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0405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55 大小:17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5页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docx

完整word版渗滤液处理操作规程223doc

 

光大环保能源(益阳)有限公司

EverbrightEnvironmentalEnergy(Yiyang)InvestmentLimited

 

渗滤液操作运行规程

 

文件编号:

BEYY/GW-30-2016

 

受控状态:

 

版本:

B/0

 

发布日期:

2016年01月05日

 

实施日期:

2016年02月01日

 

运行制度管理标准/渗滤液运行规程

 

第1页共95页

 

前言

 

为了规范、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加速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企业划分属于《技术标准体系表》的运行规程和操作票的管理。

 

本标准由光大环保能源(益阳)有限公司水处理中心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光大环保能源(益阳)有限公司

 

本标准编制人:

 

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

 

本标准由光大环保能源(益阳)有限公司水处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2页共95页

 

前言2

第一章污水处理站概述5

1.1编制依据5

1.2规模、进水及出水水质5

1.3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特点7

1.4渗滤液处理工艺说明8

1.5运行管理、安全技术规程9

第二章初沉池的运行管理11

2.1初沉池功能11

2.2初沉池主要设备参数11

2.3初沉池工艺设备操作规程12

第三章调节池的运行管理17

3.1调节池功能17

3.2调节池主要设备参数17

3.3调节池工艺设备操作规程17

第四章厌氧高效反应器系统的运行管理22

4.1厌氧生物反应系统功能22

4.2厌氧反应系统主要设备参数22

4.3厌氧反应系统运行规程23

第五章好氧(A/O)反应系统的运行管理25

5.1A/O反应系统功能25

5.2A/O反应系统主要设备参数25

5.3A/O系统运行规程26

5.4A/O系统设备操作规程30

第六章深度处理系统概述32

6.1安全注意事项32

6.2系统概述33

第七章超滤系统运行管理37

7.1管式超滤简介37

7.2管式超滤系统主要设备参数37

7.3超滤膜的运行37

第八章纳滤系统运行管理44

8.1纳滤系统设备参数44

8.2纳滤系统的运行管理44

8.3纳滤膜停运保护46

8.4纳滤膜的清洗47

第九章反渗透系统运行管理48

9.1反渗透系统设备参数48

9.2反渗透系统的运行管理48

9.3系统运行的注意点49

第十章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50

10.1污泥处理系统功能50

 

第3页共95页

 

10.2污泥产量50

10.3污泥处理系统工艺设备操作规程50

第十一章加药系统的运行管理55

11.1加药系统功能描述55

11.2加药系统自控系统55

11.3加药系统工艺设备操作规程56

第十二章化验室操作规程59

12.1化验室管理制度59

12.2化验分析方法COD的测定63

12.3化验仪器操作规程90

 

第4页共95页

 

第一章污水处理站概述

 

1.1编制依据

 

本运行规程根据光大环保(益阳)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现场设备实际资料、工艺调试等相关资料进行编制。

 

1.2规模、进水及出水水质

 

1.2.1处理规模

 

光大环保(益阳)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

3

400m/d

1.2.2进水水质

 

根据光大环保能源(益阳)有限公司污水站化验室化验数据,考虑水质最差

 

的状况,确定垃圾渗滤液进水水质如下(见表1-1)。

 

表1-1渗滤液处理站设计的进水水质

主要指标设计值

1

CODCr(mg/L)

≤5000

2

BOD5(mg/L)

≤35000

3

NH3-N(mg/L)

≤2000

4

总氮(mg/L)

≤2200

5

SS(mg/L)

≤12000

6

pH

6~9

 

1.2.3出水水质

反渗透系统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标准》(GB/T19923-2005)表1规定的敞开式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处理后的出水全量

第5页共95页

 

回用于垃圾焚烧厂,作为循环冷却水补水。

 

本项目设计具体出水水质如下表所示:

 

控制项目

水质标准

1

pH

6.5~8.5

2

浊度(NTU)

≤5

3

色度(倍)

≤30

4

BOD5(mg/L)

≤10

5

CODCr(mg/L)

≤60

6

铁(mg/L)

≤0.3

7

锰(mg/L)

≤0.1

8

氯离子(mg/L)

≤250

9

二氧化硅(mg/L)

≤50

10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11

总碱度(以CaCO3计)(mg/L)

≤350

12

硫酸盐(mg/L)

