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32091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3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docx

工商管理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

工商管理计算题

第一章

 例如,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A产品每台利润100元,B产品每台利润180元,有关生产资料如表1-2所示,试求企业利润最大时两种产品的产量。

  表1-2 A、B产品生产用料

 

单位产品消耗总额

 

资源名称

A产品

B产品

可利用资源

原材料(kg)

120

80

2400

设备(台时)

900

300

13500

劳动力(工时)

200

400

5000

『正确答案』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确定影响目标的变量:

企业利润最大时两种产品的产量,设:

X1为A产品的生产数量;X2为B产品的生产数量

  列出目标函数方程:

  MaxP(Xi)=100X1+180X2

  找出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

  120X1+80X2≤2400

  900X1+300X2≤13500

  200X1+400X2≤5000

  X1≥0,X2≥0

  找出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可行解,即为该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分别以X1、X2为横纵坐标,将约束方程绘制于表中,由于有三个约束方程,因此有三条直线。

三条直线共同构成的区域为可行解的区域。

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一定在由约束方程构成的可行解区域的凸点上。

  通过计算三个凸点A(0,12.5)、B(13,6)、C(15,0)所对应的目标函数值,则满足使目标函数最大值的点为B点。

即当生产A产品13台、B产品6台时企业获得的利润最大,为2380元。

例:

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15元,其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

解析:

Q0=F/(P-v)=500000/(15-10)=100000(件)

例如,某厂在下一年拟生产某种产品,需要确定产品批量。

根据预测估计,这种产品市场状况的概率是:

畅销为0.3,一般为0.5,滞销为0.2。

产品生产采取大、中、小三种批量的生产方案,如何决策使本厂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有关数据如表1-3所示。

  表1-3 数据表

畅销

一般

滞销

期望值

0.3

0.5

0.2

大批量I

40

28

20

30

中批量Ⅱ

36

36

24

33.6

小批量Ⅲ

28

28

28

28

选择方案的过程如下:

  大批量生产期望值=40×0.3+28×0.5+20×0.2=30

  中批量生产期望值=36×0.3+36×0.5+24×0.2=33.6

  小批量生产期望值=28×0.3+28×0.5+28×0.2=28

  中批量生产的期望值要高于大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的期望值,最终企业的经营决策应当选择中批量生产。

例如,某企业为了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

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7,销路差的概率为0.3。

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

  方案1:

新建大厂,需投资300万元。

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0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20万元。

服务期为10年。

  方案2:

新建小厂,需投资140万元。

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4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30万元。

服务期为10年。

  方案3:

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00万元,服务期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95万元。

  问:

哪种方案最好?

  

方案1(结点①)的期望收益为:

[0.7×100+0.3×(-20)]×10-300=340(万元)

  方案2(结点②)的期望收益为:

(0.7×40+0.3×30)×10-140=230(万元)

  至于方案3,由于结点④的期望收益465(95×7-200)万元大于结点⑤的期望收益280(40×7)万元,所以销路好时,扩建比不扩建好。

方案3(结点③)的期望收益为:

(0.7×40×3+0.7×465+0.3×30×10)-140=359.5(万元)

  计算结果表明,在三种方案中,方案3最好。

例如,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

因不同的设计方案的制造成本、产品性能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也各异。

  表1-4

 

畅销

一般

滞销

max

50

40

20

50

70

50

0

70

100

30

-20

100

Max(50,70,100)=100  选择方案3

乐观原则决策过程(大中取大法):

  

(1)在各方案的损益中找出最大者;

  

(2)在所有方案的最大损益值中找最大者。

2.悲观原则(小中取大法)

  决策者在进行方案取舍时以每个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最小值为标准(即假定每个方案最不利的状态发生),再从各方案的最小值中取最大者对应的方案。

  悲观原则决策过程(小中取大法):

  

(1)在各方案的损益中找出最小者;

  

(2)在所有方案的最小损益值中找最大者。

Max(20,0,-20)=20选择方案1

3.折衷原则

  折衷法的决策步骤如下:

  

(1)找出各方案在所有状态下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方案

min

max

I

20

50

0

70

-20

100

  

(2)决策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程度给定最大值系数a(0

a也叫乐观系数,是决策者乐观或悲观程度的度量。

  (3)用给定的乐观系数a和对应的各方案最大最小损益值计算各方案的加权平均值

方案

min

max

加权平均值(a=0.75)

I

20

50

42.5

0

70

52.5

-20

100

70

  I:

20×0.25+50×0.75=42.5

  11:

0×0.25+70×0.75=52.5

  Ⅲ:

(-20)×0.25+100×0.75=70

  (4)取加权平均最大的损益值对应的方案为所选方案。

  对应的方案Ⅲ为最大值系数a=0.75时的折衷法方案。

  用折衷法选择方案的结果,取决于反映决策者风险偏好程度的乐观系数的确定。

当a=0时,结果与悲观原则相同;当a=1时,结果与乐观原则相同。

这样,悲观原则与乐观原则便成为折衷原则的两个特例。

  4.后悔值原则(大中取小法)

  后悔值原则是用后悔值标准选择方案。

所谓后悔值是指在某种状态下因选择某方案而未选取该状态下的最佳方案而少得的收益。

  用后悔值法进行方案选择的步骤如下:

  

(1)计算损益值的后悔值矩阵。

方法是用各状态下的最大损益值分别减去该状态下所有方案的损益值,从而得到对应的后悔值。

 

畅销(最大值为100)

一般(最大值为50)

滞销(最大值为20)

I

50(100-50)

10(50-40)

0(20-20)

30(100-70)

O(50-50)

20(20-0)

0(100-100)

20(50-30)

40(20+20)

  

(2)从各方案中选取最大后悔值。

 

畅销

一般

滞销

max

I

50

10

0

50

30

O

20

30

0

20

40

40

(3)在已选出的最大后悔值中选取最小值,对应的方案即为用最小后悔值法选取的方案。

对应的方案Ⅱ即为用最小后悔原则选取的方案。

Min(50,30,40)=30选择方案2

  5.等概率原则(莱普勒斯法)

 等概率原则是指当无法确定某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顺序时,可以假定每一自然状态具有相等的概率,并以此计算各方案的期望值,进行方案选择。

方案1=(50+40+20)/3=110/3

方案2=(70+50+0)/3=40

方案3=(100+30-20)/3=110/3

选择方案2

第一章:

案例分析题汇总

  【例题1·案例题】(2004年案例分析)某国内企业曾长期经营计算机业务,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先后涉足软件开发、手机、互联网等多个业务领域。

几年过后,后增加的这些业务并没有给公司发展带来多大贡献。

公司最后一次的董事会终于作出决定,出售手机、互联网等业务,并重新专注于计算机业务。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公司实行的发展战略属于( )。

  A.集中型战略 B.一体化战略 C.关联多元化战略 D.无关联多元化战略

解析:

C

  

(2)根据波士顿矩阵,采取紧缩战略的业务应具备的条件是( )。

  A.在所有业务中规模较小  B.业务盈利性差

  C.相对市场占有率低  D.市场增长率低

解析:

CD

【例题2·案例题】案例分析:

书中36页题目

  某牙膏厂几十年来一直只生产牙膏,产品质量卓越,顾客群体稳定。

目前为扩大经营规模,企业增加牙刷生产,需要确定牙刷的产量。

根据预测估计,这种牙刷市场状况的概率是畅销为0.3,一般为0.4,滞销为0.3。

牙刷产品生产采取大、中、小三种批量的生产方案,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畅销

一般

滞销

大批量I

35

30

20

中批量II

30

28

24

小批量III

25

25

25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企业原来一直实施的战略属于( )。

A.集中型战略  B.稳定型战略  C.多元化战略 D.一体化战略

解析:

B

 

