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04809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6.0—9.0

1.5.工艺原理

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汇集进入渗滤液池,由泵送至本渗滤液处理系统。

垃圾渗滤液处理包括调节、气浮系统预处理系统、水解、厌氧处理系统、好氧处理系统、MBR膜及纳滤膜处理系统、浓液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最后达标排放。

一、渗沥液处理工艺

垃圾渗沥液

调节池1

罗茨风机

气浮反应器

调节池2

水解反应器

调节池3

回流

污泥脱水回流

UASB池

UASB沉淀池

污泥浓缩池

反硝化池

污泥螺杆泵

硝化池1

上清液回流

污泥脱水机

硝化池2

污泥回流

污泥外运

MBR池

NF系统

达标排放

二、要求

2.1运行管理要求

1.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厂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处理站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

3.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4.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5.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

数据应准确无误。

6.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7.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

8.水处理构筑物堰口、池壁应保持清洁、完好。

9.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2.2安全操作要求

1.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3.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4.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5.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6.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7.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进,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8.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9.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10.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的机电设备。

2.3维护保养要求

1.运行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熟悉机电设备的维修规定。

2.应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护栏、爬梯、管道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并及时更换被损坏的照明设备。

3.应经常检查和紧固各种设备连接件,定期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4.各种管道闸阀应定期做启闭试验。

5.应定期检查、清扫电器控制柜,并测试其各种技术性能。

6.应定期检查电动闸阀的限位开关、手动与电动的联锁装置。

7.在每次停泵后,应检查填料或油封的密封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

并根据需要填加或更换填料、润滑油、润滑脂。

8.凡设有钢丝绳的装置,绳的磨损量大于原直径10%,或其中的一股已经断裂时,必须更换。

9.各种机械设备除应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外,还应按设计要求或制造厂的要求进行大、中、小修。

10.检修各类机械设备时,应根据设备的要求,必须保证其同轴度、静平衡等技术要求。

11.不得将维修设备更换出的润滑油、润滑脂、实验室废水及其它杂物丢入污水处理设施内。

12.维修机械设备时,不得随意搭接临时动力线。

13.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避雷、防爆装置的测试、维修及其周期应符合电业和消防部门的规定。

14.应定期检查和更换消防设施等防护用品。

三、各系统操作规程

3.1、调节池操作规程

由于渗滤液来水呈峰、谷不均匀状态,渗滤液处理系统设置一定容积的调节池,以缓解来水质、水量不均匀有可能给后续处理系统带来的冲击负荷。

1.超声波液位计常开;

设有高低液位点,联动调节池提升泵;

2.PH仪控制原水进入调节池后酸碱的投加量,同时控制后续工艺所需要的PH参数;

3.开启渗滤液坑提升泵将渗滤液打入后续工艺,调节池1、调节池2、调节池3的进水电动门一开一闭,当进水的调节池液位升至高液位时,超声波液位计联动开启提升泵,同时关闭调节池的进水电动门(手动阀门需手动关闭);

当调节池液位低至低液位点时,超声波液位计联动关闭提升泵,同时打开进水阀门(手动阀待提升泵停止后手动开启);

4.随时观察进水流量计的流量,如发现流量下降及时检查,保证渗滤液坑提升泵运行正常,如发现异常即时按规程进行检查、检修等处理。

3.2、气浮系统操作规程

气浮法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一种技术。

它是通过某种方法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使其与废水中密度接近于水的固体或液体污染物微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气浮体,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进行固液或液液分离。

用于从废水中去除比重小于1的悬浮物、油类和脂肪,并用于污泥的浓缩。

在加压情况下,将空气溶解在污水中达饱和状态,然后突然减至常压,这时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就成了过饱和状态,以极微小的气泡释放出来,乳化油和悬浮颗粒就粘附于气泡周围而随其上浮,在水面上形成泡沫然后由刮泡器清除,使污水得到净化;

主要为了去除SS,为膜处理运行的准备。

彻底清扫气浮装置的各个部分;

检查气液搅拌机及加药搅拌机的完好程度,包括水泵的润滑加油、填料的松紧、等;

检查电源、线路,并作短暂的空载运转,以判断泵与电机的转向是否正确、有无杂声及发热现象;

按要求配置混凝剂,控制好浓度,并根据小样试验,初步确定药剂投加量;

对各部分的阀门进行启闭,并按要求分别置于开或关的位置;

