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恕规划文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31774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安恕规划文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恕规划文本.docx

《安恕规划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恕规划文本.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恕规划文本.docx

安恕规划文本

第一章 规划总则

第一条 规划总则

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恕镇社会经济发展和村镇建设与管理,保证规划的实施,根据相关法规,对规划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重要内容,提出法定的要求,特制定此文本。

第二条 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吉林省城市规划条例》和《村镇规划标准》以及建筑、防疫、卫生、交通、给排水等有关方面的国家标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东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辽源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安恕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等各级政府文件。

第三条 规划指导思想

以富民、强镇为宗旨,发展有地方特色的经济,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全镇第一、第二产业和乡镇企业的改造,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振兴经济,促进安恕镇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现代化小城镇的建设,完善安恕镇的基础设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城镇人居环境。

第四条规划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处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村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造福于后代。

2、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满足人民需求为宗旨,致力于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优良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3、协调发展的原则:

加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促进安恕镇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健康的发展。

4、可行性的原则:

坚持从安恕镇自身的基础和外部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出发,使规划方案具有最大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5、动态发展的原则:

保证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协调远期目标与近期建设之间的关系,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村镇建设需求。

第五条 规划期限

近期:

2002~2005年;

中期:

2006~2010年;

远期:

2011~2020年。

第六条 规划范围

1、安恕镇域总体规划的地域范围为安恕镇行政区,包括12个行政村、1个街道,总面积121.1平方公里。

2、安恕镇区建设规划范围控制在200公顷,规划区村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20公顷。

第七条 规划成果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附件(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章 安恕镇域总体规划

第八条 镇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总体思路与指导思想

以生态农业(畜牧养殖、绿色水稻、特色玉米、绿色蔬菜、果园林业)及其产品加工为经济发展的中心,构建两个轴带(乌龙-镇区-小城、镇区-黄羊),形成畜牧养殖基地、绿色水稻基地、绿色蔬菜基地和果园林业基地。

立足本地现状和优势,把安恕镇建成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的开放型辽源市卫星小城镇。

2、战略重点

着重发展畜牧养殖、绿色蔬菜瓜果、水果及产品的加工业,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绿色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下,巩固镇域市场,积极开拓域外市场。

第九条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充分利用区位与交通条件,把安恕镇建成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设施先进、人民生活富裕的开放型的辽源市卫星城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和建材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立足多种经营的优势,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的畜牧基地、蔬菜瓜果基地及林业果树基地,形成以集市贸易、商业、教育、医疗卫生、技术服务咨询、邮电通讯、房地产开发为主的第三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的给排水、邮电通讯和道路系统。

2、具体目标如下

经济目标:

近期(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306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126元,镇财政收入达到373万元;中期(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3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镇财政收入达到530万元;远期(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1,0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6,200元,镇财政收入达到1,050万元。

社会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左右,2005年,镇域人口为19,0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21.1%;2020年,镇域人口为23,0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3.5%。

五年内实现村村通电话,实现程控电话,程控电话量占总户数的75%以上,电话入户率达到90%以上。

第十条 社会经济发展方向

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

安恕镇总体上仍以农业为基础,重点发展养殖业和瓜果蔬菜,在保证当前有潜力的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区域的农副产品优势,逐步扩大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规模,适当发展建材工业;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和旅游业。

在镇区重点发展第二、三产业,建立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优化全镇的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

2、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

东辽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安恕镇在经济发展中更应重视环境保护,对采石、采矿、烧砖破坏的用地要及时进行复原,对新建的可能破坏环境的项目进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禁止不符合环境要求的项目进入镇域。

3、区域内部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并协调发展

根据安恕镇内部地形、水文、交通及经济现状的地域分异,遵循发挥地域优势,形成集聚经济,加强分区之间联系的原则,形成四个功能分区并构建产业基地。

4、构筑结构合理的村屯居民点空间体系

根据镇域内人口、产业的分布状况和现有居民点的分布格局,构建以镇区为核心,小城、乌龙、黄羊为副中心,八个行政村为一般中心,若干基层村为基础的四级居民点体系。

5、加强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加强镇域道路交通设施、电力、能源工程、电讯工程建设,改善镇域硬件投资环境。

第十一条 重点产业发展战略

1、第一产业

(1)立足基础农业,发展特色经济

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引进优良品种,形成特色,减少普通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作物面积,发展高效作物。

