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7690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docx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

南邮通信女生求职记

09-06-26作者:

  编辑:

肖霁霁

题记:

写这个文章的初衷,只是想给刚刚过去的半年生活做一个记录。

毕竟,这半年,是我迄今为止度过的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写完后,想起大三的几个学弟学妹经常问起关于求职方面的事情。

于是,萌生了投稿的念想。

虽然后期做过一些修改,极力想做到只是一个客观的总结,但很多地方还是带着私人的事情和私人感情。

请见谅。

明天开始要好好做毕业设计了。

大四的唯一一门大课,容不得偷懒和投机。

于是,决定在今天,阴雨绵绵的下午,写2008年求职记。

刚刚把三方协议请学校就业办老师盖好章,再分别给了辅导员、用人单位和自己。

然后回来收拾了两大袋的文件。

这几个文件夹,和文件夹里的零零碎碎,伴随了半年的求职日子。

先说明下我的情况,有个初步的认识和判断:

性别:

女生

毕业院校:

南京邮电大学

专业:

网络工程(通信网方向)

成绩:

绩点3.46,排名10%

特点:

专业知识上学得还行,但没有特别强悍的专业成就;性格外向,有比较丰富的社团活动经历。

对自己要求严格,有近乎变态的好胜心。

第一阶段:

2008.8~2008.10上旬蹒跚学步期

1、迷茫中,确定方向

我是属于做事都喜欢先人一步的人,是社团里工作留下的习惯。

觉得凡事比别人快一点,就是机会。

于是,8月份,着手开始确定求职方向。

这个过程中非常的迷茫。

对自己的定位,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对自己核心竞争力的确定,都是很纠结的事情。

记得当时打电话给韩姐姐(我的老领导,Nyqn的上届社长,现在上海某咨询公司)。

我的矛盾很明显,专业是网络工程,通信方向,在南邮也是个好专业,自己学的也算不错,排名专业10%,绩点也算可以;但同时,担任校刊主编,在写作、策划方面都有很多的经验,自己喜欢这些,但是不是科班出身,口说无凭,能力根本没什么说服力。

韩姐姐当时给我的建议是:

1、把你擅长的技能以及擅长做的事情写下来,2、把你想从事的行业以及领域圈定下来(如果你不是很明确这一点的话,可以不做),3、总结你的大学经历。

写完后,我发现自己其实这两方面是各占一半,区分不出孰轻孰重。

于是乎,我定下自己的方向。

两条腿走路,同时从两方面求职。

一是通信类,一是策划文案类。

(这个方案,回头看,其实还是不太明智的。

太辛苦了,毕竟人的精力有限。

2.耐心再耐心,写简历

九月份开学了,忙着继续大四的课程外,着手写简历。

写简历之前,看了本书《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是新东方杨萃先老师写的。

这本书非常好,可以说是带我走上求职路的领路人。

我按着这书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写,一步步地改。

也请同学相互修改。

相互修改挺有效,我的简历是经过了不下10人的意见下,才完成初稿。

简历的重要性,我们都清楚,但是怎么写简历,我觉得还是仁者见仁的。

有人主张,编点内容凑凑。

我比较反对。

一来,可能也是因为自己的大学经历比较丰富,觉得很有东西写,便看不惯别人耍点小伎俩,呵呵,好像站着说话不腰疼;二来,也是看见过同学被戳穿的场景,很是尴尬。

写简历,要按着求职方向写。

我确定了两个方向,自然我就得写两份简历。

一份是重技术的,一份是重社团经验的。

简历的格式也很重要,格式要有自己的风格。

举个活生生的例子,我自己的简历是按这《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建议的格式做的,也帮BF做了类似的,这样其实是很危险的。

我和BF在面试腾讯,第一轮群面被安排在一前一后,简历也是一前一后交的,后来双双被刷。

可能原因很多,但我觉得这个也是原因之一。

贴一份简历来,给大家做个参考。

是当初投给阿里巴巴的。

但别搬一样的哦,慎用慎用!

***

手机:

086-13*********E-mail:

***************

联系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邮电大学新模范马路66号

求职意向:

阿里巴巴网站运营

教育状况:

2005/9~2009/6南京邮电大学*******学院学士学位

主修:

****专业成绩:

平均分***GPA=***(班级排名第*)

辅修:

****专业成绩:

平均分***GPA=***(和应聘岗位相关的辅修要写,无关则可省略)

获得荣誉:

?