拆下所有释放器,检查堵塞情况。

1.将两个搅拌机和进水门依次开启,

2.检查出水水箱液位后,开启气液搅拌机,调整出水蝶阀,保证真空状态,

3.开启刮泥机,及阀门,

4.开启进水提升泵,流量控制在12.5m³

∕h左右,打开加药泵,

5.巡检时要注意观察池面情况,如果发现接触区浮渣面高低不平、局部水流翻滚剧烈,这可能是个别释放器被堵或脱落,需要及时检修和更换。

如果分离区浮渣面高低不平、池面常有大气泡鼓出,这表明气泡与杂质絮粒粘乎不好,需要调整加药量或改变混凝剂的种类及PH值(控制在7.5左右),冬季水温较低影响混凝效果时,采取增加投药量的措施,为了不影响出水水质,在刮渣时必须抬高池内水位,因此要注意积累运行经验,总结最佳的浮渣堆积厚度和含水量;

根据反应池的絮凝、气浮池分离区的浮渣及出水水质等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混凝剂的投加量,同时要经常检查加药泵的运行情况,防止发生堵塞。

3.3、水解、UASB厌氧操作规程

水解酸化、厌氧生物反应系统选用两级UASB,中温(35℃±

1℃)条件下消化。

第一级的功能是:

水解和液化固态有机物为有机酸即称为水解酸化系统;

缓冲和稀释负荷冲击与有害物质,并将截留难降解的固态物质。

第二级的功能是:

保持严格的厌氧条件和pH值,以利于甲烷菌的生长--称为厌氧系统;

降解有机物,产生含甲烷较多的消化气,并截留悬浮固体,以改善出水水质。

该系统使用外循环装置,严格控制厌氧出水,不合格循环至调节池3;

出水进入初级沉淀池,上清液进入SBR好氧系统,匀化水质、调节水量,为好氧做准备。

1.两级UASB池先后连续进水,提升泵开启的同时,打开需进水池的进水电动门,进水前检查水封液位并保持一定液位,并用仪器检测是否有沼气漏出。

2.水解酸化,UASB厌氧的进水流量控制在10~12.5m³

∕h左右,具体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流量,注意,当UASB出水不合格时开启回流阀门至调节池3,同时根据SBR的BC比控制回流阀门。

3.系统按24小时运行,12小时为一班,每天运行2班,每天开启每组UASB污泥回流泵2次,每次60min,间隔时间12h,每次运行在每次进水4h后开启一级回流30min,第4.5h开启二级回流30min。

4.水解、厌氧污泥浓度较高时,定时启动排泥泵进行排泥

5.每班要记录池内的水温,池内的温度控制在35℃;

并且每天的温度波动不能大于1℃.

3.4、初级沉淀池操作规程

初级沉淀池采用中心筒竖流式沉淀池,是较为典型的固液分离式沉淀池,污水经中心筒进入,筒底部带有倒置的雨帽,经过雨帽的阻挡液体向上泛起,而比重较大的固体及颗粒物往下沉淀,起到很好的固液分离的效果。

定时巡检时观察沉淀池出水效果,如出水浊度、沉淀的悬浮物状态、水面浮泥等情况,检查各管道,阀门,渣浆泵等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堰口是否堵塞,清理出水堰及出水槽内截留杂物及漂浮物。

3.5、SBR好氧操作规程

采用曝气系统给待处理水充加足够的氧气,使好氧菌能有足够的氧气利用水中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从而使水中的污染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无机物。

根据液位变化提供适宜的曝气量,保证生化处理段的高效稳定运行。

SBR处理系统SBR反应池采用间歇进水、间歇出水方式,因此好氧系统包括SBR调节池、SBR反应池、SBR贮水池三部分。

SBR反应池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闲置五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到闲置结束构成一个周期。

SBR处理系统内添加新型弹性立体生物填料,以提高SBR处理系统处理效果,SBR出水进入贮水池,为进入膜处理做准备

1.SBR池先后进水循环运行,每天运行四个周期,每个周期6h。

2.每班(12小时)总进水量150m³

分两次,75m³

/次间隔6h,SBR进水调节池的渗滤液,每次当进水阀门开启,开启相应潜水搅拌机,搅拌1h后,开启空气压缩机曝气10h(具体时间需根据水质及水温情况经行调整,SBR池的液位5m,曝气是注意池内液位,液位过高时及时调整曝气量或加入冲扫水,防止溢出)停止曝气关闭空气压缩机,开启潜水搅拌机继续搅拌1h及污泥回流泵1h,之后关闭潜水搅拌机后静沉1h(刚停曝气时根据SBR内的情况决定是否开启冲扫水消泡10min),排水、排泥、闲置1h。

