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14105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PS 页数:63 大小: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晁恩祥.pps

内经理论原则与中医肺系病读内经心得体会,中日友好医院:

晁恩祥,一、黄帝内经是最早、最重要的中医经典巨著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它包括了素问、灵枢经两部份。

是一部以问答或谈论为主撰集而成;托名于黄帝、岐伯;约为战国、秦汉时期成书。

内经也是战国之前的医道的集锦。

2、一般认为书中不仅论述医道,而且包括了天文、地理、四时、气象、社会与自然;谈到“天地俱生,万物俱荣”,指出了“天覆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

全书贯彻朴素的唯物主义及辨证法思想。

3、内经是一部伟大的理论,也有儒家、道家思想和临床巨著,书中理论部分有如阴阳五行、人与自然、五运六气;而且也有病因、病机、脏腑、经络、辨证、证侯,以及治则、治法;针灸、养生、预防、治未病等;其内容直指临床,而且均为秦汉之前贤名师之见,堪称大成。

4、历代医家均奉为经典,无论是学习,临床运用,还是联系临床继承发扬均将内经视其宗,认其源;汉时仲景之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以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为体现,诸法、诸方亦为后人所用,历代各家众先辈医家,学内经、论内经、用内经或发挥内经者不计其数。

5、我上学之时,内经算是一门课,读过内经讲义,后来也读过内经知要,初始只知是一部经典,并未认识到内经是多种医学的汇编,其理深奥,其用广泛,总结前贤论医之集成,也为后人提供既有中医理论,又有对临床的诊疗等方面的指导原则。

虽读过内经,但仍属皮毛,今日看来多读经典,详读内经仍然俱有深远意义,不可不读。

读内经时尚需有点悟性。

二、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又有“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言及阴阳的重要性和可变化性。

阴阳在中医学中运用广泛,属于纲领性质的概念,论述要抓其纲领“治病求本”阴阳是变化无穷的“各司其属阴守内,阳卫外”,阴阳具有对立依存和消长转化的性质,如“阳主热,阴主寒”,然“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也”,强调动态平衡,即所说: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这些规范令我们认识疾病均有实际意义,阴阳把万物分为两大类,并引用于事物中,“脉有阴阳、证有阴阳、药有阴阳、治有阴阳”。

2、“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五行配五脏即与肺、肝、肾、心、脾相配;经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五行配五脏,有相生、也有相克之特性,木克土、水克火、水生木、木生火等,以肺为例:

肺属金,金生水,土生金,而金伐木,火克金等在临床上则各有意义,典型的案例即有肺有病者,常用培土生金之法;过去肺结核、肺痨则常从培土养脾而治肺痨者;即培土生金,即用了相生理论。

五行还有“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北京曾经有位医生专门运用五行生克之理,辨证立法用治疗脏腑疾病。

还有乘侮关系,也有克制之意,太过不及就会产生病态。

运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于中医临床,3、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即经中说:

“天复地载,万物方生”,提倡人与自然相应,更有“人与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言天者,必应于人”,自然对人体影响人人皆知,我们常说大气污染给人带来影响,清静的空气、良好的环境人皆欣喜,助于人健康,少发呼吸道疾病,有的哮喘病人到海边空气好的地方便会好转,讲究“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以防有害因素侵袭,防其太过,亢盛而害。

呼吸系统疾病对于自然变化十分重要。

三、病因、发病与病机1、病因者内经中言“夫百病之所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大惊则恐,饮食居处”,可以看出后世医家之因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倦,外加不内外因,成为三因。

七情中当“怒伤肝、喜伤心、忧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以及饮食、外伤均不可忽视,从病因来看疫疠所染更当警惕,近几年的传染病发作引发惊恐,当予注意。

2、谈发病总是首先要考虑到人之正气,如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强调了邪正关系,气候与人之体质的关系,但六淫外邪、七情失常、不内外因等均伤人之内容,发病之因也,呼吸系统疾病还应注意疫疠之邪。

