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5873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5.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工程一建知识点.docx

公路工程

1、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是铁路和公路的基础,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

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路基依其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有两种基本形式:

路堤和路堑,俗称填方和挖方。

  

路基是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的结构,也叫做线路下部结构。

路基与桥梁、隧道相连,共同构成线路。

建造路基的材料,不论填或挖,主要是土石类散体材料,所以路基是一种土工结构,经常受到地质、水、降雨、气候、地震等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袭和破坏,抵抗能力差,因此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对于高速铁路,路基还应有合理的刚度,以保障列车高速行驶中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路基主要包括下面几个部分:

1)本体

路基本体包括用天然土、石所填筑的路堤和在天然地层中挖出的路堑,其轮廓及各部分名称如图1所示。

它直接支撑轨道,承受通过轨道的列车荷载,是路基的主体。

路基本体根据地质条件和填筑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路堤、路堑、半路堤、半路堑、半堤半堑、不填不挖路基六种基本形式。

2)排水

地面排水设备:

用来将有可能停滞在路基范围以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到路基以外,并防止路基以外的地面水流入路基范围,以免下渗浸湿路基土体或形成漫流冲刷路基边坡,如侧沟、排水沟、天沟等。

地下排水设备:

根据水文和地质条件修筑于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用来截断、疏干、引出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以使路基及边坡保持干燥状态,提高土的稳固能力,如排水槽、渗水暗沟、渗井等。

3)防护

坡面防护设备:

用来防护易受自然作用破坏而出现坡面变形的土质边坡,如铺草皮、喷浆、抹面、护墙、护坡以及为防护崩塌落实而修建的拦截和遮挡建筑物,如明洞、棚洞。

冲刷防护设备:

用来防护水流或波浪对路基的冲刷和淘刷,如铺草皮、抛石、石笼、圬工护坡、挡土墙、顺坝、挑水坝等。

支撑加固设备:

用来支撑加固路基本体,以保证其稳固性,如挡土墙、支挡墙、支柱等。

防沙、防雪设施:

用来防止风沙、风雪流掩埋路基,如各种栅栏、防护林等。

4)路堤(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

路堤的几种常用横断面形式:

矮路堤(填土高度低于1.0m者);高路堤(填土高度大于18m(土质)或20m(石质));一般路堤(填土高度介于两者之间);浸水路堤;护脚路堤;挖沟填筑路堤

5)路堑(路堑是指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

路堑横断面的基本型式:

全挖式路基、台口式路基、半山洞式路基。

2、路床是指根据路面结构层厚度及标高要求,在采取填方或挖方筑成的路基上整理成的路槽。

路床供路面铺装。

路床:

是指路面结构层以下(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

有零填及路堑上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0~30cm),下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30~80cm)。

路床的主要作用是排水和散布载重力。

路面结构层以下0.8m或1.2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分为上路床及下路床两层。

上路床厚度0.3m;下路床厚度在轻、中等及重交通公路为0.5m,特重、极重交通公路为0.9m。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所述)

3、路堤是指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路堤在天然地面上用土或石填筑的具有一定密实度的线路建筑物。

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

上路堤是指路床以下0.7m厚度范围内的填方部分。

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按路堤的填土高度的不同,一般路堤又可分为矮路堤和高路堤:

填土高度小于1.5m者,属于矮路堤;填土高度大于18m(土质)或20m(石质)的路堤属于高路堤。

4、路堑是指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指从原地面向下开挖而成的路基形式。

它能起到缓和道路纵坡或越岭线穿越岭口控制标高的作用。

路堑,施工边坡稳定性要好,须设置边沟,必要时还须设置截水沟以利排水。

路堑破坏了原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不利于排水,通风;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地质与水文条件,以及边坡深度和边坡坡度。

路堑一般有土质路堑和石质路堑。

土质路堑又可分为粘土、砂粘土、粘砂土和粗、中、细、粉等砂类土路堑;碎石类土路堑又可分为碎石(卵石)土、砾石土和块石土路堑;岩石路堑有各种岩质路堑和半岩质岩层路堑;特殊土路堑包括黄土、膨胀土、软土和多年冻土路堑等。

5、路缘带是指行车道左右边缘的狭窄带状路面。

是硬路肩或中间带的组成部分。

路缘带一般是在高级公路上才设置,以增加交通安全和为行车提供一部分必要的侧向净空。

路缘带一般与行车道处于同一平面,并有相同的路面强度。

两者用不同颜色的路面或行车道两侧用标线加以区分。

路缘带可用混凝土块构成,也有做成表面凸出或加反光材料的。

设置目的:

为了消除或减少公路隧道边墙给驾驶员带来唯恐与之冲撞的心理影响(“墙效应”),保证一定车速的安全通行,应于行车道两侧设置一定宽度的路缘带,以满足侧向净空的需要。

设置路缘带的目的,①诱导驾驶员视线,增加行车安全;②为行车道提供一部分必须的侧向净空。

保证行车道的充分使用。

路缘带功能:

鲜明的行车带外侧边线所起的作用。

①标明行车带外侧的一定宽度,诱导驾驶员视线,增加交通上的安全。

②因为为行车提供了一部分必需的侧向净宽,能保持行车带的作用。

③当汽车越出车道,特别是高速行车时,能加强安全。

6、拉沟路堑是指道路边缘用于排水的微型沟渠,即可排雨水,可过车。

7、砂类土是成分中缺乏粘土矿物,干燥时呈散粒状态,无塑性,具有单粒结构,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大于总质量的50%,且粗粒土粒径为2-20mm的砾含量少于或等于50%的土称砂类土。

砾类土是粗粒土中砾粒(2~60毫米)含量多于50%的土。

按GBJl4590标准,砾类土又可根据细粒的含量、颗粒的级配情况,以及所含细粒在塑性图中的位置,进一步划分为级配良好砾、级配不良砾、含细粒土砾、粉土质砾、粘土质砾。

砾石是指平均粒径大于2毫米,小于64毫米的岩石或矿物碎屑物,地质学中将粒径小于2毫米的定义为砂,大于64毫米至256毫米的为卵石。

砂石,是指砂粒和碎石的松散混合物。

地质学上,把粒径为0.074~2mm的矿物或岩石颗粒称为砂,粒径大于2mm的称为砾或角砾(二者区别在于被磨圆程度不同)。

碎石,破碎的小块岩石,它的大小、形状、及纹理都呈现不规则状态。

它可能是因为天然原因,或是人为加以破坏之后产生。

8、标准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控制路堤、土坝或填土地基等的密实度及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采用重型击实和振动台法。

标准击实方法可确定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值和最佳含水率。

9、压实度又称夯实度,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压实度的测定主要包括室内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确定和现场密度试验。

压实度是路基施工现场测定的干密度与按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规定方法测定的室内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路基路面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

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其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公路路基施工测定压实度的方法:

灌砂法、灌水法(水袋法)、环刀法、核子仪法、钻芯法等,而最常用的方法是挖坑灌砂法。

(工地室内标准密度)

最大干密度采用重型击实和振动台法。

(室内标准密度)

10、CBR值是加州承载比的缩写,指试料贯入量达2.5mm时,单位压力对标准碎石压入相同贯入量时标准荷载强度的比值。

一种评定基层材料承载能力的试验方法,用于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

承载能力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标准碎石的承载能力为标准,以相对值的百分数表示CBR值。

即最小承载比CBR(%)

CBR值可确定填料的最小强度值和最大粒径。

11、塑限是指土由可塑状态过渡到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率(Wp)。

塑性界限Wp=(Gp/Gs)X100%,Gp是由塑态变为半固态时所含水分的质量;Gs为绝对干燥的粘土质量。

可用搓条法直接测定,或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获得。

塑限黏性土处于可塑状态与半固体状态之间的界限含水率,也就是塑可状态的下限含水率。

用Wp表示,以百分率计。

当土的含水率减小到低于塑限时,土就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坚硬)状态,失去可塑性。

测定塑限可采用搓滚法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搓滚法是用手掌在毛玻璃板上搓滚土条,当土条直径达3mm时产生裂缝并断裂,这时的含水率定为塑限。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以圆锥人土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

液限是指黏性土处于可塑状态与流动状态之间的界限含水率,也就是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用Wl表示,以百分率计。

当土的含水率增加到超过液限时,土就由可塑状态转为流动状态,土粒之间几乎没有联结力。

12、临空面是指岩土体滑动时自由空间的边界面,如斜坡的坡面,硐室的边墙、坝基下游河床面等。

13、最小抵抗线是指在工程爆破中,通常将药包中心或重心到最近自由面的最短距离,称为最小抵抗线,一般常用W表示。

事实上最小抵抗线是爆破时岩石阻力最小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岩石运动速度最高,爆破作用也最集中。