3.每次停止曝气前半小时在取样口出取样测池内的SV30。

看SV30的情况(SV30控制在30%左右)如需排泥,每次排泥量控制在5m³

左右(大约开排泥泵6-7min)。

4.SBR池运行时注意池内水温(温度控制在25℃~32℃之间),如果超过范围时;

必须考虑换热或冲水。

5.SBR排泥是注意观察出水水质,排水切勿带泥,如果发现出水带泥,延长静沉时间,保证出水水质正常。

6.每班的SV30观察完后的水样,做生物相观察用,观察的情况并好记录。

7.根据污泥情况向生化池内加营养剂,一般按C:

N:

P=100:

5:

1比例投加营养源。

C源为碳源(由BOD5确定,必要时补充液糖、面粉等),N源为尿素,P源为磷酸钠或磷酸氢二钠。

3.6、膜处理系统操作规程

一、MBR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1.简介

MBR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简称MBR),是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

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

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

污泥龄(SRT)可延长至30天以上。

膜生物反应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可实现对污水深度净化,同时硝化菌在系统内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显,对对需要深度除磷脱氮的地区提供能可靠保证。

出水水质好由于采用膜分离技术,不必设立沉淀、过滤等其他固液分离设备。

高效的固液分离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生物单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与已净化的水分开,具有较高的水质安全性。

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专人看管;

MBR由于采用膜技术,大大缩短了工艺的流程,通过先进的电脑控制技术,使设备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是目前为止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中水回用设备。

2.MBR运行模式

膜生物反应器有膜-曝气生物反应器、膜-萃取生物反应器、膜分离生物反应器三类。

在污水处理中用的多为与活性污泥反应过程相结合的膜生物反应器(MBR),其膜组件相当于传统活性污泥处理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截流的污泥和未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将回流(或留)至生物反应器中,透过水则离开膜生物反应体系至净水箱收集。

3.一体式(浸投式)模式

一体式(浸投式)MBR利用曝气时气液向上的剪切力来实现膜面的错流效果,与分置式相比,一体式的最大特点是运行能耗低。

但有的认为,一体式在运行稳定性、操作管理方面和清洗、更换上不及分置式方便。

4.MBR中空纤维膜

MBR中空纤维膜材质为复合聚丙烯(PP)材料制造,是国际上最常用的一种膜分离材料。

聚丙烯(PP)与聚砜、醋酸纤维素类等其它超滤膜相比,具有强度高、耐酸碱、耐细菌腐蚀、耐温性能好、表面非极性、抗污染能力强、微孔均匀、单位面积通量大等优点。

中空纤维膜主要技术参数:

□膜材质:

PP聚丙烯

□外径:

450μm;

□膜壁厚:

40~50μm;

□膜孔径:

0.1~0.2μm;

□透气率:

>

7.0×

10-2(cm3/cm2.S.cmHg);

□纵向强度:

120MPa

□孔隙率:

40~50%;

□出水浊度:

0.2~1.0NTU;

图4MBR中空纤维帘式膜产品及构造原理图

5.运行操作规程

5.1开机

①换水冲洗:

开启进水阀、及水泵,然后开启曝气风机,冲洗3-5分钟,(同时注意PH调为中性)。

②产水:

冲洗完毕后,关闭进水阀门及水泵,静止5分钟,开出水阀及水泵,开杀菌剂计量泵。

产水8-10分钟后关闭,进行冲洗。

5.2停机排污

停机排污:

关出水阀、水泵,关进水阀、水泵,静止30分钟,开启排污回流泵,排3-5分钟。

5.3膜的维护保养

①浸泡:

在冲洗及排污后,停机的状态下对膜需要进行维护保养。

将MBR膜完全浸泡在水中,同时投加10%的次氯酸钠,投加溶度为5ppm。

浸泡时间不宜超过15天,否则需要冲洗、排污以及更换浸泡液。

②酸碱清洗保存:

需要将MBR膜组件从膜架中分离至清洗池内,先酸后碱将膜清洗干净后,在放入浸泡液中保存,浸泡液为10%的次氯酸钠,投加溶度为5ppm的净水。

二、纳滤膜-NF

纳滤膜:

是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一种功能性的半透膜。

它是一种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纳米而得名,它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150-500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为2-98%之间,对单价阴离子盐溶液的脱盐低于高价阴离子盐溶液。