3、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即“谨守病机,各司其属”,首先注意邪正的盛衰,内经讲“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并且与邪可以变化即正盛邪退、邪去正虚等,阴阳失调也是从其变化如阴阳盛衰之变,阴阳受损,也令气血失常,气虚、血虚、血瘀、气滞、气血两虚,气不摄血的种种变化。

病机在中医来说是很重要的,需要下功夫的内容,在内经中有名的病机十九条,讲述常见病症与脏腑及六气之关系及归类,病机十九条“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等三十种病症,但仍感并不全面,是一种借鉴举例,亦不必拘泥。

呼吸系统疾病至今亦包括感冒、咳嗽、肺痈、肺热、肺痨、咳喘、哮喘、肺痿、肺胀、肺衰等,其亦有脏腑传变,咳喘不离肺,而咯痰可及脾而生,喘可及肾等等。

病机者涉及邪之盛衰,所说: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包括阴阳的偏盛、偏衰、转化、太过不及,肺者“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肺主气,肺为娇脏,口鼻受邪最易伤肺。

“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病机还有气血津液的变化、传变等。

四、藏相、脏腑、相表里1、藏相乃人之内脏生理、病理及功能活动露于外的征象。

五脏肝、心、脾、肺、肾,配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另还有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五脏肝、心、脾、肺、肾、应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脏配六腑,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与十二经脉相连。

内经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五志“心喜、肝怒、脾思、肺忧(悲)、肾恐(惊)”等等。

五脏者心、肝、脾、肺、肾;“心者君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血,主神明,舌为心之窍;肝主筋,开窍于目,肺主气司呼吸,肺主皮毛,开窍于鼻,鼻者肺之官,肺为华盖,“肺者脏之长也”,“五脏六腑之盖也”,“肺朝百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唯为肺之门户。

3、相表里,脏腑乃有表里相关系,“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官”,从经络看肺属“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相连系”,肺居胸中,经脉下络大肠互为表里。

“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等,大肠主传导,排泄糟粕。

脏腑的内容很多,各个相关,脏腑功能在临床中均以临床有用,如脏腑传变“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

脏腑相关配伍,由于五脏存精气,藏而不泻;六腑主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六腑以通为用,表里关系反应了脏腑相连于经络,而且也在功能、病证、诊治中体现。

五、诊法、病证诊法1、中医历来靠人之感官四诊,了解患者之病史、诊疗过程,是为收集患者情况以用于辨证分析,简单而朴素,“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诊治之时必当,四诊合参,并行不可偏废。

2、当今西医有望、触、叩、听,中医有望、闻、问、切;各有其用,临床检测结果也当参考,而临床中仍有顾此失彼者,或只问病情,不顾诊脉,或只言脉不及其它,或只看检验报告,或只看现病不顾病史,或因病人多而草率,或有难度等。

我一直主张四诊必当做,而且要认真。

如果不认真对待,在当今医方环境下会迎来纠纷,也不符医理要求。

3、四诊中望诊要望神、望面色、形态、气息,望舌,舌质、舌苔,望排泄分泌物(痰色、便色);斑疹在望诊中体现了内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所病矣”,望而知之谓之神。

闻者听声音,言语、喘促、有痰、无痰、呼吸、气喘、咳嗽,当嗅气息、咯吐之痰液味、二便、白带气味等。

问诊也很重要,是当今病历重要内容,如主诉病证,治疗过程、用药,现症、饮食、二便、睡眠、及其它不适,既往吏,过敏吏,生育吏。

脉诊中医有脉三部九候,寸口、人迎、太溪、切其节律、浮沉、迟数,近几年脉象重视不够。

舍脉治病者多矣。

病证1、内经中关于病证记载有百余种,并且已有分科、分型如内、外、妇、儿、五官等;热病、咳证、喘证、水肿病、伤寒、温病、血证、积聚、泄泻、关格、消渴、痛证、厥证、痹证、痿证、瘧、癫痫、眩晕、大瘘、痈、疔、瘰疠、月经病、皮肤病、目病、鼽嚏、鼻渊、耳病等。

病证在内经中多有记载,病证乃是收集了疾病某一阶段的病因病机、病位及邪正盛衰情况,有津液气血病证,五藏六腑、外感、内伤病证等,五脏咳描述了“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等。

