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3622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五单元教案设计

9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绝句》这首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引导同学们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由此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诗:

9古诗两首

(二)自学《绝句》

1.读题、解题,作者简介。

《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这首诗是唐朝另一个著名诗人杜甫写的,当时唐朝开始衰败,又发生叛乱,诗人历尽艰辛才辗转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造了一间草堂,诗中描写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丽的景色。

2.教师范读。

强调多音字:

行(háng)泊(bó)

3.自学字词,理解词语,教师检查,学生质疑。

黄鹂:

一种小鸟,也叫黄莺,叫声很好听。

白鹭(lù):

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细长,吃小鱼,小虾。

东吴(wú):

古时候的东吴,就是今天江浙一带。

鸣:

这里指鸟叫。

翠柳:

绿色的柳树。

青天:

蔚蓝色的天空。

含(hán):

包含。

西岭:

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雪:

“千秋”就是千年,这时是虚指。

“千秋雪”指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

停泊。

万里:

指非常遥远,不是实指。

4.检查自学诗意情况,想像画面。

(1)指名读诗句。

(2)练说每句诗意。

(新绿的柳枝上一对黄鹏在欢唱,蔚蓝的天空上,有一行白鹭从溪上飞起,向远处天空飞去。

远处,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这样的景色就像嵌在窗户里一样。

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观看彩图,诵读全诗,想像画面。

(整首诗描绘了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景色。

5.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1)指导朗读。

我们要以欢快的语调,来读这首诗,读诗时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和轻重快慢。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

两个/黄鹏//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干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三)体会写法

诗人为什么能描绘出这么美的画面呢?

他运用了什么方法?

你们想知道吗?

齐读全诗,仔细体会。

(教师总结:

古诗是四个不相连属的句子,一句便是一幅图画,短短四句写景,有层次,有远近,声情并茂。

而且黄翠白绿,众彩缤纷,形象鲜明活泼,分而不散,从而充分表现了诗人恬静开朗,跃跃欲归的内心世界。

同时这首诗语言清新质朴,对偶工整,朗朗上口,具有形式美和音乐美。

(四)背诵全诗,体会美感

(五)布置作业

1.练说诗意。

2.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绝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创设情境,交代学习方法

1.给学生演示《早发白帝城》音乐鉴赏的视频资料。

2.交代学习方法。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五读法”来学习古诗。

什么叫“五读法”?

又该怎样运用“五读法”来学习古诗呢?

(2)出示“五读法”

一读通,咬准音;二读懂,知大意;三读精,解词义;四读会,达意境;五会读,有感情。

(三)指导学习《早发白帝城》

1.揭题,解题。

(1)“发”在这里的读音和意思是什么?

(fa)(出发)

(2)读了这个题目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去哪里?

怎么走的?

在学习这首诗时就会解决我们的疑问。

(3)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按照“五读法”开始学习诗句

(1)一读通,咬准音。

①正字:

朝(zhāo)还(huán)重(chóng)

②字形:

帝(上中下结构),辞(左右结构),猿(左右结构)

(2)二读懂,知大意。

朝:

早晨。

辞:

辞别、离开。

还:

返回。

啼不住:

不停地叫。

轻舟:

轻快的小船。

万重山:

一重又一重的大山。

(3)三读精,解词义。

通读全诗,根据每句诗所写的内容,给诗分层。

每层写了什么内容?

(这首诗分两层意思来写,第一层告诉我们诗人出发的时间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第二层写长江两岸的景色。

①指名读第一、二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作者早晨从白帝城出发,一天的时间就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城。

②作者什么时间离开白帝城出发的?

从诗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诗人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从“朝”和“彩云间”这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当诗人离开白帝城时,天上彩霞一片。

表示他心情是很愉快的。

“彩云间”一词,除了写出时间,还写出了白帝城的什么特点?

(很高)

教师讲解:

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所以作者讲在“彩云间”。

③从白帝城到江陵有多远?

