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7418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

湘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湘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1、美化教室一角

教学目标:

1、学习课程图标设计的方法,将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紧密结合,学习“物以致用”的理念。

2、运用课程内容形式、工具材料、学科符号和象征性图形进行课程图标设计。

3、通过自主表现设计再集体组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课程图标设计的方法,并运用课程内容形式、工具材料、学科符号和象征性图形进行课程图标设计。

教学难点:

课程图标设计即有创意,又富有趣味。

教学用具:

彩色卡纸、剪刀、水彩笔、油画棒、课件、范图、胶水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交流谈话

2、出示课表,引导观察:

课程表发生了哪些变化?

3、生汇报。

4、师小结。

板书课题:

教室一角——课程图标设计

二、讲授新课

1、自学教材,打开书第4页,让学生找出可以借助哪些方法可以设计出课程图标。

生回答。

师小结:

(板书:

工具材料活动形式学科符号和象征性图形)

2、尝试设计,发现问题。

让学生尝试设计美术课图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生谈自己的构思和遇到的困难。

老师小结。

3、“课程表大变脸”。

让学生试着换工具材料、换活动形式、换学科符号和象征性图形,并出示课程图标,拓展学生思维。

老师小结。

三、学生自主表现

1、教师布置任务,小组长分配任务。

一个小组设计一天的课程,组员设计其中的一节课的图标。

2、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a>图标下面要留一个插柄。

b、用勾线笔直接设计并上色。

四、集体组合

学生分组把课程图标插好。

五、欣赏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你认为哪一个课程图标设计的最有创意,请你上来说一说?

你是如何设计的,把你的成功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

老师小结:

从同学们的课程表中,我发现同学们进步了,成长了,所以老师也给咱们的课程表起了个名宇,“扬帆起航”。

让我们伴随着扬帆起航的课程表,开始新的旅程。

六、板书设计

2、生日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画的表现方法,并用绘画形式表现过生日的开心的场面。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表现生日开心的场面。

教学用具:

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重难点:

学习人物画的表现方法,并用绘画形式表现过生日的开心的场面。

教学用具:

水彩笔,油画棒,图画本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带相片情况

二、记忆交流

1、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与同学们分享你过生日时的快乐心情?

请你把当时拍的相片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2、与同桌说说你过生日时的场面。

三、游戏指导

1、在四人小组里选出一个组长负贵抽出一张纸,规定人物的动作;两人负责画出来;一人负责打分;

2、请把你们小组画得满意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欣赏。

四、比较分析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三幅作品,说说哪一幅画的场面最生动?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环境气氛等来分析)

2、这些作品用得最多的是什么颜色?

(红、黄)这些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欢快、温馨)

五、表现感受

1、作业要求:

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现生日中开心的场景,要求突出画面的主体。

2、学生作画,教师引导学生用以暖色为主的色彩来表现生日时

欢快的气氛。

六、交流评析

1、请你把你的画与同桌说说你画了什么?

2、同桌互评,比比谁的画最有创意、场面气氛最欢快。

作业:

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生日快乐。

七、板书设计

3、我们来下棋

教学目标:

1、握棋盘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设计有趣的;

2、通过棋盆的整体布局渗透浅显的设计意识;

3、相互交流合作,体验学习与游戏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棋盘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围绕主题进行棋盘关卡的构思与表现。

教师用具:

教学课件,游戏所用的简单道具等。

学生用具:

4开深色底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

1、利用简单的道具玩大型的探险游戏。

2、利用课件玩下棋的游戏。

(通过外在体验,建立感性认识,为本课学习作铺垫。

二、观察了解

1、结合两个游戏,引导学生思考棋盘设计的基本规律。

2、教师示范,体现棋盘设计的步骤、方法。

(了解游戏棋盘包括的主要内容,明确棋就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

三、分析认识

1、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探险棋盘中将遇到的关卡。

2、总结关卡的表现内容:

人物、动物、植物、怪物、特殊环境等。

3、课件启发学生了解棋盘:

的整体布局,并感受路径、夫卡的变化对整个棋盆产生的影响。

4、对比欣赏学生作业。

(进一步从棋盘的表现内容、方法上拓展思路。

(在欣赏、评价中巩固知识,解决平面绘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四、学习获得

1、提出作业要求: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想法独到、线路清楚、关卡有趣的游戏棋盘。

2、开展交流与讨论:

①你们的棋盘将围绕一个怎样的主题进行设计。

②你们在集体创作中会怎样分工呢。

3、学生合作表现,教师指导。

(激发创作热情,培养学生合作表现的能力,及时反馈体现指导。

五、游戏体验

1、作业评价

2、在自己设计的棋盘中玩游戏。

(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创造的快乐,将外在体验转化为内在体验。

4、自制颜料

教学目标:

1、欣赏民间匠人以及中国画画家的作品,了解中国传统工艺作品以及绘画中使用的颜料特质。

2、寻找生活中易得的材料与工具,学习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3种颜料,并用于绘画创作。

3、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寻找材料的新奇、动手磨制的喜悦,感知创造的乐趣,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美好事物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欣赏民间匠人以及中国画画家的作品,了解中国传统工艺作品以及绘画中使用的颜料特质。

2、寻找生活中易得的材料与工具,学习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3种颜料,并用于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件出示图片:

找颜色。

小结:

红花可以通过提炼出紫红色的胭脂,一种名叫朱砂的矿石也可以提炼出红色,中国画中使用的颜料大都是从矿物、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彩。

2、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欣赏中国画,说一说画的色彩。

小结:

李魁正的《金秋烁烁》,画面中沉着的红色主要为朱砂色,在中国画中泛指绘画艺术的词语“丹青”中的“丹”的本意是指朱砂。

朱砂以其纯正、鲜艳的红色和经久不褪的品格深深吸引着一代代的画家,无论是国外考古发现的壁画还是秦兵马俑的身上都留下了它鲜艳夺目的痕迹。

2、欣赏民间艺人手工艺染织作品。

3、思考:

你可以从大自然中找到什么材料制成什么颜料?

分组讨论交流。

4、拓展延伸:

少数民族的印染的蓝印花布。

三、课堂小结

老师总结这一堂课所学到的知识并布置作业。

5、可爱的汽车

教学目标:

1、观看汽车的图片、模型或实物,认识车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

能,初步了解汽车的历史与文化。

2、能巧妙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辆可爱

的车。

3、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初步领賂设计与创造的意义。

教学重点:

能巧妙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辆可爱的车。

教学难点:

在动手制作、描画汽车的过程中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初步领略设计与创造的意义。

学具:

水彩笔、油画棒、纸盒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知

1、欣赏,了解纸盒汽车的材料、结构特点。

提问:

这辆汽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学生观察回答。

2、小结,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尝试作业

课件出示步骤图,学生利用桌上的纸盒,集体组拼一辆迷你汽车。

三、交流讨论

1、将各组的尝试作业,整体摆放在桌前展示。

分析:

你们觉得这些怎样?

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小结:

少而精,合理利用材料。

巧妙利用纸盒的形状组拼汽车的车身。

用剪挖、粘接等方法做出车窗、车门、车轮、车灯等部件。

2、车轮的固定方法指导。

3、示范指导:

纸盒:

要注意纸盒本身的长短、厚薄、大小巧妙的组拼。

牙签等细木棍可用来做后视镜的支点。

色卡纸可用来添加车身等其他的图案。

4、欣赏不同类型的汽车图片。

四、创造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教师巡视辅导。

展评。

五、板书设计

6、风来了

教学目标:

1、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2、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

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用具:

砂纸、水彩笔、油画棒。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2、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2.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用具:

水彩笔、油画棒、图画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记忆交流

1、同学们,请你们把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听听,有位我们熟悉的

七、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绘画《风来了》。

2、能用彩笔给画面涂色,注意色彩的合理搭配。

教学重难点:

风的表现方法,色彩的合理搭配。

教学用具:

水彩笔、油画棒、图画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学生作品:

自评:

自己的画面最有形象的地方是什么,还需要添画一些什么内容。

2、引导:

不同的风来了,不同季节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回忆一下,春风来了,夏日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人们都有什么感受,表情是什么样的?

模仿一下,对照自己的画面,看一看,是否表现出来了?

根据你的画面内容,你的画面的色彩我们以什么颜色为主色调呢?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学生作品

讲一讲自己的画面,并说一说自己画的最出色的地方在哪?

(哪

部分的内容或是色彩)

五、收拾整理

作业:

继续完成上节课作业。

六、板书设计

7、玩偶大本营

教学目标:

1、掌握蛋売偶,吊线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制作步骤。

2、培养折叠细致的习惯,培养合作的精神以及搭配色彩的知识。

3、在玩偶人的过程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

各种偶人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材料的恰当运用以及制作的精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偶实物、剪刀、胶棒、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新授

1、教师出示蛋壳,学生说说像什么?

2、出示蛋壳玩具。

3、提问:

a>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b、为什么蛋壳可以做出这些东西?

它们相似在哪里?

c、分发蛋壳,学生观察感受。

说说用了哪些材料?

为什么用这些材料?

