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归类争议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5443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关归类争议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关归类争议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关归类争议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海关归类争议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海关归类争议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关归类争议案例分析.docx

《海关归类争议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关归类争议案例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关归类争议案例分析.docx

正确准确精确

--从一起归类争议案例说起

记得一位关务行业的大咖曾有一个妙喻:

归类认定就像翻译。

这个比喻确实很有道理:

如果说衡量翻译的标准依次是“信达雅”,那么,归类的标准似乎也可以用“正确”、“准确”、“精确”3个词语来对应“信”、“达”、“雅”的要求。

近日,山东龙旭律师事务所成功代理一起进口货物海关归类争议案件,通过正确归类、准确归类和精确归类,帮助企业减少直接损失80余万元,同时,为企业今后进口货物减少税款负担高达数百万元,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案例中反映出企业在应对海关归类争议时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广大进出口企业高度重视,掌握正确的应对方式,以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案例基本情况

2016年10月,某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进口一票生产线夹具成套散件,货值人民币600余万元,申报税号8479899990,对应进口关税税率为0,增值税税率为17%。

海关对该票货物归类提出质疑,先后以2份不同的归类决定作为参考依据,提出另外3个不同税号的归类,每个税号对应的关税税率均为10%,某公司因此将额外承担80余万元的税款。

这一争议对企业影响巨大,如果无法妥善解决争议,不只是本次进口货物增加税款负担,更加严重的后果是,今后进口相同货物时,都将按照10%的关税税率和17%的增值税税率交纳税款,每年额外增加的税款负担将达数百万元。

某公司从争议产生之初就充分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由于归类问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强的特点,企业意识到仅凭自身努力难以圆满解决争议,甚至会适得其反。

因此,该公司积极借助龙旭海关专业团队的智力支持,在我们的帮助下,最终取得圆满成果。

案例分析

在本案中,我们围绕“正确”、“准确”、“精确”的要求统筹开展工作,依次递进满足3个要求,确保归类意见的专业性和合理性。

正确(信):

正确归类是基础,不能出现指鹿为马的差错,就如同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出现是非、黑白上的差错,否则就将使随后的工作陷入方向性错误,浪费时间、精力,而且毫无意义。

在本案中,曾经出现1份用作参考依据的归类决定,经过我们对相关数据库的认真核实,发现已经被废止,我们将这一情况及时告知企业,避免了对这份决定做更多无谓的分析和解释工作,在确保正确归类的基础上,推动认定工作向准确和精确的层面深入。

准确(达):

准确归类强调在货物情况与税则规定之间的转换和对接,如同翻译要在原著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做到准确切换,否则只能是各说各话,无法取得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在本案中,某公司对进口货物拥有全面而细致的资料,但并不了解海关进行归类认定时关注的关键点,我们发挥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筛选诸如材质、结构、功能以及是否成套等项目,进行准确的解释说明,帮助企业起草向海关提交的说明材料,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并保证了沟通的效果。

精确(雅):

精确归类是涉及确定最终税号的工作,如同翻译时经常要在字眼、句式、语序上反复推敲,考验的已不再是对原著语言的理解,而是对目标语言的运用功力。

在本案中,我们在研究确定最终税号的时候,综合运用了对归类总规则以及具体税号对应的商品名称、商品描述的理解,精确区分不同税号。

而所谓“隔行如隔山”,大多数企业仅凭自身努力难以逾越这座“山”,并非不愿做到精确,只是因为“术业有专攻”,找到专业的支持完全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理想效果。

案例启示

1.充分认识风险的存在。

案例中的企业因为归类争议,现实的损失可能有80余万元,今后的损失则可能高达数百万元,风险不可谓不大,而进出口企业因为归类认定问题与海关产生争议是普遍存在的风险。

归类不同可能导致适用不同的税率(包括退税率)和海关监管条件(包括商检要求等),归类出现问题,轻则删改单,影响通关效率,重则导致追补税乃至罚款,同时还要补办相关证件和手续,更加严重的是,如果查发企业故意伪报税则归类,构成走私犯罪的,还将追究企业和主要负责人的刑事责任。

进出口企业有必要充分认识归类的重要性,积极防范相关风险。

2.认清各自优势和劣势。

案例中的企业虽然掌握进口货物的全部信息,但面对海关提出的一些问题时,或者不知道如何解答,或者感觉“说不到点儿上”,这也是很多企业面对归类争议时的共同感受。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认清自身与海关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一般来说,企业的优势在于对实际货物的了解,海关则不可能做到对所有货物都像企业一样了如指掌;另一方面,海关的优势在于对归类总规则、具体税号名称和描述的深入研究,企业则往往无法搞清这些问题。

认清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才可能在应对争议的过程中扬长避短,争取理想结果。

3.借助专业力量解决争议。

案例中的企业既认识到了风险的严重性,也充分感受到了优势与劣势的存在,出于高效、专业解决争议的考虑,选择与专业机构合作,是争议最终得以圆满解决的重要因素。

当今,“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这就好像不必要求好的作家必须同时是个翻译家,也不必要求好的翻译家自己写出好的作品,只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好分内的事,其他完全可以交由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完成。

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归类要做到“正确”、“准确”、“精确”,都不必强求由企业凭自身努力完成,而应当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情况下,积极借助专业人士的智力支持获得圆满解决。

山东龙旭律师事务所海关部由海关和法律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组成,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海关业务咨询和法律服务,帮助企业合理合法开展海关业务,应对归类争议,有效防范风险,减少企业损失,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