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2130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周壮武当太乙功.docx

周壮武当太乙功

第一部分育丹功

  第一节预备功

  两脚平行站立,及肩同宽,两膝微曲,腹微收。

身直,头正,微收下腭。

上下齿轻轻扣拢,口微合,眼微闭。

松肩,两手自然下垂。

自然呼吸。

整个姿势要以舒适自然为度。

此为无极桩。

  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排除杂念,静站三分钟。

第二节放松法

1、三面放松法:

所谓三面即身体前面、背面和侧面(两侧包括手在内)。

炼功时,先放松前面。

意想从头顶百会松,面部松、胸部松、两脚前面松、一直松到脚心涌泉,同时默念“松”字。

最后放松两侧,还是从头顶松到脚心,同时默念“松”字。

按前面、后面、侧面顺序,三面各放松一次为一遍,共做八遍。

  2、整体放松法:

炼功时,意想整个身体从头松到脚,同时默念“松”字。

反复做八遍。

第三节洗髓法

本功从外到内,分五层洗。

炼功时,意想太空中,有一股清泉从头顶往下淋洗,一直洗到脚心。

第一层洗皮肤。

意想清泉从头顶洗下来,边洗边想把皮肤上病气、浊气,从脚心排除。

接着练第二层洗肌肉。

洗肌肉时,意想皮肤不存在了,太空中清泉,在洗鲜红肌肉,从头洗到脚,边洗边想将肌肉上病气、浊气,从脚心排除。

接着练第三层洗血液。

血液在血管里,血管散布全身。

练功时,意想清泉淋洗肌肉里面网状血管,从头洗到脚,并从脚心排除病气、浊气。

接着练第四层洗内部器官。

清泉先洗大脑(脑髓)、气管、肺、心、肝、胆、脾、肾、膀胱、大小肠,经过两腿,从脚心排除病气、浊气。

练功时,不必想这样细,五脏六腑笼统洗即可。

接着练第五层洗骨髓。

洗骨髓时,意想全身没有肌肉了,只有人体骨骼。

即只有骨架,没有肌肉。

意想清泉先洗颅腔,往下洗颈椎、肩胛骨、上臂骨、下臂骨、手指骨、脊椎、肋骨、盆腔骨、大腿骨、小腿骨、足趾骨。

还是从脚心排除病气、浊气。

从外到内,五层洗完为一遍,重复洗三遍。

不可多洗,此法为泻,少洗有益,多洗有害。

洗多了,有时当天就会腹泻。

初练时,不管呼吸。

待功法熟练后,再配合呼吸。

即呼气时,意想清泉从头往下洗。

还是洗三遍。

第四节毛孔采气法

第一层 毛孔开合法

吸气时,两手同时各向左右张开,并同时意想全身毛孔张开;呼气时,两手又回复到原来位置,并同时意想全身毛孔闭合。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次,重复练八次。

第二层 毛孔采气法

1、吸气时,两手不动,意想全身毛孔张开,将宇宙间新鲜空气,从全身毛孔吸入体内。

呼气时,意想全身毛孔闭拢,将外气收入体内。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重复炼八遍。

2、再忘掉鼻呼吸,用毛孔呼吸代替鼻呼吸。

呼吸八次或八倍数均可。

第五节 丹田聚气法

吸气时,意想毛孔及体内各个细胞均在吸气;呼气时,意想将周身之气聚于丹田(脐下一横掌入里一寸三分处)。

越聚越拢,逐渐在丹田部位形成一热气团(不可追求,意想成一热气团就可以了)。

呼吸八次。

第六节丹田运气法

先将丹田看成是一点,再意想丹田热气团围绕丹田这个点运转,先按顺时针方向运转三十二圈,再反时针方向运转三十二圈。

运转时,意念不要过重。

一顺一反各运转三十二圈为一遍,共做八遍。

应运圆圈,以丹田为中心,圆圈直径约三寸。

圆圈同小腹平行。

第七节丹田内视法

内视时,要用三眼内视,人只有两眼,第三眼为额部正中有小窝处天目。

内视时两眼还是要微闭,用三眼稍微“看”到丹田即可。

内视丹田就是闭着眼睛,用意念“看”着丹田。

注意意念不要重。

炼功时间,十分钟左右。

第八节空空法

分三层炼:

