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97424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docx

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理论培训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单选(5个)1903年桑代克写成《教育心理学》一书。

(P8第一章)学习迁移的类型:

按迁移性质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方向分为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根据迁移先后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内容分为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3、桑代克和武德沃斯在1901年进行了一系列知觉训练迁移的实验,其中“形状知觉”实验是相同要素说的经典实验。

(P89第五章)贾德的概括原理说,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对共同经验的概括,只有通过概括,学习者才能获得一般原理。

此学说的证据为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著名的击水下耙实验。

(P90第五章)5、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它是一个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际操作,也称操作性知识。

PS:

程序性知识的表现形式是产生式。

6、变式是以不同的直观材料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其本质特征。

(P199第十章)7、记忆的三个系统: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5秒到2分钟,包括直接记忆、工作记忆,容量是7±2个组块)、长时记忆。

(P201第十章)自我:

生理自我、精神自我与社会自我;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调控。

二、填空(5个/5分)皮亚杰认知学派的以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2-17、18岁)。

(P19第二章)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着重强调学习是一个行为改变的过程,是建立某种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即个体头1

脑内部认知结构的形成于改变的过程。

近代的社会学习理论,则注重观察学习,强调通过观察、模仿他人而间接地进行学习。

还有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潜力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P43第三章)3、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其规律:

获得与消退,刺激分化与刺激泛化。

桑代克的连结理论,提出联结的建立是一个盲目长时并不断减少错误的过程,简称尝试错误或试误过程,学习的三条主律: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P47第三章)4、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5、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从而使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操作即为积极强化,也称阳性强化或正强化。

(P48第三章)6、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形成认知结构。

(P51第三章)学习的动力因素虽然有很多种,但促使主体从事学习活动的直接作用成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分只有两个:

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习期待与诱因、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

(P69第四章)8、教师采用的直观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P197第十章)9、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不佳。

(P204第十章)10、反应定势:

指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对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对问题解决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干扰作用三、名词解释高等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P4第一章)2、自然实验(现场实验):

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的心理活动表现,揭示因果规律的方法。

(P15第一章)2

心理发展:

狭义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的心理发展,指心理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P17第二章)人格:

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性格是人格中的核心成分。

(P32第二章)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与功能性。

5、学习:

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题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潜能的持久变化而表现出来。

(P40第三章)动机:

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学习动机:

程或内部动力。

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P66第四章)自我效能(感):

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P76第四章)8、学习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P85第五章)自我意识:

是指主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即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

(P103第六章)心理健康:

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统一。

(P136第八章)11、心理暗示:

主要是通过言语和动作,以含蓄的方式,对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及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P153第八章)12、教育机智:

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

(P184第九章)13、问题:

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

(P205第十章)代替强化:

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如同自己受到强化一样,因而也能对观察者的模仿起到动机激励作用,这是一种间接的强化形式。

四、简述3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课的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

(P2第一章)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情感体验的波动性;情绪、情感体验的延续性与心境化;情绪体验的丰富性与深刻性;情绪、情感体验的内隐性。

(P28第二章)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

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很难将两者分开。

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观察学习理论: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生过程、动机过程。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是什么?

1.学习对象之间有无共同因素;2.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4.定势的作用;3、加涅对学习所获能力的分类:

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态度。

(P41第三章)4、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从客观条件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满足能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要求(该学);从主观条件看,1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愿学)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于知识进行联系。

(能学)(P55第三章)观察学习理论: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生过程、动机过程。

(P61第三章)6、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主张应关注、研究人的情感、态度、自我价值、自我4

概念等,反对把人的完整的心理特征认为的肢解、割裂开来。

(1)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

(2)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3)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对学习者有价值的;(4)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P62第三章)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P82第四章)8、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个体不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表现有:

对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反应;对成功与失败的期望;所投入的努力;自我概念。

(P83第四章)9、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定势的作用。

(P96第五章)说明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3、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4、提倡发现学习。

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总体发展水平较高,随年级上升而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特点;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结构中各因素的发展特点,1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2自我评价能力在增长,但仍有片面性;三,大学生自我体验发展特点,1体验内容比较丰富2敏感性增强3自我体验较为强烈;三,大学生自我调控发展的特点,1自我期望的意向(理想与志向)更崇高2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较为强烈3有强烈的独立意识。

(P110第六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望;2能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3有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的协调与控制情绪;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7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P136第八章)13、高校心理健康教务的目标与内容:

一高校心理健康的目标:

使学生不断地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有心理障碍或心理困扰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地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

二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智力发展的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环境适应教育;协调人际关系的教育;健康人格的教育。