2、六腑咳者,“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咳而遗失”。

肺系病证中有咳证、喘证、疫疠;咳证有“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肺之令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3、喘证论述中有“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喘证也是历代重视的病状,“诸气喘呕,皆属于上”,“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肺之雍,喘而两胠满”,“气有余则喘咳上气”,肺病者,喘咳逆气,还提到“喘咳者水气并阳明也”。

六、辨证与论治原则1、辨证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早在内经中就有已明示,“知其阴阳”,“脏腑”所谓“必审五脏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辨证及其精华,结合临床我曾经写过一篇“辨证论治若干问题”一文即阐述了“辨证”与“论治”中容易发生的问题。

辨证是中医通过四诊收集资料,是认识疾病的综合分析,须探求病因,判断病位、病性、病机,为治疗提供依据,有言道辨证乃是诊疗之母,治病当随证治之;有医家曾提到“识证、立法、用方,此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三者中,识证尤为重要”。

辨证中诸如概念不清,用语不当,四诊不全,主观认知依赖他人诊断,不知病变动态变化,局部与整体,选择好辩证方法以及理化检查、CT、线、西医诊断等,临症时均应予以注意。

2、审视八纲:

区分阴阳、表里、虚实、定位在脏、在腑之阴阳、虚实,如对症状的分析鉴别,发热者有外感、内伤之别;热者寒热往来,壮热、潮热、恶寒发热、微热(低热),伴随病如有汗、无汗等;咳嗽者,辨外感、内伤,辨咳声重浊、热势低微、辨痰之多少、稀稠、黄白、干咳无痰(少痰)、伴喘、伴气短,喘有无、动喘及喘则遗尿,有无喘鸣声,伴鼻翼煽动,伴血或脓等。

3、论治范围较广,有针对病证包括治未病,若有病早治防变,也有治未病之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下工救其已成”,还有一段名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重视防病早治。

4、论治中主张理法方药的一致性。

有理法不协调,个人经验局限,治法选择失当,标本缓急常不清楚,守方不当、一方到底、过量用药、开大方等等。

5、标本缓急,即“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即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及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而且还要注意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6、治疗原则做为中医是必须掌握的,而且应当铭记在心,随时运用。

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其本”,必当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

七、正治、反治原则、治法及组方1、正治、反治也属于治则范围,但以方药为主,其中有正治、反治应当注意,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

正治乃逆其证,逆治也。

反治者,“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反治者,反治乃顺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治法在中医临床中是据证立法,而使处方用药在临床中治疗所选用,药味、方药一定与治法、治则协调呼应,后世根据内经治则要求,提出了多种治法,如八法(汗、吐、下、温、清、补、和、消)。

后世又有更多发挥如从肺来看其治法有解表、清肺、温肺、泻肺、敛肺止咳、止咳平喘、健脾化痰、纳气平喘、调补肺肾,或清肺化痰、宣肺透邪,清肺解表、清肺化痰等不胜枚举,治法可以单独选用,也可以交叉选用,联合治法,临床则以法选方用药。

外感病还有疏风散寒、辛温解表。

、方剂组成原则,属君臣佐使运用是有规范的。

如“方剂君臣佐使何谓也”,“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又方有大小、奇偶;病有盛衰,远近;药可有毒、无毒;“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

中药复方必有其意,即方中组成的方解,属复方制剂代表了中医的主体。

、内经正治、反治及治法,十分清楚;组方也较分明,有章可循,然而也有较好可行性。

内经中方剂却仅有十三方,方不多但制剂有丸、散、膏、丹、汤液、洒剂等多种剂型,近代中成药是其发展。

八、经络、腧穴与针灸1、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一项重要理论内容,它也是包括了人之生理、病理内容,脏腑相关,分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即所谓:

“夫经脉十二经,络脉三百六十五络”,此人皆所知,工之所用也。

“经络运行于全身,儒养,沟通全身表里脏腑,其十二经网络脏腑相接,以手太阴肺经则与手阳明大肠络接于胸腹,手太阴肺经病候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