因而最小抵抗线是爆破作用的主导方向,也是抛掷作用的主导方向。

14、法向厚度是垂直切线方向的厚度。

道路中指平行于路面的方向。

垂直与路面为切向。

15、土工格栅是一种主要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其他土工合成材料相比,它具有独特的性能与功效。

常用作加筋土结构的筋材或复合材料的筋材等。

土工格栅分为塑料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和聚酯经编涤纶土工格栅四大类。

格栅是用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经热塑或模压而成的二维网格状或具有一定高度的三维立体网格屏栅,当作土木工程使用时,称为土工格栅。

土工布又称土工织物,它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布是新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其中的一种,成品为布状,一般宽度为4-6米,长度为50-100米。

土工布分为有纺土工布和无纺长丝土工布。

16、羊足碾,在滚筒上装置许多凸块的压路碾。

由于凸块形似羊足故称羊足碾,亦称羊脚碾。

凸块形状有羊足形、圆柱形及方柱形等。

17、边坡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

为了防止塌方,保证施工安全,在挖方或填方的开挖深度或填筑高度超过一定限度时,要在其边沿做成具有一定坡度的边坡(边坡的高度H与底B之比,H:

B称为坡度)。

边坡就是操作面一边有坡度的地方。

坡度就是高度H除以水平长度L的比值。

(所有的坡用比例来表示时,如1:

2指的是高度:

宽度;坡度指的是该比值,也可用比例表示)

18、横坡指的是路幅和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横向坡度,指路面、分隔带、人行道、绿化带等的横向倾斜度。

作用是使人行道、车行道与绿化带上的雨水通畅地流入街沟,常以%或小数值表示。

横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路面材料与道路纵坡度。

横坡,是以道路横断面为视角,道路中心或一端到另一端的坡度

纵坡指的是沿道路纵向轴线剖面上路面的坡度。

纵坡,是道路前进方向上下起伏的坡度

双向横坡一般用于没有中心隔离带的道路,如一般的城市道路,是中间高两遍低的一个形态,横坡一般以*%表示一般道路坡度在2%-3%代表的是高点于低点的高差h与亮点之间距离L的百分比。

路拱指道路横断面上路面做成中央高两侧低,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

路面表面做成直线或抛物线型,其作用是利用路面横向排水,缺点是不利于行车。

路面两侧的坡度称为路拱横坡,一般采用1.5%~4.0%。

19、十字板抗剪强度是十字板剪切试验(VST)是用插入土中的标准十字板探头,以一定的速率扭转,量测土破坏时的抵抗力矩,测定土的不排水的抗剪强度和残余强度。

由于十字板抗剪强度指标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软土地基的真实强度。

所以设计者越来越多选择采用十字板抗剪强度指标进行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计算。

20、驳岸是指沿河地面以下,保护河岸(阻止河岸崩塌或冲刷)的构筑物称为驳岸(护坡)。

21、圬工---瓦工的旧称。

指砌砖﹑盖瓦等工作。

“圬工”即是“圬工结构”。

以砖、石材、砂浆或混凝土为建筑材料所建成的“砖石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统称为“圬工结构”。

22、截水沟指的是拦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堑坡顶以外设置的水沟(规范规定距路堑坡顶外缘大于等于5m,距路堤坡脚外缘大于等于2m),通常采用浆砌片石、浆砌块石或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的形式。

当路基挖方上侧山坡汇水面积较大时,应于挖方坡口5m以上设置截水沟。

截水沟水流一般不应引入边沟,当必须引入时,应切实做好防护措施。

截水沟长度一般不宜超过500m,当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截水沟必须有牢靠的出水口,必要时须设置排水沟、跌水或急流槽。

截水沟的出水口必须与其他排水设施衔接。

截水沟的平、纵转角处应设曲线连接,其沟底纵坡应不小于0.3%。

当流速大于土壤容许冲刷的流速时,应对沟面采取加固措施或设法减小沟底纵坡。

23、跌水是使上游渠道(河、沟、水库、塘、排水区等)水流自由跌落到下游渠道(河、沟、水库、塘、排水区等)的落差建筑物。

跌水多用于落差集中处,也常与水闸、溢流堰连接作为渠道上的退水及泄水建筑物。

根据落差大小,跌水可做成单级或多级。

跌水主要用砖、石或混凝土等材料建筑,必要时,某些部位的混凝土可配置少量钢筋或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跌水沟底为阶梯形,呈瀑布跌落式的水流。

