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143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

 

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分析

xx中学始建于1928年,1997年被评为“xx省重点高中”,2001年被确认为xx省“国家级示范高中”,2004年转评为“xx省四星级高中”,2009年通过xx省四星级高中复审,在2010年素质教育省级督导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学校现占地面积150多亩,现有教职工228人,班级42个,学生1700多人。

一、学校发展现状

(一)办势

1.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理念引领,制度建设日趋完善

学校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的办学理念,以关爱好、服务好、发展好每一位学生为第一要务,并重视让师生收获幸福的体验。

学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目标明、过程细、考核勤、反馈实、坚持恒。

学校管理精细、规范,校园日趋和谐。

2.学校领导班子锐意进取,教师队伍素质优良

学校初步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学历达标、积极进取、潜力较大的优秀教师群体。

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好,学历、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的威信。

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高级教师1人,xx市学科、教育科研带头人8人,xx市、xx市教学能手11人,xx市、xx市教学新秀28人。

xx市、xx市班主任新秀3人,教育硕士毕业18人。

3.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实施“全员德育”策略,构建了“大德育”框架,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德育网络;学校以有形活动为载体、多元奖励为机制、自主完善为目标,在德育的形式、内容、方法、手段、渠道、评价等方面精心设计,有机切入,追求实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4.学校坚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课程活动平台,合理设置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以“三三四”课堂积极学习模式深化“活动单导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存在问题

1.硬件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2.德育认识有待提高,德育品质亟待升华

3.打造优秀教师团队极为迫切

4.课程建设与实施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5.聚焦课堂,进一步提高绿色质量仍是重大课题

6.科研意识不强,教育科研应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

7.学校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不鲜明,需要进一步凝练

8.对外交流,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方面还有待于加强

二、发展的宏观环境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

2.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高涨

3.高等教育普及化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三、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普通高中同质化的影响和克服

2.高校单一录取方式的导向和超越

3.传统高中名校的冲击和突围

4.外部良好环境的创设和内涵发展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内涵发展,努力在德育、课程、课堂、队伍建设、管理、科研等方面彰显特色,提升学校品质。

二、办学理念

近年来,我校在继承与发展、实践与创新中,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的办学理念。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的办学理念和“诚毅勤朴”的校训,遵循不断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求得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办学品位的发展思路,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的教育理想,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三、办学目标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现代教育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xx中学办成一所高品位、高质量、有特色的优质高中。

高品位:

是指具有高品位的学校文化。

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等,都始终围绕“科学求真、人文至善、和谐精美”这个校园文化建设核心,从而形成我校富有人文内涵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学校特色文化。

实施精致管理,各项工作都要关注细节,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追求把工作做到极致,追求完美。

高质量:

不仅仅单纯追求高考质量的稳步提高,更重视高质量的学校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打造“德业兼修、形神兼备、人文科学互融”的现代学校,培育“质朴大气、善思有为”的优秀学子。

有特色:

1.在管理中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的人本思想,重视对师生的人文关怀,营造“平等、尊重、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追求“和谐精美”的管理境界。

2.积极开发和实施人文和科学校本课程,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人文和科学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3.在课堂教学方面,以校本化的“三三四”课堂积极学习模式深化课堂教学,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构建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课堂。

四、培养目标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紧紧把握农村重点高中学生的特点,培养“质朴大气、善思有为”的和谐发展的现代新人,在学生的精神气质方面体现出“质朴大气”,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方面体现出“善思有为”。

“质朴大气、善思有为”就是培养学生朴实朴素,自信大气,心胸开阔,勤奋好学,自信自立,人格健全,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具体目标

重点项目:

(一)德育目标

要进一步强化、优化学校德育工作,积极探索德育现代化之路,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具有时代性、主体性、生活化特征,进一步凸现我校德育工作的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追求。

强化德育教育的目标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培养自尊、自律、自强的具有较强目标意识、做人意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的能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合格高中生。

(二)课程目标

进一步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创建和完善省课程基地建设。

(三)教学目标

深化教学改革,贯彻新课程理念,优化适应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管理机制,逐步完善评价制度,积极完善和实践“三三四”课堂积极学习模式。

(四)队伍建设目标

铸造一支“师德风范高尚,知识功底扎实,教育业务精湛,教学一专多能、身心素质良好”师资队伍。

基础项目:

(一)学校管理目标

建立以人为本、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以提高管理效能,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增强管理层对于学校共同价值取向的认同感;以优化整合统领学校工作大局,重新梳理管理流程,赋予各组室更多自主策划、自主运行的空间和权利。