重点抓好畜牧养殖、瓜果蔬菜、特种玉米、绿色稻米和林业等五大产业的发展。

畜牧养殖业是安恕镇的支柱产业,今后应继续扩大养殖业的专业化规模,改良品种。

首先,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坚持规模饲养和改良品种并举,繁育基地和社会化服务相配套,使养猪业形成规模,形成特色,成为东辽县猪牛养殖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抓好牛、羊、鹅等其他畜禽的生产,以圈养为主,开发新的饲养模式,黄牛、羊的饲养要充分利用糟牛糟羊育肥饲养,秸秆氨化等技术,提高投入产出比。

突出抓好以棚室瓜果蔬菜为主的多种经营生产,扩大蔬菜的种植面积。

在品种上坚持粗细并重,以反季为主,规模经营,建设高档优质水果经济林,并对原有果树进行改良,使安恕镇成为东辽县名优特绿色果品生产基地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实行以稻制涝,重点抓好大梨树河沿线的水田开发,选择有发展潜力的稻米品种,适度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

(2)形成规模生产,构建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中部和东部的曲家、毕家和岳家建立养猪业基地,乌龙村建立黄牛养殖基地;毕家、曲家、杏山、依马建立禽类养殖基地;大梨树河两岸的黄羊、毕家、岳家、小城和花园村适度扩大水稻的面积,引进优良品种,形成绿色水稻基地,优先在梨树河上游的岳家村打深水井,增加灌溉能力,带动其它六村;小城、城仁建立绿色蔬菜基地,黄羊、车道、杏山建立果园基地;毕家、车道、依马建立特色玉米基地;依马、北安、花园建立林业及林下经济基地。

到规划期末,使农业总产值达到14,700万元。

2、第二产业

安恕镇的工业发展必须适应生态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依托当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积极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改造现有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

近期内应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建材工业,依托畜牧养殖和矿产优势,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发展肉食品加工、兽药生产、沸石和陶土开发等行业,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地发展。

安恕镇计划在2002~2005年进行陶土综合开发,陶土的开发规模为10,000吨,沸石的开发规模15,000吨,投资800万元用于厂房和球磨机等设备的建设。

花园村进行沸石矿的开发,北安村依托其采石业的基础发展建材工业。

到规划期末,预计工业总产值达到37,300万元.

3、第三产业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建设曲家水库旅游区、乌龙水库旅游区、曲家村计划在2002~2005年建立天然动物园从而形成曲家和乌龙两大旅游基地,还可以适当发展房地产业,在旅游区建立一些舒适的居住区、小的别墅来吸引辽源市的居民。

开放城镇劳务市场,鼓励境内阜外各界各类主体进镇开发和创办各类项目,大力发展餐饮业、娱乐服务业,适度发展中介、信息事业,以方便城镇居民生活。

小城和乌龙村积极发展运输服务业,赚取域外资金。

构建毕家村生猪交易市场和小城村蔬菜批发市场。

预计规划期末,第三产业实现总产值39,000万元。

第十二条 增长点轴与功能分区

1、增长点轴

安恕镇区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理所当然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服务业和旅游业。

小城、乌龙和黄羊村交通区位优越,人口规模较大,可作为全镇发展的副中心,主要发展果蔬、畜牧养殖、商贸服务业及基础农业,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

总体上,构建以镇区为中心,镇区——小城、镇区——乌龙为一级经济增长轴,镇区——黄羊为二级经济增长轴的发展战略。

2、镇域的发展分区

镇域各分区应依据其现状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尽力做到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又各有特色。

中部区(曲家、毕家、岳家、黄羊、杏山)的平缓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绿色稻米、农副产品加工业及服务业,部分低山区(毕家南部和杏山西北部)发展林业及林下种养业;东部区(小城、城仁)重点发展蔬菜种植、农副产品贸易及苗木花卉业;西部区(乌龙、车道、依马)重点发展果树种植及特色玉米;北部区(花园、北安)重点发展采矿及建材工业;镇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服务业及旅游业。

第十三条 人口发展预测

根据村镇规划标准,利用自然增长法、带眷系数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法等方法对镇域、镇区和各行政村的人口规模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详见基础资料汇编表1。

第十四条 镇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化水平预测

根据人口预测,规划期末,安恕镇总人口将达到23,000人,其中镇区人口将达到10,000人,安恕镇的城镇化水平可达43.5%。

2、村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根据镇域各村人口预测结果,考虑各村经济现状及发展潜力,结合村镇吸引区域划分及中心村镇增长极的培育,将安恕镇域村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分为三个等级:

·中心镇:

安恕镇;

·中心村:

曲家、毕家、小城、岳家、乌龙;

·一般村:

黄羊、北安、杏山、车道、依马、花园、城仁。

3、村镇体系职能结构

根据镇域总体发展战略和各村将来发展趋势,可将全镇各村职能安排如下:

安恕镇区:

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小城村:

中心村,城市近郊蔬菜瓜果集散地,大力发展近郊农业、林业、木材加工及运输业。

乌龙村:

中心村,发展养殖业及依托水库积极发展旅游业,运输业。

毕家村:

中心村,规划建立生猪市场,大力发展生猪、家禽的饲养及梅花鹿的养殖。

岳家村:

中心村,发展畜牧养殖业和生态型农业。

曲家村:

中心村,靠近镇区大力发展商贸、旅游和畜牧养殖业。

黄羊村:

基层村,发展水稻种植业、果园和生态型农业。

城仁村:

基层村,靠近辽源市,大力发展近郊农业,发展建材工业。

花园村:

基层村,开发沸石矿资源,发展林业及林下经济。

杏山村:

基层村,大力发展果树栽培及林业和林下经济。

车道村:

基层村,大力发展果树种植。

依马村:

基层村,大力发展旱田,种植特种玉米,丘陵地区发展林业及林下经济。

北安村;基层村,大力发展采石业,建材业,林业及林下经济。

4、村镇体系空间结构

根据安恕镇经济以农业为主的特点,镇域村镇体系的空间布局主要考虑河流、地形等自然条件,兼顾公路等交通条件,将安恕镇划分为南北、东西两个轴带。

东西轴带:

辽西公路沿线,作为一级轴带,包括安恕镇区、乌龙、花园、曲家、小城、城仁。

该轴带应发挥即将开通的九开一级公路的优越条件,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开发陶土、沸石等资源开采及加工业。

南北轴带;黄花公路沿线,作为二级轴带,包括安恕镇区、黄羊、岳家、曲家、小城。

该轴带位于大梨树河沿岸,水分充足,自然条件优越,生产基础好,重点发展水田,减少玉米面积,增加经济作物,发展高效农业。

使之成为安恕镇的粮食种植、家禽饲养、家副产品加工的核心分布带,两侧丘陵地区重点发展果树种植和特色养殖。

第十五条 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为了保护镇区生态环境,规划在用地布局上,把工业用地布局在下风向,镇区的东北部,并与居住用地之间设隔离带,对新建工业项目应实施严格的环境评估,在镇区内增加绿地面积。

在曲家水库周围种植防护林带以涵养水源,规划期内实现所有企业达标排放,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彻底消除污水和废弃物污染,在镇区东北部建一座垃圾处理厂,区内道路两侧合理布置垃圾箱和公共厕所,设置专职的环卫管理机构,安排专职的人员,负责污染物的清除,使镇区有一个卫生清洁的环境。

为了有效地保护安恕镇的生态环境,应当加强镇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建设设想为:

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绝对避免进行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在丘陵的坡耕地地区加大造林力度,树种选取果树、桑树、柞树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既可涵养水源,又可创造经济效益。

积极推进大地林网化,将坡度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形成以农护林,水土保持为主的防护林体系。

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

拓宽加固堤坝,畅通河道,完善水利设施。

在各村引导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合理的农产品结构,充分利用各种农产品的构成生物链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镇域内各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考虑生态效益,合理安排种植业和养殖业比例,充分利用产品生物链,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

第三章 安恕镇区建设规划

第十六条 城镇性质

安恕镇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是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商贸为主的辽源市的卫星小城镇。

第十七条 人口及用地规模

根据自然增长法、带眷系数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法等方法对镇区人口规模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为近期4,000人,远期10,000人。

根照国家村镇规划标准和镇区人口规模预测结果估算,安恕镇区建设用地规模应控制在120公顷以内,人均建设用地由231.6平方米/人调整到120平方米/人。

第十八条 城镇建设用地选择

近期以内部挖潜为主,从防火碑到卫生院东西大约1,600米内建成功能完善的新镇区,规划用地规模控制在1平方公里以内。

远期以扩大外围为主,城镇建设用地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扩展,规划用地规模控制在2平方公里以内。

第十九条 功能分区

镇区划分为四个大的功能区:

东北部为工业区;西部中心区商贸、居住功能区;南部为旅游度假区;在东南部划出一个综合开发区。

使镇区逐步形成布局较为紧凑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型小城镇。

第二十条 居住建筑用地规划

在规划期内,应当通过扩大楼房比例,在数量上适当压缩人均居住建筑用地的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同时通过居民点合并的办法,对居住建筑的布局进行适当调整,在公建两侧建设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并将镇区外围分散的居民点进行集中布置,建成一些高质量的居住小区,同时也可适当向曲家水库附近的坡地上发展。

规划居住建筑用地面积65.8公顷,占镇区规划村镇建设用地面积的55.1%,镇区人均居住建筑用地面积调整至65.8平方米/人。

第二十一条 公共建筑用地规划

规划公共建筑用地布局主要沿辽西路,镇政府以西卫生院至防火碑路段带状布置;主要公建项目应以商业、服务业项目为主,同时适当的发展医疗保健、文体活动中心和社区服务项目。

规划公共建筑用地面积14.2公顷,占镇区规划村镇建设用地面积的11.9%,镇区人均公共建筑用地面积调整至14.2平方米/人。

第二十二条 道路交通用地规划

规划期内,辽西公路部分职能将转变成镇区内的主要干道,承担着本镇区与辽源市和西丰县的联系。

规划其道路红线宽度拓宽至18米。

同时开辟南北轴线,构成方格网式道路网格,并在镇区外围修建通往一级公路的二级公路,最终在镇区外围形成一条环路。

通过对原有农村道路的升级与改造和道路、广场的新建,规划期内镇区道路交通用地面积将达到17.5公顷,占镇区村镇建设用地的15.6%,人均道路交通用地面积调整至17.5平方米/人。

第二十三条 生产建筑用地规划

将镇区内现有的造纸厂、酒厂等污染企业迁往镇区东北部工业区,规划生产建筑用地面积8.2公顷,占镇区规划村镇建设用地面积的6.9%,镇区人均生产建筑用地面积8.2平方米/人。

第二十四条 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期内在镇区东部新工业区内新增加仓储用地1公顷,规划仓储用地面积7.3公顷,占镇区规划村镇建设用地面积的6.1%,人均仓储用地面积7.3平方米/人。

第二十五条 园林绿地规划

规划在镇区中心镇政府前辟出一块中心绿地,供人们观赏、游憩,同时注意镇区道路两侧行道树的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道路两侧建设一些人工草坪,并结合曲家水库旅游区的建设,使镇区的绿地面积逐步扩大,为镇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

规划绿地面积4.9公顷,占镇区规划村镇建设用地面积的4.1%,人均绿地面积4.9平方米/人。

第四章 安恕镇区专项规划

第二十六条 给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预测

根据预测,在远期规划期末镇区总人口将达到10,000人,按照人均综合指标法,选取小城镇用水标准的低值,规划期内最高日人均综合用水量为0.2万立方米/万人·天,供水普及率为100%,则安恕镇区日总用水总量:

Q=1.0×0.2=0.2万立方米/天。

由于城镇用水量变化较大,预测涉及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故采用单位用地指标法进行校准,以增加其准确性,取规划期最高日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则安恕镇区日总用水总量:

Q=1.2×0.2=0.24万立方米/天。

与人均综合指标法的预测结果平衡后,确定规划期内安恕镇区日用水总量为0.25万立方米/天。

2、供水水源

安恕镇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

目前的1号井基本上可以满足镇区用水要求。

规划仍以地下水作为主要水源。

规划期内在粮库北部新建2号井,以满足今后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用水的需求。

3、供水管网

镇区管网现状情况较差。

规划期内采用生活、生产、消防公用的分区供水管网体系,加压后管网工作压力以满足镇区多层及建筑服务水头为准。

输水管的密度和管径应满足规划期给水规模和近期建设的需要,管线走向应沿现有和规划道路铺设,并应缩短线路长度,减少跨越障碍次数。

规划干管的管径应在150毫米以上,配水管的最小管径不应小于100毫米。

管网布置以枝状网为主,远期考虑枝状网和环状网相结合。

在镇区中心布置为枝状网,外围地区为环状网。

4、水源地保护

在水源地周围影响半径内安排绿地,同时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使用有持久性毒性或剧毒的农药,在水井周围3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废渣堆,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