两次校级*等奖学金(专业前10%);

?

两次校级“三好学生”(专业共5个获奖者);(对奖项进行中肯的描述,体现价值)

?

**************;

?

***************

实习经历:

2008/3~今*******网站网站策划

●********(描述自己的职责);

●**********(描述结果)。

2007/5~2008/9*******杂志美术主编

●*********

●**********(同上)

2008/7~2008/8**移动**分公司数据业务推广专员

●************************

●*************************(同上)

校园活动:

2007/4~2008/6*****杂志社社长

●************************

●************************(同上)

2005/10~2006/6*****协会宣传部长

●************************

●************************(同上)

基本技巧:

●精通office办公软件和Photoshop,Illustrator等平面设计软件

************************(程度或成果描述)

●良好的英语和普通话表达能力

************************(程度或成果描述)

●熟练使用计算机

************************(程度或成果描述)

3.初上战场,网投

写好简历,已经到九月下旬。

各大求职网站上已经各种招聘信息泛滥。

开始学着网投了几家。

像阿里巴巴,校内网,都是做的很早的。

到十一放假了,和妈妈推说学习忙,没回家。

其实,这个七天假期,我写了英文简历,投了N家公司的网投,并买了求职的衣服。

七天,宿舍楼里空荡荡的,图书馆也关了,懒得出门,白天叫外卖吃饭,整天整天窝在宿舍里看各种网投信息,也看各种求职经验帖。

这个七天,可以说,为了后来的求职,吸取了充足的涵养。

做了下简单的统计,一共投过的单位是40家(所有的,不仅仅是指十月份投的)。

收到笔试通知是12家,面试面了10家。

看见过有人说投了上百家的,很赞叹。

不知道是我还不够努力,还是效率太低。

但感觉自己已经投的密集了,不知道那些高人是怎样的付出。

另一个原因,在地域上,我只投上海和浙江东部地区的。

家在杭州,总是排斥去太远的地方。

这个狭隘的地域观,不可否认,在整个的求职过程中,失去了很多好的机会。

关于网投这个事情,坦率地说,我觉得其实也没技巧不技巧的。

没有收到笔试面试通知,说到底,还是合适不合适。

未必你网投技巧高,就保证你百发百中。

怎么判断合适不合适,先要对自己做个合理的中肯的评估。

这些评估的内容,一般就是网申筛选简历的条件。

评估包括以下几方面:

学历,专业,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

(1)学历。

这个貌似不必废话。

要招本科以上,就是不要本科的,投了也没用。

不过弱智的我,曾经我满怀希望地投了中兴的一个文档工程师,觉得不管是啥条件,都是非常符合,但是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要求,本科以上学历。

最后,HR回了邮件,几个字“我们这次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差点气晕。

求职中学历的限制,绝对不是能力可以跨越的。

(2)专业。

对于一些专业限制严格的、自己专业又不符合的企业,勇敢果断地pass。

即使千辛万苦写好了简历,往往也是徒劳的。

比如通信的我,投java软件研发,笔试时候会比较困难。

不过也有牛人,两边都精通,那也不是难事。

记得一次一起笔试恒生电子的同班同学就突围软件研发笔试,顺利拿下恒生。

而一些对专业泛泛要求的,或者不设专业要求的,看下具体的职位信息后,决定投不投。

因为我也想做策划组织类的工作,所以经常去投这类和专业不搭界的职位。

像阿里巴巴,腾讯,盛大等,都给予了面试笔试机会。

在我看来,这个专业的限制,是看具体情况定的。

不要因为自己的冷门专业,就将自己的前途打入冷宫。

工作是找出来的,不是自己送上来的。

(3)英语水平。

求职过程中,通过评估自身英语水平的高低,可以将求职方向清晰地分片,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

