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249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6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 陋室铭爱莲说.docx

七年级语文陋室铭爱莲说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中考试题分课精编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名句积累(共32小题)

【2016年广西省河池市,2016年宁夏,2015年广东省韶关市,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2014江苏省宿迁市,2014年四川省雅安市,2013年湖北省鄂州市】

1.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

【2016年贵州省贵阳市】

2.    ,有仙则名。

(刘禹锡《陋室铭》)

【2016年海南省】

3.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

正如《陋室铭》中所云:

“    ,    。

【2016年河北省,201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

4.《陋室铭》中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2016年河南省】

5.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

陶渊明的“    ,    ”。

(《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    ”(《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

6.在《陋室铭》一文中,刘禹锡写出了自己在陋室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后,又以“    ,    ”两句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

【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2014年山东省临沂市】

7.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刘禹锡)

【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

8.杨绛(1911-2016),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

她一生简朴,家中不装修,一直是水泥地面,白灰墙壁;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捐资助学,不求回报。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    ,    ”。

【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2016年天津市,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2014年江苏镇江市,2014山东省日照市,2013年安徽省,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2013年吉林省,2012年湖南省张家界市,2012年湖南省株洲市】

9.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2016年四川省宜宾市】

10.《陋室铭》中表达了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的中心句是“    ,    。

【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

11.选择无处不在。

面对陋室,刘禹锡选择坦然:

斯是陋室,⑴    ;面对名利,陆游选择淡然:

无意苦争春,⑵    ;无长兄的木兰选择担当,奔赴战场:

⑶    ,关山度若飞;博学的孔子选择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⑷    ,其不善者而改之;面对书房和战场,杨炯弃笔从戎:

⑸    ,    ;面对官场,陶渊明选择归隐赏菊:

⑹    ,    ;选择有时意味着奉献和牺牲:

⑺    ,    。

【2015年贵州省遵义市,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2012年广西省梧州市,2012年山东省烟台市】

12.无丝竹之乱耳,    。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3.《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2015年河北省咸宁市,2014甘肃省白宁市,2014年四川省广元市,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3年宁夏,2012年广东省厦门市】

14.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

【2015年江西省】

1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    。

【2015年浙江省丽水市,2014年天津市,2012年广西省玉林市】

16.    ,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2015年福建省福州市】

17.刘禹锡的《陋室铭》中“    ,    ”表现了作者交往的高雅。

【2015年福建省宁德市,2014年云南省】

18.《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    。

【2014年福建省厦门市】

19.刘禹锡乃一代“诗豪”,诗文俱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达新旧更替之意,体现人生哲思的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

”《陋室铭》一文中类比古代贤士,流露高洁志趣的句子是:

“    ,    。

孔子云:

    ?

【2014年福建省漳州市,2013年福建省龙岩市,2012年四川省资阳市】

2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刘禹锡《陋室铭》)

【201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21.苔痕上阶绿,    。

谈笑有鸿懦,    。

(刘禹锡《陋室铭》)

【201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

22.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2014年辽宁省大连市,2014年山东省枣庄市】

23.    ,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2014年上海市,2013年天津市,2013年云南省昭通市】

24.谈笑有鸿儒,    。

(《陋室铭》)

【2014年浙江省温州市】

25.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句子是“    ,    ”。

【2013年福建省漳州市】

2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刘禹锡《陋室铭》)

【2013年广西省南宁市】

27.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草色翠绿的句子是:

    ,    。

【2013年贵州省遵义市】

28.默写刘禹锡的《陋室铭》片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

,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013年湖南省娄底市】

2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

(刘禹锡《陋室铭》)

【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

30.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语句“    ”援引古人古迹、古语自慰自勉,机趣横生,意味深长。

【2013年云南省昆明市】

31.如何与人交往,古人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孔子主张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并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论语〉八则》)中,他用“    ,    ”来表明这一观点;刘禹锡主张与学问的人交往,他在《陋室铭》中这样写道:

“    ,    。

【201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

32.斯是陋室,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答案】1.惟吾德馨2.山不在高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调素琴,阅金经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7.谈笑有鸿儒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9.苔痕上阶绿10.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1.示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2.无案牍之劳形1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4.草色入帘青1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6.无丝竹之乱耳1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9.病树前头万木春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20.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1.草色入帘青往来无白丁22.谈笑有鸿儒2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4.往来无白丁2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3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课内阅读(共6份)

【2015年山西省】阅读下面课内和课外文言文,完成第6-12题。

(15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6.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

⑴可以调素琴()⑵无案牍之劳形()

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⑴谈笑有鸿儒()⑵有仙则名()

8.任选下面一句翻译。

(2分)

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我选翻译:

9.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C.这篇铭文的韵脚是“ing”。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10.完善作者小档案。

(2分)

姓名

梦得

朝代

唐朝

主要经历

①他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

②他积极参与了“古文运动”。

作品

【答案】6.tiáodú(2分)

7.⑴大⑵有名,出名(2分)

8.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显得简陋了)。

或苔痕碧绿长到了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2分)

9.A(2分)解析:

并不矛盾,“调素琴”以自娱,“无丝竹之乱耳”说明生活情趣雅。

10.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分)

【2014年山东省德州市】二

(二)(6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①往来无白丁()②无丝竹之乱耳()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5.从本文中找出与《行路难》中“今安在”句式相似的句子。

(2分)

【答案】13.①平民②音乐共2分

14.碧绿的苔痕长到台阶上,青葱的草色映入帘里。

15.何陋之有?

【2013年湖南省株洲市】三

(一)(6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斯是陋室()②谈笑有鸿儒()

20.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1.有人说:

“既然‘斯是陋室’,不管怎么说,陋室就是陋室,怎么可能‘何陋之有’呢?

