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4134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2009年10月修订)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为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大发教〔2006〕46号)文件精神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特修订本办法。

一、评价目的

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为学校教学相关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包括所有全日制本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包括实习和毕业环节。

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和“课程”,即某课程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即“人·课”。

三、评价指标

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和双语课分别制订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详见附件。

四、评价人员及权重

1.评价人员

参加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人员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学生;二是同行及管理人员,包括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

2.权重

原则上,学生评价权重占70%,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权重占30%(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各占10%)。

五、评价方式和流程

学生评价和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均在现代教务管理系统进行。

系统首先剔除每一个评价对象即“人·课”的最高5%和最低5%学生评价分,再与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分汇总,经过加权统计,得出综合评价分,并将综合评价分按类别由高到低排序。

评价工作流程见附件3。

六、评价结果及等级评定

1.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按同类可比的原则分类排序,并按一定比例确定评价等级。

2.全校课程按以下类别统计评价结果。

(1)通识课程:

思政类、军事理论类、公共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究类、经济与社会类、技术与设计类、新生研讨课等。

(2)大类课程:

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工程类、设计及艺术类、经管类和文史哲类等。

(3)全校性公共选修课:

人文社科类、理工农医类等。

(4)专业课程:

按同一学院或学系分别统计评价结果。

(5)双语课程:

文科类、理科类和工科类等。

每门课程只能归入其中一类,并在此类中按综合评价分由高到低排序。

3.各类别课程的各评价等级的比例为:

通识课程中“新生研讨课”和双语课程“优秀”比例为60%,“良好”比例为40%;“竺可桢学院”课程“优秀”比例为75%,“良好”比例为25%;其它课程“优秀”比例为30%,“良好”比例为60%,“合格”比例为10%。

综合评价分低于3.0的“人·课”,其评价结果为“不合格”。

七、评价时间

1.学生评价在每学期期终考试前两周内进行。

2.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在每学期的课程考试结束后、新学期开学第一周结束前完成。

八、其它

本实施办法自2009-2010学年秋学期起执行,由本科生院负责解释。

原《浙江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浙大教发[2003]11号)、《关于调整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浙大教发[2006]18号)等文件同时废止。

附件:

1.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学生评价用)

2.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同行及教学管理人员评价用)

3.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流程

 

附件1: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学生评价用)

1.理论课评价指标

类别

指标

权重(%)

 

老师关心我的课程学习状况

20

备课充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

20

课内外均乐于答疑解惑

20

老师善于与学生互动,有良好的交流技巧

20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觉得很有收获

20

小计

100

我对老师的总体评价

 

教学要求合理,内容充实

30

教学资源(含教材)丰富,有助于学习

30

课程学习后收获大,开课价值高

40

小计

100

我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2.实验课评价指标

类别

指标

权重(%)

 

老师关心我的课程学习状况

20

备课充分,实验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

20

讲解演示清晰,答疑指导及时

20

注重实验技能培养,有实验报告

20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觉得很有收获

20

我对老师的总体评价

小计

100

 

教学要求合理,内容充实

30

教学资源(含教材)丰富,有助于学习

30

课程学习后收获大,开课价值高

40

小计

100

我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3.体育课评价指标

类别

指标

权重(%)

 

老师关心我的课程学习状况

20

备课充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

20

教学方法、手段灵活多样

20

仪表得体,讲解清晰,示范准确

20

能陶冶性情、改善身体素质

20

小计

100

我对老师的总体评价

 

教学要求合理,内容充实

30

教学资源(含教材)丰富,有助于学习

30

课程学习后收获大,开课价值高

40

小计

100

我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4.双语课评价指标

类别

指标

权重(%)

 

老师关心我的课程学习状况

20

备课充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

20

外语讲解清晰,课内外均乐于答疑解惑

20

老师善于与学生互动,有良好的交流技巧

20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觉得很有收获

20

小计

100

我对老师的总体评价

 

教学要求合理,内容充实

30

教学资源(含教材)丰富,有助于学习

30

课程学习后收获大,开课价值高

40

小计

100

我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附件2: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供参考)

(同行及教学管理人员评价用)

1.非双语课评价指标

指标

权重(%)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先进、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

40

遵循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和教师工作规范,按时授课,不擅自调课、停课

20

在学校课程中心的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课件等相关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情况及时上网、更新

20

课程成绩构成、考核方式及评卷规范,提供评分标准和试卷分析报告,按时录入学生课程学习成绩

20

 

2.双语课评价指标

指标

权重(%)

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先进、丰富、安排合理,使用外语讲解表达通顺,注重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教学效果好

40

遵循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和教师工作规范,按时授课,不擅自调课、停课

20

在学校课程中心的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课件等相关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情况及时上网、更新,双语教学材料丰富

20

课程成绩构成、考核方式及评卷符合双语规范,提供评分标准和试卷分析报告,按时录入学生课程学习成绩

20

注:

只要出现严重教学事故,同行与教学管理人员评价即为零分。

附件3: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流程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将评价结果汇编发放至各学院及有关部处,同时收集反馈意见,提出改进办法。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对本学期评价结果进行维护,将本学期数据转入各位教师的基本信息库,为下一轮选课及人事考评、决策等提供参考依据。

 

主题词:

教学质量评价办法通知

抄送:

有关部门。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办公室2009年10月22日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