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6857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1节概述

心血管病的分类:

、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先天性心血管病和后天性心血管病

、按病理解剖分类可分为心内膜病、心肌病、心包疾病、大血管疾病

、按病理生理分类可分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脏压塞

在诊断心血管病时,需将病因、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分类诊断先后列出。

例如:

诊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时要列出: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因);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病理解剖);心房颤动,心功能

级(病理生理)。

→(会看就行)

护理评估:

1、病史:

现病史、个人史及婚育史、既往史及家族史、目前状况、相关病史、生活史

2、心理-社会评估

3、身体评估:

一般状态、皮肤黏膜、肺部检查、心脏血管检查、腹部检查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P111

、心源性呼吸困难p112

概念:

由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患者呼吸时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

【病因】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淤血,亦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心脏压塞时。

【临床表现】

、劳力性呼吸困难:

常为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夜间已入睡后因突然胸闷、气急而憋醒,被迫坐起,呼吸深快。

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重者可伴有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气喘、发绀、肺部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

、端坐呼吸:

为严重肺淤血的表现

4、急性肺水肿

护理评估:

病史,身体评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肺部感染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困难所致能量消耗增加和机体缺氧状态有关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2起居护理3饮食护理4用药护理5对症护理6心理护理

休息与体位:

卧床休息,可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双腿下垂

①明显呼吸困难时应卧床休息。

②劳力性呼吸困难者,应减少活动量,以不引起症状为度。

③对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者,应给予高枕卧位或半卧位,加强夜间巡视。

④对端坐呼吸者,可使用床上小桌,让病人扶桌休息,必要时双腿下垂。

⑤注意病人体位的舒适与安全,避免受压,必要时加用床栏防止坠床。

⑥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开窗通风,但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对着病人,衣着宽松,避免排便时用力过度。

氧疗:

氧流量一般为2~4L/min

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

病人24小时内输液总量控制在1500ml内为宜,输液速度20~30滴/分。

⑷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定活动量和持续时间

协助和指导病人生活自理:

饮食护理、皮肤与口腔护理,尽可能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

、心源性水肿p113

概念:

由于心血管疾病导致过多的体液集聚在组织间隙

病因:

最常见是右心衰竭

特点:

下垂性、凹陷性水肿,常见于卧床病人的腰骶部、会阴或阴囊部,非卧床病人的足踝部、胫前。

重者可延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

此外,病人还可伴有尿量减少,近期体重增加等。

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与钠水潴留及体循环淤血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护理措施、护理评估:

参见慢性心力衰竭的有关护理措施。

、胸痛(了解)

部位:

心前区,胸骨后

、心悸(了解)

概念:

自觉心跳或心慌的不适感

一般无危险性,但少数由严重心律失常所致者可发生猝死。

、心源性晕厥(了解)

概念:

暂时性广泛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急促而短暂的可逆性意识丧失。

病因:

心律失常(最常见)器质性心脏病

 

第二节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

一、慢性心力衰竭

【病因】p116

⒈基本病因:

(选择)

(1)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梗死

(2)心肌炎心肌病(3)心肌代谢障碍性糖尿病

(2)心脏负荷增加:

1)压力负荷(后负荷)增加:

左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

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肺栓塞等

2)容量负荷(前负荷)增加:

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引起的血液反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引起的血液分流

⒉诱因:

(1)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2)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

(3)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

(4)妊娠和分娩

(5)血容量增加:

如钠盐摄入过多,输液或输血过快,过多。

(6)其他

【病理生理】P116

【临床表现】p118

一.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1)症状:

1)呼吸困难:

最主要

2)咳嗽,咳痰和咯血:

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

3)疲倦,乏力,头晕,心悸

4)尿量变化及肾功能损害

(2)体征:

1)一般情况:

出现交替脉。

2)肺部湿啰音:

是左心衰竭的主要体征,以双肺底部多见。

3)心脏体征:

舒张期奔马律

二.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表现为主。

P119

(1)症状:

1)消化道症状:

是右心衰竭最常见的症状。

2)呼吸困难

(2)体征:

1)水肿:

其特征为对称性,下垂性,凹陷性水肿。

2)颈静脉征:

颈静脉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竭的只要体征,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则更具特征性。

3)肝脏体征:

肝大伴压痛

4)心脏体征

3.全心衰竭:

临床常见先有左心衰,而后出现右心衰;由于右心排血量减少,肺淤血缓解,呼吸困难反而有所减轻。

【发病机理】:

左心衰竭——左心压力增高→肺循环淤血心排量减少;

右心衰竭——右心压力增高→体循环淤血

心功能分级(会判断)

注:

心衰症状指心悸、气短、乏力、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

体力活动休息活动缓解

Ⅰ级不受限无日常活动不出现

Ⅱ级轻度受限无一般日常活动即出现休息后很快缓解

Ⅲ级明显受限无轻于日常休息长时间后缓解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活动有稍活动后明显加重不能完全缓解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P120

【治疗要点】P121-123抓住:

对因+对症(强心、利尿、扩血管)

1,病因治疗:

(1)预防和治疗基本病因

(2)消除诱发因素

2,药物治疗;

(1)利尿剂:

1噻嗪类为轻度心衰首选2保钾利尿剂

(2)洋地黄类药物:

1地高辛(口服),2毛花苷丙(西地兰)(静脉),3毒毛花苷K

(3)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1小剂量多巴胺2多巴酚丁胺

(4)β-受体阻滞剂(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3,一般治疗:

(1)休息与运动

(2)改善生活方式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瘀血有关。

2.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体循环瘀血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降低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洋地黄中毒、水电解质紊乱。

【护理措施】★p123-125

1病情观察2起居3用药理4对症5心理6中医

1).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呼吸道感染、控制输液量及速度、保持大便通畅

一、气体交换受损(见心源性呼吸困难)吸氧:

流量—2-4L/min湿化

二、体液过多(纳潴留):

1)体位2)饮食护理控制盐摄入清淡易消化戒烟酒3)控制液体入量少于1500ml

4)使用利尿剂的护理:

给药时间:

尽量白天

观察:

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尿量);有无低钾(低钾是最主要的副作用);有无高尿酸等;体重是否减轻

尿量较多时:

补充含钾丰富食物(深色蔬菜、瓜果、红枣、蘑菇等)口服补钾应在饭后,静脉补钾时每500ml液体中KCl含量不宜超过1.5g;使用保钾利尿剂时,肾功能不全及高钾血症者禁用。

5)病情监测6)保护皮肤

三、活动无耐力:

(1)制定活动计划:

根据心功能分级安排活动量。

心功能I级:

不限制一般体力活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但应避免剧烈活动

心功能II级:

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增加午睡时间,不影响轻体力劳动或家务劳动。

心功能III级:

严格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以卧床休息为主,但应鼓励病人日常生活自理或在协助下自理。

心功能IV级:

绝对卧床休息,日常生活有他人照顾。

(2)活动过程中监测

四、潜在并发症:

洋地黄中毒:

(1)预防洋地黄中毒:

1)老年人,心肌缺血缺氧,重度心力衰竭,低钾低镁血症,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对洋地黄较敏感,使用时应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

2)与奎尼丁,胺碘酮,维拉帕米,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中毒机会,在给药前应询问有无上述药物及洋地黄用药史。

3)必要时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

4)口服地高辛期间若病人脉搏低于60次每分钟,或节律不规则应暂停给药,报告医生。

用毛花苷丙或毒毛花苷K时务必稀释后缓慢滴注,并同时监测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

(2)观察洋地黄中毒表现:

1)心律失常:

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

2)胃肠道反应:

食欲下降、恶心呕吐3)神经系统症状:

黄视绿视等。

(3)洋地黄中毒的处理:

1)立即停用洋地黄。

2)低血钾者可口服或静脉补钾,停用排钾利尿剂。

3)纠正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一般禁用电复律;有传导阻滞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静注或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健康宣教】知识、生活、用药指导,随访

