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2262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嘉峪关市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测试范围:

必修三全册;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首语:

浩瀚的历史世界中,我们一路走来,且歌且行。

我们谈论古今,体悟人生智慧,设计未来,探讨获得人文素养的途径。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选择、材料分析,给每道题书写一个完美的答案。

面对答卷,多一分认真,多一分细心,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50题,每题1.2分,共60分。

1.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春秋战国时期,有人提出:

对百姓的错误不教育就直接惩罚,那么刑罚虽多,犯罪仍然不能制止。

如果只是教育而不惩罚,那坏人就得不到警戒。

如果只是惩罚而不奖励,那勤勉的人就得不到鼓励。

惩罚和赏赐没有法规依据,那么百姓就会生疑,习俗就会变坏,百姓也不能齐心。

这个人最可能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思想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4.2011年6月16日凌晨,我国大部分天空逐渐出现一轮红月亮,成为11年来月全食持续时间最长和食分最大的月全食。

如果这一现象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最有可能的感慨是()

A.“皇天见异,天灾将至,各级官吏谨防以待。

B.“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C.“皇天见异,非祥瑞之兆,必有反民”。

D.“此乃天理循环,日月运动所致,不足为虑。

5.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B.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以道德的名义维护D.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6.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C.理学对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D.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7.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8.王夫之说: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者含动,动不舍静”。

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9.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10.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

“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

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

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的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材料表明()

A.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B.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

C.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才能取得政治地位D.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

11.“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对这一言论,普罗塔戈拉会说()

A、“人生而平等”B、“美德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D、“与上帝直接对话”

12.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

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B.支持宗教改革C.倡导信仰自由D.主张圣像崇拜

13.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B.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C.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D.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14.意大利学者米兰多拉写到:

“世界一旦建成,造物者则希望有人赞赏他的杰作……因此,他创造了人,并对他说:

‘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

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否定上帝的绝对权威B.仍然坚持上帝造人的学说

C.相信理性使人性升华D.崇尚理性主义及独立判断

15.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

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D.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16.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是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座命名为“石申”。

石申的科学成就是()

A.用赤道坐标记录了恒星的位置B.记录了世界最早的日食月食现象

C.制造了天文观测仪器——浑仪D.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日

17.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

对下列著作的成就或历史地位的表述,准确的是()

A.《农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

B.《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C.《授时历》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

D.《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18.余秋雨说:

“在我看起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

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

”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

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B.发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

C.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D.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19.唐诗自由奔放,诗人随意抒发个人主观感受。

而宋代这种执着于自我的、感情热烈的诗歌极其罕见。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唐代文化政策开放包容B.唐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有效避免了个人专断D.宋代理学兴起,主张存理灭欲

20.“芈”的写法有一个演变过程,由最初的甲古文,到秦朝的小籇,一直发展到楷书。

读[miē],为羊鸣。

读[mǐ],为姓氏。

下列对中国汉字的叙述有误的是()

 

A.汉字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字

B.汉字文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精神家园

C.汉朝在小篆的基础上进行文字改革,创造了文化共同体

D.汉字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再创造提供了丰富材料

21.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

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图l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吸收了外来文明的特征

B.图2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体现了风俗写意的特点

C.图3是元代关汉卿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D.图4剧种产生于同光年间,体现“徽汉合流”特征

22.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著作《资本主义论丛》中曾指出,18世纪的欧洲“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

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无关的是()

A、进化论的提出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D、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3.“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

”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经典力学与相对论B.神创论与进化论

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D.相对论与量子论

24.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一部著作:

“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

”这是因为这部著作()

A.摇撼了理学的理论基础B.建立起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C.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D.在哲学上最终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25.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

“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

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

”材料反映出()

A、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C、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D、英国的纺织业走向了衰落

26.“人肉搜索”在2008中国网事中绝对是一个热词。

在汶川地震中,人肉搜索帮助许多人找到了亲人;但是也发生了某大学学生因被怀疑谩骂周恩来而遭人肉搜索,最后只好弃学躲起来的事件。

这些情况表明()

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7.姚莹与林则徐、魏源是同时代的思想家,他崇拜程朱理学,但“耽误性理,兼怀济世”。

思想家陆以湉评论他“负经济之学,尤长于论兵”。

由此,可以推断姚莹的主张是()

A.重农抑商B.经世致用

C.君主立宪D.盲目排外

28.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29.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

