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2648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与反思

语文园地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

东山小学李媚清

本次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围绕习作中如何有意识地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展开交流。

教材呈现了两个泡泡:

一个以《鹿角和鹿腿》一课的“没精打采”为例,引导学生在习作中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另一个以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中的句子为例,引导学生在习作中仿写课文中的精彩句子。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

第一题是仿照课文《海底世界》,用问句作为开头说一段话,在运用中体会文章用问句开头的作用。

第二题是学写寻物启事。

寻物启事属于应用文的一种,一般包含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正文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丢失的物品及特征,自己的联系方式,最后要表达谢意。

“书写提示”以几个字为例,提示了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领。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一组八字成语。

八个字组成的成语,前后四个字表达的意思是相关联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是连起来使用的。

教学目标

1.围绕如何在习作中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展开交流,增强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的意识。

2.了解问句作为文章开头的作用,学习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3.认识写寻物启事的方法,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则寻物启事。

4.能正确书写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把“止、露”等字写规范、写匀称。

5.熟读并背诵积累“日积月累”中的成语,知道它们的意思,学会积累好词好句,学会运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围绕如何在习作中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展开交流,增强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的意识。

2.认识写寻物启事的方法,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则寻物启事。

3.熟读并背诵积累“日积月累”中的成语,知道它们的意思,学会积累好词好句,学会运用。

教学难点

1.了解问句作为文章开头的作用,学习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2.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则寻物启事。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在习作中有没有有意识地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之后,出示第一例子,带领学生体会句中的词语“没精打采”的意思。

再出示第二个例子,先让学生体会原句的好处,然后让学生比较一下原句和仿写句的相同之处,分析作者仿写得怎么样。

学生交流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和仿写的句子。

交流时可以说明自己平时写作中有意识地用上了那些积累的词语,仿写了哪些句式。

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点评。

2.词句段运用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海底世界》的开头,了解用问句作为文章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还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围绕“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

”说一段话。

启发学生思考要回答个问句,下面要说的一段话应该突出石头的什么特点。

教师再提供简单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迁移训练。

学生读寻物启事的样例,初步了解寻物启事的作用及内容构成,重点梳理清楚正文所要交代的主要内容。

因为教材中提供的示例是发生在学校的,所以正文中没有写联系方式。

教学时要注意提醒学生,一般寻物启事是要写上联系方式的。

之后,教师也可创设情境,让学生仿写一则寻物启事。

3.书写提示

引导学生观察“止、露”等字,考书写要点,从而发现这几个字分成两组的原因是“止、内、术、斗”笔画较少,“露、醒、慧、蘑”笔画较多。

教师范写时,引学生注意笔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得开一些,笔画较多的字,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一些,缩小笔画间距。

4.日积月累

引导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成语,再与这次学习的成语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一般的成语都是四个字,但这次要学的成语是八个字。

学生可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这几个成语,对于不理的成语,教师可以适当行点拨。

例如,“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两个成语,可以让学生结合生经验来理解,也可以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体会其意思。

在理解的接触上,让学生背诵积累的效果更好。

可以建议学生课后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八字成语,增加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1.回顾课文,了解用问句作为文章的开头的作用。

2.了解寻物事的写法。

3.预习“日积月累”中的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围绕如何在习作中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展开交流,增强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的意识。

2.了解问句作为文章开头的作用,学习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交流展示

1.导入:

在平时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总会看到很多好词佳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光记住是不行的,我们还需要积累和运用。

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中的小朋友积累了什么词句,并怎么运用的吧!

2.课件出示例句,重点标注“没精打采”。

他没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1)学生齐读句子。

(2)引导学生说一说“没精打采”的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

(3)课件出示两个句子,引导学生结合句子内容感受“没精打采”的重要作用,说一说哪个句子更好。

①他没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②他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第一句更好,加了“没精打采”之后形容更加准确、生动。

(4)师:

我们还在哪里学过“没精打采”这个词?

请同学们翻到课文《鹿角和鹿腿》找一找。

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3.师:

交流平台既有好词又有好句,我们一起来看看看。

(课件出示句子)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4.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这个句子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学生自由发言)

5.师:

生动形象的句子能给人以灵感,下面就有一句别人仿写的好句。

比较朗读下面两句话,找找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用了比喻句)

(1)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2)清晨到来了,我们看见太阳从遥远的天边升起,就像一个刚刚点燃的火球。

6.指导学生结合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中积累的一些好词佳句,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仿写。

7.学生展示自己仿写的句子,教师从运用是否合适,仿写的句式是否恰当等方面进行点评。

8.教师小结: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不仅要将看到的好词好句摘抄在笔记本上,而且要懂得将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恰当地运用在写作中。

如果积累的数量多了,类别杂了,我们应该分类摘抄,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分门别类地写下来。

板块二 感受问句,积累运用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海底世界》的内容,想一想第1自然段的句子。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2.引导学生结合句子内容,明确这是一个疑问句。

3.学生齐读,感受一下以疑问句作为文章开头有什么好处。

更容易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提示下文内容。

4.师:

既然以疑问句开头有好处,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吧。

(课件出示例句)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

(1)师:

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接下来会读到石头的什么特点吗?

(奇妙)

(2)学生依据“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

”模仿说一段话。

(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点出关键“在问句中指出事物的特点”,如:

“你可知道,过节时的大街有多热闹吗?