2、急性心力衰竭

概念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了心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会判断)

症状:

1呼吸困难2端坐呼吸被迫坐位3咳嗽粉红色泡沫痰4面色灰白发绀5大汗烦躁

体征:

呼吸频率可达30-40次每分钟,血压一过性升高,听诊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抢救配合与护理】

1.体位:

立即取坐位,双腿下垂。

2.氧疗:

20~30%酒精湿化液6-8L/min病情特别严重者

3、镇静:

吗啡(首选)注射(呼吸功能障碍者禁用)

4、用药:

强心、利尿、扩血管、平喘

5、观察:

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痰色

课堂小结:

慢性心衰表现与护理

二.临床表现★P117-118

(一)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1、症状:

(1)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早期症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典型表现);端坐呼吸(反映心衰程度)

(2)咳嗽、咳痰和咯血:

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半卧位减轻(3)心排量降低:

疲倦、头晕、乏力、心悸、尿少

2、体征:

1)肺部湿啰音:

多在两肺底,随体位改2)心率快3)舒张期奔马律(心尖部)4)发绀

(二)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表现为主

1、症状:

消化道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

2、体征:

1.一般体征:

水肿、颈静脉征、肝肿大和压痛、发绀2.心脏体征:

心率增快,右心增大,心前区抬举性搏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3.颈静脉征:

颈静脉充盈、怒张,搏动增强;肝颈返流征阳性

(3)全心衰竭:

左心衰表现+右心衰表现

第3节心律失常(会选择判断,心电图会看)p128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网

P波:

代表心房的除极T波:

代表心室的复极QRS波:

代表心室肌的除极

P-R间期:

代表激动经房室结、希氏束的时间

1·定义,分类(了解)P128-129

(一)概念:

心脏冲动的起源、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传导顺序等异常。

2·正常窦性心律p131

(1)起源于窦房结

(2)成人频率60~100次/分钟

(3)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4)PR间期0.12~0.20秒

窦性心动过速:

ECG特征:

窦性P波,频率>100次/分钟

窦性心动过缓:

ECG特征:

窦性P波,频率<60次/分钟

窦性停搏(窦性静止):

PP间隙显著延长。

无P波或P波与QRS都不出现。

(二)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又称“房早”p133

ECG特征:

1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

2P波后多见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3下传的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少数无QRS波群发生(阻滞的或未下传的)或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室内差异性传导)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150-200次/分,P波型态异常

【心房扑动】房扑p134

(1)ECG特征:

①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称F波,心房率250~300次/分钟

②心室律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是否恒定③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2)治疗要点:

最有效终止房扑方法:

同步直流电复律,消融术可根治房扑

(3)药物治疗:

b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心房颤动】p136房颤

(1)ECG特征:

1P波消失

2出现小而不规则的f波,振幅间隔不定,频率350~600次/分钟

3心室律极不规则100-160

4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2)临床表现:

心脏听诊: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极不规则、脉搏短绌(三不一致)

(4)治疗要点:

-电复律(持续发作伴血流动力学障碍者首选)

(三)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p137

【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了解)交界性期前收缩

ECG特征:

①逆行P波可位于QRS波群之前(PR间期<0.12秒)、之中或之后(RP间期<0.20秒)②QRS波群一般形态正常交界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治疗③提前发生QRS

【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或称室上速)】

(1)ECG特征:

1心率150-250次/分钟,律齐

2QRS波群形态及时限正常;P波为逆行性,不易辨认

3常由一个房性早搏触发;反复发作,突发突止

(4)治疗要点:

急性发作期:

尝试刺激迷走神经:

诱导恶心,Valsalva动作,按摩颈动脉窦

首选药物:

腺苷,其他如维拉帕米、普罗帕酮

(四):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室早p140

(1)ECG特征:

①P波消失②提前发生QRS波群③QRS波群宽大(>0.12秒)畸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④完全性代偿间歇

RonT现象(R波落在前一个QRS-T波群的T波上)

