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2897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docx

高二历史上册月考测试题4

张掖二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月考试卷(10月)

高二历史

命题人:

刘平审题人:

李佩剑

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小题,1-30题各1分,31-40题各2分,共计50分)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

2.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

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商人()

A.不读儒学,文化浅薄B.忙于经商,行为粗疏

C.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D.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

3.胡适说:

“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至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济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

”据此可知(  )

A.韩非子是儒道思想的集大成者B.诸子以恢复西周统治为目标

C.诸子百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D.诸子学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

4.墨、儒、道、法四家学派的共同之处是(  )

A.主张仁政B.主张法治

C.反对战争D.适应变革

5.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下列人物中宣扬“心外无物”的思想家是()

A.荀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6.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7.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被一些学者称为“专制君主参谋集团”的学派是: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8.汉代时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汉代的统治思想,是因为它适应了()

A.发展经济的需要B.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

C.巩固统一的需要D.维护民本思想的需要

9.董仲舒对儒学思想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新”是指()

A.新儒学的内容更加丰富B.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思想

C.新儒学抛弃了传统儒学的陈旧观念D.新儒学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

10.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特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内心反省,以致良知D.纲常伦理,即为天理

11.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

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

()

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源

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南昌市城雕·鹅湖之会

12.“自哲学家朱熹的时代以来,”明朝一位学者说“真理已明白地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

”下列哪句话能为这位学者提供依据()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D.“致良知”

13.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几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

"从其内容看反映了()

A.程朱理学B.阳明心学C.李贽“异端”D.经世致用思想

14.“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

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

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

”这段话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

15.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16.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

”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17.明清时期以“异端”自居,自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事之至论”的进步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18.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

他的代表作是()

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

C.《天下郡国利病书》D.《坤舆万国全图》

19.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A.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主张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D.社会性质的差异

20.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B.破坏传统文化

C.反对任何意义上社会进步D.是错误的思想

21.古代历史建筑见证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

下列古迹与儒家思想的形成有关的是()

A.登封少林寺B.曲阜杏坛C.洛阳白马寺D.成都武侯祠

22.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他的思想体现了()

A.资产阶级的本质    B.人文主义的本质

C.封建主义的本质   D.启蒙运动的本质

23.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B.对自然界的研究

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D.对人性的研究

24.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学者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

25.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的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

26.“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禁欲主义  B.蒙昧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27.“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半醒状态。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D.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

28.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实质是()

A.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B.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C.反天主教的斗争D.反对奴隶主的斗争

29.右图引发了()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30.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这反映了

A.肯定人的价值及创造性的思想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D.追求幸福生活的思想

31.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

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

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

A.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B.崇尚自然,清净无为

C.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D.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

32.韩非子认为:

“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B.符合现代法治理念

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D.服务君主专制统治

3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

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A.风俗  B.贡赋   C.秩序 D.礼节

34.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35.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

“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

”材料主要反映出()

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

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

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

36.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37.某知名学者说:

“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这是对下列哪一观点的评述()

A.神灵主宰世界 B.水是万物的本原

C.人是万物的尺度D.美德即知识

38.恩格斯说:

“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其含义是()

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出来B.它把古文化古为今用

C.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D.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39.看下图,把圣母描绘成一个普通人的画家是()

 

①②③④

A.②B.④C.②④D.①②

40.2010年春节期间上映了史诗大片《孔子》。

孔子的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当前,我们提倡和谐社会,强调社会公平,特别是教育公平。

下列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注重人的全面发展B.以“礼”治理国家

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41题12分,42题12分,43题13分,44题13分,共计5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材料一: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孔子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至论天下之理……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材料四:

夫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分)

指出两种主张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4分)

李贽思想变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2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材料一: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

“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

”王守仁回答:

“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二:

朱熹说: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

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

程颐说:

“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

(2分)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分)

(2)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何相同之处?

(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

(只要各答出两条即可)(4分)

43.阅读下列材料:

(13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法文renaitre,原意为“再生”。

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在其《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中,始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

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了这一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却衰败下来,甚至湮灭了,直到此时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

——据关绍纪、陈庆军《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材料二:

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只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

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宗教神学观的冲击是有限的。

它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

而后期文艺复兴几乎遍及西欧各国。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已由佛罗伦萨移至罗马,罗马教皇甚至成为一些人文主义学者、艺术家的赞助人。

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

它更多的是创新,并因此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

——据齐涛《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三:

从14世纪到16世纪,佛罗伦萨虽然名义上仍处于以德国皇帝为首的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实质上却是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城市政权归资产阶级性质的七大行会掌握,佛罗伦萨居全欧首位的毛织业、银行业的企业主——资本家成为城市政府的主人,也对佛罗伦萨的新文化建设握有领导管理之权,这就为新文化的繁荣滋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据齐世荣《世界近现代史·干部读本》

请回答:

(1)文艺复说“再生”“复兴”是否符合实际?

