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5628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docx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可用于心悸、失眠、多梦的药物是:

A.山茱萸B.五味子c.金樱子

D.覆盆子E.桑螵蛸

答案:

B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均能固精止遗,但只有五味子兼能宁心安神,故选B。

2.既能敛肺止咳,又能涩肠止泻的药物是:

A.乌梅B.金樱子c.白果

D.肉豆蔻E.赤石脂

答案:

A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中金樱子、肉豆蔻、赤石脂能涩肠止泻;白果能敛肺止咳;只有乌梅兼有二者功效,故选A。

3.具有敛汗、除热作用的药物是:

A.麻黄根B.五味子c.浮小麦

D.山茱萸E.金樱子

答案:

C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均能敛汗,但只有浮小麦兼有除热作用,故选C。

4.可用于久咳、失音的药物是:

A.苏子B.罂粟壳C.白芥子

D.诃子E.川贝母

答案:

D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中苏子降气止咳,白芥子温肺止咳,川贝母润肺止咳,罂粟壳敛肺止咳,而诃子除敛肺止咳之外,善能利咽开音,故选D。

5.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的药物是:

A.诃子B.五味子C.乌梅

D.五倍子E.覆盆子

答案:

B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诃子、乌梅、五倍子能上敛肺气,覆盆子能下滋肝肾之阴,只有五味子兼具二者功效,故选B。

6.既能益肾固精,又能补脾止泻的药物是:

A.山茱萸B.覆盆子c.枸杞子

D.金樱子E.莲子

答案:

E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中山茱萸、覆盆子、金樱子、莲子均能益肾固精,枸杞子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而莲子兼能补脾止泻,故选E。

7.能敛肺降火、敛汗止血的药物是:

A.五倍子B.乌梅C.白果

D.五味子E.诃子

答案:

A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中均能敛肺止咳,但兼具降肺火、敛汗、止血多种作用的只有五倍子,故选A。

8.既能涩肠止泻,又能安蛔止痛的药物是:

A.五味子B.金樱子C.诃子

D.肉豆蔻E.乌梅

答案:

E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均能涩肠止泻,然安蛔止痛为乌梅的特有功效,故选E。

9.麻黄根的使用注意是:

A.肺虚者忌用B.年老体弱者忌用C.孕妇忌用

D.有表邪者忌用E.脾胃有湿热者忌用

答案:

D

答案分析:

麻黄根味涩性收敛,为了避免表邪由表入里,恋邪不去故以上五个备选答案中选D。

10.虚寒久泻,腹胀食少,宜选:

A.乌梅B.诃子C.肉豆蔻

D.赤石脂E.金樱子

答案:

C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均能涩肠止泻,而只有肉豆蔻既能涩肠止泻,又能温中行气,故选C。

11.既能敛汗,又能补肾宁心安神的药物是:

A.酸枣仁B.五味子C.浮小麦

D.牡蛎.E.龙骨

答案:

B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均能敛汗,但浮小麦无安神作用,酸枣仁为养心安神,龙骨、牡蛎为镇惊安神,而五味子既敛汗,又能补肾宁心安神,故选B。

12.外用能收湿敛疮,且有解毒消肿作用的药物是:

A.海螵蛸B.连翘C.赤石脂

D.五倍子E.蒲公英

答案:

D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中海螵蛸、赤石脂能收湿敛疮,连翘、蒲公英有解毒消肿作用,而五倍子兼具以上二者作用,故选D。

13.既能敛肺止咳,又能利咽开音的药物是:

A.桔梗B.薄菏C.射干

D.诃子E.五倍子

答案:

D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中桔梗有利咽开音,但无敛肺止咳作用;薄菏、射干有利咽作用;五倍子有敛肺止咳作用;而诃子既能敛肺止咳,又能利咽开音,故选E。

14.既能健脾止泻,又能除湿止带的药物是:

A.芡实B.椿皮C.鸡冠花

D.白芷E.白果

答案:

A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均能止带,然白芷、椿皮能燥湿止带,但无健脾止泻作用;鸡冠花、白果仅收敛止带;而芡实既能健脾止泻,又能除湿止带,故选A。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煅牡蛎B.桑螵蛸C.巴戟天

D.海螵蛸E.金樱子

1.既能固精,又能补肾助阳的药物是:

2.既能固精,又能收敛止血的药物是:

答案:

1.B2.D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中巴戟天有补肾壮阳,但无固精作用;煅牡蛎、金樱子具有固精作用;.桑螵蛸既能固精,又能补肾助阳,故第1题选B;海螵蛸既能固精,又能收敛止血故第2题选D。

A.五味子B.山茱萸C.龙骨

D.柏子仁E.菟丝子

3.既能收敛固涩,又能宁心安神的药物是:

4.既能收敛固涩,又能补益肝肾的药物是:

答案:

3.A4.B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中山茱萸、龙骨具有收敛固涩功效,但山茱萸有补益肝肾而无安神作用,龙骨为镇惊安神;柏子仁有宁心安神作用,但无收敛固涩;菟丝子;能补益肝肾,但无固涩及安神作用;五味子既能收敛固涩,又能宁心安神,故第3题选A。

第4题选B。

A.覆盆子B.桑螵蛸C.金樱子

D.补骨脂E.鸡内金

5.既能固精缩尿,又能明目的药物是:

6.既能固精缩尿,又能涩肠止泻的药物是:

答案:

5.A6.C

答案分析:

以上五个备选答案均能固精缩尿,但仅覆盆子能明目;金樱子又能涩肠止泻,故第5题选A;第6题选C。

A.心悸、失眠B.自汗、盗汗C.带下

D.崩漏下血E.久咳虚喘

7.五味子、莲子均可治:

8.白果、芡实均可治:

答案:

7.A8.C

答案分析:

五味子、莲子均能宁心安神,可治心悸、失眠的病证,故第7题选A;白果、芡实都具止带作用,常用之带下病证,故第8题选C。

A.既能收敛止血,又能敛疮B.既能固精缩尿,又能涩肠止泻

C.既能固精止带,又能制酸止痛D.既能凉血止血,又能解毒敛疮

E.既能收敛止血,又能消肿生肌

9.赤石脂、地榆都具有的功效是:

10.赤石脂、海螵蛸都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

9.A10.A

答案分析:

赤石脂的功效为收敛止血,敛疮生肌,涩肠止泻。

地榆的功效为收敛止血、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其共同的功效是收敛止血,敛疮,故第9题选A;海螵蛸的功效为收敛止血,收湿敛疮,固精止带,制酸止痛,其与赤石脂的共同功效为收敛止血,敛疮,故第10题亦选A。

A.镇惊安神B.平肝潜阳C.收敛固涩

D.补益肝肾E.养心安神

11.山茱萸、龙骨的共同功效是:

12.莲子、酸枣仁的共同功效是:

答案:

11.C12.E

答案分析:

山茱萸的功效为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龙骨的功效为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二者共同功效为收敛固涩,故第11题选C;莲子功效为固精止带,补脾止泻,益肾养心。

酸枣仁功效为养心益肝,安神,敛汗,二者共同功效为养心安神,故第12题选E。

A.固精B.缩尿C.止带

D.止汗E.止泻

13.芡实、白芷的共同功效是:

14.麻黄根、白术的共同功效是:

答案:

13.C14.D

答案分析:

芡实功效为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白芷的功效为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其共同功效为止带,故第13题选C;麻黄根功效为固表止汗。

白术功效为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其共有功效是止汗,故第14题选D。

A.固精缩尿B.益肝肾明目C.消食健胃

D.涩肠止泻E.敛肺降火

15.鸡内金、覆盆子的共同功效是:

16.五倍子、仙鹤草的共同功效是:

答案:

15.A16.D

答案分析:

鸡内金功效为消食健胃,涩精缩尿。

覆盆子的功效为固精缩尿,益肝肾明目,二者共同功效为固精缩尿,故第15题选A;五倍子功效为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等。

