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9933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4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07 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 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

专题07古代诗词鉴赏与名言名篇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遣悲怀①

[唐]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

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

请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

颔联借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梅 雨①

[唐]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③。

素衣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注】①梅雨:

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

②楚、越:

指江南的永州,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

③北津:

北去回乡的渡口。

④素衣:

本句是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

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请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塑造了一个被贬谪于江南、深夜难眠、满腹忧愁的诗人形象。

诗人被贬于永州,内心压抑,字面上说猿啼鸡鸣扰人清梦,实质上是因为自己内心烦忧。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首先要结合诗歌的颔联及注释“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然后结合颔联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乌夜啼

[唐]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①,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注】①秦川女:

唐代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曰:

“窦韬秦州,被徙沙漠,其妻苏氏。

秦州临去,别苏,誓不更娶。

至沙漠,便娶妇。

苏氏织锦,端中作此回文诗赠之。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请结合诗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描绘出傍晚时分乌鸦栖枝,织锦秦川女在空房中思念丈夫,自伤孤寂的情景。

夕阳暮云,乌鸦盘旋喧嚣,将栖未栖;织锦女子深深思念远方的丈夫,悲愁郁结,停织落泪。

要描绘出诗中展现的景象,首先要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词语。

起首两句描绘出一幅秋林晚鸦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途中见杏花

[唐]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简要赏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颈联描绘了诗人在路途中看到的一幅凄凉的画面。

树木的枝梢空疏,傍晚只有归巢的黄莺到来,空气中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连喜欢花的蝴蝶也不见飞来。

衬托了独自开放的杏花的孤寂之感。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水调歌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①。

【注】①鼙(pí):

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平沙落日大荒西”一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的景象。

B.“陇上明星高复低”一句承上写夜景。

日落而星出,一切景物都销声匿迹,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则夜静可知。

C.“孤山几处看烽火”,是说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

D.“壮士连营候鼓鼙”写敌情传来后军营的反应。

警报传来,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

E.诗歌一、二句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由地面的辽阔荒远到陇山之上明星闪烁,由近及远,由地面到天空。

【答案】DE

D.“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错,“候”字表现出连营军士临危不乱,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容就绪,只等军令下达,鼙鼓擂响,即出战迎敌。

E.“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错,应该是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写景,从日落写到星出星移。

(2)诗歌一、二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歌一、二句营造出一种阔大、悠缓、静谧的意境。

这两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的渲染,突出了第三句军情的紧急,更易于从悠缓宁静中见突然、危迫与紧张。

故这两句乃是欲张先弛,以收取以平显兀、以缓显迫、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而成为第三句的绝好衬垫。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赠内人①

张 祜

禁门②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鹭窠③。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④救飞蛾。

【注】①内人:

大内(皇宫)中人,指宫女。

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

②禁门:

宫门。

③窠:

巢穴。

④红焰:

指灯芯。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是一首宫怨诗,但诗人匠心独运,不落俗套,既不正面描写宫女们的凄凉寂寞的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们的愁肠万转的怨情。

B.诗的首句“禁门宫树”,点明地点,但门曰“禁门”,树曰“宫树”,就烘托出了富丽堂皇、轩昂宏阔的气象。

C.“媚眼”两字,说明望景之人是一位美貌的少女,《诗经·卫风·硕人》就曾以“美目盼兮”四个字传神地点出了庄姜之美。

D.诗的后两句笔锋一转,把镜头从户外转向户内,从宫院的树梢头移到室内的灯光下,描写了一个宫女斜拔玉钗与飞蛾嬉戏的情景,表现了宫女的喜悦之情。

E.诗的最后一句中的“剔”字是细节描写,是说明“斜拔玉钗”的意向所在,生动地显示了这位少女拯救飞蛾的心愿。

【答案】BD

B.“富丽堂皇、轩昂宏阔的气象”不正确,应为“宫禁森严、重门深锁的环境气氛”。

D.“与飞蛾嬉戏的情景,表现了宫女的喜悦之情”错,应为“拔玉钗救飞蛾”的情景,表现了宫女对飞蛾的同情和自我哀怜之情。

(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宫女形象?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位凄凉孤寂、青春虚度又善良美貌的宫女。