≤250

13

NH4-N(mg/L)

≤1.0

14

总磷

≤1.0

15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16

石油类(mg/L)

≤1.0

17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0.5

18

余氯(mg/L)

≤0.05

19

粪大肠菌群(个/L)

≤2000

 

第6页共95页

 

1.2.4工艺路线

 

1.3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特点

 

1.3.1属高浓度有机废水成分复杂

垃圾焚烧厂收集的主要是城镇居民生活垃圾,经过几天发酵腐熟以提高热值后沥出渗滤液,即俗称“渗滤液”。

相对于垃圾填埋场而言,焚烧厂的渗滤液属

 

第7页共95页

 

新鲜的原生渗滤液,未经厌氧发酵、水解、酸化过程,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内含如苯、萘、菲等杂环芳烃化合物、多环芳烃、酚、醇类化合物、苯胺类化合

物等难降解化合物,呈黄褐色或灰褐色。

一般而言,垃圾渗滤液中CODCr、BOD5的浓度、BOD5/CODCr比随垃圾存放的“年龄”增长而降低。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有机物污染物浓度很高。

一般情况下,CODCr在30000~70000mg/L,BOD5在20000~45000mg/L。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其他的金属、无机污染物,依各地方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

1.3.2水质、水量变化大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产生量及成份受诸多因素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于季节、运输条件、运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水量变化很大。

一般情况下,冬季干旱季节水量较少,污染物浓度高;夏季多雨季节水量较多,

污染物浓度较低。

1.3.3营养比例失调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属原生渗滤液,BOD5/CODCr超过0.4,一般情况下可生化性较好,属较易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对于处理系统而言,垃圾焚烧厂渗滤液中营养物比例失调,主要体现在相对COD、BOD指标而言,磷含量偏低,氨氮含量偏高。

 

1.4渗滤液处理工艺说明

 

本工程为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处理工艺为物化+生化+深度处理组合方

法。

渗滤液从垃圾储仓收集池泵提经过过滤后进入初沉池,池内设搅拌,防止出现沉淀,然后用泵送至调节池。

本项目包括预处理系统、厌氧处理系统、好氧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除臭系统以及沼气利用系统。

预处理系统:

渗滤液由初沉池自流入调节池,去除部分难降解污染物,沉淀后出水通过蒸汽加热调节厌氧进水温度。

厌氧处理系统:

经预处理后的渗滤液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生化处理。

厌氧系

统采用技术成熟、处理效率高的UASB技术,渗滤液由UASB反应器底部进入,由

于渗滤液以一定流速自下向上流动以及厌氧过程中产生大量沼气的搅拌作用,渗滤液与污泥充分混合,有机质被吸附分解,所产生的沼气在顶部集气室排出,沉淀性良好的污泥在沉降区分离,固液分离后的渗滤液从上部排出。

第8页共95页

 

好氧处理系统:

厌氧池出水经提升泵送入A/O系统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处理出水进入后面的深度处理系统。

MBR的膜系统采用博世华管式超滤膜的方式,便于运行管理,降低运行成本。

深度处理系统:

MBR的出水经提升泵进入深度处理系统。

深度处理采用纳滤加反渗透系统,从而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部分盐离子,使其出水水质达到要求的指标值。

污泥处理系统:

预处理系统、厌氧系统以及好氧系统都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均排至污泥浓缩池进行减量化处理,再经泵送至离心脱水机脱水干化,在经螺旋输送机送入炉膛燃烧。

 

1.5运行管理、安全技术规程

 

污水处理站有各式各样的大型设备和仪表,只有保证这些设备和仪表安全、正常运行,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工作潜能,才能使整个污水处理站正常的运转起来。

因此设备的日常操作、检修及材料的更换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使这项工作可以有效的完成,污水处理站建立下述的设备操作规程,以确保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

1.5.1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了解有关处理工艺,熟悉

本岗位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安全操作、维修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5.2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整个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主要技术

指标。

1.5.3开机前,操作人员应按规程检查有关设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方可启动机械设备。

如该设备长时间未动,或经维修后的设备,必须点动试机正常后,方可正式启动。

1.5.4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按规定检查巡视所操作或管辖的设施、设备及仪

器、仪表的运行状况,及时准确做好设施、设备的运行记录,记录表应准确及时,能真实地反映处理厂运行的实际情况。

并按要求采集水样及泥样。

1.5.5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发现工艺及设备运转异常时,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并及时上报。

