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7431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x

元培班讲座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

元培班讲座《论文写作的思维范式——从地学等相关论著和文理交叉谈起》

——地球科学是结合文理两方面的思考和论辨的,有它的难以比拟的特点。

文理兼通往往是学术成就的积垫。

鲁迅、郭沫若就都是学医的,李四光是学造船的,号称“地质学之父”的莱伊尔(ChariesLyell,1797-1875)是学法律的。

……鲁迅还有《中国地质略论》、《中国矿产志》的专著。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

时间:

2007年12月4日晚7:

00-9:

00;地点:

理教123

(一)概念和分类

1.概念:

专门讨论与研究寻学术理论问题和研究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的文章。

是科学研究的总结和成果,也是学术思想交流的平台。

学术论文必须有创新性和独创性、理论性和学术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2.分类:

(1)理论型论文;实验型论文;应用型论文;描述型论文;探索型论文

(2)研究论文(Researchpaper)主题论文(Thesis)

(二)怎样撰写论文

1.论题鲜明有力(所见、所感、所做、所思、所得)

“天高可问”(王梓坤)

“论北京建城之始”(侯仁之)

“天安门广场:

从宫廷广场到人民广场的演变和改造”(侯仁之)

“现代物理学中的对称原理(1959)”(杨振宁)

“宁拙勿巧——谈中国文化(1988)”(杨振宁)

“一维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2006)(蔡学晨——化学)

“氟磷灰石仿牙釉质结构薄膜可控生长研究”(2006)(云松——化学)

“矛盾的权利——解读中国户籍制度”(李娇——国际政治经济学)

“”

2.资料全面详实(务全、务诘、务真、务选、务录)

“沉积矿床成矿时代的地史意义”(1977)(叶连俊)

“墨子的认识论”(詹剑锋)

“怎样揭开自然的奥秘”(王梓坤)

“寻找北京人”(李鸣声、岳南)

3.遵循作文规矩(有体、有道、有限、有通、有文)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而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曹丕《典论论文》)

“中国地质略论”(鲁迅)(见《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1903年):

4.条理组织清晰(有序、有论、有演、有展、有结)

“物候学与防止环境污染及三废利用”(竺可桢,1973年)

5.引文支撑表述(有源、有本)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江苏高教》2005年1期)(杨承运)

“浅议精品课程建设”(《中国教育报》,2003年8月29日)(杨承运)

6.文献注解有据()

参考文献:

马振芳等,1999,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顶部古风化壳特征及与天然气富集的关系[J],石油勘探与开发,26(5)21~23

夏日元等,1999,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及天然气富集特征[J],石油及天然气地质,20

(2)133~136

郑聪斌等,1997,长庆气田成藏地质条件及气藏分布规律[A],见戴金星等主编,天然气地质研究新进展[M],石油工业出版社:

24-33

杨承运等,1999,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及其油气勘查意义,北京大学百年校庆论文集,地震出版社,第2作者。

包洪平、杨承运,1999,碳酸盐岩微相分析及其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意义,岩相古地理,19卷6期

包洪平、杨承运,2000a,.鄂尔多斯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微相分析,古地理学报,2卷1期

包洪平、杨承运,2000b,碳酸盐岩层序分析的微相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为例,海相油气地质,5(1-2);153-157,

杨华、张军、王飞雁,2000,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含气系统特征.天然气工业;20(6):

7-11

闵琪、付金华、席胜利、刘新社等.2000.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聚集特征.石油勘探与开发.27(4):

26-29

付金华、段晓文、姜英昆.2001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方法.中国石油勘探.6(4):

68~75

7.写作格式规范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地区奥陶系白云岩储集体成因及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杨承运、包洪平)

8.图表制作精美

“白云岩(石)的研究及其在油气勘察中的意义”(杨承运)

9.拟定工作日程

10.多方征询意见

(三)论文的一般要求

言之有物——我要说什么?

(题目;前言)——题明纲悉,高瞻命文

言之有据——别个有什么?

(文献;实验;访查;经历)——文必有论,论需善引

言之有理——说的对不对?

(推论;结论)——引则有证,确证成理

言之有序——我先说哪个?

(句段;章节)——理有多端,梳理成文

言之有体——说的像个样!

(规矩;文理)——文成法立,无定有定

言之有文——说的你想听!