5、小结:

方法:

剪贴、卷、画。

材料:

色纸、毛线、橡皮泥、笔。

6、欣赏教材范作。

说说蛋壳偶人的人物特征。

1、时间:

2、古代——发式,头冠现代——发式,服饰

3、地域:

中国,外国

4、故事:

现实,神话

7.师生交流创作构思。

再分小组讨论。

三、作业要求

以蛋壳为主,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偶人。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评小结

8、彩墨游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发现和归纳水墨的特性;

2、通过优秀作品的欣赏,认识和感受水墨画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通过对名作的局部临摹,掌握水墨画基本的用笔、用墨和用水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对水墨画工具的大胆尝试;对水墨特性的反思;基本技法的体验与掌握。

课前准备:

水墨画工具;范例作品;名家作品。

教学过程:

一、工具检查

首先要检查同学们工具的购畫情况。

因为工具直接影响着上课的效果。

全体同学伏桌,由指定的小组长检查同学们工具的准备情况,并作相应的记录。

教师最后对工具的购置情况作小结。

对依时买齐工具的同学加分奖励。

二、水墨画简单介绍与体验

水墨画是中国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我们应该先让学生对它有初步的了解。

认识到水墨画的特点以及它在中国艺术领域的意义。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但毕竟这些东西是枯燥的,不宜多说。

反而让学生在实际动手尝试中体验水墨画的特性,更为重要。

既然这是一节练习课,是一个游戏,那么在学生的尝试时,我们就没有必要作太多的限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孩子探索不同的笔法、墨色。

指导他们观察自己画面产生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尝试固然重要,但体验之后的反思,却是本环节的关键。

这里我们用一句话引导:

在尝试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们通常会发现了许多许多东西,我们要注意这些信息的整理,有条理地把水墨的特性通过学生的嘴巴显现出来。

三、名作欣赏

那么,水墨的这些特性是怎样运用到作品的创作之中的呢?

我们通过名家作品欣赏的环节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我们主要选用了林风眠、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的水墨画作品,而且内容主要以花鸟人物为主。

通过欣赏作品,特别是观察作品中一些细节,了解大师们是怎样运用水墨的特性来表现对象的。

四、尝试表现

看过大师们的作品,学生难免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刚才的尝试是没有主题的涂鸦,这次则是有主题的创作。

首先自选一个主题,然后尝试用水墨工具进行表现,可以把刚才体验到的各种水墨特性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五、课堂小结

9、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

2、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的形态,分别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和捏塑一个泥恐龙。

3、在对恐龙世界的学习了解与创作表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的形态,分别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和捏塑一个泥恐龙。

教具准备:

师:

课件、一些关于恐龙的图片

生:

各类小型玩具(恐龙造型)、水彩笔、油画棒或者是蜡笔、美术书、美术本、铅笔。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

2、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的形态,分别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和捏塑一个泥恐龙。

3、在对恐龙世界的学习了解与创作表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的形态,分别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和捏塑一个泥恐龙。

学具准备:

各类小型玩具(恐龙造型)、水彩笔、油画棒或者是蜡笔、美术书、美术本、铅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录像片段,激趣导入

1、短片播放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生:

喜欢,那好!

今天王老师带你们走进神秘的动物世界。

请大家看屏幕。

师总结:

短片欣赏完了,我们看到的是地球上一个神秘而古老的物种--恐龙,恐龙是地球上几亿年前的一个生命力极强的物种,它体形庞大,种类繁多,统治地球约1亿7千多万年之久,当然这些都是科学家通过历史遗留下来的残骸、骨架、化石,及这些物质资料所处的地理环境研究推测得出的,最后恐龙的神秘消失给人类留下无数个谜团,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思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关于恐龙的更多知识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去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究生命的奥秘。

(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欣赏师生恐龙展览,集体分析恐龙特征。

(解决难点)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参观并思考交流。

(2)教师随机小结:

(三个问题的小结)

师: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参观确实收获不小,是否真的和我们说的一样呢?

下面请大家随着老师的讲解,继续欣赏,让我们一起游览真实的恐龙世界。

(3)教师随课件大总结(具体分析)---展示课件

具体讲解:

久恐龙生活环境。

B恐龙分类:

(食肉类和食草类)c.具体分析恐龙不同外形特征。

a>恐龙生活环境。

师: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吃植物还是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大量恐龙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b、恐龙分类:

(食肉类和食草类)

师:

恐龙从大的分为食肉类恐龙和食草类恐龙,现在大家看到的上面这些都是食肉类恐龙,(出示课件--食肉类)食肉类恐龙都有这样几个共同的特点:

前肢短小,后肢强大,可以站立起来行走或奔跑,它们都有锋利的牙齿,以食肉为主。

下面这些都是食草类恐龙,(出示课件一食草类)食草类恐龙都有这样几个共同特点,它们一般都是四肢着地,头颅很小,没有锋利的牙齿,以食植物为生。

C、具体分析几只恐龙不同外形特征。

(出示课件)

师:

我们接着来看着两只龙,

师:

你认识这两只恐龙吗?