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完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严、细、深、实、快的工作作风;以关注师生教学生态为宗旨,注重提升教育质量与教师生活质量,初步形成制度化、民主化、人文化和信息化的学校管理体系。

(二)教育科研目标

以校为本,聚焦课堂,建设学习型组织,优化科研环境,形成学术研究良好氛围。

经过三年的努力,完善“科研教研联动、多元参与”教科研特色,完成系列科研任务,建设一支精干得力科研骨干队伍。

(三)办学特色目标

在学校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科技、艺术教育见长的学校特色。

保持科技、体艺特色,动态调整科技、艺术类校本课程,催生新的特色项目,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和审美素养。

第三部分具体目标与实施策略

以“德育建设”、“课堂教学”和“师资队伍”为关键要素,以课程设置为统领,实施德育领先行动计划、课程丰实工程、教学攻坚行动计划和师资优化工程,以项目实践为推进,以高效、有序的管理和后勤保障为整合各要素的纽带,立足并落实学校发展规划。

通过课程设置和项目实践,围绕“科学求真、人文至善、和谐精美”这个核心,打造“德业兼修、形神兼备、人文科学互融”的现代学校,培育“质朴大气、善思有为”的优秀学子。

重点项目

一、实施德育领先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1)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德育课程体系。

(2)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3)优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模式。

(4)形成谐师生关系的若干策略。

(二)实施策略

1.在课程建设中丰富德育内涵

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基本德性与价值体系的构建,主要依托于课程。

本规划期内,围绕打造“德业兼修、形神兼备、人文科学互融”的现代学校,培育“质朴大气、善思有为”的优秀学子。

在德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尝试将显性与隐性德育课程相结合,在继续完善已有德育课程(社会实践类、自主参与类、项目研究类)的同时,着手构建仪式教育类德育课程与主题活动类德育课程,以期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德育课程体系,从而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

社会实践类德育课程:

强调体验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生活,完善道德规范,升华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品质。

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等。

自主参与类德育课程:

以学生俱乐部为载体,强调突出“自主”,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形成学生可持续的“自我教育”能力,进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宗旨。

项目研究类德育课程:

以教师指导下的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展开。

每学期由德育处提供课题项目,教科室做总辅导,班主任老师指导学生选题,学生也可以自己另外选择课题申报。

课题确立后,学生课题组聘请相关任课教师具体指导,共同研究完成。

通过师生共同进行项目研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增强价值判断能力。

仪式教育类德育课程:

将升旗仪式、十八岁成人仪式等课程化,主题系列化,内容模块化,形式多样化,在提升德育效果的同时,激励学生彰显个性。

主题活动类德育课程:

将文化艺术节活动、体育节活动、迎新活动等课程化,时间固定化,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在构思、组织及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雅的文化品位、健康的体魄等。

2.在转变学生管理模式中提升德育工作效率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成长的主体;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是非观,较强的独立意识与自主愿望,把成长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给他们以自强发展的广阔天地。

在本规划期内,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将尝试践行“三自”(自我设计、自主管理、自主成长)成长理念,通过搭建三级平台(学生会、班委会、合作小组),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体验成长的快乐,进一步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完善自我。

3.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模式的优化中提升德育实效

落实班级文化及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及校园文化在行为规范教育中的隐形价值;强化全员德育理念,优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增强行为规范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丰富活动形式,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寓教于乐。

完善课程建设,提升行为规范教育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环境)——课程(载体)——制度(保障)”三位一体的行为规范教育模式,提升德育实效。

4.在师德师风强化工程中提升德育工作保障

积极开展以“爱心、责任、奉献”为核心的师德教育主题活动,不断强化新时期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以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生态素养为重点,开展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和生态素养的实践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修养和育人能力。

5.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落实专职的心理教师,建设了心理咨询室,组建专门的研究队伍和管理机构,编撰了心理健康小报。

通过“七个一”为载体的心理教育活动,即一室(心理咨询室)、一课(班级隔周一节心理辅导课)、一箱(“心理咨询”信箱)、一队伍(心理教师队伍)、一报(泾苑心理导报)、一广播(“知心细语”广播)、一讲座(“青春漫谈”讲座),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用爱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触及学生灵魂,传输给学生正能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达成标志

1.2015学年初步完成德育策略的理论架构。

2.2015年完善相关心理教育设备实施,组建专门的研究队伍和管理机构。

3.2016学年仪式教育类德育课程与主题活动类德育课程初具雏形,完成课程标准的修订与教材的编撰。

4.2017学年完成《xx中学教师德育工作手册》的制定。

初步建构起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特别是适合“质朴大气、善思有为”素养培育班级管理模式。