说个笑话,其实也是惨痛的亲身经历,我英语水平一般般,但是十月份很勇敢地投了6家外国顶尖企业,也就是大家听说的最多的那几家,宝洁,强生,联合利华,索尼等。

无一例外,直接将我pass了。

虽然为了他们的网申,不知花了多少脑力去折腾那可怜的英文简历~~哈哈,显然都是付之东流了。

(4)计算机水平。

虽然大家都觉得考个计算机二级三级,实在是蛮简单的事情。

很多人也是不屑去考,但求职的时候,却老有用人单位拿这说事。

所以,至少过个二级吧。

有看到因为二级没过的优秀研究生,被江苏移动拒之门外的惨痛教训。

这些硬性条件都满足后,再投简历,命中率会明显提高。

然后也是要注意下一些openquestion,这个我不擅长,不随便发表评论了。

一些负责、严格的企业,HR会认真阅读你的answer,所以如果那是你抱很大期望的企业,OpenQuestion要认真地答。

第二阶段:

2008.10~2008.11热火朝天期

十月中旬以后,各类宣讲会、笔试面试,都进行得热火朝天。

这个时间段,我也经历了人生的初笔、初面。

那时学校“紫金飞鸿上”特有意思,经常有人在喊,何时献出我的初面啊,云云,回帖不断,一呼百应。

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处于相当兴奋的状态。

什么宣讲会都想去听听,什么笔试面试都想霸笔霸面。

一股子求职的热情刚刚上来,周围的同学也是一派热闹。

去南大东大的95路上,南邮的兄弟姐妹比比皆是。

脸上洋溢的都是挡不住的憧憬和热情。

南邮的就业率一直很高,我觉得并不仅仅因为我们的某些专业优势,更是因为南邮在求职上传承的的一种氛围。

学生们的热情和努力,从我看到的情况分析,在南京可以相提并论的只有南大。

遇到过几次面试,一屋子等候的人群里,南大南邮各占三分天下,其余高校总共占下其余三分。

工作是找出来的,我们找的早,找的勤快,再加上南邮学生本身的素质,才有好的收成。

4.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笔试

网投了40家,收到笔试通知了12家。

这些中,有用到通信类简历,也有用到策划文案类简历。

在这两方面,对我来说,的确是很难取舍。

笔试放弃了两家,参加了10家。

技术类2家:

华三和恒生电子。

逻辑测试6家:

阿里巴巴、腾讯、三维通信、浙江移动、浙江电信、中国银行。

专业测试2家:

盛大网络和中文在线网站。

在面试中直接被pass的有两家,恒生电子和中国银行。

恒生电子的笔试后,我确定了,自己和软件开发是无缘的。

以前在网投过程中,看见计算机类,总想试试,以为自己怎么也是学了几年编程的,不可能不能做所谓的软件研发。

但是,恒生笔试后,放弃了盲目认知。

中国银行的笔试,有点莫名其妙。

那次笔试,被成为“史上最变态的银行笔试”。

但我自认为做的还行,至少找到了不少的规律。

最终,挂了!

BF觉得做的一塌糊涂,却进了面试,最后还拿了offer。

所以这次笔试,被我命名为“莫名其妙”。

笔试,我觉得,还是相当公正公平的,而且也是能反应真实水平的。

技术类笔试也好,逻辑类笔试也罢,都是真实水平的体现。

想做通信计算机技术的同学,好好复习专业知识;想做管理行政策划类的,好好做行政能力测试题,就是公务员考题。

参加笔试不少,特别印象深刻的实在没有。

诚实、重视、好好准备,全心投入,就够了。

5.成败关键,面试

先把一些词语解释下,有些词语是求职时候专用的。

面试:

一般分为两种形式:

单面和群面。

单面是指被面的人只有你一个,面试官有一个、两个,甚至十个。

以闲聊的形式进行,可能问专业问题,可能问你的经历。

一般都会以自我介绍形式开始。

群面:

被面试的人大于一个。

群面的形式有两种,一是问答式,面试官提出问题,由求职者依次回答或者抢答补充。

二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

给出一个话题,依次发表观点,再讨论得出最后统一的结论,推选出代表进行总结。

比如一个老掉牙的题:

荒岛救援,20个人被困,有孕妇、副省长、船长、教授、外籍友人等等。

只能救其中8个,请你给出自己的选择,并说明原因。

最后小组达成共识,推选出代表做最后的总结汇报,总共时间半小时。

Offer:

单位通知你被录取,即所谓的给出offer。

可以签约,也可以拒绝。

HR:

HumanResource,人力资源管理,代指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员工,一般校园招聘由公司HR在各地进行。

