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1185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oc

毕业论文-------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

工商系2004级电子商务一班屈松学号2004407201024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

目录

目录--------------------------------------------------------------------------------------------1

摘要-----------------------------------------------------------------------------------------2

关键词-----------------------------------------------------------------------------------------2

一、中国物流的历史现状和中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发展的趋势

(一)、中国物流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国物流发展的趋势--------------------------------------------3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5

三、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的解决方案------------------------7

四、结束语-------------------------------------------------------------------------------------14

五、参考文献-----------------------------------------------------------------------------------15

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研究

[摘要]: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完成,最终以物流配送完成而终结,那么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将怎样发展,又将怎样管理呢?

针对中国物流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中国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物流行业和中国电子商务物流存在的问题,中国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解决,从而合理规划物流系统和物流行业。

为中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铺平道路。

[关键词]: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解决方案

一、中国物流的历史现状和中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发展的趋势

(一)、中国物流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物流发展大体经过了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50—1952)为国民经济恢复阶段。

当时,有些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逐步在恢复和建设。

在大部分流通部门,只根据物流业务的需要,修建一些仓库或租用民房储存商品,购置一部分车辆搞运输。

(2)第二阶段(1953—1965年)为物流初期发展阶段。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建设在恢复的基础上有了较快的发展,城乡物资交流日益兴旺,社会商品流通也不断扩大,商业、物资、粮食、外贸等流通部门相继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储运公司、仓储公司、外运公司等“商物分离型”、专业化的大中型物流企业,以及附属于各专业公司、批发站的储运部、中转站、仓库等“商流合一型”的小型物流企业,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

(3)第三阶段(1966—1976年)为不景气(停滞)阶段。

这是十年动乱时期,经济发展遭到破坏,物流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陷于停滞状态。

(4)第四阶段(1977—1992年)为改革开放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加快了步伐,随着国内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物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物流行业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5)第五阶段(1993——现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使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对一些老储运企业进行改革、改造、重组等,以适应新的形式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积极建设一些现代物流企业,以迎接国外物流企业的挑战。

这一阶段,除公有制的物流企业外,非公有制的物流企业迅速增加,外资和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也逐渐多起来。

卢国志董兴林杨磊编著《新编电子商务与物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就在第五阶段(1993——现在)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物流行业迎来了物流历史的巨变,在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下,中国物流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中国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运输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甚远,即使这些现有设施,由于种种原因也不能充分利用。

相对落后的信息跟踪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也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现状主要有基础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方法落后,质量差效率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其现状和原因如表图Ⅰ所示1、叶乃淅何光琴杨莉王谦编著:

《电子商务—信息时代的管理与战略》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现状

原因

基础能力不足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交通设施还不发达,互相衔接不畅,仓储设施落后

技术水平不高

硬件设备陈旧、集装箱技术不普及、专用运输车辆少、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

管理方法落后

条块化的部门分割管理和行政管理使各部门缺乏横向联系,信息化水平低

质量差效率低

物流时间长(铁路货运45km/h),物流费用高,汽车空驶率为37%,物流效率低

缺乏专业人才

物流的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缺乏导致物流信息化实施困难,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

表图Ⅰ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国物流发展的趋势

电子商务的含义:

随着电子技术和因特网(Internet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被引入到商贸活动中,产生了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简写EC或ElectronicBusiness简写EB)。

通俗的说,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简写EC或ElectronicBusiness简写EB)就是在计算机网络(主要指Internet网络)的平台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展的商务活动。

当企业将它的主要业务通过内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以及Internet与企业的职员、客户、供销商以及合作伙伴直接相连时,其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就是电子商务。

卢国志董兴林杨磊编著《新编电子商务与物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商务的核心内容是商品的交易,而商品交易会涉及到四方面:

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商品本身的转交。

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

其中信息流既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

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

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帐等过程。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四个部分都与传统情况有所不同。

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这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

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

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各种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等。

而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要求物流业快速、高效、准确的到达消费者手中。

在电子商务这个大环境下中国物流发展的趋势趋向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

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快速反应(QR)及有效的客户反映(ECR)、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先进技术与管理策略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

(2)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

(3)网络化:

物流领域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订单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值网(VAN:

Value-AddedNetwork)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ranet)。

可见,物流的网络化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

(4)智能化:

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

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5)柔性化:

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

另外,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新特点。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国家提供政策支持创造宽松发展环境、国内各界都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并重视发展物流的氛围下,物流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物流管理的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在我国入世后,所有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企业怎样才能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又降低成本,给客户更多的实惠?