(P143第八章)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二者的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的建康成长;二者都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

二区别:

1工作目标与范围不同(心咨主要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思教从客观上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价值观);2工作方法与手段不同(思政手段多样,例如思修课、组织参观、访问、辩论会等,心咨以个别咨询为主,同时配以心理健康课);3遵循的理论与原则不同(心咨的理论体系属于心理科学范畴,思政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4工作人员的专业方向不同(思政属政治学德育、心咨需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工作效果的评估效果不同(心咨的评估是依据咨询的目的任务来衡量、主要从心理问题解决与否及程度如何等方面做评估、思政从思想素质的高度衡量,主要看是否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四有新人)。

15、说明遗忘规律和记忆策略: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

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记忆的策略:

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与回忆交替进行,综合使用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复习次数要适宜。

遗忘的理论:

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

(P202第十章)说明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知识的储备,反应定势与功能固着,问题的呈现方式,酝酿反应,原型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

(P209第十章)五、论述举例说明如何激发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一、设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二、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可达到的学习目标);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适当的评定;四、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耶克思-多德森动机水平与效率定律图);五、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对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反应,对成功与失败的期望,所投入的努力,自我概念)P78第四章6

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

一、精选教材,选择那些有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

三、有效设计教学程序,宏观中应将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依此进行教学。

微观中,应合理组织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合练教学顺序。

四、讲授学习方法。

(P99第五章)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角色: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2教师是年轻一代个性的塑造者3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管理者4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5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6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调节者。

(P170第九章)4、结合自己的亲自体会,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大学教师的影响力是指教师作为教育者影响学生,使之改变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就教师个人因素而言,影响力实际就是教师的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在教育活动中的综合效应。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1教师的智能2教师的学科知识3教师在学术方面的准备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1理解别人:

理解别人的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能力,它由:

心胸豁达、敏感性、移情作用和客观性等四个互相关联的品质构成。

2与别人相处:

真诚,非权势,积极相待,交往的技能。

3了解自己:

安全与自信,教师的需要:

爱别人与受人爱。

(P174第九章)高校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在实践中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

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指教师为成功地进行教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

组织教学的能力(考虑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学生自身特点、讲授知识的容量适中),言语表达的能力(内容上有新的思想和观念、要言之有情;形式上要准确精炼、通俗明白、生动形象、严密含蓄),了解学生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分配能力),独立创造的能力(因材施教、有分析的对待自己和别人的经验、不断汲取新知识),实际操作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P185第九章)从你受教育的经历中,你认为阻碍创造力个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我们现在的教育应该进行哪些改革?

答题思路:

1创造性的概念: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征。

创造性作为能力,又常称为创造7

力。

2分析影响创造性产生的因素有:

遗传,环境,教育。

3创造性的培养。

(P219第十章)六、材料1、大学生月考不理想,如何引导他积极归因?

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于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研究表明,具有成功倾向的学生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

这种解释对个人的后续活动是十分有帮助的,因为成功激发了更高的自信心,它表明自己有能力做得好,而失败则是需要加倍努力的信号。

具有失败倾向的学生,则更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将成功归因于偶然的外部因素,如这次考试全靠运气好或试题简单。

长此以往,这样的学生会发展为习得无助,即个体感觉到他并不能控制事件的结果,对自己的学习处于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状态。

(多归因于主观努力,确保继续努力)P84第四章2、说明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一、培养创造性的教学原则:

1创设一种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2重视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3引导全面发展与独立思考相结合4提供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二、创造思维的训练:

1“脑力激荡法”:

也叫“开窍反应”,是颇为流行且为大学所采用的集体谈论法。

众人在自由与安全的气氛中交换各种设想。

2隐藏喻训练法:

用一个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来对不同的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的方法。

3戴维斯与豪特斯创造力训练:

局部改变法,棋盘法,清单法,比拟法。

(P219第十章)8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1810年,洪堡大学;1994年,清华科技园京师同文馆、北洋大学德国:

初级学位与高级学位;日本:

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英国:

四级学位。

名词解释教育(狭义):

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P2)高等教育功能:

是指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相互作用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

(P31)教育目的:

教育培养人的总目标。

具体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方面的要求。

(P5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P76)学位制度:

国家或授权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学历及实际学术水平,授予他们一定的学位称号,已表明其知识能力的等级制度。

(P131)课程:

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是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而创设的学校环境全部内容。

(P153)教学大纲:

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P165)高等教育全球化:

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相关理念与互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跨国性的相互影响,以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全球性自由流动。