有天然跌水和人工跌水,人工跌水主要用于缓解高处落水的冲力。

24、急流槽是指坡度大于临界坡度的人工沟槽。

其作用是在距离短、水面落差大的情况下引导水流。

急流槽设计应注意进水口处的连接,务使水流平顺流入。

急流槽通常接道路路面的边沟或直接作为路面汇水的排出口,也可快速导出路堑边坡上的残留积水,可预防因积水浸泡边坡导致的边坡垮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病害。

在公路工程中,急流槽常被建在坡路两边,用来排水以及达到减缓水流速度的目的,对公路路基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

通常下接跌水槽防止水流过早冲坏下部水流通道。

急流槽可分进口、槽身和出口3个部分。

25、公路上的垫层是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的层次。

并非所有的路面结构中都需要设置垫层,只有在土基处于不良状态,如潮湿地带、湿软土基、北方地区的冻胀土基等,才应该设置垫层,以排除路面、路基中滞留的自由水,确保路面结构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垫层主要起隔水(地下水、毛细水)、排水(渗入水)、隔温(防冻胀、翻浆)作用,并传递和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保证路基在容许应力范围内工作。

修筑垫层的材料强度不一定很高,但隔温、隔水性要好,一般以就地取材为原则,选用粗砂、砂砾、碎石、煤渣、矿渣等松散颗粒材料,或采用水泥、石灰煤渣稳定的密实垫层。

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聚苯乙烯板作为隔温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选用松散颗粒透水性材料作垫层,其下应设置防淤、防污用的反滤层或反滤织物(如土工布等),以防止路基土挤入垫层而影响其工作性能。

垫层宽度每侧应比底基层至少宽出25cm,或与路基同宽。

26、路面基层,是在路基(或垫层)表面上用单一材料按照一定的技术措施分层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其材料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基层是整个道路的承重层。

起稳定路面的作用。

基层位于面层之下,垫层或路基之上。

基层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

基层还可能受到面层渗水以及地下水的侵蚀,故需选择强度较高,刚度较大,并有足够水稳性的材料。

用来修筑基层的材料主要有:

水泥、石灰、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如碎石、砂砾),工业废渣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各种碎石混合料或天然砂砾。

路面底基层,位于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

底基层材料指标要求比基层材料要求低。

27、层位强度

28、固体体积率与压实度区别:

固体体积率=材料干密度/材料颗粒密度

压实度=材料干密度/材料最大干密度

材料确定,级配一定的条件下,材料颗粒密度是唯一的,而材料最大干密度还与击实功有关,击实功越大,材料最大干密度越大,但不会超过材料颗粒密度,所以,固体体积率比压实度大;压实度一定的条下,级配越好,材料的固体体积率越高。

压实度检测方法有:

灌砂法、环刀法、水袋法、蜡封法(钻芯法)、核子密度仪法。

固体体积率检测方法是灌砂法。

29、稳定材料:

也可称为结合料。

用作稳定材料的分为有机稳定材料(指沥青)和无机稳定材料;

无机类有水泥稳定材料、石灰稳定材料、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可分为水泥稳定材料、石灰稳定材料、综合稳定材料

(其中粉煤灰等工业废渣需要和水泥或石灰组合使用,为综合稳定材料)

被稳定材料:

粗集料、细集料、松散的土

土,通常按照土中组成颗粒(不包括土块和土团)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

细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包括如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

中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0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包括砂砾石、碎石土、级配沙砾、级配碎石。

粗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包括沙砾石、碎石土、级配沙砾、级配碎石。

30、水泥稳定土是用水泥做结合料所得的混合料的一个广义的名称,包括用水泥稳定的各种粗粒土、中粒土和细粒土。

在经过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和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

(注:

水泥稳定土按被稳定材料的名称来说,包括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稳定未筛分碎石、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碎石土、水泥稳定煤矸石、水泥稳定矿渣等,即按集料的种类划分)

31、半刚性基层是指的是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铺筑的能结成板体并具有一定抗弯强度的基层,也就是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

优点:

半刚性基层具有一定的板体性、刚度、扩散应力强,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抗疲劳强度、良好的水稳定特性。

这些都符合路面基层的要求,使得路面基层受力性能良好,并且保证了基层的稳定性。

缺点:

半刚性材料不耐磨,不能做面层。

路面由于车辆载荷的作用,会产生摩擦,半刚性材料不耐磨,不能适应路面面层的要求;

半刚性基层的收缩开裂及由此引起沥青路面的反射性裂缝普遍存在。

在国外普遍采取对裂缝进行封缝,而在交通量繁重或者高速公路上,这种封缝工作十分困难;