(2)目前该企业实施的战略属于( )。

 A.不相关多元化  B.一体化  C.集团多元化 D.相关多元化

解析:

D

 (3)此项经营决策属于( )。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无风险决策

解析:

B

 (4)使该厂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决策方案为( )。

  A.大批量  B.中批量  C.小批量  D.不增加牙刷生产

解析:

A

大批量损益期望值=35*0.3+30*0.4+20*0.3=28.5

中批量损益期望值=30*0.3+28*0.4+24*0.3=27.4

小批量损益期望值=25*0.3+25*0.4+25*0.3=25

【例题3·案例题】,国内某知名制造企业在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总经理总是鼓励中下层管理者制订与实施自己的战略。

今年在充分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决定进军医药领域。

准备修建大厂的投资费用为400万,修建中等规模工厂的投资费用为250万,修小厂的投资为170万。

该医药产品的市场寿命为10年。

10年内销售状况为:

产品畅销的可能性为55%,销售一般的可能性为25%,滞销的可能性为20%。

方案一:

修建大工厂,产品畅销每年获利150万元,销售一般每年获利60万元,滞销每年亏损40万;

方案二:

修建中等规模工厂,产品畅销每年获利80万,销售一般每年获利50万元,滞销每年获利20万元;

方案三:

修建小工厂,产品畅销每年获利40万元,销售一般每年获利30万元,滞销每年获利15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企业目前实施的战略属于()。

A.紧缩战略B.多元化战略C.发展战略D.差异化战略

解析:

BC

2,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该企业制订与实施自己战略的模式是()。

A.指挥型B.文化型C.合作型D.增长型

解析:

D

3,修建小工厂的期望收益值为()。

A.-289万元B.260万元C.300万元D.155万元

解析:

D(40*55%+30*25%+15*20%)*10-170=155

4,该企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决策方案为()。

A.方案一B.方案二C.方案三D.三者均可

解析:

A

方案一:

(150*55%+60*25%-40*20%)*10-400=495

方案二:

(80*55%+50*25%+20*20%)*10-250=355

方案三:

(40*55%+30*25%+15*20%)*10-170=155

5,该企业进行的决策属于()

A.风险型决策B.确定型决策C.不确定型决策D淘汰法

解析:

A

【例题4·案例题】,某玩具制造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在玩具领域站稳脚跟,而且通过并购联合等多种形式进入家电领域。

07年该公司拟推出一款新玩具,共有三种备选方案。

未来市场存在畅销、滞销、一般三种可能。

预测这种三种电器的损益值如下:

畅销

一般

滞销

方案1

700

500

100

方案2

800

650

0

方案3

900

600

-3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项经营决策属于()

A确定型决策B无风险决策C风险性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

解析:

D,不确定型决策

2,采用折中原则最大值系数a=0.7,估计方案1的损益值为()

A360B420C520D600

解析:

C,折中原则方案一损益值=700*0.7+100*(1-0.7)=520

3,采用后悔值原则计算,使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为()

A方案1B方案2C方案3D无法确定

解析:

B:

构造后悔值矩阵

畅销

一般

滞销

最大后悔值

方案1

200

150

0

200

方案2

100

0

100

100

方案3

900-900=0

50

400

400

从最大后悔只当中选择最小后悔值,则方案2是正确选项。

4,采用乐观原则,应该选择方案()

A方案1B方案2C方案3D无法确定

解析:

C,乐观原则又称大中取大。

Max(700,800,900)=900

第四章

2.已知设备组有机器10台,每台机器每天有效工作时间是15小时,每小时产量定额是50件产品,求该设备组一个工作日的生产能力()

A5500B6500C7500D8500

答案:

C

解析:

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产量定额=10*15*50=7500件

3.一致某车间有车床20台,全年工作日180天,3班制,每班工作6小时,设备修理时间占有效工作时间的10%,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0.5小时,那么该设备组的年生产能力是()

A116640B38880C115500D120000

答案:

A

解析:

单位设备的年有效工作时间=180天*6*3*(1-10%)=2916小时

年生产能力=设备数量*年工作时间/时间定额=20*2916/0.5=116640

4.某车间单一生产某产品,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车间生产面积2000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面积4平方米,每生产一件产品占用时间为2小时,问该车间生产能力()

A2000B1000C3000D2500

答案:

A

解析:

作业场地生产能力=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8*2000/4*2=2000件

5.某齿轮生产企业的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流水线每生产一件齿轮需20分钟,求该企业的流水线每日的生产能力()

A24B48C96D12

答案:

A解析:

流水线每日的生产能力=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流水线节拍=8小时*60分钟/20分钟=24件

6.某企业产品单价为400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200元,固定成本为500万元,求该企业保本量是()

A15000B20000C30000D25000

答案:

D25000

解析:

保本量=500万/(400-200)=25000

案例分析题

某企业在确定产品产量指标时采取盈亏平衡分析法,相关信息见盈亏平衡图。

金额

产品生产的盈亏平衡图

27.在盈亏平衡图上标号为3的线是()。

A.销售收入线B.固定成本线C.总成本线D.变动成本线

答案:

D

28.设E——利润,Tr—销售收入,F—固定成本,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则

盈亏平衡分析法的计算公式是()。

A.Tr=E-(F+V*Q)B.E=Tr-(F+V*Q)C.F=Tr-(E十V*Q)D.Q=Tr-(F+V*E)

答案:

B

29.该企业生产产品每件单价为500元,单位产品的变动费用为200元,其固定成本为450万元,根据以上资料确定该企业今年产销量不赔的最低量()。

A.12000件B.12500件C.14000件D.15000件

答案:

D

【·单选题】某商场根据过去的经验,在一年中每增加1000万元的销售额,需增加20人,预计一年后销售额将增加6000万元,如果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的比例是l:

7:

2,则新增加的l20人中,销售人员应为( )人。

  A.12  B.24  C.84  D.88

解析:

C分配率=120/(1+7+2)=12,销售人员=12*7=84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产销量与销售人员数量成正相关关系,据历史资料得到回归系数a=8.6,b=12.5。

2002年企业现有销售人员90名。

若2003年企业计划实现产销量8万吨,则企业需新招聘销售人员( )名。

  A.29  B.19  C.18  D.21

解析:

Y=a+bX=8.6+12.5×8=108.6,已经有90人,需招聘109-90=19人。

【例题3·案例题】(2005年考题)某大型百货商场因扩大经营规模,需要对外招聘营业员。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得知,营业员数量与商场营业规模成线性相关关系,回归系数a、b分别为25.12、10.25。

去年商场实现营业额10亿元,有营业员120名。

今年商场计划实现营业额12亿。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商场需要招聘新营业员( )名。

A.24B.29C.35D.39

解析:

Y=A+BX,把A,B,X数值带进公式,计算出需要营业员的人数,再减去现有的人数既是新增需求量。

Y=25.12+10.25*12=149,新增需要量=149-120=29,所以选择B

(2)商场欲从现有营业员中提拔一名值班经理。

这种内部提拔的好处是( )。

A.促进管理创新

B.有助于调动现有营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

C.被选拔者能够较快地胜任工作D.风险小、成本低

解析:

BCD,这就是内部招聘的优点。

(3)如果值班经理与营业员的比例关系为1:

30,那么该商场今年共需要( )名值班经理。

A.4B.5C.6D.7

解析:

B,根据第一个计算结果,分配即可。

即149/30=5

【例题4·案例题】(2004年考题)某企业高级经理、部门经理、业务主管和销售人员四类岗位年初的员工数量分别为10人、30人、50人和80人。

年内这四类岗位员工之间的变动概率如下表所示。

已知企业产销量与销售人员成正相关关系,据历史资料得知回归系数a=8,b=8.5(视产销量为自变量),明年企业计划实现销售10万吨。

员工变动概率矩阵

 

高级经理

部门经理

业务主管

销售人员

离职

高级经理

0.7

 