【室性心动过速】p142

(1)ECG特征:

①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心室率100~250次/分钟

②QRS波宽大畸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③可出现房室分离,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5)治疗要点:

1终止室速发作,2预防复发

①胺碘酮、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

②药物治疗无效时同步直流电复律

③若已发生血流动力学障碍,应迅速施行电复律

【心室扑动】

ECG特征:

正弦波样图形,波幅大而规则,频率150-300次/分钟

【心室颤动】p143

ECG特征:

波形、振幅、频率均极不规则

【房室传导阻滞】(房室阻滞)★

(1)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CG特征:

PR间期>0.20秒,无QRS波脱落

(2)第二度Ⅰ型(较常见)ECG特征:

1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

2相邻的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P波后QRS波群脱落;

3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

4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为3:

2或5:

4

(3)第二度Ⅱ型

ECG特征:

下传的的搏动PR间期固定,可正常亦可延长

有间歇性QRS波群脱落

(4)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CG特征:

1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P波与QRS波群无关;

2P波频率大于QRS波频率(即PP比RR短)

3QRS波群形态取决于阻滞部位(可正常可偏长)。

【心律失常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2焦虑恐惧3有受伤危险4潜在并发症猝死

【心律失常的护理】p148-151

1病情观察:

心电监护,记录出入量

2活动与休息:

能自理的劳逸结合,不能自理的绝对卧床

3饮食护理:

清淡,低脂,含钾,低碳水化合物限制钠盐摄入,多食纤维素

4用药护理:

按医嘱给药,b受体阻断,钙通道阻滞,利多卡因,苯妥英钠

5对症护理①卧床休息②吸氧2-4L/min③建立静脉通路

4准备好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抢救药品及除颤器及临时起搏器

⑥持续监护

6心理护理7中医护理补血健脾

【健康宣教】1知识2生活3饮食4病情监测5用药指导6随访

课堂小结:

(1)有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有:

室速室扑室颤三度A-VB病窦(心率小于50次/分)

(2)潜在引起猝死危险的心率失常有:

室上速,二度二型A-VB,危险的室早等。

(3)室扑,室颤用非同步电复律,房扑,房颤,室上速,室速用同步电复律

心律失常

病因

心房扑动

阵发性房扑可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持续性房扑则多已伴随器质性心脏病:

①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

②导致心房扩大的病变,如肺栓塞、慢性心力衰竭等。

③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见于情绪激动、运动、手术后酒精中毒;持续性心房颤动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心脏与肺部疾病病人发生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代谢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是亦可出现房颤。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较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亦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如风湿性心脏病等。

预激综合症

预激综合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男性居多,常无其他心脏异常现象。

先天性三尖瓣下移畸形、二尖瓣脱垂与心肌病等常可并发预激综合症。

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既可发生于正常人,也可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

正常人出现在精神紧张等时候;心脏病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

另外,室性期前收缩亦可由麻醉、手术、电解质紊乱及洋地黄等药物中毒引起。

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最常见为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

其次是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其他如洋地黄中毒、缺氧等亦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与颤动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严重心动过缓,并发房颤或房扑的预激综合征;此外洋地黄等药物中毒及触电等亦可引起心室扑动与颤动。

房室传导阻滞

器质性心脏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等可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其他亦可见于洋地黄中毒等

 

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

心房扑动

心室率不快的病人可无任何症状,心室率快者则可有胸闷、心悸等表现。

体格检查可见于快速的颈静脉扑动,听诊心率可规则或不规则。

心房颤动

房颤病人症状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

若心室率不快,病人可无不适;若心室率超过150次/分,病人可表现为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的症状。

心房颤动亦可突然停止。

主要表现为等一心音强弱不定,心率极不规则及脉搏短绌。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大多数病人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持续数秒、数小时甚至数日,发作时可有心悸、头晕等症状,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与休克,听诊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率规则。