2、腧穴,腧穴是历代医家长期防治疾病陆续发现的,腧穴与脏腑经络气血密切相关,腧穴包括了经穴、奇穴等,有言之“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又言: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有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从而构成了在体表经穴。

分布于头面胸腹四肢。

3、针灸即是在经穴上进行针刺或用艾火炙烤,用以治疗疾病,针灸也有辨证施针,补虚泻实,调气理神之意,治疗诸多疾病。

内经中对于针炙贡献很大,建立了经络学说和针灸所用穴位,我所经历临床中,于下乡时则常用针灸治病,且有简便验廉之优势。

如张氏医通中应用,白芥子穴位涂法治疗慢性咳嗽,哮喘,近些年在京城搞得热火朝天;还有过穴位埋线,穴位注射治疗咳喘者;记得一位针炙老师曾运用针刺治疗足踝扭挫伤的方法,健侧对应痛点点刺止痛,也可称为阿是穴,效果很好。

九、学习内经在临床运用中的体会1、伤寒论是继承与发扬创新的典范伤寒论体现内经的精华,张仲景倡导“勤求古训,博采名方”,遵于素问、九卷、八一难而成伤寒杂病论。

伤寒有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取之于内经六经辨证,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并结合了脏腑、八纲辨证。

提出了六经病的传变规律,以及合病,并病及误治、坏病。

经方后世历代重视,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均重视伤寒、金匮之药方,现代方剂学仲景方仍占相当比例,日本则以伤寒论、金匮要略方为主制成颗粒剂。

伤寒113方属治肺系病方,表证麻黄汤、桂枝汤,治肺之方大、小青龙汤中五味子及麻黄应用,小青龙汤中(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麻、杏、石、甘汤中石膏的运用等。

还有治疗热结便秘方的三承气汤,大承气汤(枳实、厚朴、芒硝、大黄)、小承气汤(枳实、厚朴、大黄),调胃承气汤(芒硝、大黄、甘草),麻仁丸(麻仁、枳实、厚朴、大黄、赤芍)的运用等,这些方剂在中医临床提供了疗效好,简炼可靠的处方。

2、温病的继承与创新内经中有“温病乃起”,“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内经在谈到疫疠: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论大小,病状相似”,说出了疫病的传染性,流行性,疫病历来认为其来势较猛,传变较快,内经还提到:

“疠大至,民善暴死”。

属于瘟疫的传染性疾病,属于与伤寒不同之病。

强调温病要注意预防、早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疫病流行历朝均有,唯明清在观察、防治、研究中逐渐创立了诸多新说,天花的预防开创了人工免疫法治疗传染的先河,后才出了“牛痘预防”。

明清之时温病强调了“疠气”、“口鼻而入”无问老少触之即病,叶天士,吴鞠道提出了“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吴又可创立了透邪,通下治温病之法,强调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理,2003年SARS期我又重读了吴又可的温疫论受益非浅。

吴又可言及:

“夫温者热之始,热者温之终,温热首尾一体,故又为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

3、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位于胸中,上通喉咙,开窍于鼻,肺主宣发,外主皮毛,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历代医家言之“肺为华盖”,“肺居上焦,复盖心君,下覆诸脏”,靠呼吸调气血,与诸脏之气;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者主传导,手太阴肺经从中焦胃开始向下联络大肠,肺性热病常见便秘而通便治之多矣。

4、风哮及对哮病的认识,古无哮名,但有咳喘,喉中如水鸡声,待金元时方有哮名,但仍以“痰为中心”,宿痰伏肺,痰阴气道,但临床有无痰而哮之一组病人,如过敏性哮喘,无痰者仍可谓哮,则从风论治舒缓气道,解痉平喘。

风咳者,风邪犯肺,肺气失宣,补可见气道挛急,巢元方言十咳:

一日风咳,二日寒咳等,且见内经“风性善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还有风性挛急,气道挛急表理顿咳,陈咳、咽痒等,属风咳之状,填补了教科书外感咳嗽只有风寒、风热、风燥之不足。

市场开发了“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型哮喘”及“感冒后咳嗽”表现风咳也。

谢谢!

2009年4月23日,现场提问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