诗人乘船走了多长时间?

从诗歌的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从白帝城到江陵有1200多里远,诗人乘船只用一天时间就到达江陵了。

诗中的“千里”,“一日”都是虚指,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说明船开得很快。

④小结:

这两行诗,一是突出白帝城之高,二是反映了行船的速度快,朗读时,除了要把顺水行船速度极快的意思表达出来,还要表达诗人的心情同飞舟一样轻快。

⑤指导朗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⑥第二层是写长江两岸的景色,作者抓住了什么来写。

(抓住“猿声”和“万重山”来写。

⑦作者为什么要写“猿声”和“万重山”?

明确:

当年长江三峡,都是高山峻岭,悬崖峭壁。

猿猴的叫声常常会在深山峡谷中引起回声,一声接一声,声声不断地传播开去。

李白乘船顺水而下时,在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中,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一重又一重的大山。

作者在这里用猿猴的啼叫声和重重高山突出行船的轻快和沿途景色的壮丽。

⑧指导朗读(注意把“快”的意思读出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每句的意思。

(分组讨论,指名说)

(早晨,作者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远隔千里的江陵,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到了。

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一声接一声还没停下来,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一重又一重高山。

4.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1)学生边看《早发白帝城》的影碟,边听师范读古诗。

(2)谈话: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当年他受到牵连,被判罪,流放到贵州的夜郎,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一个白帝城的地方,忽然传来皇帝要释放他的命令,你们想想看,李白的心情怎样?

(十分高兴)

李白在释放后写了这首诗,不但描写了长江两岸雄伟壮丽的景色,而且表达了自己经过艰难岁月之后,被释放的喜悦心情。

(3)为什么说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①顺水行船(客观);②心情愉快,急切盼归(主观)。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我们再读这首诗,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诗意,还要体会诗人的感情。

(5)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四)布置作业

读李白和杜甫的诗,然后利用队会时间开一个班级诗会,看谁知道得多,理解得准确。

课后记:

 

10五花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五花山的美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教学中渗透文章的写作方法,安排小练笔,发挥学生的想象。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五花山的美。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3、感悟五花山春天浅绿、夏天浓绿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读读《五花山》这篇课文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两遍,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3、和你的学习伙伴一起展示你们的朗读。

三、谈收获

1、默读课文,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2、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3、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四、赏读课文.

1、春天部分

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师相机抓住淡淡的这个词,引导学生读出淡淡的绿,并相机板书:

淡淡的

这冒出来的芽会说话呢!

它是怎么出来的(抓住冒体会)这让你感觉(舒服,精神焕发……)就带着这种感觉读读吧.

2、夏天部分

读读夏天的山有什么不同

(1)生自由读.

(2)夏天的山怎么样从哪些词句看出

师引导学生想象满眼的绿:

什么都被染绿了

抬头看看——生:

天空也被染绿了.俯下看看——生:

大地一片绿色,小草也被染绿了.置身于森林中,仿佛空气也是绿色的,怎一个绿字了得!

(3)分小组朗读.

(4)师总结:

不管是春天淡淡的绿,还是夏天浓浓的绿,都让人赏心悦目,这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诗句:

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拓展活动

1、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特别是描写山的、树林的词。

2、收集秋天的树叶,制成书签或标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五花山的美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教学中渗透文章的写作方法,安排小练笔,发挥学生的想象。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昨天我们已经读了课文,了解了五花山春天浅绿、夏天深绿的颜色,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齐读课题“五花山”)。

2、我们先来读读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吧!

(出示词语):

浅绿、黄绿、深绿、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翠绿。

指名读,齐读。

3、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呢?

4、你能用上一个非常厉害的词语,把这儿所有的颜色都包括了吗?