仙鹤草功效为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

其共同功效为涩肠止泻,故第16题选D。

(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2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

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

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

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

如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

A.麻黄根B.黄芪

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

1.气虚自汗宜选:

2.阴虚盗汗宜选:

答案:

1.C2.A

答案分析:

黄芪具有益卫固表止汗作用,故适用于气虚自汗证;麻黄根具有敛肺固表止汗,对于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均可用之,故第1题选C;第2题选A。

A.津伤口渴,消渴证B.心悸失眠

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3.五味子常用治:

4.丹参常用治:

答案:

3.C4.B

答案分析:

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作用,常用于治疗津伤口渴,消渴证及心悸失眠等证,故第3题选c;而丹参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可治心悸失眠的病证,故第4题选B。

A.敛肺止咳B.生津止渴

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5.乌梅具有的功效是:

6.玉竹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

5.C6.B

答案分析:

乌梅具有敛肺止咳,生津止渴,涩肠止泻,安蛔止痛功效,故第5题选C;玉竹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作用,故第6题选B。

A.敛肺止咳B.涩肠止泻

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7.五倍子的功效是:

8.诃子的功效是:

答案:

7.C8.C

答案分析:

五倍子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诃子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利咽开音;二者均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功效,故第7题选C;第8题选C。

A.涩肠止泻B.固精缩尿止带

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9.金樱子的功效是:

10.赤石脂的功效是:

答案:

9.C10.A

答案分析:

金樱子的功效是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止带。

故第9题选C;赤石脂的功效是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故第10题选A。

A.大汗不止,体虚欲脱B.肾虚阳痿

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11.山茱萸常用治:

12.人参常用治:

答案:

11.C12.C

答案分析:

山茱萸、人参均可治大汗不止,体虚欲脱及肾虚阳痿病证,但二者机理不同。

山茱萸治大汗不止,体虚欲脱乃是取其收敛止汗,固涩滑脱之功;人参治大汗不止,体虚欲脱乃是取其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之功;山茱萸既益精,又助阳,为平补阴阳之品,可用于肾虚阳痿;人参补肾益气,故亦用于肾虚阳痿。

故第11、12题均选C。

A.遗精滑精B.胃痛泛酸

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13.海螵蛸常用治:

14.煅牡蛎常用治:

答案:

13.C14.C

答案分析:

海螵蛸、煅牡蛎均具有固精止遗,制酸止痛功效,均可用于遗精滑精,胃痛泛酸之证,故第13、14题均选C。

A.肾虚遗精、遗尿B.肝肾不足,目暗不明

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15.覆盆子常用治:

16.鸡内金常用治:

答案:

15.C16.A

答案分析:

覆盆子具有固精缩尿,益肝肾明目之功效,可用于肾虚遗精、遗尿及肝肾不足,目暗不明之证,故第15题选C;而鸡内金具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功效,可用治肾虚遗精、遗尿之证,故第16题选A。

(四)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浮小麦主治的病证是:

A.自汗B.脏躁病C.盗汗

D.骨蒸潮热E.食积不化

答案:

ACD

答案分析:

浮小麦所主治的病证是自汗,盗汗,骨蒸潮热故选ACD。

2.收涩药中具有收敛止汗的药物是:

A.浮小麦B糯稻根须.C.五味子

D.五倍子E.山茱萸

答案:

ABCDE

答案分析:

收涩药中具有收敛止汗的药物是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须、五味子、五倍子、山茱萸等,故选ABCDE。

3.五倍子主治的病证是:

A.肺虚久咳B.遗精滑精C.久泻久痢

D.自汗盗汗E.崩漏下血

答案:

ABCDE

答案分析:

五倍子所主治的病证为肺虚久咳,遗精滑精,久泻久痢,自汗盗汗,崩漏下血,湿疮肿毒等故选ABCDE。

4.具有固精止遗功效的药物是:

A.补骨脂B.刺猬皮C.覆盆子

D.桑螵蛸E.益智仁

答案:

ABCDE

答案分析:

收涩药中具有固精止遗功效的药物是五味子、五倍子、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芡实、刺猬皮等;而补骨脂与益智仁则是补阳药中具有固精止遗作用的药物,故选ABCDE。

5.收涩药中能收敛止带的药物是:

A.禹余粮B.海螵蛸C.椿皮

D.鸡冠花E.芡实

答案:

ABCDE

答案分析:

收涩药中能收敛止带的药物是禹余粮、金樱子、海螵蛸、莲子、芡实、椿皮、鸡冠花等,故选ABCDE。

6.具有敛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

A.五味子B.罂粟壳C.诃子

D.白果E.紫苏子

答案:

ABCD

答案分析:

收涩药中具有敛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等;白果是止咳平喘药中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而紫苏子只是降气止咳,为干扰答案,故选ABCD。

7.金樱子所主治得病证是:

A.遗精滑精B.遗尿尿频C.带下

D.久泻久痢E.久咳虚喘

答案:

ABCD

答案分析:

金樱子所主治的病证为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久泻久痢,故选ABCD。

8.莲子所主治的病证是:

A.遗精滑精B.带下C.脾虚泄泻

D.心悸、失眠E.肾虚阳痿

答案:

ABCD

答案分析:

莲子所主治的病证为遗精滑精,带下,脾虚泄泻,心悸、失眠故选ABCD。

9.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药物是:

A.侧柏叶B.石榴皮C.蒲黄

D.椿皮E.山茱萸

答案:

ABCD

答案分析:

收涩药中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药物是五倍子、石榴皮、赤石脂、禹余粮、海螵蛸、刺猬皮、椿皮、鸡冠花等;蒲黄既能化瘀止血,又能收敛止血;而山茱萸能补肝肾固冲任以止血,故选ABCD。

10.具有涩肠止泻功效的药物是:

A.补骨脂B.灶心土C.肉豆蔻

D.石榴皮E.乌梅

答案:

BCDE

答案分析:

收涩药中具有涩肠止泻功效的药物是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石榴皮、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金樱子、莲子、芡实、椿皮、鸡冠花等;灶心土既能温中,又能涩肠止泻;补骨脂虽能止泻,但其为温脾止泻,故选BDCE。

二、填空题

1.收涩药分别具有、、、、、等作用。

答案:

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收敛止血、止带

2.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均不宜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

答案:

表邪未解,湿热;郁热未清者

3.麻黄根甘平味涩,入肺经而能行肌表、实卫气、固腠理、闭毛窍,为之要药。

答案:

敛肺固表止汗

4.浮小麦甘凉入心,能益心气、敛心液;轻浮走表,能实腠理、固皮毛、为,之佳品。

答案:

养心敛液,固表止汗

5.五倍子酸涩收敛,性寒清降,入于肺经,既能,又能,适用于久咳及肺热咳嗽。

因本品又能止血,故尤宜用于者。

答案:

敛肺止咳;清肺降火;咳嗽咯血

6.诃子酸涩而苦,其既收又降,既能,又能,为治失音之要药。

答案:

敛肺下气止咳;清肺利咽开音

7.肉豆蔻辛温而涩,入中焦,能暖脾胃,固大肠,止泻痢,为治疗之要药。

答案:

虚寒性泻痢

8.山茱萸酸微温质润,其性温而不燥,补而不峻,补益肝肾,既能,又可,为之要药。

答案:

益精;助阳;平补阴阳

9.莲子甘可补脾,涩能止泻,既可,又能。

故治脾虚久泻,食欲不振者。

答案:

补益脾气;涩肠止泻

10.芡实治肾虚不固之腰膝酸软,遗精滑精者,常与相须而用。

答案:

金樱子

11.芡实能、、,为治疗带下证之佳品。

答案:

益肾健脾、收敛固涩、除湿止带

12.五倍子与五味子均具有、、、、的功效。

然五倍子于敛肺之中又有及作用;而五味子则又能。

答案:

敛肺止咳、敛汗止汗、涩精止遗、涩肠止泻;清肺降火,收敛止血;滋肾

13.海螵蛸与桑螵蛸均有作用,但桑螵蛸固涩之中又能,而海螵蛸较强。

答案:

固精止遗;补肾助阳;固涩力

14.芡实与莲子均能、、,其补中兼涩;但芡实益脾肾固涩之中,又能。

答案: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除湿止带

15.诃子的功效为,,。

其煨用功偏,生用功偏。

答案: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涩肠止泻;敛肺清热利咽开音

16.肉豆蔻的功效为,。

其内服须用。

答案:

涩肠止泻,温中行气;煨熟去油

三、简答题

1.何为收涩药?

答案:

凡以收敛固涩,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2.收涩药与补虚药配伍之意义为何?

答案:

运用收涩药治疗滑脱病证,只是治病之标,敛其耗散,固其滑脱,防其因滑脱不禁而致正气衰竭,变生他病。

由于滑脱病证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故应用收涩药治疗时,须与相应的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

3.简述固表止汗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

答案:

本类药物性味多为甘平,性收敛。

多入肺、心二经。

能行肌表,调节卫分,顾护腠理而有固表汗止汗之功。

临床常用于气虚肌表不固,腠理疏松,津液外泄而自汗;阴虚不能制阳,阳热迫津外泄而盗汗。

4.简述敛肺涩肠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

答案: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肺经或大肠经。

分别具有敛肺止咳喘、涩肠止泻痢作用。

主要用于肺虚喘咳,久治不愈或肺肾两虚,摄纳无权的虚喘证;以及大肠虚寒不能固摄或脾肾虚寒所致的久泻、久痢。

5.简述固精缩尿止带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

答案: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肾,膀胱经。

具有固精、缩尿、止带作用。

某些药物甘温还兼有补肾之功。

适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以及带下清稀等证。

6.比较麻黄与麻黄根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

麻黄与麻黄根,二药同出一源,均可治汗。

然前者以其地上草质茎入药,主发汗,以发散表邪为用,临床上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后者以其地下根及根茎入药,主止汗,以敛肺固表为用,为止汗之专药,可内服、外用于各种虚汗。

7.比较桑螵蛸与海螵蛸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

海螵蛸与桑螵蛸,两药均有固精止遗作用,均可用以治疗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等证。

但桑螵蛸固涩之中又能补肾助阳,而海螵蛸固涩力较强。

8.莲子最适用于何种心悸、失眠证?

答案:

莲子最适用于治心肾不交之虚烦、心悸、失眠者。

因本品甘平,入于心肾,能养心血,益肾气,交通心肾而有安神之功,故适用于本证。

9.为何说芡实为止带之要药?

答案:

本品既能益肾健脾、收敛固涩,又能除湿止带。

故既可治脾肾两虚之带下清稀,又可治湿热带下,为治疗带下证之要药。

10.指出肉豆蔻的功效及临床主要应用。

答案:

肉豆蔻的功效为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临床上主要用于脾胃虚寒之久泻、久痢者。

脾肾阳虚,五更泄泻者及胃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证。

12.指出诃子的功效及临床主要应用。

答案:

诃子的功效为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临床上主要用于久泻,久痢及久咳,失音者。

13.指出海螵蛸的功效及临床主要应用。

答案:

海螵蛸的功效为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临床上主要用于肾虚遗精、滑精、带下清稀者。

崩漏,吐血,便血及外伤出血。

胃痛吐酸。

外用治湿疮,湿疹,溃疡不敛等。

14.指出芡实的功效及临床主要应用。

答案:

芡实功效为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临床主要应用于遗精滑精。

脾虚久泻及带下等证。

15.为何说乌梅为安蛔之良药?

答案:

因为蛔得酸则静,本品极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可用于蛔虫所致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证,故为安蛔之良药。

16.莲子、莲须、莲房、莲子心、荷叶、荷梗各具那些功效?