二、实施课程丰实工程

(一)发展目标

(1)在完善各类课程并贯通各类课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序列。

(2)力争申报1项省级课程基地,完善生物学科基地

(二)实施策略

1.探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操作途径

本规划期内着手开展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相关工作。

一方面,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外围分析,即对学校生源情况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通过教师课堂观察、学生个人自述、学生访谈和座谈、学生问卷、家长访谈、学生作品等方式和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学习困难、对教学的满意度和希望等方面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整合,勾勒出学生学习需求剖面图。

针对学生学习需求,结合学校及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校本化的课程目标,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形成实施细则

2.构建“文化主题校本课程”序列

文化主题校本课程是以“文化”为主轴,融合语文、政治、历史、地理、艺术、美学、英语、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体育乃至社会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学科而形成的一门跨学科的拓展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校本课程。

该课程具有主题性、综合性、开放性三大特征,旨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人”。

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合理设置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科学设计课程的组合性和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中,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从规范化、信息化、多元化、持续化四个方面逐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化建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独具特色的课程服务。

3.高质量做好课程基地建设

认真对照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要求,进一步论证选项和可行性,2014年底前确定省课程基地培育项目,学校将加大投入,高标准投入,为创建xx省课程基地创造必要的硬件支撑。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

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建设人机互动、自主测验的教学用具、设施设备和教学场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内生机制的产生。

同时,通过课程基地的创建,引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进一步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发展。

4.完善生物学科基地的建设

我校作为xx市生物学科基地,将按照教育局教研室要求,和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名校、生物名师加强联系,就生物教学热点进行交流研讨。

以此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与生物学科内涵发展的重要平台。

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生物课程资源,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努力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生物学科特色的系列校本课程。

(三)达成标志

1.2015学年初步确立和统一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理念;2016学年初步完成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细则。

2.2016学年完成文化主题校本课程各模块课程标准的修订,2016完成各模块教材的编撰,2017学年完成课程的全面构建,进入正式实施。

3.2015年完成对现有教师自主开发课程的梳理和评价工作,确定5-10门重点建设课程;2017学年完成重点课程课程标准的制定;2016学年完成重点课程教材的编撰,确定实施规范。

4.2017学年完成各类课程之间关系的梳理,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序列。

5.本规划期内出版8-10校本教材。

三、实施教学攻坚行动

(一)发展目标

(1)教师教学行为由控制性教学行为转向整合性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2)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三三四”课堂积极学习模式,以此作为“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载体。

(二)实施策略

1.提炼“三三四”课堂积极学习模式的基本特征,丰富我校课堂理念,彰显学校特色

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立足于本校实际情况与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三三四”课堂积极学习模式的时代内涵与校本内涵,归纳“三三四”课堂积极学习模式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概括“三三四”课堂积极学习模式基本特征,丰富学校的课堂理念、教育理念,更好地体现学校特色。

2.建构校本化的“三三四”课堂积极学习模式课型,形成”三三四”课堂积极学习模式的评价标准

探索“三三四”积极学习模式基本课型,即以教研组落实有效教学为基础,鼓励各教研组、备课组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自习课等课型,系统构建具有校本和组本特色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其次是围绕质量改进教法,推动“三三四”积极学习模式有序展开,即按照提高教学准备、学案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后辅导等环节有效性的要求,正确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研究教材,做到准确把握;研究教法,做到科学合理;研究学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是围绕质量强化管理,保障“三三四”积极学习模式扎实进行,即通过专题攻关、校本教研、反思对话、固化成果等方式,扎实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开发学生学习智慧,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与学习行为,在教师精心建构的“三三四”课堂积极学习模式的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念,习得智慧的学习方式,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形成智慧的价值取向,建构完整的智慧人格,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

4.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提升教师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创新发展

加强对课标解读、学情摸查、学案设计、小组探究等环节的研究、评价。

通过优秀教师引领、示范和评学案、检目标、观课堂、思成效等途径提升“模式”实效性。

通过实验课观摩、专家点评、阶段研讨、学术沙龙、教学反思、汇报交流、课堂练兵、教学征文等一系列的有目的、有步骤、有组织的实践活动,保障课改推进。

通过龙头课题整体引领,专项课题灵活实践,研究成果及时推广等教育科研手段,不断深入开展改革实践。

(三)达成标志

1.2015学年完成“三三四”课堂积极学习模式校本内涵的描述。

2.2015学年完成“三三四”课堂积极学习模式评价标准的制定。

3.2016学年初步形成““三三四”课堂积极学习模式”的建设策略及文化主题课程的有效课堂模式及其呈现形态。

四、实施师资优化工程

(一)发展目标

(1)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教师梯队,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结构。

