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4613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容标准】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一、选择题:

●(2011·江苏泰州)9.“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C.邓小平南方谈话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11·安徽芜湖)5.某历史学习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如下图),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本题的选项中,与①②③④四个历史事件对应都正确的是

  A.①新文化运动②三次反“围剿”胜利③十一届三中全会④澳门回归

  B.①五四运动②遵义会议③中共八大召开④香港回归

  C.①中国共产党成立②长征开始③粉碎“四人帮”④实行改革开放

  D.①中国共产党成立②遵义会议③十一届三中全会④香港回归

●(2011·贵州六盘水)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BCD

●(2011·湖北武汉)27.拨乱反正秉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改革开放开创社会主义特色道路。

下列描述,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三大改造奠基础B.一五计划谋发展C.经济特区显活力

●(2011·湖北十堰)30.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A.中共七大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五大

●(2011·四川南充)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B

A.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D.科学发展观

●(2011·浙江绍兴)16.流行标语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

下列标语流行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③“与时俱进,科学发展”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C.④①②③D.③②①④

●(2011·青海西宁)9.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提出了与时俱进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2011·海南省)31.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

“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

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1·四川资阳)22.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在于它

A.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完成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C.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011·广东茂名)11.邓小平说: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对这句话最完整、最本质的理解是

A.改革就是第二次民主革命B.改革就是加快经济建设

C.改革就是加强法制建设D.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11·广东潮州)

12.右图所示的是1978年12月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其主要内容应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确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1·贵州安顺)8.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

下列名字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②李援朝③张跃进④刘开放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二、非选择题:

●(2011·江苏南京)32.(10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__①__(时间),中国共产党成立。

(1)伟大的历程(每空1分)

 

(2)上图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有何变化?

(1分)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1分)

答案:

(1)①1921年(1分)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1分)

③延安(1分)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1分)

⑤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1分)

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⑧马克思主义(1分)

(2)人数由少到多(1分);力量不断壮大、赢得人民支持(任意一点,其它答案言这有理亦可得分)(1分)

●(2011·江苏宿迁)17.(本题8分)星火燎原旌旗展,开天辟地功业成。

走进历史时空,品读峥嵘岁月。

(1)请将“中国共产党风雨历程”年代标尺内容补充完整。

(2分)

开天辟地生死攸关当家作主伟大转折洗雪耻辱

1921年1935年1949年1978年②

中国共产党成立①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香港回归

①②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请你举出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事例来说明。

(1分)

(3)1978年,中国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

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请回答:

①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分)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1分)

②21世纪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标志是。

(1分)

(4)回首中国共产党90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谈谈你的感想。

(2分)

17.

(1)①遵义会议②l997年(每空格1分,共2分)

(2)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阔统治;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3)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国有企业。

(1分)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或WTO)。

(1分)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革命和建设道路充满艰辛和曲折,应正视各种困难和挫折。

(答出一点得2分,观点正确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二、非选择题:

●(2011·江苏连云港)36.史料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时代主题。

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

(1)毛泽东在某次党的代表大会(1945年5月31日)上指出:

在这条方针里面: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就是说的组织队伍;……就是说的敌人;“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就是说的目标。

请回答:

这是毛泽东在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他说的“敌人”主要指谁?

举一例党领导的八路军打击“敌人”的著名战役。

党在这次会议后,为实现“目标”发起了哪些重大战役(举一例即可)?

(4分)

(2)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某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

在建设期间,工业发展的速度当然要低些,但是1953年工业总产值仍然比1952年增加了百分之33%。

1954年预计现代工业的总产值将等于1949年的4.2倍。

请回答:

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特征?

导致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953年中央采取的什么措施?

这次会议的哪一重大举措奠定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础?

(3分)

(3)时任总理的李鹏在《199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在这五年中(1987-1992),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请回答:

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实行的哪一重大战略决策?

试举一例“这五年中”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1992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是什么?

(3分)

(4)时代主题虽有变化,但都围绕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据上述史料反映的主题,指出党奋斗目标的核心内涵。

(2分)

36.

(1)中共七大;日本侵略者;

百团大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

(4分)

(2)工业迅速发展;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一五计划);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分)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中葡联合声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分)

(4)追求民族独立、民主和富强。

(2分)

台中市中山公园大门

●(2011·江苏无锡)39.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让我们缅怀历史,继往开来。

材料一:

20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亮相天安门广场。

100年前,在孙中山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全国各地有“中山路”180多条,“中山公园”51座,全球共有75座。

材料二:

中共一大会址遵义会议会址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三:

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伟大篇章。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是什么?

(0.5分)请写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分)

(2)据材料一,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其名称是什么?

(0.5)

(3)据材料二,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其诞生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分)

(4)据材料二,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0.5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

(0.5分)

(5)据材料二、三,风风雨雨90年,党走过90年历程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0.5分)

(1)中国同盟会或同盟会(0.5分)三民主义(1分)

(2)中华民国(0.5分)

(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分)

(4)毛泽东(0.5分)邓小平(0.5分)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走向幸福之路。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0.5分)

●(2011·山东泰安)62.(11分)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这90年里,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坎坷,逐步走向成熟。

在革命和建设的不断探索中,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4分)

提示语

会议名称

开天辟地,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胜利在望,争取抗日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正确分析,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拨乱反正,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中国和苏联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对革命和建设的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填充下表空白处。

(6分)

探索历程

探索的主要内容

革命道路

苏联(俄):

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开端,开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中国:

发动_____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革命根据地。

找到了一休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经济建设道路

苏联:

20世纪20年代初,实行了_______________,大力发展商品经济;30年代后期形成了_______________,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制约了国家的发展。

中国:

通过_______________,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共“十五”大上,把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最终走向辉煌,你认为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什么?

