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1035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

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

中华传统文化

一、主题感悟。

(35分)

1.

 写出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日及相应的传统习俗。

(1)(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并回答问题。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____________,______在水里________烂成浆;再把浆________出来________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这一段文字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

①中国的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  )

②中国的造纸术最先传到了阿拉伯世界和欧洲。

(  )

③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  )

3.

______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____________的石拱桥,叫________桥,又叫________。

它是隋朝的石匠________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______年了,但它还是那么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它是劳动人民______和______的体现,是我国________的历史文化遗产。

4.

《清明上河图》是____宋画家________画的,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________,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________。

二、主题链接。

(16分)

1.日积月累。

(8分)

(1)我会填。

文房四宝:

________________

雅人四好:

________________

花中君子:

________________

中医四诊:

________________

(2)我会记。

京剧行当:

生旦净丑

自然美景:

风花雪月

2.你知道哪些传统文化?

你觉得有必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吗?

为什么?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主题应用。

(49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19分)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与春节、中秋节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后期。

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他在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自尽。

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仪式。

旧时,各家在门上插艾草,贴纸符;小孩还穿绣有老虎的肚兜和鞋,或佩戴艾草香囊,以期“驱鬼除邪”。

后来,在五月初四,家家户户还用青芦叶包裹糯米煮食,称为“粽子”。

粽子馅儿有红豆、蚕豆瓣、红枣、咸肉、鲜肉、火腿及虾子酱等。

粽子形状多样,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等。

初五上午,人们洒雄黄酒、悬挂艾草,以驱除毒蛇、蜈蚣、壁虎等动物。

吃午饭时,人们还要饮上几杯雄黄酒。

据说蛇类最怕雄黄,《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节那天饮了丈夫许仙倒的一杯雄黄酒而显露原形的。

如今,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备佳肴的习俗久盛不衰,许多农家仍用艾草熏烟。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4分)

轻视(   ) 隐藏(   )

2.下面对“端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五月的开端。

B.“午”通“五”,“端”是“一头”的意思。

C.“端”是开始、起初的意思,“午”与“五”同音,因此称五月五日为端午。

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如今,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

4.粽子有哪些特点?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主题练笔。

(30分)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

你家每年是怎么贴春联的?

请你把贴春联的过程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

中华传统文化

一、1.

(1)清明节 踏青、扫墓

(2)春节 放鞭炮、吃饺子、贴春联

(3)重阳节 登高、插茱萸

2.

(1)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2)剪碎或切断 浸 捣 捞 晒 蔡伦的造纸方法

(3)①√ ②× ③√

3.河北 世界闻名 安济 赵州桥 李春 一千四百多 雄伟 坚固 美观 智慧 才干 宝贵

4.北 张择端 古都风貌 生活情景

二、1.

(1)笔墨纸砚 琴棋书画 梅兰竹菊 望闻问切

2.示例:

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包粽子。

我觉得有必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因为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

三、

(一)1.重视 显露

2.C

3.屈原 春节 中秋节 吃粽子、饮雄黄酒、备佳肴、用艾草熏烟

4.粽子叶用青芦叶;米用糯米;馅儿有红豆、蚕豆瓣、红枣、咸肉、鲜肉、火腿及虾子酱等;形状多样,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等。

(二)思路点拨:

注意题目要求写贴春联的过程,回想一下家里是如何贴春联的,把过程用“先……再……然后……最后……”的结

构写出来即可。

 例文略。

三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控

(笔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

(共60分)

1.我会做到写字姿势正确,书写正确、美观。

(5分)

2.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3.我会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4分)

笼罩(lónglǒng)  折腾(zhēzhé) 松散(sǎnsàn)模样(mómú)

笼子(lónglǒng)  折磨(zhēzhé) 散步(sǎnsàn)模型(mómú)

4.我知道要先比一比,再组词。

(4分)

娇(    )  辨(    )  厉(    )密(    )

骄(    )  辩(    )  历(    )蜜(    )

5.我会照样子,填一填。

(6分)

(1)例:

红彤彤(ABB式)                    

(2)例:

依依不舍(AABC式)                  

(3)例:

无边无际(ABAC式)                  

6.我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5分)

神奇神秘

(1)美丽的玉女峰在我们面前揭开了她()的面纱。

(2)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    )地来到了。

继续连续持续

(3)这场大雨已经(    )一个星期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

(4)妹妹已经(    )3次考全班第一了,妈妈奖励她一块手表。

(5)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    )吃起来。

7.我会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4分)

闻:

①听见。

  ②听见的事情,消息。

  ③出名。

  ④用鼻子嗅气味。

(1)妈妈正在看新闻。

(   )

(2)你闻一闻,这是什么味道?