要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对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物流中心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平衡,现在建设和营运中的物流配送中心基本上还是大型商场或连锁店内部服务型的,还没有实现社会化配送。

同时,其他大型生产型企业,例如汽车制造业、计算机硬件制造、家电等,以及大型服务型企业,例如航空公司、机场等的物流管理都存在一些问题。

特别是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国物流严重影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中国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国物流发展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发展现代物流的法制环境尚未完善。

中国现行的有关物流的法律法规,从法律效力角度来看,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法律,主要有铁路法、海商法等;二是行政法规,主要有公路、水路、铁路、航空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海港管理暂行条例、关于进一步发展国内集装箱运输的通知等;三是由中央各部委颁布的规章,主要包括关于商品包装的暂行规定、商业运输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的若干意见等。

物流行业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

2、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管理职能分割严重。

我国从80年代初从日本引入物流概念,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与管理思维的影响和经济观念落后,在物流网络建设方面还很欠缺,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物流资源配置效率低,重复建设和条块分割,使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浪费惊人。

在管理方面,由于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物流业的管理权限也划归为若干部门,这样就造成整个物流业发展和规划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3、物流与电子商务脱节。

目前我国企业之间信息共享程度较小,一般不会把自己的生产和销售计划透露给上下游企业,企业之间缺乏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尽管我国的信息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管理和控制技术得以采用,但始终不能满足于现代物流企业信息流的需要。

电子商务的差距在于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经营理念的差距,即使建立了电子商务网络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供应链中的不同企业安装的硬件产品和信息系统不同,导致数据接口的不一致,也是信息传递不畅的原因之一。

电子商务的发展滞后,信息传递不畅,导致了物流与电子商务严重脱节。

4、物流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作业程度低,物流运行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

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物流企业信息化有助于电子商务中四流合一。

信息化发展缓慢,导致信息割裂,物流资源闲置浪费严重,利用率低,库存、缺货等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5、条块分割严重,物流企业规模偏小。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

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6、物流渠道不畅。

一方面,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落后,因特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7、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紧缺。

传统的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化,迫切需要进行物流一体化整合和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

需要从业人员建立现代物流的新理念,掌握物流规划、仓储与配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管理等专业知识和运作技能。

而我国物流企业缺乏通晓现代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员工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缺少市场开拓的主动权。

为解决物流人才的急需,物流培训和教育得到空前发展。

但培训机构名类繁多,缺乏规范管理,加上竞争过度,导致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有关部门制定的培训标准失去了应有的权威性。

高等院校的物流学历教育普遍缺乏理论指导,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科建设滞后,物流专业师资缺乏,质量亟待提高。

8、国外企业带来的威胁。

国外物流企业早已瞄准中国庞大的物流市场,他们将借入世这个时机,依靠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管理手段、丰富的管理经验大举进入中国,通过各种方式来抢占和瓜分中国物流市场,对中国物流的发展产生强而有力的冲击和不可忽视的影响。

还有就是国外物流企业将利用其丰厚的新酬、良好的开发培训系统、公司的晋升制度来吸引和招纳物流企业的优秀人才。

三、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的解决方案

我国经济的现代化,离不开流通的现代化。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亟需解决企业的物流配送和物流管理问题。

如何解决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此,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即国家(政府)和企业合理规划物流系统和重新建立配送制度,做到物流配送合理,有条有序的开展工作,大大加快物流配送的速度。

从而快速提高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从而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

宏观措施:

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必须从传统物流入手。

当然要解决中国电子商务物流问题,也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国家(政府)和企业不应该好高骛远,不能盲目追求快速发展,应该立足扎实,奠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根基。

对国家(政府)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适应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发展:

1.政府部门是国家标准的组织制定者和推广者,在国家标准的制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对于现代物流业相关标准的拟定,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中国物流起步晚,若是通过自由竞争来发展物流业并同国外物流巨头竞争,孰输孰赢非常明显。

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比赛本来就是不可能的。

因此政府部门就应该对我国物流发展起推动作用。

制定物流系统标准化总体规范,制定物流设施标准规范,制定物流标识系统标准规范,并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物流是一个讲究横向整合的产业,政府应该在物流标准化行进过程中站出来协调好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的利益和观点,统一组织,最大程度地统一标准,结束各自为政的局面。

同时,要建立专门的组织出钱、出力,负责全面推广标准。

对于企业来说,只要不是强制性标准,不爱用的就不用。

如果任由物流标准自生自灭,其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政府组织策划,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努力提高物流业从业人员的业务和管理水平。

政府部门应把发展物流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进行全区域策划和实施。

树立物流为全社会服务的观念,打破行政管属关系,对基础设施进行改善。

我国的物流业管理水平落后,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必须加大对仓储业、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批发中心以及集装箱中转站、散装水泥等物流设施的投入,必须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

同时,电子商务物流涉及到贸易经济、管理学、运输学、包装学、情报学、社会学、工程技术、电脑技术等学科,对物流业的从业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人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对物流业的发展具有有重要影响,我们理应重视物流科技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