(起伏;韵律;箴言;妙语)——定断铿锵,多文自行

(四)论文的文化积淀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文理交融——唯通才能备其体

(五)论文的考核价值

科学意义,社会价值

学习总结;专业演练;

求教习惯;思考模式;

查阅本领;提炼水平;

合作精神;应对能力。

 

细读文段

(一)竺可桢(地学家,气象学家、物候学家):

“物候学与防止环境污染及三废利用”(见《物候学》,1973年):

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人类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有的甚至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空气受到毒化、垃圾成灾,河流、海洋遭到污染,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产繁殖,阻碍经济的发展,严重威胁和损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社会根源是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特别是超级大国推行的掠夺政策、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美国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

据报道,美国工厂的烟囱每年喷出一亿四千九百万吨有害物质;九千万辆汽车每年遥排泄三十万吨一氧化碳,汽车废气中含有镇震剂的四烷基铅,使大气中铅的成分比原始空气增加了一万倍。

空气污染给美国的农业也带来济大危害。

空气中的毒质使得美国许多地方树木枯死、水果变质、蔬菜减少、牧场被毁、牲畜死亡,由此而造成的损失,单是加利福尼亚一州每年就达一亿两千五百万美元。

在以盛产兰花著名的新泽西州,近几年来不但兰花的产量大大下降,就连菠菜也难以生长,使广大菜农无法靠种菜维持生活。

苏联的里海是产黑鱼子的基地,但因为苏姆加伊尔等海底石油生产,使生产黑鱼子的鳇鱼大为减少,如不加保护,有可能绝灭。

苏联贝加尔湖虽然水量很大,但因上游造纸厂、肥料厂的污水侵入,也影响了鱼类的生产。

英国伦敦向以烟雾著名于世。

1952年一次浓雾,工厂中所出煤灰与二氧化硫造成四五千人的死亡,当时空中飞扬煤灰最高达每立方米四千五百微克,日平均浓度七百五十二微克。

由于资本主义的畸形发展,西欧诸国环境污染日趋恶化。

据联邦德国(《图片报》)报道,莱茵河已成了‘欧洲最大的垃圾桶’,两岸城市排出含毒素的污水使莱茵河下游的鱼中毒致死,大量漂流入海。

1949年从莱茵河中尚能捕到三万四千公斤鱼,到1966年则已无鱼可网。

每年由莱茵河带经荷兰入海的毒物达两千四百万吨之多。

原子能发电厂排出的水,使莱茵河下游水温增加摄氏好几度。

日本的环境污染也已引起舆论的极大注意。

1971年广岛湾发生‘红潮’,使对虾、鰤鱼大量死亡。

环境污染更使各种怪病丛生。

制造乙醛所用有机水银,使熊本县六个市町四分之一的人患了‘水俣病’,这病可由母亲传给胎儿,市婴儿精神失常。

1910年日本就发现一种‘痛痛病’,直到1967年才知道是由于镉中毒所引起的,自1968年到1971年已有四百九十六个患病者向日本有关企业提出诉讼。

目前,由于大气和水被污染,日本的樱树有减少的趋势。

环境污染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不安。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召集了一百十二国代表参加的人类环境会议,建议成立一百十个环境监测网,并在联合国成立一个环境计划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我国人民遵循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把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政府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正在有计划地开始进行预防和消除工业废气、废液、废渣污染环境的工作。

多年来,我们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活动,加强土壤改良防止水土流失,积极搞好老城市的改造,有计划地进行新工矿区的建设等等,来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事实说明,只要人民当了国家的主人,只要政府是关心人民利益的,发展工业就能造福于人民,工业发展中带来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我们知道,环境污染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是积年累月拖延不加治理造成的。

在我国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对污染问题能‘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呢?

在这方面,物候学的观测方法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助手。

如把物候观测点、网建立起来,可以起到一定的监视环境污染的作用。

所以,在环境污染发展的年代,物候的观测工作亦应当提到日程上来。

【注】物候学phenology

  物候学是研究生物、非生物与环境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动、植物等受等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季节性现象及其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目的是认识自然季节现象的变化规律,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物候学是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气候气象学以及地理科学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它还研究各地区的物候变化规律,又与人文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按目前的发展情况,有“植物物候学”、“动物物候学”、“医药物候学”、“生态物候学”和“综合物候学”等。

(二)鲁迅(作家):

“中国地质略论”(见《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1903年):

第一绪言

觇(chan,,观测,窥视)国非难。

入其境,搜其市,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形图,非文明国。

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质图(并地文土性等图),非文明国。

不宁惟是;必殆将化为僵石,供后人摩挲叹息,谥曰绝种Extractspecies之祥也。

吾广漠美丽最可爱之中国兮!