1.5.6根据各种机电设备的要求,应定期检查、维护,对设备、设施进行调整、

紧固,及时更换损坏件和添加或更换润滑油(脂)。

 

第9页共95页

 

1.5.7各种机械设备除进行必要日常维护保养外,还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大、中、小修。

1.5.8

各种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应保持整洁。

1.5.9电源电压超出额定电压±5%时,不得启动电机。

1.5.10

维修机械设备时,不得随意搭接临时动力线。

1.5.11

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必要的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1.5.12

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注意安全,尤其在雨天时注意防滑。

1.5.13

控制室,化验室,变、配电房,仓库等工作间内,严禁吸烟。

1.5.14

吊装机械应专人操作,操作人员须经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吊装机械运行时,被吊物体下方不得有人。

1.5.15操作人员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1.5.16必须断电维修的各种设备,断电后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进

行检修作业。

1.5.17检修电器控制柜时,必须先通知变、配电站断掉该系统电源,并验明无

电后,方可作业。

1.5.18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时,严禁擦试设备运转部份,不得有冲洗

水溅落在电缆接头或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1.5.19某一工序设备停机检修时,应首先关闭相关的前序设备,并将有关信息

传至中央控制室,和后续工序。

1.5.20严禁非本岗位操作管理人员擅自启、闭本岗位设备,管理人员不允许违

章指挥。

1.5.21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必要的防护救生设施和用品。

1.5.22污泥处理区域等地严禁烟火,并严禁违章明火作业。

1.5.23具有粉尘、异味、有害、有毒和易燃气体的场所,必须有通风措施,并

保持通风除尘、除臭设备、设施完好。

1.5.24在构筑物、机械设备等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应设置《安全标志》。

1.5.25消防器材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验核消防

器材效用,及时更换。

1.5.26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避雷、防爆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并定期测试、检修。

 

第10页共95页

 

第二章初沉池的运行管理

 

2.1初沉池功能

 

功能描述:

渗滤液中含有大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化学絮凝沉淀作为其预处理方法,能去除大部分悬浮固体及胶体污染物,从而减轻了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

荷。

废水在混合区与石灰混合后自流进入反应池,与絮凝剂(铁盐)、助凝剂(聚丙烯酰胺)充分混合反应,形成大颗粒絮凝体后,然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

沉淀下来储存在泥斗的污泥定期用渣浆泵排至污泥浓缩池。

 

2.2初沉池主要设备参数

 

单体设计:

尺寸规格:

L×B×H=6.5m×6.5m×6m,有效深度5.5m

设计流量:

21.37m3/h

水力停留时间:

HRT=36min

结构型式:

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数量:

2座;

主要设备:

初沉池蓝氏过滤器:

Q=20m3/h,Φ400mm,孔径2.0mm。

混合搅拌桨式,叶轮φ500mm,n=89r/min,N=4kW,数量一台;反应搅拌机:

D=1300mm,n=6-12r/min,N=1.1kW,数量2台;

渣浆泵:

Q=30m3/h,H=14m,n=1450r/min,N=5.5kW,数量2台,1用1备;

卧式离心泵:

Q=25m3/h,H=32m,N=4.0kW,数量2台,1用1备;

除臭风机(管道斜流风机):

Q=10000m3/h,P=1673pa,N=7.5kW,n=1800r/min,数量2台,1用1备.

1#污水池排污泵:

Q=30m3/h,H=15m,N=4KW数量2台,1用1备.

2#污水池排污泵:

Q=20m3/h,H=15m,N=1.5kW,数量2台,1用1备.

铁盐加药装置:

溶药罐:

V有效=0.8m3,材质PP,数量2个;溶药搅拌机:

n=135r/min,D=350mm,N=0.37kW,数量2台,1用1备;计量泵:

Q=0~100L/h,H=0.1MPa,N=0.37kW,数量4台,2用2备;

 

第11页共95页

 

絮凝剂加药装置:

溶药搅拌罐:

V有效=0.8m3,材质PP,数量2个;溶药搅拌机:

n=135r/min,D=350mm,N=0.37kW,数量2台,1用1备;计量泵:

Q=0~50L/h,H=0.1MPa,N=0.37kW,数量4台,2用2备。

 

2.3初沉池工艺设备操作规程

 

