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499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docx

历届自考专升本心理学考试习题

98年专升本心理学试题

一、概念

1、意义识记

2、情绪和情感

3、意志

4、个性

5、兴趣

二、填空

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为了研究和学习的方便,一般把它分为和。

2、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

3、根据知觉的对象的特性,可把知觉分为、

和。

4、对于遗忘的原因,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学说:

、和压抑说。

5、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二是。

6、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和。

7、一般把人的意志活动分为和两个阶段。

8、一般认为,气质的生理机制是。

三、单项选择

1、有机体的一切心理活动,从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

A、反映B、反应C、反馈D、反射

2、能够觉察出差别的最小刺激量懂得能力叫做()。

A、绝对感觉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限D、差别感受性

3、记忆的品质有四个,其中最重要的是()。

A、敏捷性B、持久性C、精确性D、准备性

4、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A、抽象思维B、直觉思维C、发散思维D、集中思维

5、有的同学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A、转移B、分散C、分配D、起伏

6、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列宁说的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义务感

7、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是()。

A、动机斗争B、确定目的C、采取决定D、执行决定

8、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

四、判断

1、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因此,可以说知觉是感觉数量的总和。

2、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出现倒摄抑制的可能性越大。

3、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的,心理意识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人们参加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4、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时,运用变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分化概念。

5、当注意不集中时,人们对当前感知的事物很难有清晰的认识,所以注意是非常重要的认识过程。

6、“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情绪和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因此,情绪情感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反映。

7、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8、气质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特征。

五、简答

1、简要说明感知和思维的区别和联系。

 

2、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3、简述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4、简述性格的心理结构。

 

99年专升本考试心理学试题

一、解释概念

1、两种信号系统

 

2、正迁移与负迁移

3、意志的基本特征

4、性格

5、心理发展

二、判断题

1、“望梅止渴”,“谈梅生津”都是条件反射。

2、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3、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其外延也越大。

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明一个人的注意范围很大。

5、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统称为能力。

6、列宁说:

“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列宁说的感情是一个人的道德感的表现。

7、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名于知人,暗于知己”。

8、气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虽然不起决定作用,但能影响活动的效率。

9、能力类型的差异,并不标志能力的高低,而只表明能力的倾向。

10、刺激强度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单项选择

1、“一俊遮百丑,”“一好百好”讲的是社会知觉中的()。

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晕轮效应

2、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A、抽象思维B、直觉思维C、发散思维D、集中思维

3、有的学生听课时被教室外的歌声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注意()。

A、转移B、起伏C、分配D、分散

4、“见花落泪、见月伤心”,这种情绪属于()。

A、热情B、激情C、应激D、心境

5、情感的文饰性是()是学生的情感特点。

A、少年期B、青年初期C、童年期D、中年期

6、勤奋与懒惰属于()。

A、能力特征B、气质特征C、性格特征D、意志特征

7、某人动作迟缓、平稳、执着、内心思想状况不易外露,这种气质属于()。

A、抑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胆汁质

8、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特点的年龄阶段是()。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初期

9、识记一篇较长的系列材料时,往往中间忘的多,这是由于()造成的。

A、倒摄抑制B、外抑制和超限抑制C、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消退意志

10、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其关键的步骤是()。

A、发现问题B、分析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

四、简要回答

1、简述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怎样理解和对待少年的“成人感”?

3、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4、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如何?

 

5、能力的年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怎样根据这种差异对学生进行教育?

 

2000年专升本考试心理学试题

一、概念

1、前摄抑制

2、需要层次理论

 

3、智商

4、辐合思维

二、判断

1、气质主要是天生的,而性格受后天影响较大,因而性格比气质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2、意义识记是指对有意义的材料的识记。

3、明适应是指由于亮刺激的持续作用而使视觉感受性下降的一种现象。

4、注意的起伏是一种正常现象,能防止疲劳。

5、意志能调节外部动作,不能调节人自身的心理状态。

6、我们对某一对象的情感是比较稳定的,但对该对象的情绪则具有情景性。

三、选择

1、3岁前儿童主要是()思维。

A、形象B、抽象C、动作D、情绪

2、当过去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我们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叫()。