而实世界之天府,文明之鼻祖也。

凡诸科学,发达已昔,况测地造图之末技哉。

而胡为图绘地形者,分图虽多,集之则界线不合;河流俯视,山岳则恒作旁形。

乖谬昏蒙,茫不思起,更何论夫地质,更何论夫地质之图。

呜呼,此一细事,而令吾惧,令吾悲,吾盖见五印详图,曾招飓于伦敦之肆矣。

况吾中国,亦为孤儿,人得而挞楚鱼肉之;而此孤儿,复昏昧乏识,不知其家田货匨(藏),凡得几许。

盗据其室,持以赠盗,为主人者,漠不加察,得残羹冷炙,辄大感叹曰:

‘若衣食我,若衣食我。

’而独与兄弟行,则争锱铢,较毫末,刀仗寻仇,以自相杀。

呜呼,现象如是,虽弱水四环,锁户孤立,犹将汰于天行,以日退化,为猿鸟蜃(shen,大蛤蜊)藻,以至于非生物。

况当强种鳞鳞,蔓我四周,伸手如箕,垂涎成雨,造图列说,奔走相议,非左操刃右握算,吾不知将何以生活也。

而何图风水宅相之说,犹深刻人心,力杜富源,自就阿鼻。

不知宅相大佳,,公等亦死;风水不破,公等亦亡,谥曰至愚,孰云不洽。

复有冀获微资,引盗入室,巨资既虏,还焚其家,是诚我汉族之大敌也。

凡是以迷信以弱国,利身家而害群者,虽日历代民贼所经营养成者矣,而亦惟地质学不发达故。

地质学者,地球之进化史也;凡岩石之成因,地壳之构造,皆所深究。

取以贡中国,则可知栾然尘球,无非经历界遭劫变化以来,造成此相;虽涵无量宝匪,足以缮吾生,初无大神秘不可思议之物,存乎其间,以支配吾人之运命。

斩决妄念,文明乃兴。

然欲历举其说,则又非一小册子所能尽也。

故先掇学者所发表关于中国地质之说,著为短篇,报告吾族。

虽空谭几溢于本论,然读此则吾中国大陆里面之情状,似亦略得其概矣。

【略】第二外人之地质调查者;第三地质之分布;第四地质上之发育;第五世界第一石炭国;第六结论

择编文意

司马迁(史学家)

《史记》(太史公自序):

“夫春生夏长,秋收东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

‘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

教者,民之寒暑也。

教不时则伤世。

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方。

蔡元培(教育家、哲学家)

“真善美”(见《蔡元培选集》哲学篇):

“无论何人,总不能不有是非、善恶、美丑之批评,这因心理上有知、意、情三作用,意真善美为目的。

三者之中,以善为主,真与美为辅,因而人是由意志成立的。

三者有不能分的时期。

因善离了真,不免以恶为善;离了美,不免见善而不能行。

例如行路,要达一目的地是善,然夜间不能不用灯,是真;行路易疲,不能不随口唱歌,或赏玩风景,是美。

但也有偏重的。

科学家所发明,固然有利人的,然也有杀人的。

美术家的唯美主义派,完全不顾善恶的关系。

……”(1927年)

“文理是不能分科的”:

“我那时候有一个理想,以为文、理两科,是农、工、医、药、法、商等应用科学的基础,而这些应用科学的研究时期,仍然要归到文、理两科来。

“那时候我又有一个理想,以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

例如文科的哲学,必植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

从前心理学附入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应列入理科;教育学与美学,也渐用实验法,有同一趋势。

地理学的人文方面,应属文科,而地质地文等方面属理科。

历史学自有史以来,属文科,而推原于地质学的冰期与宇宙生成论,则属于理科。

鲁迅(作家):

“看看本分以外的书”:

“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偷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

譬如学理工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季羡林(语言学家、教育家、作家):

“学科交叉,文理渗透”: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绝不象以前讲的泾渭分明。

泾渭不分明,从一部科学史可以看到,科学越来越分化。

最早来讲是哲学,后来分出物理、化学来,边缘学科也越来越多,什么物理化学,还有生物化学。

到了21世纪,我想是不是这边缘学科还要增加?

,在增加的同时,文科和理科的互相渗透,是不是能够达到?