一、部分空:

先想头部空,同时,默念“空”字。

空者无也。

好象头不存在了。

再想胸腹和上肢空,并默念“空”字。

最后想下肢空,并默念“空”字。

二、全身空:

意想全身皆空,似乎人都不存在了。

三、宇宙空:

意想整个世界皆空。

人好象飘浮在太空之中。

飘飘渺渺,恍恍惚惚。

初炼时,要默念“空”字。

待全身皆空以后,就不念了。

第九节无为法

当一切皆空以后,真有飘飘欲“仙”感觉,舒服极了。

这时要一切应顺自然,把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

忘掉一切,不能有任何念头。

所谓无为就是不加任何主观意念,一切顺其自然。

炼功时间不限,以不疲劳为度。

第十节收功

全身放松,柔弱婴儿,一点不用劲。

意守丹田(意念稍微想到丹田),三至五分钟。

炼功前和收功后,可将周身活动一下。

如弯腰、提腿、甩手、擦脸等活动均可。

本套功中各种功法,既可单独炼;也可选择其中几种功法炼。

一般说,整套功法一起炼为好。

若有选择性炼。

每次必先炼预备功和放松功,炼完后要收功,整套功法都有要站无极桩,呼吸都是自然呼吸。

第二部分三丹功

  第一节、怀抱太极功

  两脚平行站立,距离同肩宽,头要正,下腭微收,两眼微闭,口微合,上下齿轻轻扣拢,身要直,小腹微收。

两膝微曲,两手置于胸前如抱球状,手指自然松开,两手心斜对膻中穴,两手距离八寸。

此为太极桩。

自然呼吸。

意想两手抱一气球,两分钟。

再意守两手心劳宫穴,三分钟。

  第二节、上丹功

  上丹田即祖窍,在两眼之正中,入内一寸三分处。

  1、气贯祖窍法

  姿势同第一节太极桩,自然呼吸,以下各节皆同。

  接上势,两手翻开,如捧物状,意想双手捧着气。

双手从胸前向上,置于祖窍前三寸处,手心劳宫穴及祖窍相对,并意想将两手所捧之气贯入祖窍。

手不动,贯气两分钟。

  2、祖窍开合法

  接上势,吸气时,双掌分开,掌心相对,两掌距离五寸。

呼气时,两掌合拢。

吸气双掌分开同时,意想祖窍打开。

呼气双掌合拢同时,意想祖窍关闭。

如此一吸一呼、双掌一开一合、祖窍同时一开一闭,如此反复进行八次。

  3、祖窍采气法

  接上势,两手下放胸前,呈抱球状,回复到太极桩。

吸气时,意想祖窍张开,将新鲜空气从祖窍吸入。

呼气时,意想祖窍关闭,将所吸新鲜空气收入脑内。

忘掉鼻呼吸,以祖窍呼吸代替鼻呼吸。

此时双手呈抱球状不动。

共呼吸八次。

  4、祖窍吸气膻中呼气法

  接上势,吸气时意想新鲜空气从祖窍吸入(不必想祖窍张开)。

呼气时,意想膻中穴(两乳正中、入内一寸三分处)呼气。

但此呼气及平常呼气不同,这里呼气,是意想气从膻中呼进去,而不是呼出来。

吸气是进气,呼气也是进气。

越练内气越充盈,这是本门秘传,不要等闲视之。

忘掉鼻呼吸,用祖窍膻中呼吸代替鼻呼吸。

吸气时,祖窍进气,呼气时膻中进气。

重复呼吸八次。

  5、祖窍膻中小循环法

  接上势,吸气时,气进入祖窍。

呼气时,意想气从祖窍下行呼入膻中,直线穿过膻中,到及膻中相对应夹脊。

吸气时,想气从夹脊沿脊柱上行,经过头顶百会而达祖窍。

再呼时,气又从祖窍下行穿过膻中到夹脊。

再吸时,气又从夹脊沿脊柱上行,回到祖窍。

如此一呼一吸为一循环,共呼吸八次。

呼和吸之间不要停顿,呼完马上就吸,意想气循环是一圈连一圈,中间没有间断。

  6、内视祖窍法

  接上势,当气回到祖窍后,即用三眼向内看着它。