(1分)

62.

(1)会议名称依次为:

中共“一大”(1分)中共“七大”(1分)中共“八大”(1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2)革命道路:

南昌起义(1分)井冈山(1分)

建设道路:

苏联:

新经济政策(1分)斯大林模式(1分)

中国:

三大改造(1分。

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或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理论(1分)

●(2011·山东菏泽)16.(6分)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请认真思考下面的7个话题,阅读材料,进行综合探究完成相关题目。

话题: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八股取士C.文艺复兴D.启蒙运动E.毛泽东思想F.邓小平理论G.科学社会主义

(1)以上7个话题中,最早提出“人生应该追求幸福、快乐、智慧、情感,而不应成为伪善宗教的殉道者”的是;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的是。

(请在空白处填入英文字母,2分。

(2)请你从剩余的5个话题中挑选2个话题,各设计1个相关问题。

(请参考示例,要求问题简洁明了,指向性强,并给出正确答案,4分。

示例:

选择话题:

五四运动

设计问题: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正确答案:

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16.(6分)答案:

(1)C、D(2分)

(2)选择话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计问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正确答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选择话题:

八股取士

设计问题:

八股取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正确答案:

八股取士控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一些知识分子做官以后就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

选择话题:

科学社会主义

设计问题:

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共产党宣言》

选择话题:

毛泽东思想

设计问题: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正确答案:

中共七大。

选择话题:

邓小平理论

设计问题: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正确答案:

中共十五大。

(只选择话题不得分;选择话题并据此设计简洁明了、指向性强的问题得1分;选择话题后设计任何一种简洁明了、指向性强的问题,并能据此给出正确答案方可得分2分,共4分。

●(2011·山东维坊)22.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

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6分)

材料一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分)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

(2分)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

(4分)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

(2分)

材料四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l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4)“事实胜于雄辩”。

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

(2分)

(5)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2分)

22.(16分)

(1)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分)土地改革完成。

(2分)

(2)三大改造。

(2分)

(3)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4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4)一国两制。

(2分)

(5)改革创新才能使国家富强。

(或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分)

 

●(2011·安徽省)15.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

材料一现代中国人,出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

⑴材料一种“孙先生”指的是谁?

(2分)他一生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分)

⑵“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2分)

材料二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如果从新中国成立起,用一百年时间把中国建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我们要埋头苦干,要明确自己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

——邓小平

⑶材料二中哪句话体现“担子重,责任大”?

(2分)

⑷完成这一重任的根本保证是什么(2分)

15、

(1)孙中山。

(2分)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分)

(2)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2分)

(3)用一百年时间把中国建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

(2分)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分)

●(2011·湖北黄冈)28.(7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见图14)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

(3)材料三中,1978-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速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2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分)

(1)措施: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结果:

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或“左”的错误,以及三年自然灾害也可得分)。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施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本小题答案不具唯一性,或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角度,或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角度,答对一点即可得分,要求观点正确,合理合据。

[

(1)我国政府实行了第一个五个计划(2分)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或答“左”的错误的影响)(1分)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1分)1992年中共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4)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分)

●(2011·湖北荆门)13.(8分)中国共产党八大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两次重要的历史性会议。

回答:

(1)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上都作出了什么相同决策?

(2分)

都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定。

(2分,回答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也可,考生只要回答出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意思即可;回答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可得1分)

(2)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分别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4分)

中国共产党八大: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2分。

回答揭开了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可);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分)。

回答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等均可;回答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也可)。

(3)这两次会议为什么能够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2分,回答出1条即可)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如回答正确把握了当时的国情、正确认识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坚定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出发点、以解放思想为重要前提、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复兴和人民富强为自己的奋斗宗旨、借鉴了苏联等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等均可得分)。

●(2011·湖北恩施)29.材料解析。

(8分)

材料一时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红色旅游”成了热门话题。

“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材料二认真观看以下图片

 

 

图5图6图7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中图5是中共“一大”召开的会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请问“新”在哪些方面?

(3分)

(2)材料二中图6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2分)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

(1分)

(3)材料二中图7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为什么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分)

29.

(1)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1分)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政党;(1分)

所走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

(1分)

(2)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分)挽救了党和红军;(1分)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分)

(评分说明:

答对1点得1分,共2分)

团结协作精神;献身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无畏精神(任意1点即可,1分)

(3)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1分)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分)

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1分)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1分)

(评分说明:

答对1点得1分,共2分)

●(2011·湖北襄阳)35.[重温辉煌历程](9分)

9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仅仅只是一簇小浪花。

然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这90年的历史,却是波澜壮阔的90年。

探索篇

(l)“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精髓。

请你以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向农村进军为例,说明这一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2分)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l分)

建设篇

(2)从1949年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做了哪些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