(P195)学科:

传递知识的角度:

教学的科目;生产知识的角度:

学问的分支、教学研究组织的角度:

学界或学术的组织是学科的三个基本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体现不同的内涵。

9

高等教育:

在一切建立在普通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P4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不同程度和要求的教育水平及其受教育者的构成状态,是一种纵向结构。

P24高等教育科类结构:

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是一种横向结构。

它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校、系、专业。

高等教育能级结构:

高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技开发方面所具备的现实或潜在的能量级别。

研究性、教学型P27通识教育:

一种是广义的理解,指大学的整个办学思想或观念,即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即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另一种是狭义的理解,指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

P65199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P76学制:

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

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社会的政治制度、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专业:

广义——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狭义:

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教育实体。

高等教育全球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高等学校学生入学率要达到15%-50%。

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方式,入学条件、管理模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变化。

填空国外高等教育:

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帝国大学、意大利—、美国—约斯·普金斯大学(要求教师承担教学、科研、服务三项任务)、日本—东京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P9)高等教育结构:

宏观包括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

微观包括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

10

教育目的类型: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P52)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导向、规范、评价作用(P53)《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从1981年1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学位制度在我国正式成立。

(P134)学科的三个基本内涵:

教学的科目、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

(P149)高校的教育活动是以专业为基本单位而展开的(P151)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

精英阶段15%以下、大众阶段15%~50%、普及阶段50%以上。

(P230)高等学校课程特点:

明显的专业性、前沿性与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P153简答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一、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去的高校教师资格证的需要。

(P20)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

1丰富和深化个人知识;2提高个人能力:

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3培养完整人格;4加强个人素质。

(P34)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传递和保存功能;2、文化选择和批判功功能3、文化创造和交流功能(P38)高等学校职能:

培养专门人才,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是智能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展科学技术(能够提高高等学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开展社会服务(培养高级与时俱进、创新及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P40)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

历史文化的传承者、高级人才的培养者、科学文化创新的实践者、文明建设的推动者P78)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

教书育人、完成教学任务;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

(P80)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坚定地政治方向:

是高校教师必备的首要条件,也是国家对高校教师的根本要求。

2高尚的道德情操:

是师德的根本标志,也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

3合理的知识结构,做到既“专”又“博”,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结构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4优秀的教学水平,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

5出色的科研能力。

(P8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的发展2认识活动的发展:

认识活动是人脑11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它包括个体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特征的发展:

大学生的情感日益受到理智的制约,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开始趋于平衡,但还是不成熟、不稳定;4个体特征的发展:

大学生个性品质主要表现在能力、气质、性格三个方面。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材建设、教学手段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制度建立健全),科研管理(科研规划、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科研资源管理、科研成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力、物力管理。

(P114)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职业化、国际化、人文化。

高等学校教学的任务:

1促进知识积累,提高文化素养;2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能力;3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合格公民。

(P155)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1专业化逐步提高,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统一;2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立性和创造性逐步增强;3教学与科学研究逐步相结合;4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

(P157)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习内容的专业性和选择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学习途径的广泛性、学习的创新性。

(P158)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1、高校的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的基本途径;2、高校的科学研究是发展学生只能的重要手段;3、高校的科学研究对建立新专业、发展新学科起着重要作用;4、科学研究是高校参与社会建设服务的主要渠道。

(P177)人文教育的内涵: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教育的实施者也是人,所以在教育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一个个真是的个体,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个体塑造为知、情、行完美结合的“人”,而不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和机器。

二尊重主体的教育理念:

教育者应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价值、潜能、个体及优势,鼓励学生适度张扬个性,让学生做自己人生航船的舵手,而教育者则是为他们指引方向的灯塔。

三完美人性的教育假设:

人性是美好的,经教育培养出的人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勇于接受各方面的挑战。

四遵循自然的教学法则:

只有当教育与人的成长完美结合时才能被人真正地接纳进而内化教育内容。

卢梭自然教12

育论的核心就是“回归自然”,提倡以自然的教育为主,顺应人的自认本性,培养自由的人。

(P225)新教师想要顺利走上讲台,成为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一、心中要充满爱,1对教育事业的热爱、2对学生的热爱、3对所教学科的热爱;二、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业务水平,1政治素质、2业务素质(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与技能,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三、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和毅力,1心理上要进行角色转换、2顽强的毅力四、要有良好的性格,1活泼开朗而不轻浮、2热情大方而不做作、3善良、和蔼而不怯懦、4谦逊文雅而不庸俗四、论述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

1、学科齐全、综合性强(高等学校既有大学本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