二、初步感知“五颜六色”

1、是的,作者就是用其中的一个“五颜六色”概括这了座五花山秋天的色彩。

(出示第6自然段)个别读。

2、秋天,让我们一起去的奇妙的无花山看看吧!

(配乐播放):

五花山图片。

3、确实很美啊!

老师情不自禁地想用诗句“树树皆秋色”来赞叹一下啊!

(出示第6段)假如你一边走,一边看,你会怎么读?

齐读。

三、品读秋景

1、刚才我们从摄影师的一幅幅作品中感受到了五花山的秋天的美景,那么在作家的笔下,五花山的“一层金黄、一层翠绿、一层火红……”的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让我们打开课文,体会作者笔下的这个五彩的世界吧。

2、请你自由地读第5自然段。

(出示要求):

1、语句通顺2、想一想你最喜欢秋天的五花山上哪种色彩?

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选择图片)你最喜欢秋天的五花山上哪种色彩?

◆出示:

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

板书金黄色

A、指导读,从你的朗读中我感觉到非常的耀眼……

B、不是一丝一缕,而是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这,明媚、耀眼,让我们感到了无比的温暖与舒适。

带上我们的联想读一读,这是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有的树林——齐读。

◆出示:

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

板书杏黄色

A、看着这样丰收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样?

那就读出你的喜悦吧!

B、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真觉得你就想马上去采摘这些果子啦……)

C、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做什么?

D、“远远地看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子和梨子。

”想一想,这些树会是什么形状的?

(圆形、扇形、梨形、……)在纸上画一画。

啊!

原来无花山的树不仅有五彩缤纷的色彩,还是形态各异的呢!

◆出示:

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板书火红色

A、用了比喻写的非常生动,把树林比作火苗,写树林跳舞非常活泼、轻快。

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B、(火红的颜色)有道理,颜色像火苗,火红色的会是什么树呢?

老师想到了一句诗,你想到了吗?

(出示:

“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古代诗人杜牧的眼中火红的树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美丽啊!

)读

C、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山上火红的树叶,它的颜色是那么热艳丽,这时,风一吹,树林随风摇曳,跳起舞来,它像——?

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D、我们一起来做做火苗的动作吧!

火苗在跳跃,火苗闪动,树林跳起了舞。

E、请女生做火苗舞动的动作,男生朗读。

(作者不但写出了树林美丽的颜色,还把树林写活了,富有动感。

请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一读。

出示:

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

板书紫红

A、“紫红紫红”,同样是表示颜色的词,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读。

B、叠词,一个紫红还不够,两个紫红颜色更加浓烈。

这一大片密密的紫红树林像密不透风的大幕布一般,让人感到深沉、厚实。

指名

出示:

只有松树不怕秋霜,针样的叶儿还是那样翠绿翠绿的。

板书翠绿

A、这种“青翠欲滴”的颜色一般出现在什么季节?

和春天、夏天绿比较一下,那时到处是绿的,而这绿色在秋天的山上就显得格外特别和显眼啊!

B、(松柏不畏严寒、)读出坚定。

C、这不怕秋霜(勇敢、坚强)的松树像什么?

D、请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同学来读一读。

3、齐读第5自然段。

(1)(返回图片)作家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啊,在他的笔下五花山漫山遍野的树在不断地变化着,呈现出五颜六色,正如唐朝诗人刘禹锡所写“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秋天的景色美如童话,美如梦境。

(板书:

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指名第5段(点击音乐配音)

(2)老师相信,只要我们用心的地朗读,这秋天独特的景色会更美!

齐读,秋天的山呀,可不再是一个颜色了。

4、小结。

出示第6小结,师引读。

四、拓展延伸

1、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午后,当你走在那五彩缤纷的山林中,定会感到沁人的快意,烦恼忧愁也一定会无影无踪。

(课件播放树叶图片)让我们和五花山再亲近些吧!