他们的嘴像什么?

(象鸭子,象鹦鹉)

师:

即使同一类型的恐龙它们的特征也有很大的樂异,比如以下这几种:

1、盔龙和副栉龙的头冠像什么?

(盔龙象头盔,象鸡冠,副栉龙梳子,象刀子)

2、霸王龙和镰刀龙的各自厉害的武器是什么?

(霸王龙的牙齿很厉害,餵刀龙的爪子很厉害!

3、三角龙和戟龙的头有什么不同?

(三蛟龙有三个角,戟龙的头上有很多角)

4、剑龙和豪勇龙背上有什么不同?

(剑龙身上有很多象箭头一样的饰物

5、马门溪龙和甲龙各自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马门溪龙有长长的脖子,甲龙的身上有很多角,尾巴上还有个锤子,是为了防范。

师:

通过以上老师的讲解,你们是不是对恐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呢?

那现在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勾勒出恐龙的外形。

6、小练习(抓住主要特征)…学生用简练线条很快抓住特征,画一只恐龙。

师:

把你最喜欢的恐龙画出来,一定要抓住恐龙的主要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看谁画的又快,又生动形象。

开始(学生创作)

师:

我在大家身后分成了两个小组,一个是绘画组,一个是手工组。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小组,现在就请大家去选择感兴趣的小组,去进行创作。

绘画组的同学们注意,你们是独立完成一幅作品。

手工组的同学们注意,你们是合作去完成一幅作品。

五、展评作品,教师总结

展评作品

师:

好了,大家都创作的樂不多了,请大家带着自己的作品到前面来,手工组可以选一位组长带着你的作品上来,哪位同学有兴趣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生:

自评

生生互评

师:

我们一起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作品。

1、是不是突出了所画恐龙的主要特征。

2、线条疏密安排的美吗?

色彩搭配?

手工制作细致吗?

3、有无环境添加?

4、整体效果如何?

(评价3幅作品)

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神秘的恐龙世界,通过参观欣赏,动手练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许多关于恐龙的知识,而且还创作出许多生动有趣的手工,绘画作品,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仅聪明,积极,善于思考解决问题,而且还特别善于和其他同学合作交流,我为同学们的表现而感到高兴,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这种学习精神,学到更多的知识,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最后老师再给大家留下一个问题,恐龙是怎样从地球上神秘消失的,希望课后同学们去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去解决这个问题,好!

同学们继续努力,下课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

2、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的形态,分别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和捏塑一个泥恐龙。

3、在对恐龙世界的学习了解与创作表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的形态,分别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和捏塑一个泥恐龙。

学具准备:

各类小型玩具(恐龙造型)、水彩笔、油画棒或者是蜡笔、美术书、美术本、铅笔。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学生作品。

自评,说一说,自己画面还需要添加哪些内容?

2、欣赏范画,分析色彩。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展评作业

说一说:

你画面中恐龙的故事。

四、收拾整理

布置下节课用具

10>拼泥板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用陶泥做各种物体的方法。

2、师生讨论。

3、揭示课题:

拼泥板

二、体验感受

1、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做泥板?

(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做一做。

3、教师示范泥板的成型方法

三、工具材料

泥板成型是陶艺制作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材料。

四、方法和步骤

1、泥板造型的几种方法:

卷(教师边讲边示范“卷”的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折、切、挖、粘。

2、制作步骤:

a、用拍压的方法将陶泥做成泥板;

b、用泥板卷筒(示范做鱼)做成鱼身,捏出鱼嘴、鱼尾;

c、用多余的泥板做鱼鳍、鱼眼粘在鱼身上;

d、装饰刻画,整理成形。

五、作品欣赏

用泥板制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欣赏。

六、作业要求

1、将泥板卷折成型后,大胆想象装饰,独立制作成一个形状独特、新颖的形象。

注意粘接要牢哦。

2、讨论:

你会用泥板做一个什么样的物体?

七、创作训练

1、分组进行创作;

2、教师巡视;

3、师生一起评议。

八、欣赏评析

陶罐、浮雕、雕塑欣赏。

11、一路轻骑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条造型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2、通过学生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采用课堂模拟写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用线精细的表现自行车。

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授法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车的主要结构。

1、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

2、你还见过哪些不同外形的自行车?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再看这几幅图的区别,你能说说有什么不同(板书:

整体一局部)提问:

想不想画自行车?

二、教师示范起稿

1、从离自己身体最近的部位开始,把握好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具体画出零件之间的衔接关系,用丰富的线条画出局部特点。

组织同学们猜一猜是哪部分,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

2、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教师示范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

(板书)

布置教室,实物写生。

教师巡视辅导。

三、评价与交流

1、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2、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3、展示几幅局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