”如果你是刘禹锡,如何回答他?

(2分)

【答案】19.①这②大

20.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体)(或使身体劳累)。

21.参考示例:

物质方面的确比较简陋,但“何陋之有”是说我志趣方面并不鄙陋,高雅绝俗。

(理解“陋室不陋”主旨即可)

【2012年广东省梅州市】二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相关问题(20分)

陋室铭(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6.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2分)

A.何陋之有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醉翁之意不在酒

7.翻译下面句子(3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8.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

(2分)

9.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的节操和的情趣。

(5分)

【答案】6.C解析:

例句“之”字用法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项,宾语提前的标志;B代词,代曹刿;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结构助词,的。

7.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8.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2012年广东省肇庆市】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惟吾德馨惟:

B.谈笑有鸿儒儒:

旧指读书人

C.可以调素琴调:

协调

D.无丝竹之乱耳乱:

使……乱,扰乱

10.选文中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1.请概括选文的主旨(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3分)

【答案】9.C解析:

弹奏。

(3分)

10.举例论证,作者以故仁人自况。

(答对1问给1分,两问都答对给满分)。

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分)

【2012年江苏省苏州市】阅读《陋室铭》,完成6—9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6.下而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微斯人,吾谁与归

C.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可以调素琴吴广素爱人

7.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

()(2分)

A.无案犊之劳形

B.凄神寒骨.悄伦幽邃(《小石潭记》)

C.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而举例分析。

(2分)

9.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

(2分)

【答案】6.B解析:

A项,出名/命名;C项,长上/上等;D项,不加装饰/素来。

7.C解析:

名词用作动词,“腰挂”。

8.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表现环境的清幽,可见陋军不陋。

9.刘禹锡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

欧阳修追求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对比阅读(共6份)

【2015年湖南省益阳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16题。

(15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苔痕∕上阶绿D.可以调∕素琴

13.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B.怀民亦未寝(动词,睡觉)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动词,出名)

D.无丝竹之乱耳(制作乐器的丝、竹等材料)

1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相与步于中庭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C.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芙蕖则不然(《芙蕖》)

D.孔子云:

“何陋之有!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6.【甲】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运用的手法,抒发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壮志未酬的苦闷等复杂的思想感情;【乙】文作者因革新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安徽和州。

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怀。

(2分)

【答案】12.D(3分)解析:

D项节奏应划分为“可以∕调素琴”。

13.D(3分)解析:

代指音乐。

14.A(3分)解析:

B项,……的样子/代词,这样;C项,就/却;D项宾语提前的标志/代词,代万钟的俸禄。

15.⑴(2分)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准确译出比喻句、判断句1分,语意正确1分)⑵(2分)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的品德美好(就不会感到简陋了)(准确译出“斯”、“馨”1分,语意连贯1分)

16.借景抒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2分)

【201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3题。

(15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陋室铭》)

[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7.与“母子相视而笑”中的“相”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C.儿童相见不相识D.相形见绌

8.与“马之千里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居庙堂之高B.时人莫之许也

C.孔子云:

何陋之有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⑵苔痕上阶绿()

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⑷岂直五百里哉()

10.请写出你学过的初中文言文中与“相委而去”中的“委”意思相同的一个句子来。

(1分)

1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丝竹”与“案牍”各指什么?

(2分)

12.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陈太丘与元方的父亲是好朋友,他们相约到遥远的地方去;结果陈太丘不守约迟到了,元方的父亲就离去。

这件事怨陈太丘。

B.《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期间。

文章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说院子里满地都是澄澈的水,仔细一看,原来真是水,而且水里面藻、荇交错,相映成趣。

D.《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最后一句话是说,孔子认为:

刘禹锡的房子一点也不简陋,因为刘禹锡道德品质高尚。

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分)

⑵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分)

【答案】7.D(2分)解析:

ABC项都是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

8.A(2分)解析:

定语后置的标志。

9.⑴约定⑵台阶⑶道歉⑷只,仅仅(2分,各0.5分)

10.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分)

11.丝竹:

奏乐的声音(1分)案牍:

官府的公文(1分)

12.B(2分)解析:

A项,陈太丘与元方是父子关系,选项解答错误;C项不是真水,而是使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月色的皎洁;D项“孔子认为……”说法与原文不符。

13.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2分)

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2分)

【2013年重庆市A卷】三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乙】爱莲说(节选)

周敦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

⑴斯是陋室()⑵可以调素琴()

⑶陶后鲜有闻()⑷宜乎众矣()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

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3分)

12.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4分)

【答案】9.(4分)⑴这⑵调弄,这里指弹奏(只答“调弄”不给分)⑶少⑷多

10.(4分)⑴苔痕碧绿,长到台阶;草色葱茏,映入帘里。

⑵对于莲花的喜爱,像(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每小题2分)

11.(3分)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

12.(4分)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分)

【2013年广西柳州市】四、文言文阅读(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

其从父兄①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止②,乃弃业欲求州官。

僧珍曰:

“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

汝等自有常分③,岂可妄求叨越④,但当速反葱肆⑤耳。

”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⑥,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

僧珍怒曰:

“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选自《梁书.吕僧珍传》)

注释:

①从父兄:

堂兄。

②既止:

回故乡做官。

③常分:

固定的职业。

④叨越:

非分占有。

⑤肆:

店铺。

⑥督邮廨(xiè):

督邮办公的屋子。

1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斯:

这)

B.可以调素琴(调:

调整)

C.平心率下,不私亲戚(私:

对……偏心)

D.但当速反葱肆耳(反:

通“返”,返回)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