2.3.1搅拌机操作规程

2.3.1.1首先检查电源装置是否安全、可靠,现场控制系统和仪表显示是否正常,

远程监控是否准确有效。

2.3.1.2检查减速箱是否按规定加满润滑油,各轴承的润滑点是否按要求注上润

滑油。

2.3.1.3按下电源开关后,利用选择开关,选择运行方式:

自动、就地和停止。

2.3.1.3.1为了达到完全自动操作,所有的选择开关都必须置于“自动”位置,

否则要把运动选择器开关置于“就地”位置;

2.3.1.3.2如果机器要进行人工操作,则运动选择器开关必须置于“就地”位置;

2.3.1.4密切留意搅拌机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如有杂物卡住搅拌机,应

立即停机,待故障排除后再开机。

2.3.1.5

搅拌机运转时,禁止接触所有的转动部件。

2.3.1.6

在确保浮渣全部被压缩排出后才可关机。

2.3.1.7

停机后,关闭供电系统的电源。

2.3.1.8

搅拌机使用时,首先必须给减速机加注机械油至油标

1/2处。

2.3.1.9

接通电源,点动按钮,观察搅拌机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2.3.1.10

如果搅拌机工作中有超过24小时间歇,重新开始工作时必须有操作员

在场观察。

2.3.1.11维修及保养

2.3.1.11.1每月对轴承润滑点进行加油。

2.3.1.11.3运行10000小时或至少2~3年更换润滑油一次。

初次运行大约

2000小时更换润滑油。

2.3.1.11.4定期检查尼龙衬垫有无磨损。

(目视检查)如需更换衬垫须由专业

人员指导。

2.3.1.11.5定期检查轴承、搅拌浆的磨损。

搅拌浆在需要更换之前可以磨掉搅

拌浆原始尺寸最大值的10%

第12页共95页

 

详细的使用维护说明见产品自带的说明书。

2.3.2加药操作规程

2.3.2.1根据加温池PH值添加氢氧化钠,要求PH值大于7,但不高于8。

2.3.2.2根据原液的SS值添加絮凝剂,要求控制SS值低于2500mg/L。

2.3.3渣浆泵操作规程

2.3.3.1启动前准备

2.3.3.1.1观察池内水位是否超过最低开泵要求,如未达到绝对不能开泵。

2.3.3.1.2检查电源装置是否安全、可靠,电压是否符合规定,电动机的保护开

关是否设定为额定电流强度,各仪表显示是否准确,现场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2.3.3.1.3检查远程监控是否准确有效。

2.3.3.1.4检查电缆线有无破损、折断,接线盒处的密封是否完好,如发现不合

规定处妥善处理。

2.3.3.1.5

保证机组的电源供给。

2.3.3.2

启动

2.3.3.2.1

应在机泵联接前确定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严禁反转。

2.3.3.2.2

检查轴承转动是否灵活,并在轴承上方的加油孔中注入适量的清洁机

油。

2.3.3.2.3

关闭出口管路上的蝶阀,把护套和吸水管路中的空气排尽,然后启动

电机。

当泵运行正常后,再逐渐打开出口关路上的阀门,并调节到所需要的工况。

调节水封管上的阀门达到需要的流量。

2.3.3.3停车

2.3.3.3.1逐渐关闭出水管路上的阀门,切断电源、切断轴封冷却水。

2.3.3.3.2为了避免渣浆中的固体物质发生沉降,停车时应用清水把护套及管路

冲洗干净。

2.3.3.3.3

如环境温度低于0℃,应将泵内水放出,以免冻裂。

2.3.3.3.4

如长期停止使用,应将泵拆卸清洗上油,包装保管。

2.3.3.4

运转

2.3.3.4.1

在开车及运转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仪表读数,轴承是否发热,填料

是否漏水及泵的震动和杂音等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反馈。

2.3.3.4.2轴承温度最高不大于75℃,轴承温度不得超过周围温度40℃。

2.3.3.4.3填料正常,漏水应该是少量均匀的。

 

第13页共95页

 