我经历的人生第一面,是阿里巴巴的面试。

阿里巴巴的一面,是确确实实的海面。

南大的一个小报告厅,满满当当的一屋子人。

群面形式,一组6人。

轮到我时,已经是最后一组,剩下的全一起了,8个人。

围着两个HR,一问八答。

这个类型的群面,其实是我最不喜欢的。

一个问题问出来,挨个答一遍。

其实很难真正说的与众不同,耳目一新。

但这种面试,却也是最常见的。

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

那次是第一次做自我介绍,忘记说啥了,记得一点没准备,随便说了几句,就乱扯了。

当时,南大新闻的一个女生,也是杭州人,说得很好,明显是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那时才发现,其实我的准备功课,还是做得不够。

之后,又参加了几个笔试,腾讯、三维通信啥的,然后接到了阿里巴巴的二面通知。

二面时候,形式和一面一样。

那时候发现,半个月面试笔试下来,南京高校的很多人都认识了。

老在各种笔试面试地方跑的,好像总是那么几个人。

(相信这些人,现在一定都已经找到好的归宿了,因为我们都是勤奋的人,呵呵,允许我自夸下)。

不过,阿里巴巴的二面,我被刷了。

那天印象特别深刻。

我们在五台山的旁边的那个套房酒店面试的,面完已经6点了。

然后被告知先各自吃饭去,两个小时内电话通知。

若到八点还没收到,表示淘汰了。

这种形式挺残忍的。

我和几个在面试中认识的同学,一起吃了饭,然后在五台山的先锋书店里等。

因为刚刚开始求职吧,我对这个阿里巴巴并不是很看重,大概觉得后面更精彩。

但是一起的一个男生,特别紧张,一直盯着手机,也盯着我们的手机。

生怕谁的电话响起,而他的电话沉默。

记得中间我出去外面露天吧台接了个电话,他就紧张地一直望着,我给他一个否定的手势后,他如释重负。

不过,最终幸运没有降临,我们几个谁都没等到电话。

八点一刻,男生怂恿我们回酒店问个清楚,虽然我那时并不怎么在意,但还是随大流一起去问了。

得到确定没戏的消息后,那个男生好像眼睛都红了。

那一次,忽然感觉,其实,求职路上,我们求职者的力量,好渺小。

这个情绪,在后来,变得让我很歇斯底里。

之后,参加了腾讯的群面,见识了无领导小组面试,真正意义上的群面。

这次面试,我表现得很傻。

第一次参加这种无领导小组讨论,对中间的要点看点根本不清楚。

时间又特别紧,我就自告奋勇充当了计时员和书记员。

虽然在追问过程中,所有成员都觉得我是这个小组中不可少的成员,应该被晋级二面。

但腾讯的HR们无情地把我抛弃了。

(哈哈~~所以前面我怀疑是简历出了问题。

6.放弃两个offer

11月初,参加了江苏电信的面试。

这次面试,可以说真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学院成绩排名前30%可以直接面试。

本来一直打算回浙江的,就没报名。

最后一天晚上,和大班的ZC同学聊天,他在统计最后面试的名单。

建议我当增加锻炼机会,报一个吧。

我说那行,就报苏州吧(九月份去了苏州玩,印象还不错)。

面试过程,学校很多同学都写过面经了,不重复。

结果很意外,我拿到了苏州电信的offer。

这是我第一个offer,不过从头到尾都没有一点开心。

11月份,金融危机相当严重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被媒体一次次加强着。

打电话给妈妈,妈妈说别签了,太远,还是回家。

打电话给爸爸,爸说考虑下,今年形势不好,以后能不能找到更好的了。

辅导员那边一直在催着快签,说这么好的机会,千载难逢。

辅导员甚至说,如果有足够硬的关系,那你可以挑挑拣拣。

如果没有,不签你是会后悔的。

多少研究生毕业后,签的还是苏州电信。

言外之意是,别不识抬举了。

BF坚决说不能签,签了苏州,我们没有未来了。

那时候极度矛盾。

晚上,在学校的眼镜湖边,思考来思考去到11点,说服了自己,也说服了BF,先签了保底。

但第二天得知要去在苏州某县时,我放弃了第一个offer。

没通知任何人,自己拿回了三方协议。

实在不能想象,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苏州某县,我的前路在哪里。

我必须回家乡,回浙江,多么想回杭州。

放弃苏州电信的下一周,我参加了华三的面试,整整面了5次,三次单面,两次电面,筋疲力尽。

当最后通知没被录取时候,我大哭了一场。

可能别人无法想象,放弃苏州电信,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辅导员和父母得知我拒了苏州电信,几次三番电话,责怪我做事太鲁莽。

