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3062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三福建省惠安县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惠安县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

”这一变化()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2.汉代丞相犯罪,依“将相不辱”和“将相不对理陈冤”的习惯,不用出庭接受审问;即便重罪,亦由皇帝示意自裁。

这是因为()

A.无为而治的推行B.重罪轻罚的传统

C.丞相地位的尊崇D.官僚集团的庇护

3.明朝张居正实施考成法以后,内阁开始全面侵夺六部职权,尤其是人事权和兵权,百官

进退亦基本由内阁操控,当时六部对阁权扩张极为不满,彼此攻讦不断。

这反映出()

A.设置内阁不利于政局稳定B.阁部争权造成了社会动荡

 C.当时的权力运作比较混乱D.皇权日渐受到内阁的威胁

4.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

表中数据变化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

省区

嘉靖至万历

顺治至雍正

乾隆至道光

集市数

集市数

集市数

直隶

132

527

537

陕西(关中)

143

238

264

江西

福建(不含台湾)

459

131

545

205

976

511

广东

/

1270

1959

A.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较快B.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C.农产品大规模流入市场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5.南北朝时期,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

隋唐时期,城煌职掌又增加了雨早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

这说明()

A.儒教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B.城隍崇拜扩大了部分行政职的

C.官府借助城隍信仰加强统治 D.城市发展拓展了城隍信仰空间

6.长江三角洲地区到宋代逐渐发展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盛产米粮是其典型特征之一。

“苏湖(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广泛流传。

但到明代中叶,该地区出现“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价值取向,农户的经营重点转向种植经济作物的“地”。

这一现象说明该地区()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B.农业生产的发展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

C.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D.重农抑商思想受到主流价值取向挑战

7.宋代科举录取人数比唐代大幅度增加,且经三级考试通过后,不需再试于吏部即可直接授官。

这表明宋代()

A.科举取士有失严谨B.专制皇权有所弱化

C.六部职权相对削弱D.官僚制度活力增强

8.16世纪末17世纪初,以法国笛卡尔为代表的学者,反对盲从,批判经院哲学,怀疑一切自己没有切身体会的问题和人们觉得理所当然或习以为常的事物。

这表明他们()

A.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B.反对上帝的绝对权威

C.加速了启蒙运动进程D.开拓了欧洲理性主义

9.“僭主”是古希腊特有的称谓,用于称呼不合法的政权僭窃者,以区别于权力神授的合法首领“王”;“僭主”之称并无污辱之意,他是事实上的王。

形成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小国寡民的城邦环境B.社会秩序反复动荡

C.贵族阶层的强力支持D.民主政治普遍确立

10.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议会至上

11.《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的某学派时说:

“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  )

A.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 B.其思想蕴含有发展观、法制观

C.主张“治之经,礼与刑”D.其思想成为西汉王朝治国理念

12.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运抵的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

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B.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C.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D.中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3.1912年9月30日,袁世凯签署大总统令:

“参议院议决国庆纪念日案,兹公布之。

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又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为纪念日,是日均放假休息。

”这一规定()

A.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的胜利B.满足了孙中山为首革命派的诉求

C.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D.符合黎元洪为代表的湖北派的意愿

14.胡适受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影响,认为“新民”的意思是要改造中国的民族,要把这老大的病夫改造成一个“新鲜活泼”的民族。

下列史实最能体现中国的民族成为一个“新鲜活泼”民族的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

15.中央红军长征期间曾经先后设想在湘西、云贵高原、川西、新疆等地建立新的根据地,最后选定在陕北。

这表明()

A.红军战略转移计划周密 B.西部地区群众基础薄弱

 C.敌强我弱形势没有改变D.北上抗日成为全民共识

16.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B.中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C.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D.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17.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在《剑桥民国史》中写道:

“任何人把1912~1949年的中华民国与在它之前的晚清时期及在它之后的人民共和国作比较,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

”下列史实能为费教授提供论证的是()

A.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B.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

C.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D.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