(2)9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经历,70%以上的教师能兼教一门以上的选修课程。

(3)形成一支中、高级职称比例协调、年龄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实施策略

1.继续加大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力度,营造良好的教师工作与成长环境

实施凝聚力工程,建立和谐校园;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学校人事制度,为优秀人才营造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坚持依法办学,营造公平合理竞争的学习工作环境;确立“人才强校”战略,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用好人才、人尽其才的大环境。

完善职称晋级、职务晋升的常态竞争机制。

实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任课循环机制,给每个老师展示的机会。

2.制定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激发教师自主发展意识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因是根本动力,教师有了自我发展的意识,才会有持久的发展动力。

通过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使他们明确自身的优势,增强自我发展的信心,了解自身的不足和分析目标达成条件缺失,找到努力的方向,从而确立三年奋斗目标和年度奋斗目标。

3.全面提升和重点培养相结合,加强学科领军人物和名师队伍的建设

实施“三级梯次队伍培养”工程和青蓝工程,在教师个人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名特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三个层次培养及管理,跟踪考核到人,实施自主发展、评价激励并举的各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加大实施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力度,形成特级教师(正高级高级教师)、学科(德育、教育科研)带头人、教学(班主任、教育科研)能手、教学(班主任、教育科研)新秀组成的骨干教师梯队。

4.成立“青年教师研究会”,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成立青年教师研究会队伍,更好发挥青年教师研究会的平台作用,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教育和教学特色,造就更多的教育教学新秀,建设xx中学的学科带头人、名师后备队伍。

5.成立“教师专业发展指导组”,促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组建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指导组”,引领学校教师实现思想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与教育环境创新。

着力培养三类骨干教师:

一是在常规教学中能够发挥带头作用的,如教学能手、把关教师等;一是在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如优秀班主任等;一是在教研和科研中发挥带头作用的,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

6.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和宽度,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围绕课题研究,采用专题讲座、“我的成长”等教育故事交流、师徒结对、问题研讨、个案分析等形式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和成长的平台。

建议教师读指定理论书籍和篇章,提倡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活动,来检验自己的教学行为,拷问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的技艺。

在此基础上,督促教师写出更多更高档次的教育教学论文。

(三)达成标志

1.2015学年组建“青年教师研究会”和“教师专业发展指导组”。

完善实施名特教师津贴考核奖励制度。

2.每年评选每年开展一次“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学标兵”、“十佳科研标兵”和“十佳服务标兵”的评选表彰。

3.到2017年,学校通过培养xx市、xx市教学(班主任、教育科研)新秀10-15人,xx市、xx市教学(班主任、教育科研)能手8-10人,xx市、xx市学科(德育、教育科研)带头人5-8名,xx市、xx市名师3-5人,特级教师、正高级高级教师1-2人,保证各学科有1名xx市教学能手以上的名特优教师。

4.到2017年有竞赛活动的学科有3名以上有事业心、荣誉感、甘于奉献的学科竞赛主教练或学科活动、学生活动辅导教师。

音、体、美等学科各有2-3人带出市内有影响的学科特长生队伍,各学科每年至少有1-2项项目获省、市以上奖励。

5.到2017年9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经历,70%以上的教师能兼教一门以上的选修课程。

6.规划期内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30%左右。

基础项目

一、学校管理

(一)工作目标

1.按照“确保质量,突出特色,注重内涵,激发活力,促进和谐”的要求,重点推进管理创新,全力提升管理团队的领导能力和执行力。

2.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加强民主管理和专业管理,突出质量管理和特色管理,突出重塑学校文化。

(二)具体措施

1.开展以培育、践行学校主流价值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继续强化“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学校精神,促使全校上下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为落实办学目标、管理创新目标奠定良好思想基础。

2.注重学校文化积淀和传承

把符合时代精神和以人为本的各种教育活动,尤其是其中富有创意的体现xx中学办学理念的各种设计、组织、活动,经过理性加工和内涵充实,变成为xx中学的符号、气质、精神、文化、传统。

进一步提高传统和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历史责任感。

3.开展以修订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全面清理现行各类章程制度,做好立、改、废工作,形成学校章程统领下的完备的可操作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进一步完善学校章程践行机制,不断提高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水平。

4.探索学校理事会、董事会和社区教育委员会作用

强化理事会、董事会和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参与办学的责任与权利,在学校课程建设、特长学生培养、学校转型发展、教育资源扩增等方面给予学校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强化党组织的监督保障作用,逐步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校务会议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