五、六句。

(1)指名读句子。

(2)谁知道“躲”是什么意思?

青蛙为什么要躲起来,它要睡多长时间呢?

(启发学生联系平时已有的知识说完后教师可以归纳:

青蛙属于冷血动物。

冬天,它自己给自己挖一个洞,然后钻在里头,不吃也不动。

整个冬天都是这样。

所以,它不可能出来和大家一起做画。

(3)齐读这两句,要注意问、答的口气。

(4)小结:

这两句用问答的形式,写明了青蛙在冬天的时候,就躺在洞里,不吃也不动了。

这样子叫做冬眠。

四、回顾总结。

1.齐读课文。

2.总结:

学完了课文,同学们知道了哪些知识?

(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五、作业。

注意观察其他小动物的脚,各是什么样子。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1.巩固课文内容,指导背诵。

2.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步骤:

一、复习内容,指导背诵。

1.齐读全文后提问:

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在雪地上画画?

它们都画了什么?

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

2.课文共几句话?

每句的意思是什么?

(说完句子意思后,就指导背这句话。

逐句逐句地背,减少背诵的难度。

3.引读,引导背诵。

二、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后认读字音。

2.分析字形结构。

重点指导:

识偏旁“”(竹字头)。

怎样记住这个字呢?

出示“毛笔”,这支笔叫“毛笔”,笔竿是竹子做的,笔尖是羊毛做的。

所以这个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个“毛”字。

还可以说什么笔?

(铅笔、钢笔、彩笔、圆珠笔..)

3.指导书写。

“笔”字上小下大。

“叶”是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稍短右稍长。

“牙”的竖折要写在横中线上。

“画”字“田”字中间的“十”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

(重点笔画要领写。

4.每个生字写三个。

5.课堂练习。

(1)小鸡会画()()。

(2)小狗会画()()。

(3)小鸭会画()()。

(4)小马会画()()。

(5)它们都是雪地里的()()()。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爪子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

如何让孩子们投入地学习、尽情地朗读,我觉得首先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因为我们生在南方,很少学生见过雪,于是我播放了美丽的雪景图,把学生带入到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下大雪的时候,看到一片雪白,你的心情会怎么样,想做什么?

由次激发学生朗读时的喜悦。

然后让学生展示读,注意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

因为课文里有冬天,又有小动物,所以学生学起来非常有兴趣。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如演示法,在解决"了解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这一教学难点时,则用实物进行演示,这样就使难点迎刃而解。

再如读中悟情,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朗读又贵在一个"悟"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将非常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朗读。

但在读中,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该怎样朗读,而是通过自己的范读,请不同学生的个别朗读,给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

通过实践证明,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一、学生们互相评价时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三、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在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当然,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评价只能是评价的一种,而且有时学生的评价会比较费时,或者有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到“点”上,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一个“度”,合理地运用这种评价方式,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但是,仍然有遗憾的地方,开始想为孩子们准备头饰,调动他们的模仿欲,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因为准备不充分作罢了。

所以,再次感觉到,备课需要花的时间精力之多,决不是临时抱佛脚就可以解决的。

具体表现以下两方面: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出发点,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把自己当作他们学习中的一员,去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开始想为孩子们准备头饰,调动他们的模仿欲,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因为准备不充分作罢了。

所以,再次感觉到,备课需要花的时间精力之多,决不是临时抱佛脚就可以解决的。

2、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体验和阅读感受,强化感受性、体验性,绚丽多彩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欲望,从学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四

1.认识反义词,认识“男、女”等6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读词语,用积累的词语描述你喜欢的季节,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3.能自主识字,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4.读背诗句,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

5.学会读故事,在阅读中巩固汉语拼音,知道花生的果实结在地里。

重点

认识反义词,学写生字,读背诗句。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识字,体验识字的快乐。

锻炼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师:

课件及相关生字词卡片。

学生:

预习新课。

2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课本上的字。

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3.出示生字卡片:

男 女 开 关 正 反

(1)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2)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吗?

(如:

“正”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

4.师生合作读。

师读“大”,生读“小”。

5.男女生合作读。

6.说说你的发现:

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吗?

7.扩展运用:

(1)你能说说其他的反义词吗?

(2)说句练习,如长颈鹿高,小狗矮。

8.指导书写“女”“开”。

二、读一读,说一说

1.教师课件呈现词语。

2.学生认读词语。

3.思考:

这些词语都是描述什么的?

4.同桌交流,小组交流。

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可用上积累的词语。

5.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全班交流。

6.教师小结。

三、展示台

1.看图片,明确题意。

2.学生上台展示。

(老师事先放学生的作业本于讲台上,根据作业本上的名字比赛)

3.小组比赛。

以组为单位,每个人认读一本,哪组全部读对为胜。

4.点名说:

还有哪些识字的方法?

一、日积月累

1.轻声读诗句,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将诗句大声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

3.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4.教师可简单讲解诗句的意思:

这两句诗都告诉我们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

5.展示交流,课外收集描写珍惜时间的诗句。

二、和大人一起读

1.谈话导入:

花生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果子,不但我们爱吃,连小松鼠也爱吃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小松鼠找花生》。

2.学生自由读短文,不会认的字借助拼音。

3.出示短文插图,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说了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说了第二幅图的内容。

图一:

花生地旁边的小松鼠和鼹鼠在说什么呢?