(   )

(3)耳闻不如一见,桂林的山水真的令我陶醉。

(   )

(4)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   )

8.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6分)

(1)今天的语文课上,我首先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改成拟人句)

                                    

(3)裁缝又补充一句:

“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改成转述句)

                                    

9.我会排序。

(6分)

()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卡在绿草中,像蓝天上缀着的星星。

()小花园在教室的左边,长八米,宽四米。

()花园四周的道路上都长满了青草,好像铺了一层绿毯。

()它紧靠短墙,由一排横、两排竖的篱笆和这面短墙围起来。

()花园里的花是老师精心栽培的,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盆里,构成了一个个图案。

()到了夏天,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绿叶,托着红的、黄的、蓝的、白的各种各样的花儿,美丽极了!

10.我会填空。

(10分)

(1)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地蹲着。

可是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2)“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斗笠”指的是。

(3)《我不能失信》一文的主人公是,在她身上我们学会了做人要

(4)《大林寺桃花》这首诗是写的,诗的后两句为:

“,

二、阅读理解。

(共15分)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

记得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

只见满山坡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黄色的花朵,好看极了。

野菊花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常以为它们是一棵棵小草。

可到了秋天,一旦开花,它们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

它们没有迷人的芬芳,更没有富丽华贵的姿色。

但它们的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很多用途。

那天我爬上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腿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

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

我顿时觉得清清凉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

外婆说,野菊花有消炎止血的功能。

新中国成立前穷人家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外伤,可管用了。

外婆又说,野菊花还是一种中药,能清热败火,治感冒。

我没有想到野菊花居然这么有用。

     

我回北方上学之前,一下子摘了不少野菊花带回家。

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

我喝过红枣茶、绿茶,可从来没喝过野菊花荼。

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地无私地向人们奉献。

它们平凡、朴素,却又那么顽强。

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认真读短文,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分)

2.给画线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3分)

①自然界②不呆板③表示理所当然

A.一旦开花,它们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

 ()

B.大自然真是神奇美妙。

 ()

C.只要认真学习,自然会取得好成绩。

 ()

3.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3分)

                           

4.读了短文,你知道野菊花有哪些用途了吗?

(4分)

A.           B.           C.           D.       

5.人们需要学习野菊花的什么精神?

(3分)

                                     

三、快乐习作。

(共25分)

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完成了不少习作练习,有介绍植物的,有介绍中华传统节日的,有介绍身边有特色的人的,有写自己的实验过程的,也有写国宝大熊猫的,还展开想象编了有趣的故事……学期即将结束,请你展示你最成功的一篇习作吧!

要求:

(1)题目自拟;

(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3)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一、2.狐狸衬衫负责泡沫迅速苏醒检验胖驴创举修建

3.lǒngzhēsǎnmúlóngzhésànmó

4.娇嫩骄傲辨别辩论严厉历史秘密蜜蜂

5.

(1)亮晶晶绿油油

(2)孜孜以求念念有词(3)自由自在人来人往

6.

(1)神秘神奇

(2)持续连续继续

7.

(1)②

(2)④(3)①(4)③

8.

(1)删去“首先”。

(2)示例: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在枝头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3)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9.615234

10.

(1)一模一样很威武很镇静一转眼

(2)比喻戴着斗笠的孩子们

(3)宋庆龄守信用(4)白居易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二、1.野菊花2.A.②B.①C.③3.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人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4.A.消炎止血B.清热败火C.治感冒D.泡茶喝

5.朴素、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