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02637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docx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docx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

王国锋

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与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物流园区发展建设的思路与前景展望。

关键词:

物流园区;公路;规划;发展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以及中国加入WTO,国内物流业发展的需求日益膨胀,在这种形式下,物流园区应运而生,成为整合物流资源的最佳切入点,倍受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1.物流园区的内涵与功能

1)物流园区的内涵。

物流园区是多家专业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和物流密集型工商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节点。

它依托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位于大型交通枢纽附近,一般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相连结。

物流园区是基础设施的一种。

它在社会属性上既有别于企业自用型的物流中心,又有别于公路、铁路、港口等非竞争性基础设施,是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物流功能区域,与科技园区、工业园区有相似之处。

2)物流园区的功能。

现代物流园区主要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功能。

物流组织管理功能。

物流园区的物流组织管理功能一般包括:

货物运输、分拣包装、储存保管、集疏中转、市场信息、货物配载、业务受理等,而且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不同节点将这些功能进行有机结合和集成而体现的,从而在园区内形成一个社会化的高效物流服务系统。

经济开发功能。

现代物流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物流管理技术的落后和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缺乏,均是阻碍物流快速发展的因素,加快物流园区大量、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对改善物流发展环境及基础条件,培育物流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以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物流园区将因带动物流业发展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开发出新的经济发展领域。

2.物流园区的发展沿革与现状

1)物流园区的产生。

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问题的提出,是由于现代物流发展特点和趋势本身决定的,也是由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改变、企业物流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及网络等物流新技术的应用和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不断走向深化的产物。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新兴物流发展模式,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我国,随着传统运输业、储运业向市场化及现代物流业方向的发展转变,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开始制定了促进物流园区发展的宏观政策,一些发达地区和省份也纷纷开始筹建物流园区。

然而,对于符合国情的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我们还缺乏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2)国外(或地区)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经济发达国家在物流园区的发展背景、历史、规模、建设模式上均有自己的特点,对正处于物流发展起步的我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在这些国家中,尤以日本和德国的物流园区发展最具代表性。

①日本。

日本在二战以后处于经济复兴阶段与以生产为主导阶段的经济发展时期,开始修建“物流团地”是在70年代以后,以修建“物流团地”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完善物流设施,加速物流效率,推动物流过程合理化,以低廉的成本、高效的运送、优质的服务使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其中东京为疏解市区的交通压力,由政府组织在城市外环路旁规划建设了4个以公路运输为主的物流园区,加速了市区物资配送的流通效率。

80年代以后,日本的“物流团地”发挥了贸易增长极的作用,高效有序的贸易物流使以贸易立国的日本经济得以腾飞,也使日本的物流业的整体水平得以迅速的赶超欧美等物流发达国家。

1997年日本政府正式提出了《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全国物流发展的目标、重点和立场,并进行了相关物流发展政策的问题研究。

②德国。

90年代初,统一后的德国百废待兴,为平衡全国的经济发展,政府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为了迎合物流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采用物流园区的形式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1985年,在不来梅市政府和州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德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不来梅物流园区。

它最初由52家货运企业自发聚集而成,不来梅政府看到了这种整合需求,采取了优惠土地价格、扩建不来梅园区周边的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不来梅物流园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德国的物流园区总数已经发展到了33个,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的全国物流园区网络。

德国的物流园区有效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平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德国,物流园区的整合带动作用是最明显的,它不仅使德国的物流产业水平大大加强,对整个欧洲的物流现代化与合理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日本与德国都是二战的战败国,战后经济的复苏成了它们90年代中期的主要任务,同时二者的人口密度都比较大,背负的经济和人口压力沉重。

此时,它们不谋而合地都选择了大力发展物流园区为刺激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美国政府推行的是自由经济政策,商品购销活动完全放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首先提出了物流要求,以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产品的竞争力,这是一种自觉的企业行为,同时美国政府也介入到物流发展中来,成立了国家物流管理委员会。

在强大的综合国力与经济实力的支撑下,美国的物流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像FeDex、Exel等大型专业物流公司,物流运输企业与物质资料生产企业的物流组织与管理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物流公司拥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包括现代化物流综合中心、综合配送中心,它们规模庞大,机械化程度高,适应作业量大,其规模效应、物流效率等方面足以与日本、德国的物流园区相媲美。