所谓三眼,人原有两眼,加天目(在额部正中,有小窝处),谓之三眼。

内视时,两眼要微闭,向内看。

练此功时,分三层练。

第一层用三眼看着祖窍内气团。

有无气团,无关紧要,不要追求气团。

用意念稍微想到祖窍内有一气团即可。

若意念过重,有意追求气团,会出现头昏脑胀感觉。

第二层,意念逐渐减轻,做到似看非看,恍恍惚惚。

第三层,慢慢达到忘我,忘掉一切无为功境。

练数分钟。

  第三节 中丹功

  膻中为中丹田,在两乳之正中,入内一寸三分处。

  1、膻中开合法

  接上势,呼气时,将祖窍气向下引入膻中。

接着用意念守着它,即用意念稍微想着膻中穴即可,意念不要重。

意守膻中两分钟。

接着吸气时,怀抱太极双手微微向左右张开,同时意想膻中穴也随之张开。

呼气时双手向内合拢,同时意想膻中穴关闭。

再吸气时,两手在胸前又向左右张开,同时意想膻中穴也随之张开。

再呼气时,双手又向内合拢。

如此一吸一呼、一开一合为一遍,共呼吸八遍。

2、膻中采气法

  站太极桩,双手呈抱球状。

吸气时,意想膻中张开,将新鲜空气从膻中吸入。

呼气时,意想膻中关闭,将吸入新鲜空气关入膻中穴内。

呼吸时,想到是膻中在呼吸,而不是鼻在呼吸。

双手不动。

如此一呼一吸为一遍,共八遍。

  3、膻中吸气丹田呼气法

  这里所说丹田,实际是指下丹田,在脐下一横掌,入内一寸三分处。

下同。

  站太极桩。

吸气时,意想气从膻中吸入。

呼气时,意想气从丹田呼入。

用膻中丹田呼吸代替鼻呼吸。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共做八遍。

  4、膻中丹田小循环法

  站太极桩。

吸气时,膻中进气。

呼气时,意想气从膻中下行到丹田,并直线穿过丹田而达尾闾(尾闾及丹田相对应,在骶椎第三节)。

吸气时,意想气从尾闾沿脊柱上行至夹脊,并穿过夹脊而达膻中。

再呼时,意想气又从膻中下行,穿过丹田而达尾闾。

再吸时,意想气又从尾闾上行,穿过夹脊而达膻中。

如此一呼一吸为一循环,反复做八次。

最后一次,气回到膻中。

  5、内视膻中法

  接上势,当气回到膻中后,用三眼向内看着它。

内视时意念不要重,还是分三层去练。

要求同“内视祖窍法”。

  第四节 下丹功

  下丹田即是我们常说丹田,在脐下一横掌,入内一寸三分处。

  1、丹田开合法

  接上势,呼气时,意想气从膻中呼到丹田,并意守两分钟,意念不要重。

接着将双手置于小腹前,指尖朝下,掌心对小腹,掌和腹距离为六寸。

吸气时,双掌各向左右分开,同时意想丹田张开。

呼气时双掌合拢,同时意想丹田合闭。

再吸气时,双掌又分开,丹田同时又张开。

再呼气时,双掌又合拢,丹田同时又合闭。

如此反复呼吸八次。

  2、丹田采气法

  站太极桩,双手呈抱球状。

吸气时,意想丹田张开,将新鲜空气从丹田吸入。

呼气时,意想丹田关闭,将吸入新鲜空气关入丹田内。

呼吸时,想到是丹田在呼吸,而不是鼻在呼吸。

双手不动。

如此一呼一吸为一遍,共八遍。

  3、丹田会阴小循环法

会阴在大便前,小便后,两阴之间。

接上势。

呼气时,意想气从丹田下行至会阴。

吸气时,意想气从会阴沿骶椎上行到尾闾(骶椎第三节),并直线穿过尾闾而达丹田。

再呼气时,气又从丹田达会阴。

再吸气时,气又从会阴上行穿过尾闾而又回到丹田。

如此一呼一吸为一循环,共做八次。

  4、内视丹田法

  接上势,当气回到丹田后,用三眼向内看着它。