政府应该在物流这一行业加强国民教育体系,包括中专、大专、学士、硕士、博士等层次的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和指导,同时积极筹备和开展这方面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和实施工作。

对物流行业来说。

可以从以下就个方面来规划物流行业:

1.建立行业协会,规范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服务管理方面的行为。

在努力规范自身行为,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必须尽快成立地区性以至全国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业的行业协会,由该协会作为行业自律机构,一方面由协会开展工作去防止和制裁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出轨行为,另一方面行业协会组织制定本行业企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这样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同时行业协会还可以集中本行业或借助行业外的力量制定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有的服务理念、服务规范、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并且帮助和引导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做好自己的服务、增加服务内容、设计和集成物流服务系统、推进物流服务营销等工作。

2.提高信息化、标准化和网络化程度。

努力实现物流信息商品化、数据化和代码化,管理方式计算机化,传递信息标准化和实时化等,健全物流模式体系、规范物流用语、制定物流设施标准。

电子商务物流有信息化的特性,具体表现为:

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因此,条码技术(BarCode)、数据库技术(Database)、电子定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快速反应(QR)、有效的客户反应(ECR)、射频技术(RF)、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先进技术与管理策略,应在中国的物流配送企业中大力推广运用。

电子商务物流亦有网络化的特性,即指:

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殖网(VALUEAddedNetwork,VAN)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

信息化是一切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基础,也是网络化的前提,只有实现物流配送信息化和网络化,才能承担起电子商务时代赋予物流配送业的历史任务。

3.合理规划布局,打破条块分割,使“三流”有机结合。

以物流一体化的观念组建一个相互联系、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具有层次结构的物流企业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原物资部,原商业部、对外经贸部交通部以及中央各部(煤炭部、林业部等等)、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均有各自的物流系统。

这种分散的多元化物流格局,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

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

可见,其中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立”的。

所以,我国要着手建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体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只有如此才能使流通过程里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4.组建物流联盟。

对于已经开展普通商务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承担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务。

拥有完整流通渠道的制造商或经销商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比ISP、ICP或因特网站更加方便。

国内外从事普通销售业务的公司主要包括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

而制造商进行销售的倾向在20世纪90年代表现得比较明显,从专业分工的角度看,制造商的核心任务是商品开发、设计和制造,但越来越多的制造商不仅有庞大的销售网络,而且还有覆盖整个销售区域的物流配送网,国内大型制造商的生产人员可能只有3000人-----4000人,但营销人员却有1万多人。

制造企业的物流设施普遍比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设施先进,这些制造企业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电子商务业务。

对这些企业来讲,比投资更为重要的是物流系统的设计和物流资源的合理规划。

而批发商和零售商应该比制造商更具有组织物流的优势,因为它们的主业就是流通,在美国,如沃尔玛、KMART、SEARS,在国内象北京的翠微大厦、西单商场等都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其物流业务都与其一般业务在一起安排。

另外,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物流网络上的优势,在达到一定规模后,随着其业务沿着主营业务向供应链上游或下游延伸,第三方物流企业转而进入网上购物的经营,有着相当的经营优势。

因此,组建物流联盟最合理发挥生产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的自身优势的一条捷径,在生产企业己有的物流设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理念和制度安排,共同建立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系统。

微观措施:

微观措施即指企业的解决方案。

企业都在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探索适合自己企业的物流模式,寻找物流解决方案。

“一把钥匙解一把锁”,企业背景类型不同,就需要有不同的物流模式和解决方案与之相对应。

由于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物流又有了很多新的特征,所以“摸着石头过河”亦在所难免。

但有两点不必怀疑,一是电子商务物流还要从传统物流做起,二是电子商务物流绝不止一种模式。

所以在探索的过程中,企业不能好高骛远,必须抓好企业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又不要盲目信从,认为某种模式可以“包治百病”。

但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

1.建立以配送为中心的物流服务体系。

配送是商品市场发展的产物,随着大批量、少批次的物流配送活动逐步被小批量、多批次所取代,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配送已成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活动的中心环节和最终目的。

因此,很容易使生产企业原本提供的售后服务出现真空。

而这部分工作需要物流配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明确分工,更多的要依靠物流配送企业。

当然,物流配送企业要改变单一送货的观念,让企业内部的人员都应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协助电子商务公司完成售后服务,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内容,如跟踪产品订单、提供销售统计和报表等,当然也需要生产企业给付更多的报酬。

只有这样,才能紧跟电子商务的步伐,使售后服务不脱节,生产企业才不致被市场淘汰,配送企业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完善配送功能。

配送中心要具有货物储存、运输、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商品展示销售等功能。

归纳起来,在构造的具体实施应该是对物流基础设施再构造、物流技术再构造、物流业务流程再构造和经营业态再构造。

几种与物流有关的信息系统分别如下所述。

A.电子自动定货系统(EOS)。

这是利用通信网络(VAN或互联网)和终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