(1分)为什么?

(2分)

(2)后期文艺复兴与早期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3分)举例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在各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只举一例即可)。

(3分)

(3)意大利为什么能够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

(4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3分)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

……《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

“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

”“故一则治,异则乱。

一则安,异则危。

”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

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

(1分)原因何在?

(2分)

(2)根据材料,概括总结自战国到西汉儒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6分)

(3)近年来,“孔子学院”相继在韩国、法国和非洲开办,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结合儒家思想的特点和当前的国际形势,分析“孔子学院”为什么能在许多国家开办?

(4分)

 

张掖二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月考试卷(10月)

高二历史

题号

41

42

43

44

总分

得分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41题12分,42题12分,43题13分,44题13分,共计5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分)

指出两种主张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4分)

李贽思想变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2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1)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

(2分)

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分)

 

(2)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何相同之处?

(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

(只要各答出两条即可)(4分)

 

43.阅读下列材料:

(13分)

(1)文艺复说“再生”“复兴”是否符合实际?

(1分)为什么?

(2分)

 

(2)后期文艺复兴与早期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3分)举例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在各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只举一例即可)。

(3分)

 

(3)意大利为什么能够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

(4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3分)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

(1分)原因何在?

(2分)

 

(2)根据材料,概括总结自战国到西汉儒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6分)

 

(3)近年来,“孔子学院”相继在韩国、法国和非洲开办,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结合儒家思想的特点和当前的国际形势,分析“孔子学院”为什么能在许多国家开办。

(4分)

 

张掖二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月考历史答案

1、A

2、【解析】选D。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从材料中“轻义”等信息可知,儒家认为商人的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因此将其列为四民之末,故选D项。

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C4、D5、D

6、【解析】选B。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B项是孟子的思想观点。

A项是荀子的观点,C项是墨子的观点,D项是韩非子的观点,均排除。

7、【解析】选C。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法家主张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儒家主张实行仁政,道家主张无为,因此,被一些学者称为“专制君主参谋集团”的学派是法家,故选C项。

8、C9、B10、D

11、【解析】选A。

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朱熹集理学之大成,陆九渊开心学之体系,力学与心学的最大分歧是世界的本原是理还是心,故选A项。

B、C、D是二者的共同点,均排除。

12、【解析】选C。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从材料中“自哲学家朱熹的时代以来”,“真理已明白地显示于世界”等信息可知,这位学者属于理学家,“格物致知”是朱熹的观点,故选C项。

A项是邓小平的言论,B、D两项是心学的观点,均排除。

13、【解析】选B。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材料中强调的是“心”“意”“良知”,这些都是心学强调的重点,因此应该选B项。

14、【解析】选A。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材料强调的是“究理”。

这从材料中“道理便在上面”和“”道理方泱洽通透这出信息可以看出。

因此,所谓的“究理”其实就是格物致知。

15、B、

16、【解析】选A。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从材料中“先天不足”,“时代性的缺陷”等信息可知,作者认为他们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时代局限性,即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故选A项。

B、C、D三项都是以A项为基础,均排除。

17、A18、C19、C20、A21、B22、B23、C24、C25、B26、C27、A28、A29、C

30、A

31.B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

依据所学可知,A是儒家的主张;B是道家的主张;C是法家的主张;D是墨家的主张。

庄子,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故选B。

32.D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是:

君主不能因大臣就对他法外开恩,大臣触犯法律也应受到制裁。

可以看出,韩非子认为所有臣民都应该遵守法律,从而巩固君主专制统治,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33.C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儒家认为确立礼是国家的躯干,认为杀害有礼者,就是在戕害国家躯体,制造祸端。

那么对于一国而言,“礼”即是国家的统治秩序。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

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C项。

34.B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题干信息可知,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这是民本思想的体现,而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即臣民要绝对服从于君主,这是对民本思想的背离,故本题应选B。

其他几项与事实不符。

35.A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

的意思本身就是说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A。

36、B

37、C “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是说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即“人是万物的尺度”。

38、D39、B40.D

41、答案:

(12分)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1分),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1分)孔子的主张在当时诸候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2分)董仲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

(2分)

(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应该遵循伦理道德,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维护孔子的权威地位(2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挑战孔子的权威地位(2分)。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分)

42、答案:

(12分)

(1)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分)“致良知”。

(2分)

(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1分)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1分)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礼来约束社会,(1分)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1分)

(3)可取的一面:

(只要答出两条即可)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