被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机物和色度,脱除地下水的硬度,部分去除溶解性盐,浓缩果汁以及分离药品中的有用物质等。

2.纳滤运行操作规程

2.1开机

①低流量冲洗:

开纳滤进水电动慢开阀、纳滤浓水阀,再开启纳滤给水泵,低压冲洗2min。

②大流量冲洗:

开高压泵,开阻垢剂、还原剂计量泵。

冲洗1分钟。

③产水:

关浓水电动阀,开浓水回流手动阀,将浓水流量控制在4T∕H,将浓水回流量控制5~8T∕H左右(一般把浓水回流阀全开达到此流量)纳滤进水控制在12~14T∕H左右,纳滤谈水控制在8~12T∕H左右.

2.2停机

①大流量冲洗:

开纳滤浓水电动阀,关浓水回流手动阀,停还原剂、阻垢剂计量泵。

②停高压泵,关浓水电动阀、进水电动慢开阀。

2.3运行过程中的大流量冲洗

①打开浓水电动阀,大流量冲洗1分钟。

②1分钟后关闭浓水电动阀。

3.药剂

3.1还原剂:

投加量5~7.5ppm(具体视orp值,orp值宜小于150mv)也不能过量投加,过量投加会引起ro膜浓水侧亚硫酸盐的沉积。

3.2阻垢剂:

投加量为5~10ppm

4.膜处理系统的化学清洗(详见膜处理操作手册)

根据指导进行膜系统的化学清洗

以上都是手动操作膜系统的规程,一般运行时,都在PLC控制面板上将运行方式切换至自动档,运行程序都已经设定好,系统会自动运行,运行人员定时巡检时要注意:

a.对设备的各项运行压力、流量等数据要完整的记录,尤其是设备初始运行数据和每次清洗完后的运行数据。

b.每班应检查巡视所有泵的启动声响情况、以及气动阀、电动阀是否开关正常,以防阀门原因引起系统管道损坏。

污泥浓缩池操作规程

污泥浓缩池是浓缩沉淀池内剩余污泥,浓缩的情况将影响脱水机的处理效果。

1.观察出水堰各堰口出流是否均匀,要保持出水堰及出水槽通畅、清洁.

2.根据实际情况开启污泥脱水泵及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

3.浓缩池的出泥含水率应控制在95-97%。

离心脱水机操作规程

1.控制柜中合上总电源开关,在依次合上三个空气开关

2.配药

2.1启动上下配药箱搅拌

2.2每次准备500gpam(约为700ml的体积)打开配药箱上进水阀,冲出水流,将pam均匀的撒入水流中,直至撒完,水位接近溢流口时,关闭进水阀,等待两分钟后,打开配药箱下的放水阀,让配好的1‰浓度的药剂放入到下储药箱中,直至放完,关闭配药箱的防水阀。

3运行

3.1按下主机启动按钮

3.2按下副机启动按钮,待主机转速达到40HZ,副机转速达到27HZ(设置的转速及差转速)

3.3泥泵打开进水阀,关闭进泥阀,启动泥泵运行按钮,运行2min,泥泵关闭进水阀打开进泥阀。

3.4泥泵和药剂泵的频率根据离心机的出泥效果调整。

4监视

运行中主要监视主机电流,一般空转时电流为13A,进水时为14A进泥时为17.5A,若主机电流超过20A,应该立即调小泥泵的转速频率,待主机电流降至17.5A左右,再恢复原来的泥泵转速频率。

5停机

5.1关闭泥泵的进泥阀,打开泥泵的进水阀。

配药箱加入适量的清水,使泥泵药泵管道和离心机都得到清洗。

5.2当离心机出口不再出泥,主机电流降至14A以下时,可停止泥泵和药泵的运行。

5.3依次停止主机运行按钮,停止副机运行按钮

5.4断开控制柜总电源开关

6.故障及排除方法

当进泥浓度突然增大时,离心机机内一时来不及排泥,这时主机电流会突然上升很快,甚至超过25-30A,而且副机失去控制,这个现象称为堵机。

6.1这时应立即停止运行泥泵和药泵,停止运行离心机主机和副机

6.2打开上机壳,拆去转鼓出液口4块溢板,用木块塞转鼓使不能转动,启动副机12HZ,让机内泥块从出液口排出

6.3若副机启动不了,要拆去副机及减速机的罩壳,拆去副机胶带,差速机的带轮上用绳绕上拉动带轮转动,把机内泥块得到松动后,再装上胶带启动副机12HZ,让机内泥块从出液口排出,并用清水冲洗。