“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

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B.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D.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侵略

30.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

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B.洪仁玕、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D.孙中山、陈独秀

3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

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年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

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因素包括()

①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确立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

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2.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说到:

“国民党人……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指()

A.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B.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C.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D.革命的进程和方式

33.1924年1月,孙中山在解释新三民主义时说:

“本党既服从民生主义,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体主义,均包括其中。

”这说明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A.主张实现社会公有制B.致力于谋求实现社会公平

C.与社会主义本质相同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进行

34.在1925年毛泽东在一首词中写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这一时期,毛泽东“激扬文字”主要表现在()

A.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写出《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发表《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

D.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和《论十大关系》

35.“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这样,重工业是不是不为主了?

它还是为主,还是投资的重点。

但是,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

”这段话应出自毛泽东的()

A.《井冈山的斗争》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

36.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萌发于毛泽东思想,形成于邓小平理论”。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等人的探索已经彻底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B、邓小平创立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思想精髓

C、毛泽东等人的探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理论渊源

D、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完整继承

37.1984年,邓小平在谈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说:

“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城市改革“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

这体现了邓小平改革思想中()

A.实事求是的原则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C.全面改革的思想D.紧紧依靠群众的思想

38.“文革”结束后,我国逐渐破除了对领袖个人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

这两次分别是()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大

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

C.中国共产党十四和十五大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

39.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简图。

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想发展历程()

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过程B.是一个不断回

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D.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40.毛泽东曾在1958年表示: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

”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投入到这些开发计划中。

这主要说明了()

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

B.“大跃进”运动在我国国防现代化中的体现

C.我国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实现国防的现代化

D.国防高科技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中心环节”

41.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理由是她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④载人航天取彻突破性成就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

42.1956年。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43.“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

”该讲话()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44.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

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

颁布于1936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45.下图是某人收藏的一份识字证书,作为史料,它可以用于说明()

 

A.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

B.“教育革命”在全国展开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D.《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46.某大学举办了一次学术交流会,列出下列讨论课题:

狄更斯的文学创作、《人间喜剧》赏析、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之魅力等。

据此确定,这次学术交流会的主题是()

A.异彩纷呈的现代主义B.现实主义文艺的魅力

C.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D.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

47.“完全拋弃了自然主义的态度,动摇了西方绘画中以模仿为职能的根基,将绘画引向一个更新奇、更加渗透着强烈情感的主观世界,为20世纪西方现代诸美术流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下列作品中属于文中所述美术流派的是()

48.“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如生,非有大天才真功力者不能也。

”看上去乱七八糟、随心所欲的每一个色点,都是经过科学的、精密的计算,所以每一名画家都是科学家或者数学家。

这种表现技法当属()

A.古典派B.荒诞派C.印象派D.现代派

49.有学者指出:

“浪漫主义之前的古典主义音乐对感情的表达与浪漫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传达的是‘我们’的情感。

而浪漫主义音乐表现的情感极富个性化,是‘我’的情感。

”以下属于完美表达“我”的情感的音乐作品是(  )

A.《天鹅湖》B.《蓝色多瑙河》C.《时代在改变》D.《围着时钟摇吧》

50.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一经出现即风靡全球。

这类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与爱情,主张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  )

A.对时代的困惑和迷茫B.对社会问题的典型再现与剖析

C.对“理性王国”的失望D.对工业化带来的精神满足

二、材料分析(40分)

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又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不遂感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1)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

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4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

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3分)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

这些观点形成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4分)

 

5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

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

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教的自由》

材料三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

这些观点体现了什么精神?

(6分)

(2)材料二在灵魂得救的什么途径问题上提出了什么观点?

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4分)

(3)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4分)

 

53.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流。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夷之长技有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五:

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

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

在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

——毛泽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谁提出的什么主张?

(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孔子改制考》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大喷发”?

(2分)

(3)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思想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3分)

(4)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2分)

(5)结合以上材料,简述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

(3分)

嘉峪关市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50题,每题1.2分。

01-25

B

C

A

B

D

C

D

D

A

D

C

B

D

D

D

A

B

B

D

C

C

A

A

C

B

26-50

D

B

B

A

D

C

B

B

A

D

C

A

D

C

A

A

D

B

C

A

B

C

C

B

A

二、材料分析(40分)

51题答案:

(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