本来预谋马上签了华三,可以对辅导员和父母的有一个交代。

但是事与愿违,预想总是太过完美。

被华三拒后的一个礼拜,可以说是我求职路上,最辛苦的一段时间。

我躲所有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封闭自己。

经过这番折腾,求职的热情遭受到了第一次严重的打击。

11月份末,是2008年度求职最后的旺季。

11月30日,南邮双选会。

这也是预示着2008年度的求职热结束。

按往年惯例,双选会上会签掉好多人。

我也报着期望去了。

不过那些参加双选会的单位,却真的不咋样。

而且我又只想回浙江,能选的企业屈指可数。

随便投了三家,其中一家“方大通信”马上给了反馈。

双选会下午,六对一单面。

一个小时后,“方大通信”副总给了offer。

这是我的第二个offer。

这次面试,是经历过最主动的面试,从头到尾,都是我在那谈,谈看法,谈规划,谈期望等等。

企业的副总很看重,当即表示,如果签协议,马上成为唯一一个管理培训生,作为骨干进行培养。

但也要求,至少待六年。

我犹豫了,说给点时间考虑。

副总很好,同意一周内随时电话答复。

出了面试地方,忽然意识到,其实,我的心气很高,真的不能随便给自己找个归宿。

我的人生规划,我的职业规划,一直如此清晰,怎么可以就这么屈就了一家小公司,委屈自己,随意开始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我拒了第二个offer。

第三阶段:

2008.12最艰难的冬天

12月份,求职的旺季已经过去,冬天已经到来。

每天,我都处在对自己的极度否定和强烈肯定的矛盾中。

路上看见人去面试,总是很难过,为什么人家有机会,我却没有!

看见别人签了,心里的感觉是那么复杂。

这个阶段,有很多地方的电信移动过来招人。

像广东移动、广东电信、深圳移动、安徽电信移动等等。

但是固守我的地域限制,这些地方都没有参与。

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定下来,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我变得歇斯底里。

终于,浙江移动开始面试了。

(11月底参加的笔试,一直没个回应。

)12月10号面试,在杭州。

杭州移动,可以说是我最好的归属。

但也深知她的难度。

很多浙江的学长曾告诉我,进移动,拼的不仅仅是能力。

所以也不敢抱很大的幻想。

一个人回了杭州,杭州移动在延安路武林分公司组织面试。

面试之前,去见了一个爸爸的学生。

以前在移动工作的学长。

他问了我一些问题,主要是想给一些面试技巧指导。

但是发现我回答问题并没他想象的准备充分时,他说了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

“对于这么重要的面试,你只做了这么点的准备,我是无法想象的。

连自我介绍都没准备好,我不能接受。

”然后说了很多他大学时候的求职经历和现在工作上的努力程度,足以让我汗颜。

第二天面试,我花了半夜,到一点多,准备了所有可能问题的答案。

但进面试室之前,我依然心中无底。

一共两面,每次都是群面。

整个过程异常的压抑。

三个人一组,面对3到8个面试官,回答问题。

虽然很多问题,前天半夜都准备到了。

但是,出来后,我知道自己的希望不大。

面试的好坏,自己是最清楚的。

如果做到了和面试官积极的交流,包括眼神、语言、微笑等,并且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对你表示出很大的兴趣,你又给予令他们满意的反馈。

这个面试基本是成功了。

结束杭州移动的面试,我马上赶回南京,参加了盛大网络的面试。

盛大的面试,完全没有准备。

在回杭州的车上接到电话的,但是为了准备移动面试,盛大的资料一点没看。

回来后,随意地面试了一回。

这个面试也有点“奇遇”。

在面试完后,HR问是否有问题反问。

我随口说了“那请您们对我今天的表现做个评价吧”。

三个HR给与了一些肯定后,指出不足是准备不够,果然是阅人无数啊~~然后一个貌似主管的HR说“以你现在的资历,其实进盛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今年校招名额很少很少。