6.4装上拆下部分,使离心机得到恢复

放空火炬系统操作规程

火炬排放气经管道、安全阀、电磁阀组、阻火器送至火炬筒体底部,在经火炬筒体和流体密封器,最后在火炬燃烧器放空燃烧。

当放空管道中有放空气达到放空压力是,安装在放空管线上的压力变送器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送到控制箱中的PLC,PLC控制打开放空管线上电磁阀R和燃烧气管线上的电磁阀,启动点火器,点燃引火筒,引火筒火焰引燃长明和主火炬。

此时,热电偶将检测到的火检信号送至控制箱。

如火炬意外熄灭,热电偶将产生报警信号,此时,可在此自动点火或手动按下点火按钮,点燃火炬。

1.系统管线上的阀门除了防爆电电磁阀、旁路阀及排污阀常闭以外,其余阀门均处于常开状态,以便于系统正常运行

2.系统操作前首先检查燃气管线是否通畅,电磁阀前后的截止阀常开,旁路阀处于常闭状态

3.当远程控制柜上接通电源时,面板上“电源指示”灯亮。

此时可进行点火操作

3.1自动控制

将远程控制柜上的转换开关搬至“自动”位,“自动指示”灯亮,系统处于自动状态,当有火炬气排放时,排放压力仪表显示其排放压力值,系统按预定的点火程序进行点火。

当火炬燃烧点燃时,火炬火焰温度仪表显示火炬的火焰温度;

当火炬燃烧器未被点燃或其他原因点火失败时,“报警指示”灯亮,提示运行人员进行处理。

可将转换开关搬至停止位,然后重新选择点火方式进行点火

3.2手动控制

将远程控制柜上的转换开关搬至“手动”位,“手动指示”灯亮,系统处于手动状态当有火炬气排放时,在远程控制柜上依次按下“排放电磁阀”和“引火筒电磁阀”按钮,在按下“点火”按钮,点火器开始工作,“点火指示”和阀指示灯亮,火炬燃烧器被点燃,“火焰温度”仪表显示其火炬的火炬温度,关闭引火筒电磁阀,点火结束。

无气排气时,可将排放线电磁阀关闭。

3.3就地控制

将远程控制柜上的转换开关搬至“就地”位,“就地指示”灯亮,系统处于就地状态,此时可在控制箱面板上操作点火;

当有火炬气排放是,在就地控制柜上依次按下“排放电磁阀”和“引火筒电磁阀”按钮,在按下“点火”按钮,点火器开始工作,“点火指示”和阀指示灯亮,火炬燃烧器点燃,关闭引火筒电磁阀,点火结束。

无气排放时,可将排放线电磁阀关闭。

4.定期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良好;

定期检查燃气压力压力及管线是否有冷凝水,及时打开火炬排污阀;

定期检查阻火器是否堵塞。

5.火炬点燃注意观察,一旦发现熄灭及时重新点燃。

四、生物的培养与驯化及调试方案

一、调试程序及时间安排

本工程调试工作主要包括:

单机设备试车,系统设备联动试车,工艺调试等方面,根据初步预计,二个月时间内可以完成调试和菌种培养驯化工作,使处理系统正常运转并达到最终出水达标排放的目标。

  二、调试工作按如下程序进行:

  

(1).各单机设备试车(2天);

(2).系统设备联动试车(2天);

(3).厌氧UASB启动(3-7天);

(4).厌氧UASB调负荷(40-50天);

(5).好氧单元启动(2-5天);

(6).好氧单元调负荷(10-20天);

  

(7).MBR膜单元调试(10天)。

注:

(5)—(7)步骤与(4)步骤后期可同步进行。

三、调试方案  

1.厌氧UASB调试  

(1)接种  

外购同类或相近性质废水处理站的成熟厌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投入二个UASB池中,进行UASB反应器的初级启动,启动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UASB反应器进入工作状态,使接入的菌种由休眠状态恢复活性并逐步适应垃圾渗滤液废水。

按接种量30—40g/l将接种污泥投入两个UASB反应器,共需投加接种污泥60—80吨(按90%含水率的厌氧泥计算,干基为6—8吨)。

接种污泥均匀投入两个UASB反应器后,再用CODcr为5000mg/l的渗滤液废水(或生活污水,也可以将调节池高COD废水稀释到5000mg/l)将UASB反应器注满,让接种污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