内视时意念不要重,还是分三层去练。

要求同“内视祖窍法”。

  第五节 三丹循环功

  站太极桩。

呼气时,意想气从丹田下行至会阴。

吸气时,意想气从会阴沿中脉经腹腔、胸腔、脑腔之正中直线上行到头顶百会。

再呼气时,意想气从百会沿任脉经面、胸、腹部之正中,直达会阴。

再吸气时,意想气又从会阴沿中脉经腹腔胸腔之正中上行到头顶百会。

再呼气时,气又沿任脉到会阴。

如此一呼一吸,内气沿着任脉中脉循环运行,共循环八次。

  第六节 收功

  站无极桩。

全身放松,排除杂念,意守丹田数分钟。

如果练起来很舒服,时间可适当延长,以不疲劳为度。

                  第三部分 三关功

  第一节尾闾功

  尾闾关乃三关之一,在骶椎第三椎上,正对丹田。

  1、意守尾闾法

  两脚平行站立,距离同肩宽,两膝微曲,小腹微收。

身直、头正,下腭微收,两眼微闭,口微合,上下齿轻轻扣拢。

整个姿势以舒适自然为度,此为无极桩。

自然呼吸。

  全身放松,排除杂念,意守会阴三分钟。

  吸气时,意想气从会阴沿脊椎上行至尾闾。

  意守尾闾三分钟。

  2、尾闾开合法

  接上势。

吸气时,意想尾闾张开,同时下垂双手随之张开。

呼气时,意想尾闾关闭,同时双手随之放回,又回到自然下垂姿势。

再吸气时,尾闾又开,手又外张。

再呼气时,尾闾又闭,手又放回。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共做八遍。

3、尾闾采气法

  接上势。

吸气时,意想尾闾张开,将新鲜空气从尾闾吸入,两手自然下垂不动。

呼气时,意想尾闾关闭,将吸入新鲜空气关入尾闾穴之内。

再吸时,尾闾再开,又吸入新鲜空气。

再呼时,尾闾再闭。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共做八遍。

呼吸时,想到是尾闾在呼吸,而不是鼻在呼吸。

  第二节 命门功

  命门在两肾(腰子)之正中,正对前腹神阙(肚脐内)。

站无极桩,自然呼吸。

  1、意守命门法

  接上势。

吸气时,将尾闾所采之气,沿脊椎上行至命门。

  排除杂念,意守命门三分钟。

  2、命门开合法

  接上势。

吸气时,意想命门张开,同时下垂双手随之张开。

呼气时,意想命门关闭,同时双手随之放回,又回到自然下垂姿势。

再吸气时,命门又开,手又外张。

再呼气时,命门又闭,手又放回。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共做八遍。

  3、命门采气法

  接上势。

吸气时,意想命门张开,将新鲜空气从命门吸入,两手自然下垂不动。

呼气时,意想命门关闭,将吸入新鲜空气关入命门穴之内。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共做八遍。

呼吸时,想到是命门在呼吸,而不是鼻在呼吸。

  4、命门会阴小循环法

  接上势。

命门采气法呼吸八次。

在第九次呼吸时,气穿过命门进入神阙;呼气时,气从神阙沿小腹直线下行至会阴。

再吸气时,意想气从会阴沿脊椎上行至命门内直达神阙;再呼气时,意想气又从神阙直线下行到会阴。

再吸时,气又从会阴沿脊椎上行进入命门内直达神阙。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共做八遍。

