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204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docx

新闻采访写作作业doc

《新闻采访与写作》模拟试卷A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1.延缓性导语2金字塔结构3.风貌通讯p4624.新闻特写p516

二、简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1.新闻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一、就新闻作品的内容而言:

①真实;②新鲜;③迅速及时;④具有重要性。

  二、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

  ①新闻语言的客观性;

  ②新闻语言必须简练、通俗、生动,易于群众接受;

  ③新闻结构,力求有利于准确报道事实,表达作者思想观点和便于读者阅读;④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⑤在风格上,新闻作品应力求多样化。

2.怎样写好人物通讯?

p413

3.导语的作用是什么?

P153

4.新闻专访的特点是什么?

p494

三、应用题(40分)

1.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新闻稿件应该尽量使用(选1项)

a.科学术语b.专业行话c.外来语d.官方语言e.最简单的词f.概念性词语

2)最好的导语是(选1项)

a概括性导语b.总结性导语c.故事性导语d.会议开幕式导语e.抽象性导语

3)新闻报道中应该多多使用(选1项)

a.政府工作人员的官话b.新闻发言人的套话c.专家的行话d.普通老百姓的语言

4)判断下列各组中那个标题做得最好,每组只选择一项:

(1)a.科学院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b.中科院实施跨世纪发展战略

c.中国投资二十亿元建设新一代大科学装置

d.中科院确定九五重大项目e.中科院确定跨世纪的四大任务

(2)a.重大发现:

徐州狮子山出土一批汉代文物b.我国出土一大批珍贵文物

c.中国发现世界上最完美的金缕玉衣e.2000年前的中国王子埋葬在玉中

d.考古学家发现2000年前的一件用金丝和玉片制作的寿衣

2根据下面素材写一条500字的消息,并对所拟标题和导语的特色做简要分析。

(30分)

   女儿李佳是张利芬的骄傲。

3个月前,这个华北某市第一中学的高三学生参加了北京大学保送生招生考试,被北大预录取为理科实验班的保送生。

但李佳所在的中学不同意保送,要她准备高考。

同样成绩优秀,已被清华作为保送生预录取的吴强也遭受了一中的阻挠。

2005年11月,当得知北京大学开始进行自主招生、保送生选拔时,满怀希望的张利芬找到了一中高三年级主任。

“但主任拒绝了我们的请求。

”张利芬说,“她说一中希望李佳参加高考,争状元。

而学校荐她走‘自主招生’。

”与保送不同,自主招生需要参加高考,然后在原成绩上加20分录取。

张利芬致电北大招生办公室,对方的回答是:

今年的“自主招生”与保送一起进行,只要有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学生通过考试后由北大来确定走哪条路。

11月24日,李佳按照中学意愿,将填报了自主招生的申请表交给一中,并注明保送资格。

一个月后,李佳进入了复试。

“在复试的见面会上,招生人员讲,不管当初是按照哪一种推荐的,进入这个环节后只要具备保送资格,同样对待。

”张利芬说。

与此同时,和李佳同级的学生吴强,被一中推荐为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学生。

但吴强又按照清华可以“自荐”的规定,自荐为保送生并通过了初试。

接到保送生认定通知的一中拒绝将其交给吴强。

没有通知函,这个男孩将无法参加下一轮考试。

一番请求之后,清华最终给了照顾———先参加完考试后再说。

2006年1月24日,李佳接到北大从网上发来的通过复试的成绩单,并通知说:

如果具备教育部规定的资格,并希望成为保送生对象,请填写保送资格并选择志愿。

但年级主任仍要让李佳“置之死地而后生”,双方再次不欢而散。

张利芬找到一中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2月13日———选择志愿的最后截止日,家长意外地得到副校长的通知,“他说北大根本没让李佳保送,网上的东西是不可信的。

”而北大招办老师王亚章对记者称,这次北大保送生招考的各种程序,都是在网上进行的。

记者多次联系该副校长,对方一直不接电话。

记者通过校长联系到他,副校长说“一会就来”,但两个多小时过后,仍未见踪影。

2月20日,北大在网上发来预录取通知书:

李佳作为保送生被预录取到北大“理科实验班”,通知要求李佳从北大招生网下载相关表格,由中学盖章后发回。

家长把表格交给了学校,两天后,一中拒绝了这个要求。

一中校长对记者说,“我们认为家长从网上下个东西来就让学校盖章,非常不严肃。

当时提出的要求是北大来个公函,或者招办负责人来电话。

”3月13日,北大招生组带着书面“预录取通知书”来到一中。

一番交涉后,校长依然不同意。

家长认为这是一中的“骗局”———高考报名是3月10日,之前学校害怕孩子转学,所以拖延到报名之后。

通过复试已经被清华大学预录取的吴强,也遭受了相同的命运。

为什么在高校已经同意接收的情况下,中学却不同意保送?