教师可找人来扮演小松鼠和鼹鼠,分角色朗读。

图二:

花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松鼠的表情怎样?

抓住“奇怪”“自言自语”进行朗读。

4.指导朗读,采取各种形式读。

5.小结:

小松鼠不知道花生到哪儿去了,你能告诉它吗?

小组合作讨论这个问题。

(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花生的果实是结在地里的)

6.思维拓展:

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土里的吗?

(藕、土豆、山芋、萝卜、地瓜、番薯)

(对答得正确的学生奖以花生)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在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教师可将“日积月累”部分设为重点内容,将该部分设置为能鼓励学生积累好句,而且可以复习,巩固部分生字的重点。

教师可创造多种形式,启发学生对比发现,激励学生主动积累词句,如四人小组讨论,同桌互读,教师引读、范读等形式,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出现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时,教师应避免急于补充,代替学生说。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口语交际四我们做朋友

口语交际四我们做朋友教案

一、语交际话题:

我想和你做朋友

二、语交际要求:

要求学生围绕“我想和你做朋友”这个话题进行交流,你想和哪位同学做朋友?

为什么想和这位同学做朋友,把自己的想法跟朋友说一说。

三、教学目标:

1、先“说话”、然后“对话”。

以“说话”促进对话,提高学生说话水平。

四、课前准备:

1、准备《找朋友》的音乐歌曲、录音机。

2、词语卡片,小黑板《判断题》。

3、寻找身边的好朋友。

五、课时准备: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拨动情弦。

唱(或播放)《找朋友》这首歌,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会唱的小朋友一起唱吧。

2.你们想找自己的朋友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你想和哪位同学做朋友,为什么想和这位同学做朋友?

(课件出示说话要求)翻开书64页。

3.辩别是非,正确导行

师:

我出几道判断题,大家帮我判断一下哪对能算是好朋友,行吗?

①小方:

小明,别忙写作业,我们先去玩电子游戏吧!

②小华:

小华,我们去河里捉鱼吧!

③小红:

小林,我们去帮奶奶做家务吧。

④小倩:

小海,你不会做这道题吗?

我来帮你写吧。

⑤小莉:

小李,学校里的花真美呀!

我们采几朵送给老师吧。

⑥小玉:

小晴,你的手出血了,我帮你上药吧。

学生边听老师念题,边作出答复,选择正确的判断,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师随堂作答,及时指导,使生能正确辨别谁是谁非。

4、老师示范说。

(出示课件填空)

二、尽情倾诉,真情告白

1、同桌合作练说。

2.师:

(抽生汇报):

你想和谁做朋友,为什么?

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3.师按生的回答,把交友原因写在黑板上。

A乐于助人B、勤备好学C、讨人喜欢D、热爱劳动E、共同爱好等等

(设计意图):

指导生用自己真诚的语言描述自已的好朋友,说出自己喜欢他(们)的理由,师随机点拨指导,抓住亮点,启发生用最贴切的语言赞美自己的好朋友。

(设计理念):

一年级的学生,年纪小,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与社会接触,面对生活,面对大千世界,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不良行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而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对一些事物,不良现象,不法行为缺乏正确辨别,容易交上不良行为的朋友,通过此节教学,意在深化认识与良化行为并行。

可让生认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帮助他们增强择友的标准。

锻炼学生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初步的道德辨别能力。

4.举例具体说说想和他做朋友的原因。

例如:

你从哪件事上看出他爱学习。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认读四季及景物名称的词语,激发学生说出喜欢的词语,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话。

2、通过《展示台》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识字加油站”的组织规律,自主、快速、有效地认识生字。

2.能在语境中运用熟词说四季有特点的景物,交流自己的喜好。

3.养成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点明主旨,激发学习兴趣

导语:

同学们请聆听一首歌曲,并且猜一猜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季节?

除了春天,你知道哪些季节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交流中拓展学习语文多词汇量,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知识来源于生活。

二、学习字词句运用

1、师:

一年中有四季,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它们在大自然中交替出现,让世界变化万千,这不,它们调皮地跳到黑板上,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它们(找两名学生汇报读词)

2、猜一猜图片中是什么季节?

(找学生回答,利用翻翻卡出示正确答案。

3、男生读四季,女生读四季。

4、师:

四季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把大自然装扮得如此美丽,大自然中的景物呀!

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象和大家见面了,你们认识他们吗?

(出示汉字及对应的图片)

5、学生自己拼读8个词语。

6、找同学领读词语。

7、同桌之间互相读,并分享识字的方法(利用桌子上的生字卡片)

8、给这些词语找到对应的季节(小游戏,给景物找到自己的家)

9、说一说:

自己喜欢什么季节?

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认读词语和集体合作交流说说自己的词语等方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说话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三、完成“展示台”

1、游戏导入:

开启四季之门,欣赏四季美景

2、教师引入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做好交流展示的准备,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做好名字卡片。

3、组内展示,分享收获

教师提出展示要求:

展示的同学说话时要声音洪亮,听得同学要认真,不可以随便打乱别人的话。

4、班级展示自己的收获、

5、说一说、平时生活中可以从哪里学会生字

{设计意图}:

结合本单元主题,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展示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把自己的识字收获展示出来,享受到了参与和收获的快乐。

四、课堂小结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和爸爸妈妈说说四季还有哪些景物。

(2)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名字卡片。

{设计意图}: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孩子们在平时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大地树叶青草莲花

飞鸟小鱼青蛙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