如果你想加入盛大,请去这里看信息,我能保证你一定可以在以后的招聘中进入盛大”。

然后很郑重地写了一个网址。

我明白,这次招聘,估计是没戏了。

但是,对我的能力,确是一次很好的肯定。

求职过程中,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在每一个阶段,得到一点肯定,让我们可以重拾勇气,继续前行。

很快,大概过了5天,杭州移动出结果了。

我没有收到任何通知。

得知一起面试的两位研究生收到Offer,我想他们是研究生,的确是有优势,自我安慰着。

接着得知,一起面试的以为苏州女生也收到了Offer!

我无法给自己一个阿Q式的安慰了,不可否认,在杭州移动的面试中,我的确失败了。

第一次,不得不承认,我失败了,我没有别人优秀。

我是非常非常要强的人,大学经历中,不管什么事情,我都要做到最好。

比如在成绩上,我做不到第一名,但是肯定会在别的方面来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

这是第一次,对比下,没有任何理由的,我必须承认,我比别人差。

杭州移动的面试,由于前一天被否定,由于自己主观认定关系会主导一切,由于我没有对面试做好足够的准备,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这是我在求职过程中,第二次打击。

很重,很受伤。

第四阶段:

2008.12下~2009.1蛹居,等待春天

经历完浙江移动的折腾,已是12月下旬,临近期末。

BF签了宁波移动,也算是有点收获。

而我,继续我无头无尾的歇斯底里。

我觉得自己像个刺猬,被工作的压力包裹着,任何地方都不能碰到,一碰,就是一次发作。

而且,伤及周围人。

最恐惧路上碰到辅导员,最烦父母的电话。

虽然像刺猬一样蛰伏,但是并没有放弃自己,放弃工作。

冬天很冷,但是过了冬天,春天也许就来了呢?

1月会有浙江电信的面试,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破釜沉舟。

这段时间,我开始沉下心来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面试技巧。

找了那个被杭州移动录取的苏州女生,诚恳地向她学习了面试技巧;看了很多面经,回顾我所经历的各种面试,找寻身上存在的问题;向身边的同学征求意见,关于我在说话、表达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必须正视自己的缺点,必须努力去克服它。

还看了很多通信类的书。

电信的面试,往年都是关于专业知识的。

专业方面,还是有信心的。

但是许久不学习,也需要复习了。

而且在3G,移动通信方面,我们没有学过。

这段时间我自学了很多专业知识。

记得是12月27号,我和BF去了鸡鸣寺。

快新年了,心里的压力更加沉重。

于是,去寺庙拜拜,祈求新年的如意。

人在无助的时候,容易相信运气,寄托于神灵。

回来的路上,收到浙江电信通知:

1月2号,杭州面试。

只有一面!

约了一起参加面试的浙江校友,几个人,一起踏上回家的求职路。

这一次,我心里已经踏实多了。

毕竟,蛰居的半个月,已经对面试的技巧不存在疑虑了。

路上和校友讲了点专业知识,专业方面的积累,得到同行同学的肯定。

专业方面的积累也够了。

这次面试,心里有底多了。

但毕竟面试如战场,任何突发情况都会发生。

还是不敢懈怠。

回到杭州,找了浙大同学。

在住宿地方安顿好,已是晚上10点。

赶紧睡觉,养足精神,好打明天的一场战役。

第二天下午,在沈塘桥附近面试。

面试是单面,和两个HR和两个专业人员聊聊。

过程一如我预料的那样,非常顺利。

出来,回等候室拿东西走人,迷路了,才发现我有点小小的飘忽。

面试完后,没有回家。

不想再次看见父母的忧心忡忡。

回了南京,然后是等待,等待。

电信的结果迟迟未出,1月21号放假了,还是没有结果。

这段时间,我和BF过上了刷论坛的日子。

应届生网上有一个“浙江电信”专版,有任何消息,这里肯定会第一时间有人通告。

对电信,我们都怀着很大的期待,但是结果却迟迟未出。

寒假刚刚开始,得知国家公务员入围了面试。

我参加了2008年的国考,报了上海海关。

于是寒假里就开始准备公务员面试,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