5.教师小结:

在“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好词佳句的妙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日常的阅读和课文学习中,将见到的好词佳句及时积累下来,在写作文中,有意识地迁移运用。

只有不断地练习和积累,才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写寻物启事的方法,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则寻物启事。

2.能正确书写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把“止、露”等字写规范、写匀称。

3.熟读并背诵积累“日积月累”中的成语,知道它们的意思,学会积累好词好句,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情境导入,试写寻物启事

1.导入:

同学们,昨天放学的时候,英语老师张老师在学校图书馆丢失了一把白色、有树叶图案的太阳伞,现在很着急。

请你们帮她寻找一下吧。

2.学生自由讨论,有什么可以找到太阳伞的方法。

3.指名学生回答。

(1)去各个班级询问。

(2)请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将信息发布在各自的班群里。

(3)张贴寻物启事。

4.过渡:

同学们都说了很多方法,但是想要快速地找到丢失的东西,并让捡到物品的人联系失主,还是需要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张贴寻物启事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快速找回丢失的东西。

为了帮到张老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怎么写寻物启事吧。

5.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上展示的一则寻物启事,注意观察寻物启事的书写格式。

寻物启事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丢了一件外套。

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

(1)班 李晓宇

5月20日  

(1)学生自行阅读,读完后思考:

看到这个寻物启事,你觉得李晓宇同学能找回自己的外套吗?

(指名学生回答)

不能。

因为李晓宇同学没有说清楚他的外套是什么样的,也没有说自己在哪里丢的。

(2)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写清楚丢失物品的地点和外观特征也很重要。

(3)指名学生帮助李晓宇改好他的寻物启事。

寻物启事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把一件蓝色外套落在了操场上。

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

(1)班 李晓宇

5月20日  

(4)结合李晓宇同学的事例,小组同学交流写寻物启事时应注意的事项。

(5)全班分享,教师总结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写明丢失物的名称、外观、规格、数量、品牌等。

②注明丢失的原因、时间、具体地点。

③交代清楚拾物者送还的具体方式,或注明发文者的详细地址、联络方式等。

④寻物启事是求人协助寻找的,所以文中写些表示感谢的话之外,如果物品非常贵重,还可以写明给予一定的酬金。

6.师:

知道了怎么写寻物启事,事不宜迟,那我们现在就请“小雷锋”们赶紧帮张老师找到她的太阳伞吧!

写之前,老师还想提醒大家留意一下寻物启事的格式。

(1)标题“寻物启事”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正文空两格再写。

(3)落款靠右,要注明发文单位或者个人的称呼姓名。

(4)右下角要注明发文日期。

7.学生试写,注意书写格式,字迹工整。

8.师:

大家写完之后,先自己读一读,检查一下格式及错别字,然后和小组同学依据写寻物启事的格式要求交流批改。

9.全班展示,教师针对共同问题进行讲解。

板块二 观察要点,指导书写

1.导入:

大家完善自己的寻物启事之后,我们选择其中写得完整、格式正确、书写整洁的一篇,推荐给张老师,帮助她找到自己的太阳伞。

张老师可是一位书法爱好者,想要被她选上,一定要把字写得漂亮。

我们一起走进书写提示,多学学把字写漂亮的小妙招吧!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部件,发现它们的特点。

“止、内、斗、术”都是独体字;“露、醒、慧、蘑”都是合体字。

3.引导学生根据汉字之间不同的笔画,安排合适的书写笔画大小。

4.教师范写“止”和“露”,强调书写规则。

“止”的笔顺是竖、短横、竖、横,笔画写开一些;“露”注意雨字头的变化,四点间距写得紧凑一些。

5.学生练习书写,落实书写规则,教师巡视指导。

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得开一些;笔画较多的字,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一些,缩小笔画间距。

6.学生展示书写的字,教师评点,学生再修改。

7.借助书写提示,学生将自己所写的寻物启事写得更美观。

板块三 认识成语,完成积累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了解的成语。

2.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成语,教师适当鼓励。

3.师:

根据同学们的分享,老师发现了一个规律,大家说的成语都是四个字的。

其实,成语不止是四个字,也有一些其他字数的成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个八个字的成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强调易错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4.小组讨论交流对成语的理解。

5.借助工具书,找准成语意思。

6.教师解释成语意思。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意思是敌人来了就派将士抵挡,大水来了就用土去掩盖。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办法对付。

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政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意思是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抓到小老虎。

比喻不冒危险,就

不能成事。

今后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意思是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亲身感受比传闻更可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意思是靠近朱砂容易染成红色,靠近墨就容易变黑。

比喻人常常因为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其习性。

7.根据成语意思,指导背诵。

(1)教师说前半句,学生答后半句。

(2)男女生合作朗读,练习背诵。

(3)检查背诵。

8.教师小结: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八个字的成语也并不止这些,甚至成语还有五个字、七个字、十个字的。

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留心,积累更多的成语。

还可以阅读《成语故事大全》,了解更多的成语以及它背后的故事,丰富自己的知识。

1.整体设计,连贯教学。

本单元“语文园地”的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认识生字,掌握新词语和学习积累好的语句,并从“词句段运用”中学会撰写寻物启事,学会写句子;从“日积月累”中积累俗语,学习中华经典。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整体设计,前后板块相互衔接,自然过渡。

如,巧妙地借用情境,将寻物启事的写作练习与书写提示相结合,实现自然过渡,把课堂教学连贯起来。

2.注重语言的积累。

“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学习,通过讨论、查找工具书等方法了解成语意思之后,能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恰当地使用成语。

提示学生在积累成语时,试着去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从文字积累上升到文化积累。

【素材积累】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

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

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

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

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