2.3.3.4.4

轴承油位应保持在正常位置上,不能过高或过低,过低时应及时补充

润滑油。

2.3.3.4.5

如密封环与叶轮配合部位的间隙磨损过大应更换新的密封环。

2.3.3.4.6

当出现处理站突然断电或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时,立即关闭进水闸门,

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弄清楚并排除故障后方可开机。

2.3.3.4.7

水泵正常情况下操作泵和备用泵,每7

天轮换一次。

如果水泵超过

30天时间不运行时,则应运行水泵一次,运转时间约

10分钟。

2.3.3.4.8

一般情况下,不要频繁开泵、关泵。

停泵后再起动泵的时间间隔不少

于10分钟,每年内开泵/关泵的次数不应超过1000

次。

2.3.3.4.9

及时清除叶轮、闸阀和管道的堵塞物,检查管道出口拍门有否泄漏和

门盖支架有否松动。

2.3.3.4.10每班操作人员应对每一台泵的运行情况作认真的记录。

详细的使用

维护说明见产品自带的说明书。

轴端有否泄漏,若有泄漏应及时更换填料。

详细的使用维护说明见产品自带的说明书。

2.3.4手动蝶阀操作规程

2.3.4.1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应熟悉手动蝶阀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手动开蝶阀时一般用力不超过15公斤,如果很费劲应在排除故障后再转动。

当蝶阀闭合后应将手柄反转一两转,有利于蝶阀的再次开启。

3、长期闭合的蝶阀附近会有泥沙沉积区,这些泥沙会对蝶阀的开合形成阻力。

开启时,应反复做开合动作,促使沉积泥沙的松动。

若发现蝶阀附近经常有泥沙沉积现象,应经常开闭蝶阀,以利于积沙的排除,同样对于长期不启闭的蝶阀,也应定期运转一两次,以防止锈死或淤死。

2.3.4.2维护规程

每六个月检查一次

2.3.5电动蝶阀操作规程

2.3.5.1

操作规程

2.3.5.1.1

电动蝶阀有手动、电动两种工作方式,手动操作请参阅手动蝶阀操作

规程。

2.3.5.1.2

将阀门开启或关闭时,应将蝶板开至

5~85度之间再通电运行。

 

第14页共95页

 

2.3.5.1.3蝶阀手动启闭时,应先拨动电动装置上的转换手柄。

旋转手顺时针方

向为关闭,反之为开启。

2.3.5.1.4拨“现场”档位可用现场控制柜控制蝶阀的开停。

按动“开阀”按钮为打开蝶阀,按动“闭阀”按钮为关闭蝶阀,按动“停止”按钮为打开或关闭蝶阀的过程中随时停止蝶阀阀板的转动,操作过程中观察各指示灯的显示;拨“远程”档位,由中控室控制开停。

2.3.5.1.5电动操纵时,按动电钮开心即可,手动自动变为电动操作状态。

2.3.5.1.6长期闭合的蝶阀附近会有泥沙沉积区,这些泥沙会对蝶阀的开合形成

阻力。

开启时,应反复做开合动作,促使沉积泥沙的松动。

若发现蝶阀附近经常有泥沙沉积现象,应经常开闭蝶阀,以利于积沙的排除,同样对于长期不启闭的蝶阀,也应定期运转一两次,以防止锈死或淤死。

2.3.5.2

维护规程

2.3.5.2.1

每六个月检查一次轴端,如有泄漏应及时更换填料。

2.3.5.2.2

电动装置拆卸维修后,应重新将其转矩限制机构调整到说明书给定的

扭矩范围内。

详细的使用维护说明见产品自带的说明书。

2.3.6超声波液位计的操作规程

2.3.6.1

安装注意事项

2.3.6.1.1

安装只能是由具备较高技能的人员去做,并符合当地的有关规定。

2.3.6.1.2

仪表应当安装在温度适宜的环境,并应有专门的防护罩,防护罩的前

部应便于操作和观测。

2.3.6.1.3不要将仪表放置于直射的阳光之下,如果必须的话,必须有一保护罩

来保护液晶显示屏。

2.3.6.1.4

建议远离高电压、高电流、电流接触器以及

SCR控制马达等场所。

2.3.6.1.5

仪表易遭受静电损坏,要有正确的接地装置。

2.3.6.1.6

非金属的外壳不能提供接地装置,请使用接地套管和跨接线

2.3.6.1.7

所有的户外的电线必须绝缘,至少耐250V

电压。

2.3.6.1.8

传感器的接线端在工作状态下高压危险。

2.3.6.1.9

与继电器连接的装置必须没有易接触带电部件,并且与继电器端子相

连的接绝缘导线至少耐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