第二十七条 排水工程规划

1、污水量预测

规划污水量包括镇区生活污水量和部分工业污水量。

根据城镇性质、经济生活水平等因素,选取污水排放率为0.75。

根据规划期末镇区用水量预测,镇区污水排放量:

Q=0.25×0.75=0.19万立方米/天。

2、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应处于镇区低处。

便于污水自流入厂;靠近水体,便于污水排放;位于水源地下游,远离城镇生活区,减少对镇区生活用水的影响;应位于防洪堤外,不宜受洪水侵袭;靠近工业污水排放源,便于工业废水的集中处理和工业用水的回收利用;地质基础较好,用地扩展比较方便。

规划期内在镇区西部,大梨树河防洪堤外缘设置一个日处理能力达2,000立方米以上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处理。

3、污水管道

利用镇区地形坡度,尽可能让最大区域污水自流排出。

污水干管沿辽西路东西向布置,在道路下的污水管道最小管径为200毫米,在街坊内的污水管道最小管径为150毫米。

4、排水体制

规划镇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

近期可以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即只设置污水管道,不设置雨水管道,污水通过管线流入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后排放入河流中;雨水则采用明沟、明渠体系,就近直接排入河中。

远期采用完全分流体制,将雨水由明渠改为管道。

镇区内的雨水通过雨水沟渠或管道排入梨树河等水体。

第二十八条 供电工程规划

1、规划目标

规划期内,镇区电网高压供电和配电可靠率应达到99%以上,主变压器,电源进线配置标准应符合N-1安全标准,使电网和电源同步发展,安全、经济、优质、可靠地向各类用户供电,以满足镇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日益增长的需要,适应改革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要求。

2、负荷预测

根据安恕镇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能源部、建设部颁发的《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要求,以镇区2001年电力负荷、用电量为基数,采用人均综合用电指标法,对规划期末镇区电力负荷(An)进行测算:

An=s×d

s—计算范围的人口数;

d—人均综合用电指标。

根据安恕镇区人口规划,2020年镇区人口为10,000人,现状年人均综合用电量约为130千瓦时,规划期末选取年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为500千瓦时。

则规划期末镇区最大电力负荷为:

An=10,000人×500千瓦时/365天

=13,700千瓦时/天。

根据镇区供电现状及2020年镇区人口预测,现红旗变电所不能满足镇区发展用电要求,规划期内需要扩建增容。

规划期末,红旗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应增至20,000千伏安。

3、电网、电源及线路规划

规划镇区电网采用66千伏/10千伏/380伏/220伏三级制、两个变电层次。

对现有电网中的非标准电压等级应当限制发展、合理利用、逐步改造。

10千伏高压线路应结合镇区道路敷设。

架空电力线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的相应要求。

区域变电所的设置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心。

镇区主干道路灯最低照度为1.0勒克司,一般道路的最低照度为0.5勒克司,路灯线路与配电线路架空敷设。

第二十九条 邮电通信工程规划

规划镇区电话普及率达到50部/百人,则实需装机量为5,000门,规划装机量应增至5,000门。

镇区主干道路地埋电缆,次干道和支路敷设架空线路,镇区外采用架空线路敷设。

有线电视线路应随同通讯线路架空或地下敷设。

在镇区中适当增加公用电话、信箱及阅报亭。

规划期内无线通讯以现状维护和增容为主。

第三十条 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期内,近期镇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建立液化气站以满足镇区和镇域的燃气供应。

远期采用集中供气。

第三十一条 供热工程规划

规划期内,镇区实现区域集中供热,设立两处热水锅炉房。

锅炉房位置选择在镇区的中部和西部。

第三十二条 环卫工程规划

1、规划目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镇区生活垃圾、粪便的运输机械化达到80%,道路清洁机械化达到50%;

·镇区生活垃圾袋装收集率100%,实现中转运输率100%;

·规划期末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2、环卫设施规划

(1)、公共厕所

在流动人口密集的主街道和商业区可按300~500米一座的间距设置,其他街道按750~1,000米一座的间距设置。

新建小区按每平方公里3座公厕设置,人口2,500~3,000人设置一座厕所。

规划到2020年,镇区公厕全部实现水冲式厕所。

(2)、果皮箱

设置在道路两旁、路口及居住区。

商业街道设置间隔为25~50米,交通干道设置间距为50~80米,一般道路设置间隔为80~100米。

(3)、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规划在镇区东部建设一座日处理垃圾能力100吨以上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第三十三条 防灾工程规划

1、防洪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