半刚性基层非常致密,渗水性很差。

水从各种途径进入路面并到达基层后,不能从基层迅速排走,只能沿沥青面和基层的分界面扩散、积累。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内部排水性能差是其致命的弱点;

半刚性基层有很好的整体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模量会由于干湿和冻融循环以及反复荷载的作用下因疲劳而逐渐衰减。

半刚性基层的状态是由整块向大块、小块、碎块变化;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对重载车来说具有更大的轴载敏感性。

同样的超载车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影响要比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大得多,对路面的损伤大得多;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损坏后没有愈合的能力,且无法进行修补,只能挖掉重建,这给沥青路面的维修养护造成很大的困难。

通常所说的“补强”实际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半刚性材料---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包括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与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由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刚度介于柔性路面材料和刚性路面材料之间,常称此为半刚性材料。

32、刚性基层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铺筑的路面基层。

柔性基层采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碎石,以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

粒料类材料,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成的级配碎砾石,以及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基层材料。

33、透层是适用于无机结合料基层表面的有机结合料渗透层,用于一般路段的下面层与基层之间的层间处理。

透层的作用:

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

透层油需渗入到基层5~10mm以内,要经过充分渗透固结后,才能在其上做粘层或封层,

粘层即黏层,是路面结构之间起黏结作用的结构层。

是为了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或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面板、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薄沥青层。

在洒布粘层油时层面间要清扫干净。

粘层的作用:

使上下层沥青结构层或沥青结构层与结构物(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全粘结成一个整体。

粘层主要起胶结作用,对材料的要求也主要在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方面。

粘层材料通常采用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

封层指的是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面层或基层而铺筑的沥青混合料薄层。

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

封层的作用:

一是封闭某一层起着保水防水;二是起基层与沥青表面层之间的过渡和有效连接作用;三是路的某一层表面破坏离析松散处的加固补强;四是基层在沥青面层铺筑前,要临时开放交通,防止基层因天气或车辆作用出现水毁。

封层可分为上封层和下封层;上封层铺设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上面,起封闭水分及抵抗车轮磨耗的作用;下封层铺设在基层和面层之间,在基层和面层之间形成一道抵御水害的防护层。

34、调平层是指设在面层以下的结构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的车辆荷载,并将荷载分布到垫层或土基上,当基层分为多层时,其最下面的一层称底基层。

老路破损需要在其基础上加铺新的结构层的可以在老路面之上加一层结构层以起到防疲劳和反射裂缝兼顾调节平整度的

35、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

乳化是液-液界面现象,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与水,在容器中分成两层,密度小的油在上层,密度大的水在下层。

若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在强烈的搅拌下,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该过程叫乳化。

破乳是指乳状液的分散相小液珠聚集成团,形成大液滴,最终使油水两相分层析出的过程。

乳状液完全破坏,成为不相混溶的两相。

破乳实质上就是消除乳状液稳定化条件、使分散的液滴聚集、分层的过程。

乳化和破乳是两个相对的过程。

乳化沥青是沥青和乳化剂在一定工艺作用下,生成水包油或油包水(具体谁包谁要看乳化剂的种类)的液态沥青。

乳化沥青是将通常高温使用的道路沥青,经过机械搅拌和化学稳定的方法(乳化),扩散到水中而液化成常温下粘度很低、流动性很好的一种道路建筑材料。

可以常温使用,也可以和冷、潮湿的石料一起使用。

36、稀浆封层是采用机械设备将适当级配的乳化沥青、粗细集料、水、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形成的薄层。

实例: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是用于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与乳化沥青、外加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浆状乳化沥青混合料,经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工艺原理:

稀浆封层工艺原理是将乳化沥青、符合级配的骨料、水、填料及添加剂按一定的设计配比搅拌成稀浆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待处理的路面上,经裹复、破乳、析水、蒸发和固化等过程与原路面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密实、坚固、耐磨和道路表面封层,大大提高路面使用性能。

微表处是在稀浆封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预防性养护方法。

工作原理是用具有一定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成流动型混合料,再均匀洒布于路面上的封层。

适用范围:

用于重要交通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如高速公路、城市干线、机场跑道等。

也可直接用于新建道路的表面磨耗层,显著降低基本消除早期水损坏的发生。

37、沥青贯入式路面是指用沥青贯入碎(砾)石作基层、联结层、面层的路面。

即在初步压实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上,分层浇洒沥青、撒布嵌缝料,或再在上部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封层,经压实而成的沥青面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