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6539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5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docx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目标解读与细化洁米莱约麦尔考试指南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和细化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

4.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5.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2.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3.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4.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

5.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感悟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国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

3.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4.认识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历史上的革命和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进步,认识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

5.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历史的演变中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坏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能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七年级下册总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而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第2课贞观之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和武

则天的统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断及文献资料,学生查找唐太宗、武则天相关资料,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唐太宗、武则天的开明思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第3课开元盛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农业手工业成就。

2利用“曲辕犁”图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互动授课法:

师生互动,教材互动(史料、学生表演、图片、课文穿插进行)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木课,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居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⑵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教法:

指导预习,问题设置指导课前预习工作:

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做好预习工作。

第一组:

了解隋唐以前我国采取什么选官方法。

第二组:

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科举考试究竟怎样考。

一个普通读书人怎样才会成为进士。

第三组:

找出课文中提到哪几位人物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哪些历史人物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如岳飞、司马光等。

第四组:

排练一个短剧小品(1分钟以内)“看榜文”。

学法:

阅读、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第5课“和同为一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主要史实:

①唐朝的民族政策。

②唐朝周边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③吐蕃统一。

④文成公主入藏。

⑤汉蕃“和同为一家”。

⑥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2、了解主要历史人物。

能力目标:

1、收集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彝族、白族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比较分析资料的能力。

收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有关故事。

2、动手设计少数民族方位图,让学生确立正确的历史空间概念。

3、讲述文成公主的故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历史事件的能力。

4、分析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归纳唐朝民族关系特点,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5、编写文成公主入藏小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6、分组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认识政府开明的政策,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保证。

2、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有利于各族的发展。

3、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友好关系,是我国古代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典范。

其开放的民族政策是今天非常值得借鉴的历史财富。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通过唐文化对各国影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

赵州桥、唐都长安、雕版印刷术、李白、杜甫、白居易

2、技能训练: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从而提高学生对唐诗、散文、书法、雕塑等方面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隋唐文化中每一项科技成果无一不是经过发明者无数次试验,钻研、认真学习前人成果取得的,我们要学习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

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呈道子的绘画、莫高窟、乐舞。

2、能力训练:

通过列表整理隋唐时期主要文学艺术家及其艺术特点和代表作来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隋唐时期,文学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了解从CIO初——12中时祖国境内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

辽、西夏、金人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守战争、浪渊之盟、宋夏和战、守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鄢城大捷、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和教师点拨,让学生了解在纷繁的史实中理清知识脉络,抓住中心进行学习的方法并参予到其过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2本期民族政权间战争频繁,但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浪渊之盟、宋金议和的历史作用。

正确分析民族战争的性质。

3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正确看待历史的民族关系,不要唯“汉”独尊、独好。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于完成于南宋之时。

2、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束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主要讲述自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包括三方而内容。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这是本课的重点。

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通过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饭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

2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认识和改造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创造性改造物质生活的能力。

2、过程、方法

(1)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中利用资料,提高学生处理史料,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并逐渐培养依据史料形成观点的方法。

(2)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国和力。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建立在全国统一、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学生培养学生对民族关系问题的正确观念,体会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O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认训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通过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结合行省制度中西藏和台湾问题,采用学生针对当前实际情况发现见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情况,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2)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图片资料音响材料等创设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增长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宋元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司马光对工作的执著和严谨的精神。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而的措施及特点。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和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读书指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导读分析、活动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了解、掌握满洲的兴起,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要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读书、讨论、分析与归纳,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抓历史发展主线,理解分析历史现象的一些方法,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拓展历史思维,看历史、更看社会现实,发挥历史的资源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文字的社会危害。

2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而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育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阅读、合作、表演选择恰当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探究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O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各民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从而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本质牲和历史脉络的走向。

注重把握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祖国的统一为主线索,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挖掘本课零散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课文中人物图片分析历史事件,通过收集信息来了解文物造型图案特点、建筑风格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而土尔扈特部千里迢迢回归祖国,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启发式教学和问题探究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使学生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

同时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即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以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横向联系指导学生编制表格,归纳本课知识;纵向联系,归类比较,明长城与秦长城的比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明朝科技成就的认识,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但不固步自封的民族情怀,通过选取对木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实际是否相符的问题设计,使学生知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指导学生把四大名著的要点制作成表格,训练他们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它们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引导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和高尚的情操。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8课)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了解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了解隋文帝的统治。

3、了解隋朝社会经济的繁荣表现。

4、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

1、把隋朝大运河地图制作成课件,介绍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凿大运河的概况。

2、利用导入框和“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制成投影片,组织学生讨论“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通过讨论,培养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创新意识。

3、通过阅读简短的历史材料,培养对材料的解析能力。

第2课“贞观之治”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列举“贞观之治”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知道武则天。

1、了解隋朝的灭亡。

2、掌握唐朝的建立。

3、知道“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4、了解“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5、知道唐太宗、武则天、魏征的主要事迹。

1、设计表格,列出秦始皇、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过。

2、可放映一段有关武则天的影视片,让学生谈谈对这位女皇帝的看法

0

3、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人的开明思想及

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3课“开元盛世”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知道“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1、了解“开元之治"的内容。

2、掌握“开元盛世”时期农业、生产的进步。

3、了解“开元盛世"时期手工业技术的提高。

4、知道“开元盛世”时期商业的繁荣。

5、掌握“开元盛世”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

1、讲农业工具的改进时,可利用电脑制作有动画效果的农具模型,以便更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2、根据学生看到的课外读物和影视片,编成唐玄宗时期的各类故事,在小组里或班级里讲述交流。

3、通过观察相关图片,归纳“盛世经济的繁荣"的具体表现。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掌握隋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