A、再认B、再现C、联想D、回忆

3、勤奋与懒惰、慷慨与自私描述的是一个人的()特征。

A、能力B、气质C、性格D、情感

4、“人云亦云,易受暗示”是与意志的()相反的一种品质。

A、目的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

5、“甜甜的话语”“轻快的乐曲”体验的感觉是()现象。

A、代偿B、对比C、适应D、联觉

6、“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A、应激B、心境C、激情D、焦虑

7、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

A、多样化复习B、及时复习C、合理分配复习时间D、过度学习

8、军事上的伪装是运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

9、“进退维谷”表现的动机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10、司机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速度,这是()。

A、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B、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

四、简答

1、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2、教学中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3、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4、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2001年师范类专升本试题

一、概念题

1、创造思维

2、意志

3、兴趣

4、心理健康

二、判断题

1、“望梅止渴”、“谈梅生津”都是条件反射。

2、气质在人的活动实践中虽然不起作用,但能影响活动的效率。

3、性格由对立的两极构成,是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统一。

4、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明于知人,暗于知己”。

5、两种学习材料完全相同时不产生倒摄抑制,完全不同时倒摄抑制最大。

6、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注意转移的表现。

三、说明题

下列词语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或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原理?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窥一斑而知全豹”

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4、“欲速则不达”

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6、“惊慌失措,目瞪口呆”

7、“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8、“勤能补拙”

四、简答题

1、简述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特点并比较其优劣。

 

2、为什么性格在个性中具有核心的意义?

 

3、如何根据能力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4、中学生的心理矛盾或冲突主要有哪些?

 

2003年专升本心理学试题

一、概念

1、心理学

2、间接兴趣

3、注意

4、能力

5、意志

二、选择题

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两部分?

()

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B、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什么心理现象?

()

A、嗅觉B、嗅觉对比C、嗅觉适应D、嗅觉感受性

3、早晚时间被充分利用,其学习效果优于白天,这是白天受什么干扰较多?

()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4、学生上课时边听边做笔记主要应用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D、转移

5、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A、原型B、原型启发C、定势D、功能固着

6、“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A、热情B、心境C、激情D、应激

7、百折不挠战胜困难,完成任务,是下列哪种意志品质的表现。

()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

8、智商的分布在整个人口中呈下列哪种状态?

()

A、常态分布B、偏态分布C、U型分布D、随机分布

9、“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哪种气质类型对应。

()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

10、一个人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但只能选择其一的冲突是。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三、简答题

1、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是什么?

 

2、怎样根据遗忘规律进行复习?

 

3、知觉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

论述学生的个性差异。

 

2004年专升本心理学试题

一、概念(12分,每题3分)

1、记忆

2、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3、应激

4、意志

二、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单项选择)

1、有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

这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5、有人能边听课边做笔记,这是注意的哪种品质?

()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D、转移

6、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

7、注意是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

()

A、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学C、组织特性D、认识过程

8、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A、原型B、原型启发C、定势D、功能固着

9、“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下列哪种意志品质的表现?

()。

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

7、百折不挠战胜困难,完成任务,是下列哪种意志品质的表现?

()。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

8、热爱并追求真理是哪种情感?

()。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荣誉感

9、“强、平衡、灵活”的神经类型与哪种气质类型对应?

()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

10、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之为()

A、气质B、性格C、意志D、情感

三、简答题(18分,每题6分。

答出要点并作出简要分析)

1、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情绪和认知的关系。

 

3、知觉过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10分)

试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2005年专升本心理学试题

一、概念:

(15分,每题3分)

1、知觉

2、思维

3、记忆表象

4、心境

5、性格

二、选择题:

(10分,每题1分)

1、百折不挠战胜困难,完成任务,是意志()的表现。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

2、“前怕狼,后怕虎”这种行为属于()冲突。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3、“强、平衡、灵活”的神经类型与()的气质类型相对应。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4、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心理学家是()。

A、缪勒B、赫尔募霍兹C、冯特D、费希纳

5、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画的是谁,这里反映出的知觉特性是()。

A、选择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

6、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以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种类是()。

A、发散思维B、创造思维C、聚合思维D、分析思维

7、某人智力测验原始分数为95分,其年龄组平均分为85,标准差为10,此人的离差智商为()。

A、100B、115C、120D、125

8、一个人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但只能选择其一的冲突是()。

A、宣泄法B、领悟疗法C、暗示疗法D、厌恶疗法

9、“一俊遮百丑”体现的心理效应类型是()。

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刻板印象

10、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情感基础上形成的心理上的相互关系是()。

A、人际吸引B、人际沟通C、人际关系D、人际交往

三、简答题:

(15分,每题5分)

1、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简述教学中应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四、论述题:

(10分)

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