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4169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docx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docx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摘要:

文章主要从未成年期在个体心理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两方面论述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的地位,认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小康社会

  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法律角度上定义是以年龄为划分标准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心理学一般将未成年人心理发展阶段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初期——十七八岁。

因此,本文中的未成年也就是指个体从出生到十八岁之前。

  小康社会的思想源于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末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

2000年10月召开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目标,并做出具体的战略部署。

至此,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

  小康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未成年人是我国公民不可学少的一部分——我国现有未成年人约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

未成年期是个体生理、心理的各项指标活跃发展并成熟的时期,因此,是个体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期,也是最佳时期。

心理健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全的未成年人才能真正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同时,未成年人健康的成长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一、未成年期是个体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

  未成年期是心理系统全面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期

  个体在从出生到成年之前,几乎所有心理品质都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到成熟的过程。

从个体的发展史来看,儿童出生时并不具有心理现象。

这就是说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在出生后逐渐形成的。

  未成年期是心理品质塑造的最佳时期

  未成年期是各种心理品质定型化的关键时期,个体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几个高峰期都在未成年期,这段时间是教育影响最容易发挥作用的时期,部分时间段是某些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叫关键年龄、敏感期等。

在关键期,适当的教育往往会有显着的效果,如果教育不当也最容易产生问题。

有些心理品质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再形成,“狼孩”、“猪孩”等现象及相关研究都证明,各心理品质如果错过了关键期,不良影响将很难修复。

  研究表明,1-3岁是独立性发展的关键期;5岁是幼儿需要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需要从生理需要、物质需要向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转化;童年期,也就是个体在小学阶段,是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期。

有研究表明,我国儿童道德认知的形成大概在7-9岁之间;道德情感的发展大约在8-9岁之间;道德意志与行为的形成大约在7—9岁之间;少年期和青年初期,未成年人进入青春期,各种心理品质突飞猛进的发展,可以说这个时期个体的成长是整个人生的关键期。

少年期是性格发展的关键期;青年初期是社会化过程中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理想形成的关键期;青少年期是情绪情感发展的关键期,青少年情绪情感的成熟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个体整个未成年期是毕生发展的关键期,而青少年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青少年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个性发展,逐渐稳定,接近成人水平。

因此,教育影响的重点应该放在未成年期,尤其是心理教育。

  二、心理健康是未成年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结果,是良好社会适应的保障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标准有如下几点:

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统一协调;人际关系良好;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当然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总结和发展以往的理论不难概括出以下几点:

  未成年人心理品质的和谐发展

  心理品质的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未成年人的心理品质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因此,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心理品质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的根本。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心理品质的发展和完善是由低级到高级需要的满足过程。

人的心理品质是一个结构完整的心理系统,每种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与其他心理品质的发展相辅相成,犹如“木桶效应”,只有整体的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

  未成年人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

  心理潜能包含多方面内容,除了能力外,还包含心态、信念、品格等。

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及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

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学生由于受到不适当的批评等压力而引起畏惧、紧张、烦恼、愁闷等不健康的情绪,则会阻碍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使其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机能受到损害,而不利于其智力的发展;心理健康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心理健康者较容易适应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能根据客观的要求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也能尊重客观现实的规律,正确地认识世界,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骆伯巍、陈家麟的研究指出:

心理健康问题所造成的学生在情绪、性格和人际关系上的缺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社会适应和品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有些人会变得情绪忧郁、性情粗暴、行为野蛮。

少数人还可能由于不守纪律,不听劝告而发展到违法乱纪,成为犯罪分子。

  因此,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可以使个体产生发挥个人潜能的动力,还可以对个人潜能的发挥起到维持和调节作用,并使这种潜能的发挥保持健康的方向。

换句话说,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的标准,就是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

  未成年人社会生活的良好适应

  所谓社会适应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

从宏观的角度看,人类的发展受所处环境的限制,同时又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出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心理品质。

从社会适应的过程来看,个体要适应社会,一方面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要达到一种外在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个体内在的心理和谐发展。

那么这种内外的平衡与和谐发展,其实质就是个体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个体才能适应社会,也可以说,心理健康就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良好适应。

  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是小康社会建设的组成部分

  小康社会建设任重道远,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我国人口众多,但是“人才”队伍总量相对不足。

根据个体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人才培养应该从基础教育做起,显然,未成年人成为人才培养最有潜力的对象。

我国的人才培养有偏重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倾向性,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智力的开发,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与社会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很多高级人才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北京16所大学学生10年中辍学原因进行了分析,1982年以前主要为传染性疾病,而1982年以后则为精神障碍,同时,心理问题有上升的趋势。

大学生自杀、大学生犯罪;高级人才自杀、高级人才犯罪……调查和现实向我们以往的人才培养策略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人才培养不只是知识和智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养成。

  思想道德建设要先行,心理健康是基石。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素质是良好思想道德的心理基础,没有心理健康也就谈不上思想道德。

因此,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未成年人是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的培养,思想道德建设要先行;思想道德建设要保证,心理健康是基本。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建设和谐社会,所谓和谐社会有四层涵义: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自我和谐。

可见,和谐社会的四大关系无一例外的是以人为要素的关系,心理健康是个体正确处理和谐社会中各种关系的前提。

心理健康的个体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心理健康的个体情绪稳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较好的处理人际间的矛盾和纠纷;心理健康的个体能够正确处理与社会的关系:

心理健康的个体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可以在环境的变化中较好的自我调节,以适应新环境,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心理健康的个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的个体热爱生命,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大自然,懂得人与自然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心理健康的个体能够主动的创造条件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的个体趋向于自我实现,关注自身健康的发展,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不断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人的全面发展属于哲学范畴的概念,与心理学范畴的人的心理健康在本质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杨丽珠.儿童心理学纲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3、缪小春.儿童早期经验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2001(3).

  4、初春华,程宝华.维护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社会[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

(1).

  5、张海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争鸣综述及进一步思辨[J].心理学探新,2001(3).

  6、田宏碧,陈家麟.中国大陆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十年的述评[J].心理科学,200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