预激综合症

预激综合征本身无症状,并发心动过速者症状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

室性期前收缩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一般无特殊症状,部分病人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可有乏力等,原有心脏病者可引起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听诊室性期前收缩后有较长的间歇,室性期前收缩的第二心音减弱,仅能听到第一心音。

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发作时间短于30秒的病人通常无症状;持续性发作超过30秒,病人可出现心绞痛甚至晕厥。

第一、二心音分裂。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病人很快出现阿—斯综合征的一系列表现,如意识丧失等症状。

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很少有症状。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可有心悸和心搏脱漏感。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出现疲乏等症状。

心律失常

处理要点

心房扑动

针对原发病治疗。

终止心房扑动最有效的方法为同步直流电复律。

普罗帕酮等对转复心房扑动及预防复发有一定疗效。

洋地黄制剂等可有效控制房扑病人的心室率,并可转复为窦性心律。

心房颤动

对阵发性房颤,轻者无需特殊治疗。

对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繁者可给予洋地黄等药物,但心力衰竭与低血压者忌用β受体阻滞剂和维拉帕米。

药物治疗无效是可采用“射频消融”或“迷宫手术”。

最有效的复律手段为同步直流电复律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性处理:

①兴奋迷走神经,如压迫眼球等。

②药物治疗,如维拉帕米(首选)等。

③电刺激。

预激综合症

预激综合征病人如没有心动过速发作史等无需治疗。

如心动过速发作频繁,症状明显则应积极治疗,目前首选射频消融术。

如无条件亦可药物治疗,首选维拉帕米。

室性期前收缩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室性期前收缩一般不需特殊治疗;若症状明显,应指导病人去除诱发因素,适当应用β受体阻滞剂。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应积极治疗,首选药物为利多卡因静脉注射。

室性心动过速

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发生非持续性室速,无须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及持续性室速,均应治疗。

首选利多卡因静脉注射。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立即行同步直流电复律,并配合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术。

房室传导阻滞

针对病因治疗。

对于一度或二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不过慢者,无须治疗;二度2型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

 

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点

心房扑动

①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扑动波,心房率250~350次/分。

②心室率规则与否,取决于房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

③QPS波群形态正常

心房颤动

①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振幅各不相同,称f波,频率为350~600次/分。

②心室率极不规则,多在100~160次/分之间。

③QP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①心率150~250次/分,戒律规则。

②QP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若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QPS波群可宽大畸形。

③P波为可逆性。

④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

预激综合症

①P-R间期〈0.12秒,P波正常。

②QPS间期≥0.11秒。

③QPS起始部分粗钝。

④继发性ST-T改变,A型预激QPS波群的主波在各胸导联上均向上,B型预激QPS波群的主波在V1导联向下,在V5、V6导联则向上。

室性期前收缩

①QP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大畸形,时限超过0.12秒。

②T波与QP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③期前收缩后有一完全性代偿间歇。

④室性期前收缩可孤立或规律出现。

室性心动过速

①连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性期前收缩。

②QP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秒,有继发ST-T改变,T波与QPS波群主波的方向相反。

③心室率一般为100~250次/分.④房室分离,即P波与QPS波群无固定关系。

⑤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

⑥通常发作突然开始。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①心室扑动呈正弦波图形,波幅宽大而规则,频率为150~300次/分。

②心室颤动呈形态、频率及振幅完全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为150~500次/分。

房室传导阻滞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表现为P-R间期延长大于0.12秒,无QPS波群脱落。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PS波群脱落。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PP和RR间距基本规则。

P波频率大于QPS频率。

(三)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1.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①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有关

②焦虑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对治疗缺乏信心有关

③潜在并发症:

猝死

2.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①休息

②饮食

③吸氧

④体位

(二)病情观察

连接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心率变化。

及时测量生命体征,测脉搏时间为1分钟,同时听心率。

(三)抢救配合

准备抢救仪器

(四)用药护理

①奎尼丁②利多卡因③普罗帕酮④普萘洛尔⑤胺碘酮⑥维拉帕米⑦腺苷

(五)介入治疗

(六)心理护理

(心衰,急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