18.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

这种变化表明()

A.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B.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

C.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D.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

19.长期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说:

“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保全了帝国的领土完整,它们使外国列强慑于群众起义,特别是在经历了×××的恐怖以后,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希望。

”材料中的“×××” 事件()

A.促使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反映了民主革命的高涨

C.体现了中外民族矛盾的激化D.是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

20.“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21.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

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最符合历史史

实的是()

 

A.资本主义仍旧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不完全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

22.“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23.1908年,清政府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和《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

此后,各省陆续成立了咨议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间士绅阶层开始参与地方事务

B.清政府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C.地方政权结构开始向现代化转型

D.清政府积极推动代议政治发展

24.为反对学院派独霸艺坛,也为争取艺术独立,一群美国画家在20世纪初走到了一起,他们以真挚、热情的态度描绘贫穷肮脏的现代城市角落,被评论家称为“传播丑陋的人”,被嘲讽为“垃圾箱画派”。

从艺术风格上看,它应该与下列哪部作品接近()

A.《自由引导人民》B.《人间喜剧》

C.《日出·印象》D.《格尔尼卡》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计52分,其中第25、26、27题为必做题,第28题从A\B两小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25.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

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

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还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

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

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

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不同点?

(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共和政体是如何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

(6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在祁太平一带有谚语流行说:

 “坐官的入了阁,不如在茶票庄当了客。

”可见其激励有多丰厚。

比如著名的晋商毛鸿翙,年幼时家境清寒,十几岁在西裕成颜料庄当学徒开始,到二十几岁提拔成颜料庄二掌柜,1823年西裕成颜料庄改为日升昌票号,毛鸿翙为日升昌二掌柜。

后来因为与大掌柜的不和,毛鸿翙出走并在1826年担任了蔚泰厚票号的大掌柜,不久又兼任了东家新改建的另一个票号新泰厚的大掌柜,在两个票号中毛鸿翙都顶有身股1股。

利用在蔚字票号担任大掌柜的二十多年的分红和自己的不断经验,毛鸿翙逐渐建立和发展起自己的产业,先购置土地,然后设立粮行、布庄、烟店、烟厂等,到1865年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出资创办了自己的票号蔚长厚。

毛家的资产究竟有多少,尚无详细资料可查。

但在1875年山西赈灾捐银中,毛鸿翙的孙子毛履泰捐银达8400两,钱1300千文,排名只在日升昌票号东家李氏之后,其富有可见一斑。

——《中外管理杂志.晋商的股权激励》

材料二咸丰年间,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有“山西票庄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百余年。

……在清末民初衰败下来, 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原来依靠的清政府衰败灭亡了,再加上外敌入侵和国内战乱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其自身没有摆脱其在封建制度下局限性。

随着票号在国内繁荣了100多年之后,巨额的赢利和分红滋生财东与掌柜的腐化堕落,导致票号内部管理混乱、规章废弛,避亲举乡的原则不在被严格的执行,父子先后担任掌柜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票号失去了之前“东伙之间同心、员工上下协力”的精神。

同时长期丰厚的利润也降低了晋商开拓新领域的动力,僵化的制度导致票号错失向银行转化的有利时机,票号大掌柜对组建银行的抵制直接导致山西票号反复错失向现代银行组织管理模式过渡的有利时机,现代银行的冲击也是造成山西票号最终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且直接原因之所在。

尽管晋商衰落了,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股权激励经验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山西票号创办的方式?