和他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我们踩在厚厚的落叶地上,在各色的树底下玩耍,在欢乐地小溪边嬉戏。

看,满山满树的树叶精灵们,在树梢、可能在空中、在草丛、还可能在你身上。

2、小练笔。

在明媚的秋天里,各种各样的树叶,都在展示着独特的魅力!

有的。

五、小结,升华主题。

同学们,在奇妙的大自然中,像这样美丽的景物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不仅要善于发现,还要懂得去欣赏,去呵护。

板书:

10、五花山

火红

金黄

翠绿杏黄

紫红

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练习设计:

写一写描写颜色多而美的词语:

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

把文中喜欢的词句摘在采蜜本上,也可以摘录一些描写山的词语和句子。

课后反思:

 

11翠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赤褐色、衬衫、疾飞、泛着、吹泡泡、逃脱、锐利、摇晃、饲养、希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自然段;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4.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翠鸟图片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提问导入

1、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

为什么?

2、师: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种鸟——翠鸟。

师:

谁来说说你看到的鸟?

指名说

3、揭题,读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出示阅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②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

③标出自然段序号,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④找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方法揭示:

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学情况。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①分节指读课文。

(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②学生汇报自学成果。

方法提示:

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待讲课文时再充分交流。

让学生重点谈谈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

③启发学生质疑问题。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并思考:

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每句话都讲的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

①理解第1句。

指读,启发学生说出:

通过读这句话知道了什么?

(板书:

小爪:

鲜红)然后齐读第一句话。

②理解2-5句。

A指读。

B启发学生说一说,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翠鸟羽毛鲜艳的?

并理解“鲜艳”的意思。

(板书:

羽毛:

鲜艳)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先写了什么?

又写了什么?

最后写了什么?

C投影出示文字及翠鸟外形的彩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齐读投影片上的文字。

D教师提示:

作者在写翠鸟羽毛时,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启发学生说出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③理解第6句。

A指读,启发学生说出这句话写了翠鸟的什么?

(板书:

眼睛:

透亮灵活嘴:

又尖又长)

B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

(板书:

小巧玲珑)

C齐读第6句。

3、师小结。

①启发学生说出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板书:

外形)

②启发学生说出对翠鸟外形的看法。

(板书:

美)

③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抓住特点,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观察的。

4、指导背诵。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让学生回顾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

2、小组交流。

3、师生议答。

(1)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活动的?

①学生读出描写翠鸟活动的语句。

(即第二自然段的两句话,并找出相关的动词。

②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用得准确恰当。

A让学生演示“贴”的动作,理解“贴”的意思,进而体会翠鸟飞行的低,动作轻盈。

B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疾飞”、“一眨眼”的意思,通过“疾飞”“轻轻地停”这组动作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翠鸟飞行得很快,动作轻盈。

(板书:

疾飞)

(2)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翠鸟捕鱼的?

①指读第三自然段,先让学生明确作者写翠鸟捕鱼是按“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的过程来写的。

②理解1、2句(捕鱼前)。

A通过“悄悄地”“露”“吹”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小鱼的机灵。

B通过“难以逃脱”“锐利”“尽情……还是……”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文中写小鱼机灵,意在突出翠鸟更机灵,目光特别税利。

③理解第3句(捕鱼时)。

A投影出示句子:

B找出翠鸟捕鱼时的动词。

(板书:

蹬……飞……叼……贴……)

C引导学生通过对“蹬”、“飞”、“叼”、“坝”、“飞”这一系列动词的理解,体会翠鸟捕鱼动作的熟练连贯,迅速敏捷。

D出示翠鸟捕鱼的彩图,让学生描述翠鸟捕鱼时的情景。

E齐读这句话。

④理解第4句话(捕鱼后)。

A指读第4句,通过看图,让学生理解“摇晃”、“荡漾”的意思。

(板书:

苇秆……摇晃水波……荡漾)

B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苇秆摇晃”。

“水波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

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里,翠鸟早已叼着小鱼飞得无影无踪了。

翠鸟捕鱼就在这眨眼之间,就更衬托出翠鸟捉鱼的迅速敏捷。

)(板书:

动作敏捷)

(3)翠鸟捕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4、有感情地朗读二、三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

我们的脸为什么有些发红?