答案:

莲子功能固精止带、补脾止泻、益肾养心。

莲须功能固肾涩精。

莲房功能止血化瘀。

莲子心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

荷叶功能清暑利湿,升阳止血。

荷梗功能通气宽胸,和胃安胎。

四、论述题

1.试述收涩药的含义、药性、功效、适应证、配伍、使用注意及分类。

答案:

含义:

凡以收敛固涩,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药性:

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肾、大肠经。

有敛耗散,固滑脱之功。

功效:

本类药物分别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收敛止血、止带等作用。

适应证:

收涩药主要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盗汗、久咳虚喘、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的病证。

配伍:

临床应用本类药时,须与相应的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

如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则分别配伍补气药、补阴药;脾肾阳虚之久泻、久痢者,应配伍温补脾肾药;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者,当配伍补肾药;冲任不固,崩漏不止者,当配伍补肝肾,固冲任药;肺肾虚损,久咳虚喘者,宜配伍补肺益肾纳气药等。

总之,应根据具体证候,寻求根本,适当配伍,标本兼治,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使用注意:

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

但某些收涩药除收涩作用之外,兼有清湿热、解毒等功效,则又当分别对待。

分类:

收涩药根据其药性及临床应用的不同,可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类。

2.结合五味子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阐述五味子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答案:

五味子药性是酸、甘,温。

归肺、心、肾经。

五味子的功效是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主治久咳虚喘。

自汗,盗汗。

遗精,滑精。

久泻不止。

津伤口渴,消渴。

心悸,失眠,多梦等症。

五味子味酸收敛,甘温而润,能上敛肺气,下滋肾阴,为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

治肺虚久咳及肺肾两虚喘咳证。

五味子以酸为主,入肺善能敛肺止汗,故治自汗、盗汗。

五味子甘温而涩,入肾,能补肾涩精止遗,为治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精之常用药。

治滑精及梦遗者。

五味子味酸涩性收敛,能涩肠止泻。

配伍温补脾肾药物治脾肾虚寒久泻不止。

五味子甘以益气,酸能生津,具有益气生津止渴之功。

可治热伤气阴,汗多口渴及阴虚内热,口渴多饮之消渴证。

五味子既能补益心肾,又能宁心安神。

治阴血亏损,心神失养,或心肾不交之虚烦心悸、失眠多梦等症。

3.结合乌梅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阐述乌梅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答案:

乌梅药性为酸、涩,平。

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为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主治肺虚久咳、蛔厥病证及虚热消渴证。

乌梅味酸而涩,其性收敛,入肺经能敛肺气,止咳嗽。

适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证。

乌梅酸涩入大肠经,有良好的涩肠止泻痢作用,为治疗久泻、久痢之常用药。

乌梅味极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为安蛔之良药。

适用于蛔虫所致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证。

乌梅味至酸性平,善能生津液,止烦渴。

治虚热消渴证。

此外,本品炒炭后,涩重于酸,收敛力强,能固冲止漏,可用于崩漏不止,便血等;外敷能消疮毒,可治胬肉外突,头疮等。

4.结合山茱萸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阐述山茱萸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答案:

山茱萸的药性是酸、涩,微温。

归肝、肾经。

功效为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阳痿。

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崩漏,月经过多。

及大汗不止,体虚欲脱等证

山茱萸酸微温质润,其性温而不燥,补而不峻,补益肝肾,既能益精,又可助阳,为平补阴阳之要药。

治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者。

命门火衰,腰膝冷痛,小便不利及阳痿者。

山茱萸既能补肾益精,又能固精缩尿。

于补益之中又具封藏之功,为固精止遗之要药。

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及肾虚膀胱失约之遗尿、尿频者。

山茱萸入于下焦,能补肝肾、固冲任以止血。

治妇女肝肾亏损,冲任不固之崩漏及月经过多者。

山茱萸酸涩性温,能收敛止汗,固涩滑脱,为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

治大汗欲脱或久病虚脱者。

此外,本品亦治消渴证。

5.结合桑螵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