真要创新,应该从这个地方创起。

胡适(作家、教育家)

“做学问”: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

林散之(画家)

“江上谈艺”:

“诗品、书品、画品,重要的是人品”;“搞艺术是为了做学人,学做人”;

“做学人最愉快,在知识上不断丰富、更新。

世界上舞一劳永逸、终生坐享的学问,主观世界不随着客观世界一道前进,抱残守缺,孤芳自赏,痛苦甚多。

做学人,方能不断超越自我,战胜寂寞,甚至以寂寞为享受。

”;

“自我否定某些片面、过时的东西,正是为了完成新我,雕塑人生。

”;

“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

”;“学的过程,就是福气。

“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怒海涛于侧而不变声。

有创见,不动摇,不趋时髦,不求艺外之物。

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孙犁(作家)

“谈美”:

“文、音、美、剧及其他,综合而称为艺术。

凡是艺术都应该是美的。

艺术与美,可以视为同义语。

这种美,包括形象和思想,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而且必然是统一的。

没有美,则不能成为艺术。

”“艺术家的特异功能,不在于反映,而在于创造。

不再与揭示众口之所称为美者、善者,是在能于事物隐微之处,人所经常见到而不注意之处,再现美、善;于复杂、矛盾的人物性格之中,提炼美、善。

沈括(博学家、古地理学家):

《梦溪笔谈》(见卷二十四杂志一):

“余奉使西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

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以近千里。

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

尧殛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

凡大河、漳水、滹沱、诼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

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

(见沈括诗词辑存)《峨眉亭》:

“双峰秀出两眉弯,翠黛依然鉴影间。

终日含颦缘底事,只应长对望夫山。

陈省身(数学家):

《学算四十年》:

“在结束本文之前,不觉有两点感想。

第一,平生中外师友,有不少比我能力高的,结果成就或不如我。

我致力于吾国两句平常成语自励,即“日新日日新”的精神和“登峰造极”的追求。

问题选重要的做,虽大多无成,失败远多于成功,而所得已稍足自慰。

杨武之先生增诗谓‘独步遥登百丈楼’,誉不敢承。

然论为学态度,则知己深谛我心也。

第二,香港中文大学有一位英国先生对我说,你们中国海没有自己训练成的第一流科学家。

李济之先生也说过,科学在中国没有生根,我都有同感。

其实中国训练成的第二、三流科学家有几人?

日本汤川教授在做成meson(介子)的工作以前,没有离开过日本。

相形之下,当知努力所在了。

华罗庚(数学家):

《取法务上,仅得乎中》:

“同样一件事,反映各不同,努力向上者,取其积极面,自暴自弃者,取其消极面。

宋朝有一位苏洵——苏老泉,道27岁的时候才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大文学家。

这故事告诉我们:

刻苦学习,不要怕晚嫌迟,不要说我年已一把,还学出个啥名堂来,更不是告诉我们:

我年纪还轻呢!

今年不过20岁,用什么功来!

再过5年才发奋,岂不比苏老泉还早两年吗?

发奋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雄心壮志不可无,浪漫主义的幻想也要有,但不畏艰苦,逐级攀登的踏实功夫更不可少。

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不要轻视平淡的一步,前进一步近一步,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看了韦庄的词,有所启发,而想一步登天,一下子就发明个星槎,遨游六合,岂不快哉?

但那是妄想,只有一步一步地先在理论上想出可能,算出数据,再按要求一一分析,步步落实,才有今日,计时已百年,智慧耗无数,对整个历史来说我们的工作可能是极渺小的,对整个时代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正是小环节,小贡献,积小成大,由近至远,大发明大创造才有可能。

点点滴滴,汇成江河,眼光看得远,步伐走得稳,不要眼高手低,不要志大才疏。

老老实实干,痛下苦功夫。

夸夸其谈者,则荆棘满前途。

……”

李健吾(剧作家)

“《窦娥冤》——悲剧性”:

“窦娥是一个善良女子——具有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人物所要求的那种善良性格。

”;“《窦娥冤》的悲剧性,单纯有力,钉子一样,越敲越深,又像阶梯一样,越升越高。

精彩文句

一些画家把太阳画成一个黄色的点,而另外一些画家把黄色的点画成了太阳。

——PebloPicasso

事物只要不至于让我自身毁灭,都会使我变得更加强大。

——FriendrichNeitzsche

相对知识而言,想象力更为重要。

——AlbertEinstein

永远不要去找一个办公室里的植物都死光了的医生看病。

——ErmaBombeck

我只是在顺其自然,却不能完全掌握自然。

——ClaudeMonet

没有美德,就不会有幸福。

——ThomasJefferson

科学中每个伟大的进步都来自于新的大胆的想像。

——JohnDewey

若金钱可数,则财富有限。

——J.PaulGetty

只有当你能够慷慨大方地与他人共享你的快乐和成功时你才会因此而感到宽慰。

——AlbertCamus

科学何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连的。

——李政道

世间最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

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

——李大钊

天地与我同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荀子

顺乎天而应乎人。

——《周易》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王充

论事叙事,皆以穷尽事理为先。

——刘熙载

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

——鲁迅

辞必高然后为奇,意必深然后为工。

——孙樵

 

参读书目

(一)

1.《Howtowriteresearchpapers怎样写学术论文》(SharonSorenson原著,英文导读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1

2.《Howtowriteathesis怎样写主题论文》(HarryTeitelbaum原著,英文导读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1

(二)

1.《季羡林谈写作》(季羡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4

2.《谈美》(朱光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

3.《清澈的理性——科学人文读本》(本书选编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

4.《消失的边界——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美。

H.French),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9

5.《科学和艺术的交融——纳米科技与人类文明》(吴全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

6.《辩证法随谈》(李瑞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7.《爱因斯坦的圣经》(美。

萨缪尔),海南出版社,2000。

10

8.《穿过地平线》(李四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4

9.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杨承运)载《江苏高教》2005年第一期

作业考察

1.认真读阅并思考“细读文段”并浏览所附其他相关材料。

2.参阅“参读书目”,先翻阅

(一)中两册(至少第一册——《怎样写学术论文》)明晰大意和过程。

3.初步拟定本人论题;再选掇

(二)中1-2册或相关文字,作为分析思考的素材。

4.根据讲课、阅读、查引等方面的理解和思考,撰写800-1000字的researchpaper或Thesis,文题自拟。

5.12月10日之前将论文在网上发给任课教师(yangcylm@)和本课的两位助教(;)。

请每位同学都要做发言准备。

6.论文研讨会(时间待定):

有中心发言5-8讲,每讲15-20分钟(要配合以PPT),讲评2位,每位8-10分钟。

中心发言人和讲评人由教师指定。

[附]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

北京大学杨承运

1898年,京师大学堂开办;1902年,京师大学堂入学考试、开学;1912年,也就是“民国元年”,改称国立北京大学,严复(幼陵)首任校长,两年后严辞职,相继改任马相伯、何锡侯、胡次珊(代)为北大校长。

1916年10月,民国政府教育部召元培先生就任北大校长。

12月下旬,先生自法返国,12月26日,被正式任命为国立北京大学校长。

1917年1月4日,到北大视事;9日,主持北京大学开学式,发表就任演说。

自此,北京大学开始了她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新里程。

后来,孑民先生在他的《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一文中提到:

“综计我居北京大学校长的名义,十年有半;而实际在校办事,不过五年有半,一经回忆,不胜惭悚。

”事实上,元培先生长北京大学以来的成就是有目共睹、举世皆知的。

正如八十多年以后的一段文字所说的:

“之前之后,北大校长走马灯式地轮转了多少才士俊杰,但提起北大校长,让人首先想起的仍然是蔡元培,只有蔡元培。

未名湖畔丛树幽林间,蔡元培塑像谦和地独守一片净土,引领着每次瞻拜每次肃然起敬的目光,而在北大昔日的历史传统与今日的格局气象中,蔡元培更内化为一种象征和启示。

我想,这是真切地反映了广大北大学子们,以及广大教育界同道们的心声。

毛泽东同志赞誉他“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有人称他为“北大之父”。

这些他都是当之无愧的。

蔡先生应召就任之前的北京大学,还是承继了京师大学堂的“传统”——直言之,是有着十分腐败的恶习的“传统”。

所以他初到上海,好多朋友就劝他不要到北大就职,说北大太腐败,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声名有碍。

但也少数朋友说,既然知道他腐败,更应进去整顿,就是失败,也算尽了心,这也是爱人以德的说法。

幸而元培先生到底听从了后一说,进了北京,就任了北京大学的校长。

那时他是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牺牲精神到北大来的,自此,北京大学也成就了他一生中十分重大的事业。

那时他曾经说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