 

 

0.3

部门经理

0.1

0.7

 

 

0.2

业务主管

0.1

0.7

0.1

0.1

销售人员

0.2

0.6

0.2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企业部门经理的内部供给量为( )人

A.30B.26C.25D.24

解析:

B

初期人员

数量

高级经理

部门经理

业务主管

销售人员

离职

高级经理

10

7

3

部门经理

30

3

21

6

业务主管

50

5

35

5

5

销售人员

80

16

48

16

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

10

26

51

53

30

(2)明年企业需要从外部招聘销售人员数量为( )人。

A.53B.50C.40D.24

解析:

C,需要的销售员数量减去内部销售人员供给数量:

Y=a+bx=8+8.5*10=93,内部供给53人,故外招93-53=40人

(3)如果部门经理职位的内部人力资源供给不足,企业需要从外部招聘。

外部招聘的好处是( )

A.有助于招聘到一流人才B.促进企业创新

C.有利于缓和内部紧张关系D.风险小、成本低

解析:

ABC.D数内部招聘的优点

【例题5·案例题】(2006年案例分析题)某大型百货商场因扩大经营规模,需要招聘营业员和选拔值班经理。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得知,营业员数量(Y)与商场营业额(x)成线性相关关系(Y=a+bX),a、b分别为115、12.5。

去年商场实现营业额8亿元,有营业员215名。

今年商场计划实现营业额l2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去年基础上,今年该商场需要招聘营业员( )名。

A.13B.50C.150D.215

选择:

B

解析:

Y=a+bX=115+12.5×12=265。

需要招聘销售人员数量=265-215=50。

(2)如果值班经理与营业员的比例关系为1:

30,那么该商场今年共需要( )名值班经理。

A.4B.6C.7D.9

解析:

D265/30=9

(3)该商场拟从现有营业员中提拔一名值班经理,其好处是( )。

A.有利于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B.有助于调动现有营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

C.被选拔者能够较快地胜任工作D.风险小、成本低

解析:

BCD

【例1】某公司从银行借款200万元,借款的年利率为11%。

每年付息,到期一次性还本,筹资费率为0.5%,企业所得税率为33%,则该笔借款的资本成本为:

=200×11%×(1—33%)÷[200×(1—0.5%)]

=7.76%

【例题2·单选题】债券面值5000万元,票面利率为10%,发行期限20年,按面值等价发行,发行费用为筹资总额的4%,所得税税率为30%,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则该笔债券的成本是( )

A.10%B.10.42%C.7%D.7.29%

解析:

D

【例题3·单选题】债券面值5000万元,票面利率为10%,发行期限20年,溢价发行,债券筹资额为6000万元,发行费用为筹资总额的4%,所得税税率为30%,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则该笔债券的成本是( )

A.10%B.8.33%C.6.08%D.7.29%

解析:

C

【例题1·单选题】某公司息税前利润为1000万元,债务利息为1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0%,则其财务杠杆系数为( )

  A.1.11  B.1.06  C.0.90  D.0.93

解析:

『正确答案』A

【例题2·单选题】(2006年试题)某公司2005年股本为l000万元,息税前利润为20万元,债务利息为9万元,则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为( )。

  A.1.67  B.1.82  C.2.23  D.2.46

解析:

B

【例题1·单选题】当财务杠杆系数和营业杠杆系数分别为1.5和2时,则总杠杆系数为( )。

  A.3  B.2.25  C.1.5  D.4

解析:

A。

说明该公司的销售额(营业额)增长l倍时,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以3倍速度增长。

【例题2·案例题】(2005年试题)某公司因生产发展需要再筹资50万元。

现有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1)增发25000股普通股,每股发行价为20元;

(2)发行债券50万元,债券年利率10%。

公司的息税前利润目标为40万元,所得税率为33%,该公司筹资后的利润状况见下表:

项目

增发普通股

发行债券

预计息税前利润

减:

利息

税前利润

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