近年来,在亚洲的新加坡、韩国、XX等国家和地区还涌现出许多物流园区,例如新加坡港港口物流园区、韩国富谷和梁山物流园区以及目前东南亚地区吞吐规模和投资规模最大的台糖高雄物流园区等,为国际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国内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由于物流园区在经济开发、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整合、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明显作用,我国政府及企业在近2-3年中不约而同地将其作为推动地区、区域和城市物流发展的重点工程,给予大力的支持。

目前基本形成了全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局面,特别是以XX、XX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XX、、XX、XX、XX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的物流园区建设步伐更快。

XX带头规划了平湖、盐田港等8大物流园区,XX也规划了东、西、南、北5大物流园区,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研究》送审稿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

XX规划了外高桥、浦东、西北综合物流园区等3大物流园区,市已于2001年完成了《地区“十五”期间物流系统发展规划研究》,规划在西南和东南方向上建设两个大型物流园区。

但目前国内的物流园区工作基本上都停留在规划阶段,尚无成功建设和运营的实例。

3.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前景展望

1)来自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正式加入WTO后,国际与国内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物流业的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物流业市场必须在自由开放、平等公正、透明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深入的开放。

国家虽然对物流市场的开放有一定的限制,但物流分销系统不属于重点“保护”行业,只有大约3-4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将对外商投资比例等进行一定的限制,但之后将全部取消。

在未来的3-4年内,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将开始全面抢滩国内物流市场,从各个方面向物流领域渗透,而国内的物流企业无论从规模、设备、资金实力、服务水平等方面来讲,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马士基、TNT、UPS等国际现代化大型物流企业来讲仍然十分弱小,因此国内的物流企业在需要保护的同时更需要发展壮大,而发展壮大的最好途径就是联合。

物流园区这种发展模式正为我们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和切入点,通过政府与各类型企业的共同努力,以物流园区为整合手段,全方位的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加强企业间的横向联合,迎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我国物流园区的远景发展模式。

根据国内外与物流园区功能相当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经验,今后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可能存在.种模式,即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和综合运作模式。

经济开发区模式。

是将物流园区作为一个类似于目前的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项目进行有组织的开发和建设。

主体企业引导模式。

是通过由一个或几个在物流服务领域具有资金和技术等方面领先优势的大型企业牵头,率先进行物流园区的开发,并在宏观政策的合理引导下,逐步实现物流产业的聚集,引进依托物流环境进行发展的物流密集型工商企业,达到物流园区开发和建设的目的。

工业地产商模式。

是指将物流园区作为工业地产项目,通过给予开发者适宜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和优惠的市政配套等相关政策,由工业地产商主持进行物流园区的道路、仓库和其它物流基础设施及基础性装备的建设和投资,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物流园区相关设施的经营和管理。

综合运作模式。

是指对上述的$种模式进行混合运用的物流园区开发模式。

3)依托公路运输枢纽大力发展物流园区。

交通部在80年代末“三主一支持”的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了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的建设规划,它依托于全国X围内的国道主干线网络(“五纵七横”),由45个公路主枢纽节点城市组成。

目前全部规划工作已经完成,多数公路主枢纽站场建设已着手进行,截止到2000年已建成货运站26个,信息中心15个。

同时,以XX、XX、XX、XX为代表的各省正在进行或已完成公路主枢纽下一层次的公路运输枢纽的布局规划工作。

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公路运输灵活、便捷的特点,使其在物流活动中尤其是货物运输中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中间纽带,公路主枢纽正是在促进多式联运打通综合运输关节的指导思想下,为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公路运输枢纽有着密切的联系。

公路运输枢纽货运站场规划的位置一般较好,位于中心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地价低廉,有着丰富的扩展余地,从规模和功能上也有一定的雏形,物流园区初期可以依托于公路运输枢纽现有基础上进行发展,例如可以以某个公路运输枢纽货运站场或站场群为基础,进行土地、建筑规模和主体功能的扩大,将其改造为一个初级的物流园区,然后再通过运输方式的整合和中立经济责任机构的设置对其进行功能上的改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流园区是一种发展模式,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一个高标准的物流节点,是现代物流的表现形式。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非常需要采用物流园区这种形式对现有物流资源和物流企业进行整合。

另外,来自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改善城市环境的需求以及入世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都成为了发展物流园区的必然因素。

大力发展物流园区将成为我国物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促进物流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

 

 

摘自:

中国科技论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