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277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docx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

朱兰在英文版《质量建筑师》前言中说,他从

1996年开始写回忆录,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索我走过的人生之路———自己的目标是什么,面对的压力是什么,我又是如何应对的”

[1]在广泛收集不同来源的多种材料基础上,本文试图以数千字篇幅综合概述朱兰的职业生涯。

立意是观察他在百年历程中经过哪些阶段;在关键时刻他是如何进行思考、判断和策划,怎样从平民家庭出身的“一个迷惑穷困的年轻人”,最终成为对质量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大家”;借此追溯这一段对我们多数人来讲并不熟悉的近百年的质量专业发展史;同时以史为镜,希望能为我们大家规划自己的事业、人生提供有益的启示。

1

家世和求学

1.1

童年———1904

1904年12月24日,朱兰(约瑟夫

・摩西・朱兰,JosephMosesJuran出生在罗马尼亚的东部港市布勒依拉(Braila[2]

他的父亲(Jakob是一个乡

村修鞋匠,

为了摆脱贫穷和对犹太人的迫害在

1909年先行到达美国。

1912年朱兰随同家人移民

去美国,全家在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团聚,

1917年加入美国国籍[3]。

1920年9月朱兰的母亲

因肺结核而病逝。

朱兰童年时代的家境不佳,当他到达美国后,

就随同家庭中其他孩子一起开始打

工,不放弃能找到的任何一种工作以帮助家庭挣钱。

他后来在回忆录中说,从12岁开始打工,在明尼阿波利斯做过叫卖报纸的小贩、水果摊的伙计、

书店营业员等总共16种活。

处在逆境中的打工童年生活,给他和其他孩子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此他们不害怕长时间的艰苦劳作,学会寻找、利用一切可能机会生存、发展以建立自己的家园。

勤奋、努力工作的信念使他们在一生中始终受益无穷。

朱兰从小就显得非常聪明,在学校他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很出色,有一年他连升3级[3]。

他从工作实践中学习,同时他的家庭也很重视正规教育。

他父母坚定地认为,他们所有的孩子都要到学校接受

教育[2]。

1.2接受高等教育———1920

后来家境逐渐好转,朱兰能用自己的工资收入

维持大学学习。

1920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

(U-niversityofMinnesota电气工程专业,他是家庭中

第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员。

在整个大学求学期间,他一直边读书、边工作。

其间下国际象棋时,他发现自己具有善于分析和判断的天赋。

这个认识深刻改变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根本看法。

1922年他获得明尼苏达大学国际象棋冠军,并且在州比赛中表现不凡。

1923年他在《明尼阿波利斯论坛报》国际象棋专栏上,首次发表有关棋艺的文章[2]。

由此他第一次感受到旁人对他的尊敬和热忱。

下国际象棋的成就促使他改变对自己的评价,在日常生活中他逐渐注意自己的仪表,开始懂得如果说自己与别人有所差异,那不是自己的不足,而恰是自己具备某种天赋[3]。

2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

从事质量检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要:

综合概述朱兰百年质量生涯的五个阶段和在重要时刻成功的判断、决定和策划,以发现和吸取他在策划个人职业生涯时所显示或者蕴涵的人生智慧。

关键词:

朱兰

策划

人生智慧

Abstract:

Thispapersummarizesthelifeof100yearsofJuran'scareerasaqualitypro-fessional.

Itbrieflydescribeshisfivestagesinhiscareer.Wewanttoillustratethathesuc-

cessfullyestimated,decidedandplannedinhislife.Wewanttoexploreandabsorbhiswis-domoflifewhichwasshowedorcontainedwhenheplannedhisprofessionalcareer.

KeyWords:

Juran,plan,wisdomoflife

朱兰百年质量生涯概述

○沈云交(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200050

23

2.1从业第一步:

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

—19241924年夏天他大学毕业时,收到三家公司的录用通知。

由于受到电话业迅速发展的鼓舞和引起的强烈兴趣,他最终到其中的“西部电气”公司(West-ernElectric霍索恩制造厂(Hawthorne就职。

到该公司是他的选择,但是被安排在“检验部门”(in-spectionbranch是偶然性的[3]。

该企业是“贝尔公司”

(Bellsystem的一部分,位于依利诺依州的西塞罗(Cicero,朱兰的起点工资是周薪27美元。

从此他开始了持续70多年的质量专业生涯[2]。

2.2对“检验”制度质疑和挑战

到达“西部电气”公司,他先被安排在检验部门接受实习培训课程。

在实习中发生的事改变了他对整个检验工作的看法。

带领朱兰实习的检验部门负责人是个年轻的女士,她的工作是检验某道工序结束后的金属零件。

朱兰仔细观察、学习她检验零件的过程步骤。

之后朱兰检验某一部分零件,然后这位女士再检验一次,以确认朱兰是否掌握了检验技能。

使朱兰惊奇的是,他已经检验过、认为合格的零件在这位女士复查时又查出次品。

朱兰起先认为他的检验过程是完整的,但是证据表明他确实没有做好。

由于检验出现问题,朱兰感到既尴尬又很奇怪,他设法寻找能够解释的理由。

他想起一个说法:

从行为上说人的注意力不能在百分之一百的时间里始终保持集中如一。

虽然在培训中一再被告知“详细的检验能发现所有的缺陷”,但他认为这只是表达对检验部门的一种信任。

于是他决定做个试验。

在这位女士离开的时候,朱兰悄悄地把她已经检验过的认为是合格的一部分零件,又放到“待检”位置。

当那位女士回来再检验时,她在这部分已经检查过的零件中又查出次品。

其中有少量是介于“合格”与“不合格”之间,而有些产品则肯定是有缺陷。

这说明她原先的检验也出差错。

由此朱兰确信这个说法:

人的检验工作是有出错性的。

几年之后,他收集了一些证据证明自己的理念是正确的:

人的检验工作不能发现所有的缺陷(defects。

之后这个理念深刻影响了朱兰在追求完美时进行的“质量策划”[1],笔者认为这是他对质量思想创新的起点。

他后来在回忆录中总结检验制度的优点;同时也列举对检验过分依赖所造成的许多缺点,他认为这些问题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企业中很普遍[1]。

2.3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的“检验统计部”担任工程师——

—1926

培训结束后朱兰最先承担的工作是调查内、外部的质量投诉。

由于元件和配套器件的质量问题,

各个生产部门经常不能正常完成生产任务和要求。

他的工作是发现事故的可能原因并且采取纠正措施。

朱兰对于稳定的工作和工资待遇心满意足,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日常工作。

霍索恩制造厂有4万名工人,其中有超过5千人的检验员。

在他看来,制造厂就像庞大的国际象棋盘一样,面对的每一个棋子都是探索和学习的机会。

他以敏捷的思维和出色的记忆,把工作地点当作一本百科全书来学习。

制造厂管理层也很快注意到他智力和分析的天赋,他不久就直线上升到管理岗位[3]。

1926年贝尔实验室的一个专家小组来访问制造厂,小组成员中包括统计质量控制的先驱者休哈特(WalterShewhart和道奇(HaroldDodge。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把在实验室开发的质量方法和工具实际应用在该厂。

他们在工厂建立了一套培训课程,请芝加哥大学教授沃尔特・巴特基(WalterBartky来讲课。

朱兰被选为接受培训的20名人员之一,接着他又被选定为两名工程师之一、负责“检验统计部”

(InspectionStatis-ticalDepartment。

这是美国工业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这样的机构,朱兰成为历史上第一批从事工业检验统计的技术人员。

它由此开辟了朱兰坚定地从事质量专业的一生[3]。

3第二阶段:

进入质量业管理领域

3.1对质量检验人员的管理——

—1928

霍索恩制造厂1928年建立了负责管理检验人员的新机构“质量检验部”

(QualityInspectionDe-partment,24岁的朱兰被任命为该部门主管。

该部有40名富有经验、老资格的检验人员,他们负责核查全公司从事产品检验的检验员。

这是朱兰职业生涯中第一个管理岗位,他意识到自己正进入一个全新的专业领域[2]。

同年他撰写了一本培训教材,名为:

“统计方法在制造业的应用”

(StatisticalMethodsAppliedtoManufacturingProblems,探索用抽样方法分析和控制制造业的产品质量问题。

它成为至今仍在发行的《AT&T公司统计质量控制手册》(AT&TStatisticalQualityControlHandbook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是他撰写的第一本质量管理著作[3]。

3.2在企业管理层逐步上升并且孕育自己的质量思想

1929年他被提升为“西部电气”公司检验主管,负责管理5个部门[2]。

1935年6月,他在美国工程机械学会(ASME学术会议上演讲他第一篇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质量控制中检验员的失误》(Inspector’sErrorsinQualityControl,之后该文刊登在同年10月《机械工程》(MechanicalEngi-

24

neers期刊上。

1937年他升任西部电气公司纽约总部的工业工程的主管。

在这个阶段他访问了许多美国公司并且为他们提供工业工程的意见和方案。

在走访底特律的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Motors总部过程中,他了解到该公司在关注帕累托原理,他们认为通用汽车公司员工工资也存在类似的分布规律。

19世纪意大利工程师和经济学家帕累托曾经提出:

80%的财富是由20%的人所支配,也称为“80-20原则”[3]。

这次走访的10年之后,朱兰把这个概念应用于质量业,创造性地提出质量学的帕累托原理[1]。

他认为:

80%的问题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要关注“关键的少数”。

他提出的这个思想正式成文于1975年,他在美国质量期刊《质量进展》的“过去与现在”专栏撰写有关系列文章,阐述帕累托概念的起源以及如何创新地把该思想应用到质量领域[2]。

根据此原理,在管理活动中要在“有用的多数”中区分“关键的少数”。

2003年美国质量协会曾经提议将帕累托原理改名为“朱兰原理”,由于广泛应用它已经成为现代管理最有用的工具和概念之一[4]。

4第三阶段:

成为质量管理领域自由职业人并开始写作生涯

4.1第一次变动:

暂时离开西方电气公司到“租借物资管理局”——

—1941

这次转变起因的历史背景是:

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的“租借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将武器装备等重要战争物资租借给正在从事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

据此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向英国、苏联等国家提供了价值高达500亿美元的租借物资,其中60%供给英国,32%供给苏联。

“租借物资管理局”是美国负责向这些国家运送十分重要战争物资的管理机构。

1941年12月朱兰暂时离开西方电气公司,在位于华盛顿的“租借物资管理局”(Lend-LeaseAdministration担任长达4年的主管助理。

他在该机构实施了历史上第一次如今称为“经营流程再造”的管理:

他领导一个“多部门”的工作小组,成功和有效地减少了货物中转所需要的手续和文件,加快了运输的速度,明显降低了运输成本[3]。

美国质量界认为这4年是他职业生涯中非常关键的一段时期[5]。

4.2重大策划:

决定成为质量业自由职业人和独立撰稿人——

—1944

在“租借物资管理局”暂时工作的4年期间,朱兰发现自己在管理领域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在他快40岁的时候,生平第一次策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兰列出各项选择,也列出每一项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思考和判断每个选择是否真的可行。

1944年他决定从事管理咨询的自由职业人(freelanceconsul-tant,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一次事关重大的决策[1]。

他离开华盛顿,同时决定离开西方电气公司,后来他比喻为这是从“远洋大客轮”下船,独自走上一条“独木舟”,开始他在汪洋大海里从来没有试验过、也没有证实过的独立之行。

他决心要将自己一生中后面的日子安排给情有独钟的质量专业,今后以自由职业人方式、用哲学观点研究、写作、演讲和咨询[3]。

同时他制定了一个系列的写作计划,其中之一是在战后写《质量控制手册》[1]。

4.3在纽约大学任教授、系主任——

—1945

朱兰树立了成为自由职业人的目标之后,他需要有一笔稳定的收入来支付家用和咨询业务起步的开支。

为此在1945年9月1日,他正式上任纽约大学(NewYorkUniversity工业工程系(IndustrialEngineering教授和系主任[1]。

4.4独立的管理咨询顾问和写作家——

—1949朱兰在成为自由职业人的过程中,第一步在1945到1949年期间,他和华莱士・克拉克公司(WallaceClark合作,这实际上为他今后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引导;第二步在1949年之后十年期间,他以真正自由、独立的管理咨询顾问身份,为大约40个客户企业做咨询服务[1]。

1954年日本科技联邀请他访问日本,举行一系列演讲。

日本质量专家石川馨在其著作《什么是全面质量控制———日本的道路》(WhatIsTotalQualityControl?

TheJapaneseWay中,记叙了朱兰在日本工作引起的变化:

“朱兰强调日本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重要性,向他们解释在推动QC小组活动中的关键作用;起先日本管理者对QC小组缺乏理解和热情,但是由于朱兰的声望使QC活动大有起色;他在日本的工作,使得日本的质量控制从原来关注工厂的技术,转变成要关心整个管理,使得QC小组的地位上升到管理层的一个工具和方法,这就开启了全面质量控制运动”。

[5]在展开咨询业务的同时,朱兰实现他的写作计划。

他和美国管理协会(AmericanManagementAssociation保持着密切关系,该协会早期刊物是《工业质量控制》(IndustrialQualityControl,朱兰为该刊物栏目“管理园地”(Manage-mentCorner担任特约撰稿人和编辑长达16年。

他对写作有浓厚兴趣,长久关注质量专业的“管理”领域[5]。

1951年第1版《质量控制手册》(QualityControlHandbook发行[1]。

1956年第6本书《质量

25

控制的策划和实践》日文版由日本科技联在日本出版[2]。

1964年他出版著作《管理重大突破》(Manage-rialBreakthrough,详细叙述突破性改进的每一步骤,为质量管理奠定了广泛的理论基础[4]。

在60年代他指出,有很多新质量工具例如QC小组是来自日本。

1970年他和另一学者合作的新作品《质量策划和分析》(QualityPlanningandAnalysis问世[5]。

5第四阶段:

建立自己的公司朱兰学院——

—1979

1979年朱兰又一次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建立了朱兰学院(JuranInstitute[3]。

回顾历史,这个决定似乎是他工作模式逻辑性的延伸,他一直想建立一个自己的公司。

他的目标是要总结和剖析日常经验,并且要发现其背后的普遍性原理。

他用这样的原则策划工作过程:

实践、经验,通过经验反映更广泛的事实,再经过评论、讨论、再思考,最后用发表学术文章和著作的形式进行理论总结[5]。

6第五阶段:

退休之后生活、工作———19871987年8月3日,朱兰正式退休;11月9日,朱兰决定放弃朱兰学院院长的领导职务。

1988年发表《朱兰论质量策划》,建立“朱兰三步曲”三个进程中的“策划”。

1990年第10次访问日本,也是最后一次访日。

1995年出版《质量管理史》(AHisto-ryofManagementforQuality。

1996年他决定要完成回忆录的写作。

2001年朱兰出席在第55届美国质量年会上的颁奖仪式,把ASQ新设立的“朱兰奖”授予摩托罗拉公司的主席。

该公司是设立波多里奇奖后获奖的第一个组织,他们开发并应用六西格码方法[7]。

2003年朱兰的回忆录《质量建筑师》(ArchitectofQuality出版。

2004年12月24日在欢庆的气氛中他度过100岁生日,他高兴地说到2005年3月他夫人也是100岁,到2005年6月他们将是结婚79周年;这是一个罕见的历史跨度,他们夫妇俩的智力状态非常好[6]。

7本文小结:

职业生涯策划的成功典范●选择与偶然

在职业生涯的各重要阶段,朱兰在不断地判断、选择、决定和策划,这是笔者研究的重点。

在他高中毕业、选择大学专业时,他虚心听取中学物理老师的建议。

这位老师认为朱兰的数学和物理很好,建议他去学习工程,还提议他攻读工程学科中发展最快的电气工程专业,以便能在将来毕业时争取广泛的成功机会。

朱兰采纳了这位老师的建议[1]。

大学毕业时由于受到行业发展前景的鼓舞,他在被录用的三家企业中选择了西部电气公司;而他被安排到检验部门则完全是偶然。

在他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区分他本人的判断和外界偶然因素,笔者发现他很多的选择从历史回顾看确实是正确和高明。

●优秀与平庸

朱兰经常说他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个富有哲理的说法:

“‘优秀’像星落云散的岛屿,而‘平庸’恰像连绵一片的大陆;但是岛屿的存在证明:

‘优秀’是可能的,而且最终会成为整个大陆。

”[7]朱兰经历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以多种方式折射发生在整个20世纪的重大事件,例如经济大萧条、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17位美国总统的更迭[2],但是他始终如一、一生在追求“优秀”,反对“平庸”。

●职业路径与热爱事业

朱兰的职业路径从就业开始起就和质量专业联系在一起,一直维持70多年:

质量检验→质量检验人员的管理者→企业质量管理层→独立的质量管理咨询顾问、写作家;从一个台阶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平台;从企业走到社会;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由美国一个平民家庭的“移民”走向世界。

他对质量业有很高的评价与期望,“在我从事专业的岁月里,我全力贡献给一次变革,那就是要产生新手段:

概念、体系和工具来实现质量管理”[1]。

●人生智慧

当谈到有很多人希望能像他一样长寿和富有成就,朱兰说这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运气、遗传基因和习惯,而且也就是这个排序”[2]。

这段话既风趣、幽默,又实在、客观。

笔者发现他开创的质量理论和实践中有更深层次的内涵,那就是他个人应对外在环境重大“变动”时所表现的坚定、沉着和平静。

他的成功不但表现在他从事的事业,同时还表现在他本人和家庭奇迹般的美满幸福。

所有这一切都令人信服地证明,他对个人职业生涯的策划、管理也是一位成功的大师。

我们应该总结和吸取他已经表达的或者还深刻蕴涵的人生智慧。

参考文献

1JosephM.Juran,Architectofquality

2DebbiePhillips-Donaldson,100yearsofJuran,Quali-tyProgress,2004(5:

25-39

3HowlandBlackiston,TheLifeandContributionsofJosephM.Juran,http:

//www.csom.umn.edu/Page1287.aspx4OurFounder,=21

5JosephM.Juran,http:

//www.asq.org/about-asq/who-we-are/bio_juran.html.

6上海质量,2004(12,8

7QualityProgress,2001(6,6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