“媚眼”表现少女的美貌,身在禁宫,与世隔绝。

“唯看”体现出女子的孤寂、凄凉,只有枝头的一窝栖止的飞鸟才可以陪伴她。

“斜拔”“剔开”“救”一系列的动作体现出少女的善良,不忍心飞蛾扑火死去。

诗的第二句写“内人”仰首凝望鹭窠的动作,飞鸟尚可自由飞出宫禁,也有温暖巢穴,自己何时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发宜兴

曾 幾①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③。

【注】①曾幾:

南宋爱国诗人,曾因触忤秦桧去职。

在作此诗的头一年十二月,岳飞被秦桧谋害,抗金形势急转直下。

②阳羡:

宜兴。

③张公、善权:

分别指张公洞、善卷洞,都是宜兴境内的游览胜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自叙年将六十而又有挈家远行之举,紧扣“发宜兴”,一个“又”字表达作者心境凄凉。

B.第二联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说自己客居宜兴时日之短,启下说自己虽归故山却囊空如洗,反映作者事业无成。

C.第三联表现手法独特,既有对偶,也有叠词,还采用想象联想,充分地彰显其内心的感受。

D.第四联运用借代手法,以“张公”“善权”代宜兴景致,表达了对宜兴山水的留恋,这是实写。

E.本诗标题为“发宜兴”,首、尾两联照应、回抱题目,“述怀”并非主体,“纪行”才是中心。

【答案】BE

B.“事业无成”无据,应为“为官清廉”。

E.“述怀”才是中心。

(2)诗的前两联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描写了一个年届迟暮、漂泊不定、生活清贫的诗人形象。

“老境垂垂六十年”,交代诗人已经进入垂暮之年;“客留”点明漂泊的身世;由“无一钱”可以看出诗人囊空如洗,为官清正廉洁。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

“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

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生动逼真地刻画出菊那淡雅的风姿;“融融”运用通感,“冶冶”状其明艳柔美之态。

B.第二联用典写菊花之美,写色说成同陶渊明东篱下的菊花一样,写香说成与罗含宅中的菊花一样,这赋予了菊花高贵的品格。

C.第三联对比鲜明,一“禁”一“怯”,写菊花不怕被露水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赋予了菊花软弱的性格。

D.第四联阐述菊花希望自己被制成美酒,装在金鹦鹉螺状的酒杯中,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表明诗人想通过捷径摆脱地位卑下的现状。

E.这首诗引典自然,锐意中有伤时,哀婉里有进取,突出的特点是状物新奇,物我交融,毫无晦涩之感。

【答案】CD

C.“软弱”分析错误,这两句表面写菊,实则别有寄托。

李商隐仕途坎坷,屡受挫折,但这并没有使他丧失信心,他最担心的是时间流逝,事业无成,虚度年华,有一种美人迟暮之感。

D.“表明诗人想通过捷径摆脱地位卑下的现状”属于任意拔高,实际是暗含诗人期望入朝做官的心绪。

(2)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色美:

花心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

②味香:

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

③品高:

将菊花的色、香与陶渊明、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菊花高贵的品格。

(意思对即可)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

淮上有秋山。

颔联中“浮云”“流水”两词用得极为贴切,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浮云、流水两词都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出别后像浮云一样漂泊不定,十年的时光像流水一样一去不返,表达了诗人对别后多年漂泊、岁月流逝、年华易老的人生感喟(感慨)。

颔联统包了分别十年繁复的世事人情,直接抒发十年阔别的伤感。

别后人世沧桑,千种风情,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在“一别”“十年”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现出来了。

意境空灵,真是“疏可走马”。

“浮云”“流水”暗用汉代苏武李陵河梁送别诗意。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①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①芜:

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②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木兰花

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字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得好。

“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闹”字用拟人和通感的手法,具体、生动、形象、传神地刻画了杏花怒放的春天景色。

花开本来没有声音,这里用拟人的手法使其具有了声音,展现出春意盎然、杏花闹春的景象,使人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突出了春天美丽而有生气的特征,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

题干的要求是:

“你认为这个‘闹’字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要求回答两问,第一问回答用得好不好,第二问回答理由。

回答理由时需要回答出所有要点。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秋浦途中①

杜 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

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②杜陵:

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景中蕴情,再现诗人风尘仆仆的身影和暗淡凄迷的心态。

B.三、四两句直接抒发旅途的孤寂愁闷、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悲情感慨,凄婉动人。

C.“为问寒沙新到雁”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归雁来喻思归之人,表达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

D.“来时还下杜陵无”一句,轻声一问,把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羁旅的愁思,婉转深致地表现出来。

E.这首诗透过景物的描写,蕴藉而含蓄地抒写怀抱,富有情韵,给人以深至的回味。

【答案】BC

B.“直接抒发”错,应该是“间接抒发”。

C.“比喻”错,应该是“拟人”。

(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萧萧”描落叶纷飞之状,暗含秋风无情、寒意萧疏;“淅淅”状秋风飒飒之态,泛起波光,掀动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

【注】①谢玄晖:

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诗人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

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答案】BE

B.“相接”应为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

E.诗歌体现出的是苍茫、悲凉、沉郁的基调,突出诗人的寂寞和忧愁。

(2)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眼分别是“摇”“滴”。

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

此二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感,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情态逼真;又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异趣横生。

在古诗词中充当“诗眼”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动词。

由于动词的作用,使某些诗句成为名句,这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阙 题①

[唐]刘眘虚②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题:

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②刘眘(shèn)虚:

唐代诗人。

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

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

早年逝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E.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答案】AC

B.“孤寂”错,应为“宁静”。

D.“直抒胸臆”的理解与分析失当。

E.“淡淡的忧伤”错。

(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

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春花翩然入水,多情之水载着花的芬芳静静流淌到很远的地方。

1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①。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③前!

【注】①四垂天:

天幕从四面下垂。

②六幺:

又名绿腰,唐时琵琶曲名。

③尊:

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堤上游人逐画船”,写所见之人。

“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

B.“拍堤春水四垂天”,写所见之景。

“拍”字形象地描绘出春水不断拍打着堤岸的情形,用天幕的“静”反衬春水的“动”,表现了春水的生命力。

C.“白发戴花君莫笑”中“白发”泛指老人。

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别人见怪,描绘出一幅老少同乐的热闹的春游图景。

D.“六幺催拍盏频传”一句,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场面。

E.“人生何处似尊前”一句表达了词人希望借醉人的春光和春酒来排解内心的郁闷和不平。

写得凄怆沉郁,耐人品味。

【答案】BC

B.“用天幕的‘静’反衬春水的‘动’”错,应该是“春水的‘动’与天幕的‘静’相互映衬”。

C.“‘白发’泛指老人”错,应该是词人自指;“描绘出一幅老少同乐的热闹的春游图景”错,应该是表现词人狂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

(2)有人认为“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中“出”字用语不当,应该用“荡”字才符合实际情形。

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出”字用得好。

“出”字既符合秋千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状,又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暗中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 合①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注】①姚合:

唐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侄孙。

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

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

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

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②首联写没有徭役的烦扰,实则突出表达作者对统治者盘剥百姓的厌恶之情。

③尾联“料无车马客”写没有人事官场往来,其实是对官场生活的憎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对作者思想情感的鉴赏要联系整首诗歌,特别要注意这首诗首联和尾联所提供的信息。

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②路云遮寺,清弋江③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④,我心悬旆⑤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年),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

②九华山:

是从宣州至舒州的必经之处。

③清弋江:

河流名称,在宣州西。

④的的:

鲜明的样子。

⑤旆:

古时旌旗末端形状像燕尾的飘带,泛指旌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结合颈联、尾联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对朋友的祝福,更多的是离别之时怅然若失的孤独之感,前途迷茫的无着之感。

裴坦刚中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

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③行朝:

指朝廷迁移不定。

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漂泊思归之情。

“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

②忧国伤时之情。

“欲问行朝近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群盗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

(意思对即可)

本题考查赏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思考时,应结合着诗歌注释,根据对最后两联的描述,再抓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和子由①渑池怀旧

苏 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②已死成新塔,坏壁③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子由:

苏轼弟苏辙字子由。

②老僧:

当地僧人,名奉闲。

③坏壁:

残破的墙壁。

颈联和子由所怀的“旧”,“旧”具体指什么?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