最后一次气回到命门。

  第三节 夹脊功

  夹脊关为三关之一,正对两乳间膻中穴。

  站太极桩,自然呼吸。

  1、意守夹脊法

  接上势。

吸气时,意想气从命门沿脊椎上行到夹脊。

  排除杂念,意守夹脊三分钟。

  2、夹脊开合法

  接上势。

吸气时,意想夹脊张开,同时抱于胸前双手也随之向外张开。

呼气时,意想夹脊关闭,同时双手也随之向内合,又回到原来怀抱太极姿势。

再吸气时,夹脊又开,手也随之外张。

再呼气时,夹脊又闭,手也随之内合。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共做八遍。

  3、夹脊采气法

  接上势。

吸气时,意想夹脊张开,将新鲜空气从夹脊吸入,双手不动。

呼气时,意想将吸入新鲜空气关入夹脊穴内。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共做八遍。

  4、夹脊命门小循环法

  接上势。

吸气时意想气穿过夹脊进入膻中;呼气时,气从膻中直线下行至神阙。

再吸气时,意想气从命门沿脊椎上行进入夹脊,并穿过夹脊到膻中。

再呼气时,意想气从膻中下行至神阙直达命门。

再吸时,气又从命门沿脊椎上行至夹脊内。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共做八遍。

最后一次,气回到夹脊。

  第四节 玉枕功

  玉枕关为三关之一,在脑后,正当仰后脑着枕处,正对两眼之间祖窍穴。

  站太极桩,自然呼吸。

  1、意守玉枕法

  接上势。

吸气时,意想气从夹脊沿脊椎上行至玉枕。

  排除杂念,意守玉枕三分钟。

  2、玉枕开合法

  接上势。

吸气时,意想玉枕张开,同时抱于胸前双手也随之向外张开。

呼气时,意想玉枕关闭,同时双手也随之向内合,又回到原来怀抱太极姿势。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共做八遍。

  3、玉枕采气法

  接上势。

吸气时,意想玉枕张开,将新鲜空气从玉枕吸入,双手不动。

呼气时,意想玉枕关闭,将吸入新鲜空气关入玉枕穴内。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共做八遍。

  4、玉枕夹脊小循环法

  接上势。

吸气时意想气穿过玉枕进入祖窍;呼气时,气从祖窍直线下行至膻中,并穿过膻中而达夹脊。

再吸气时,意想气从夹脊沿脊椎上行过玉枕到祖窍;再呼气时,意想气从祖窍下行过膻中到夹脊。

再吸时,气又从夹脊沿脊椎上行进入玉枕内。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共做八遍。

最后一次,气回到玉枕。

  第五节 百会功

  百会在头顶端。

站太极桩,自然呼吸。

 1、意守百会法

  接上势。

吸气时,意想气从玉枕上行至百会。

  排除杂念,意守百会三分钟。

  2、百会玉枕小循环法

  接上势。

呼气时,意想气从百会直线下行进入祖窍,并穿过祖窍到达玉枕。

吸气时,意想气从玉枕上行至百会。

如此一呼一吸为一遍,共做八遍。

  3、百会采气法

  吸气时,意想百会张开,将新鲜空气从百会吸入;呼气时,意想百会关闭,将吸入新鲜空气关入百会穴内。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共做八遍。

  第六节 三关循环功

  呼气时,意想气从百会沿中脉直线下行,经脑腔、胸腔、腹腔之正中直达会阴。

吸气时,意想气从会阴沿脊椎上行,直达头顶百会。

如此一呼一吸为一遍,共做八遍。

  第七节 收功

  站无极桩,自然呼吸,排除杂念,意守丹田数分钟。

如果练起来很舒服,时间可适当延长,以不疲劳为度。

  ●因为时间有限,没有把每节功法注解和说明都整理出来,希望诸位师兄见谅。

  ●特别说明:

高血压患者不要练玉枕功、百会功和三关循环功。

                   第四部分 周天功

  第一节 小周天功

  1、通任脉法

  本功任脉运行路线,是从祖窍沿胸腹部直达会阴。

  站太极桩,自然呼吸。

  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直线下行,经胸腹部直达会阴。

暂不管吸气。

意念不要重。

反复练习八遍。

  2、通督脉法

  本功督脉运行路线,是从会阴沿脊椎经头顶直达祖窍。

  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会阴沿脊椎上行,经头顶百会直达祖窍。

暂不管呼气。

意念不要重,反复进行八遍。

  3、通小周天法

  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沿任脉下行至会阴;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会阴沿督脉上行至祖窍。

再呼气时,内气又从祖窍到会阴;再吸气时,内气又从会阴到祖窍。

如此反复进行八遍或八倍数。

  第二节 大周天功

  1、通心包经法

  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直线下行到膻中。

从膻中分左右两条路线,过乳房经腋下,沿两手内侧经手腕直达中指端。

暂不管吸气,反复进行八遍。

  2、通三焦经法

  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两手无名指端经手背同时上行,沿两手外侧过肘尖到肩端,再上行颈部沿耳后并绕耳半圈,再过眼眶而达祖窍。

暂不管呼气,反复进行八遍。

  3、心包经三焦经合练法

  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直线下行到膻中,再从膻中分左右两条路线,过乳房经腋下,沿两手内侧经手腕直达中指端。

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两手无名指端,经手背沿两手外侧上行到肩端,过颈部绕耳后半圈,经眼眶下而达祖窍。

如此反复运行八遍。

  4、通任脉肾经法

  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沿任脉下行直达丹田。

再从丹田分两条线沿两大腿、小腿内侧下行,直达脚心涌泉穴。

暂不管吸气。

如此反复运行八遍。

  5、通督脉膀胱经法

  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两脚心同时经足外踝沿小腿后面,过委中穴,再沿两大腿后面上行至脊椎尾端长强会合,并沿脊椎上行入脑经头顶百会直达两眼间祖窍。

暂不管呼气。

反复进行八遍。

  6、任脉肾经及督脉膀胱经合练法

  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直线下行,沿任脉至丹田;再从丹田分两条路线,沿两腿内侧一直运行到脚心涌泉穴。

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两脚心经足外踝,沿两腿后面上行至尾椎会合,并沿脊椎上行,过百会而达祖窍。

如此反复运行八遍。

  7、通大周天法

  大周天分两次呼吸练完。

第一次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下行到膻中,由膻中向左右分两条路线运行,过两乳经腋下,沿两手内侧直达中指端中冲穴。

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两手无名指端关冲穴经手背,沿两手外侧上行到肩端,过颈部沿耳后绕半圈,由眼眶下而达祖窍。

接着练第二次呼吸。

第二次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下行,沿任脉到丹田,再经两腿内侧而达脚心涌泉穴。

吸气时,意想两脚心内气经足外踝,沿两腿后面上行到尾椎,并沿脊椎上行、过头顶而达祖窍。

练完两次呼吸为一遍,重复练八遍或八倍数。

 第三节 意守祖窍法

  接上势,大周天运行完后,气归祖窍,并意守之,意念不要重,意念稍微想到祖窍即可。

慢慢做到似守非守,恍恍惚惚。

最后达到一切皆空无为境界。

时间不限,以舒服为度。

                  ∴  字  诀

  姿势:

自然盘坐。

放一蒲团,坐蒲团上。

坐时两小腿交叉,左小腿在外,右小腿在内。

或者右小腿在外,左小腿在内均可。

身坐直,头正,下腭微收,口微合,舌抵上腭。

坐姿势以舒适自然为度。

  手诀:

左手四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微微并拢,不可用力。

拇指端捏住中指端。

右手拇指插入左手内,按住左手心内劳宫穴。

其余四指并拢,放在左手背上,中指按住左手背外劳宫(手心为内劳宫,手背及劳宫相对处,为外劳宫)上。

此手诀为先天虚无太乙手诀,简称太乙诀。

手诀捏好后,放在肚脐处,左手劳宫正对肚脐。

  呼吸:

自然呼吸。

  第一节 意守天目法

  天目,在前额正中有小窝处。

两眼微闭,意守天目数分钟。

所谓意守,即意念稍微想到天目即可。

意念要轻,似想非想。

能达恍惚境界更妙。

  第二节 ∴字诀存入法

  ∴字为梵文,读伊字音。

上点为天罡,左点为日,右点为月。

在人身则是天目和左右两眼。

将∴字写在白纸上,字大小及人天目和左右两眼距离一样大小。

将写有∴字白纸贴在墙上。

  一步功

  面对∴字,∴字及三眼(天目和左右眼)距离为三尺。

两眼盯着∴字,尽量做到不眨眼,炼数分钟。

第一节意守天目法,两眼要微闭,本功两眼要睁开。

  二步功

  两眼微闭。

吸气时,意想将∴字上点吸入天目、左点吸入左目、右点吸入右目。

注意:

吸气时,同时将∴字三点吸入三目(天目及左右目)。

不管呼气。

如此反复吸气二十四次。

  三步功

  意想吸入三目中三点,为三点气光。

并意守三点气光数分钟。

意守时,意念不可重。

炼之日久,三点气光可逐渐凝聚为三团气光,但绝不可追求。

  第三节∴字诀磨镜法

  磨镜法即运光法,用意念运转三目中气光。

其路线是:

从天目开始,意想将天目中气光运到右目,再从右目将气光运到左目,又从左目将气光运回到天目,为一圈,如此重复运行八圈。

再从反方向运行,还是从天目开始。

意想将天目中气光运到左目,又从左目将气光运到右目,再从右目将气光运回到天目,为一圈,如此重复运行八圈。

  第四节 收功

  接上节,当上节最后一圈运完后,气光还是回到天目。

并意守天目内气光数分钟。

意守时,意念不可重。

炼之日久,天目内会发出较强气光。

但不可追求,以免出偏。

                    三脉修炼术

  这里三脉,是指背部三脉而言。

从尾椎经脊柱到头顶百会为中脉,中脉左边一寸五分为左脉,中脉右边一寸五分为右脉,中脉左脉右脉共称为三脉。

左中右三脉下交会于尾椎,上交会于百会。

  姿势:

两脚平行站立,及肩同宽,两膝微曲,腹微收,头正,身直。

微收下腭,口微合,上下齿轻轻扣拢,眼微闭。

两手自然下垂。

整个姿势以舒适自然为度。

此为无极桩。

  第一步功

  第一层修炼法:

吸气时,意想内气,从尾椎沿左脉上行到百会;呼气时,内气从百会沿左脉下行到尾椎。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重复炼八遍。

  第二层修炼法:

吸气时,意想内气从尾椎沿中脉上行到百会;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百会沿中脉下行到尾椎。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重复炼八遍。

  第三层修炼法:

吸气时,意想内气从尾椎沿右脉上行到百会;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百会沿右脉下行到尾椎。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重复炼八遍。

  以意引气沿三脉运行时,意念不可重,也不可追求气感,应顺其自然。

无论有气无气,按功法炼就可以了。

  第二步功

  第一层修炼法:

吸气时,意想内气从尾椎沿左脉上行到百会;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百会沿中脉下行到尾椎。

再吸气时,意想内气从尾椎沿中脉上行到百会;再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百会沿右脉下行到尾椎。

如此两次呼吸为一遍,重复炼八遍。

  第二层修炼法:

吸气时,意想内气从尾椎沿右脉上行到百会;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百会沿中脉下行到尾椎。

再吸气时,意想内气从尾椎沿中脉上行到百会;再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百会沿左脉下行到尾椎。

如此两次呼吸为一遍,重复炼八遍。

  第三步功

  第一层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