①我们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②在渔翁告诉我们翠鸟飞很远来这里,是想和我们做朋友。

③我们听了感到惭愧。

2、教师小结

是啊!

鸟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

它们的歌声、色彩、姿态,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生机,而且许多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应该保护鸟才对。

3、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五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

2、自学生字;

3、抄写生字并进行扩词练习。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学着翠鸟的样子来写一写。

课后反思:

 

12北大荒的秋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情感目标:

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技能目标;能从网上查阅关于北大荒的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PPT。

教学重点:

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热闹非凡”等词语。

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光从字面上很难感受到那种“大豆摇铃千里金”的景象,帮助他们从网上搜集资料,结合图片或录象,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把自己的自豪感融入朗读之中。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网络、PPT。

教学准备:

1、有关北大荒秋天的录像。

2、备查网址。

教学流程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1、欣赏《北大荒》歌曲。

2、听过此歌吗?

想去北大荒秋游吗?

3、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认真读课文,和作者一起去北大荒秋游,领略一下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

二、明确目标,自学课文。

1、明确目标:

在网上查找一些有关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

边读边思考:

北大荒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象?

2、边读边找边看边思。

三、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一)简介北大荒。

1、过渡:

刚才同学们上网尽情地去北大荒秋游了一番。

北大荒的秋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播放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图片和丰收景象的图片,教师加以文字简介。

(二)感知文中景,感受文中情。

1、你最喜欢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还是丰收景象?

自己先读读,再读给4人小组的同学听,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给他评议评议。

2、生读后交流,教学2-5节。

(1)自然风光包括天空、小河、原野。

请学生畅谈观赏到自然风光后的感受。

A、多媒体出示天空的美景和北大荒秋天天空的文字资料,体会文章的用词优美。

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美丽。

B、过渡:

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好美呀!

那里的小河也挺不错的。

 借助多媒体,边欣赏小河的美丽,边朗读第3自然段。

 启发学生想象:

家乡的小河,给你留下了什么?

能说说吗?

C、过渡:

北大荒秋天的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那么北大荒秋天的原野景色又怎样呢?

 网上搜索,带大家去原野看看。

 在老师指导下,根据学生找到的图片重点理解:

热闹非凡、哗啦啦的笑声、黑红黑红的脸庞、燃烧。

这里,采用拟人手法,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快乐,是丰收给北大荒人带来了喜悦。

 图文对照,把热闹、喜悦的景象读出来。

(齐读第4自然段)

(2)通过写天空、小河、原野,表现了秋天的北大荒景色优美,那么,北大荒的物产丰富表现在哪里呢?

A、图片欣赏:

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

B、学习播音,把秋天的北大荒丰富的物产一一介绍。

C、明确“大豆摇铃千里金”的意思。

(三)尝试创作,自制电子作品。

1、总结;一天的北大荒秋游结束了,你最想说什么?

(北大荒那么可爱迷人、美丽富饶,是北大荒建设者们的功劳。

2、观看录象《北大荒》,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3、媒体制作:

四人小组合作,根据查得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一张北大荒秋天的幻灯片,力求图文并茂,以便向家人、朋友介绍北大荒的秋天。

四、教师辅导学生完成电子作业。

1、根据学生查找得到的图片、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PPT制作。

2、用“画图”窗口画出你认为最美的一幅北大荒图片。

多元评价: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化难为易,高效学习。

 1、要领会语言文字的美,必须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语言的情境之中,通过视听教材和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带入美妙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体验文字的美。

课文中让学生紧扣“一碧如洗”想象天空的净美,通过“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明镜一样的水面”、“漾起”感受北大荒的小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