(6分)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清末民初“山西票号最终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8分)

 

27.(12分)阅读下表“19世纪中期以来至20世纪初的中国”,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维新变法

实业救国

八国联军侵华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短暂春天

辛亥革命

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

试从上表中任选出三个关键词,自拟一个主题,并运用所选的三个关键词对自拟的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

所拟论题主题立意明确;列出所选的准确关键词;阐述关键词与论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史论结合)

 

28.(14分,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的字母涂黑)

A.【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宋前期因为贡举不公,多次引发士人抗议,为此政府在科举考试中推行糊名(又称“封弥”)制度。

不仅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姓名、乡贯,也要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第。

封弥官不得参与评卷,评卷官也不得参与封弥。

 宋政府又实行眷录法。

规定眷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眷录,不准随意窜改文意或增减字句,经校勘官与原文校对无误后方可标号封弥。

举人的亲笔试卷称为真卷,送交封弥官保存,以备核查;眷录卷被称为草卷,评阅的主考官只能看到草卷。

此外,还制定锁宿制度。

规定各级主考官员一经受命,立即与外界隔离,直到考试结束。

 ——摘编自崔勇、丁建军《宋朝科举考试创度改革》

请回答: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政府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宋政府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8分) 

 

B.【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驾崩,汉王叛逆,“从反者十九州”,都城长安局躇西北,“关河悬远,兵不赴急”。

而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足”。

遇荒年,关中经济难以供应时,君臣即领到洛阳“就食”。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诏开工营建东都洛阳,“恃其富强,不虞后患”,“每月役丁二百万”,“结怨于民”,经十个月完成,“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之比焉”。

运河建成后,洛阳成为全国的漕运中心。

后来,唐朝也长期以洛阳为东都,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也先后定都于此。

——据王家范《大学中国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隋炀帝营建东都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炀帝营建东都的影响。

(8分)

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2017年秋季期中考试卷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C

A

D

B

D

D

A

C

B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D

C

B

D

C

C

D

A

D

C

B

二、非选择题(52分)

25.(12分)

(1)不同点:

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6分)

(2)美国共和政体吸取雅典直接民主的教训,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吸取英国宪政限制王权的经验和教训,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学习罗马元老院和执政官分权制度,构建了“分权制衡”机制。

(6分)

26.(14分)

(1)方式:

手工业作坊改为票号;商号壮大后创办票号;从业人员致富后创办自己的票号(6分);

(2)原因: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山西票号失去了政府依托;西方银行的进入与竞争;自身经营不善,封建式的管理;观念陈旧,没有转化为现代银行;等等(8分)

27.(12分)评分要求:

(1)列出准确的关键词(2分,三个关键词务必有内存联系,否则不得分);

(2)自拟论题,所拟论题明确、合理、必须与所选名词有内存联系(2分)。

(3)围绕所拟论题,概念解析准确,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结论有提炼(8分)。

示例一 

关键词:

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主题: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现代化探索之路。

 阐述:

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成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原因之一,推动了经济的近代化;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政治的近代化;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形成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

总之,民族资产阶级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示例二

 关键词: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马克思主义。

主题: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之路。

阐述:

中国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同时,也在不断通过向西方学习而寻找救国救民之路。

地主阶级为维护统治,开展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民族危亡之时,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依赖光绪皇帝进行的维新变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示例三:

关键词:

短暂春天、维新变法、民主科学

主题: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加快

阐释:

经济上,民族工业在19世纪末初步发展,20世纪初出现短暂春天,经济工业化进程加快;政治上,19世纪末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君主立宪;思想上,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示例四:

 关键词: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主题: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程) 

阐述:

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列强进行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西方列强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总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促使中国人开始觉醒和抗争。

(可以多角度提炼主题,言之有理即可,主题和关键词要明确)

28.(14分)

A.(l)原因:

科举考试的高利害性;科举考试制度存在缺陷;舆论压力。

(6分)

 

(2)特点:

约束考务官员;规范操作流程;完善保密制(回答两点得4分)。

作用:

维护公正、公平,健全了科举考试制度;稳定社会,对后世有借鉴作用。

(4分)

B.

(1)背景:

隋朝国库充盈;平定叛乱、巩固政权的需要;洛阳比长安更具地理和经济优势。

(6分)

(2)影响:

加强了隋对全国的控制;利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管理;促进了南北经济、文

化的交流;提升了洛阳的经济、政治地位;劳民伤财加速了王朝的衰败。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