一中校长认为,北大招生政策变动导致中学的“无法接受”。

“我们已经推荐李佳为北大的自主招生,为什么大学还要把她转为保送生?

”在校长看来,推荐保送还是自主招生是中学的权力。

北大老师王亚章说,为了“顾及在选拔过程中才取得保送资格的学生”,北大今年的招生政策并未要求中学在一开始推荐时就区分自主招生或者保送,因此中学所谓“已推荐为自主招生”,是没有意义的。

除中学推荐外,北大和清华都规定了学生可以“自荐”保送———这样就不需要中学环节,但最终录取时还是需要中学在程序上盖章同意。

“这就等于甲方和乙方达成了协议,让丙方来签字盖章。

”一中校长不满地说,“大学搞招生改革扩大自主权,应该和中学达成共识。

”但上述理由被家长认为是“表面化”原因———北大2006年给了一中3个推荐名额,在也可以保送的情况下,中学最后推荐的却全部是自主招生。

“他们一开始就没想让学生保送。

”一中校长的解释是:

“本来我们这几个学生自主招生就足够了,不用加分也能考上北大,加20分绝对没问题,为什么还要转成保送生呢?

”但家长认为,“谁都知道,参加高考就会有风险”。

某学生保送上名校和考进有何区别?

首先是教育局评价上的不同。

该市教育局一位主管官员说,每年高考结束,教育局都会统计出几所市管重点高中的高考前几百名,然后和中考时分入该校的中考前尖子生人数对比。

比如,当年中考时,一中分到了全市前800名的40个,高考时全市前800名它占了45个,那就是正分,否则是负分。

因为保送生不参加高考,这对把好学生都保送的中学显然不利。

更重要的是“争光”度数:

这位教育局官员说,保送上了北大也“争光”,但是度数小,不如考上北大同时又是全省状元,“学校肯定要找最高的‘亮点’。

”从1985年开始,一中在20年中出了15个省高考状元。

具体到李佳,9次统考6次第一名,今年在该市高三统考中又是全市第一,是状元的有力竞争者。

这位教育局官员认为,一些学校不保送尖子生,就是想这个状元。

而且只有“每个省的几个尖子学校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保良不保优”就这样形成了。

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在2006年全国“两会”上的议案中说,少数重点中学出于升学率的考虑,将二流学生作为保送名额,而将尖子生留下准备冲刺清华、北大。

这使得一些省的教育部门纷纷推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工作的规定明确要求,中学不准“推良不推优”。

当地中学之间对生源的争夺,让状元的砝码更重了。

1999年,该市二中成立了“高中理科实验班”。

这是可在全省招生的实验班,承担该省“高中教学改革和参加全国中学生奥赛选手的培养培训任务”。

2002年起,二中的保送人数一直遥遥领先,多次成为全省第一。

大量优秀生源因此不断涌入,2004年,二中高中的录取线比一中超过17分,2005年又高出6分。

“看一个学校的强弱,要看它的录取分数。

”该市外国语中学一位副校长说,曾是老牌名校的一中近几年有些弱。

吴立群还记得当年儿子中考时,两个中学的生源大战。

记者得到了双方的招生专刊,很多指标都会和“某兄弟中学”或者“×中”比较,并抓住对方漏洞。

然而通过竞赛保送吸引学生不是一中的长处:

据二中教务主任提供的数据,今年二中共有67人被保送,其中保送清华、北大共21人;一中远远低于这个数量。

家长认为,正因如此,可能冲击状元的李佳,才会被学校如此重视——这是最后的砝码。

“每年都大肆宣传高考状元,但第二名谁知道?

”教育局官员说。

“这对学校的招生和社会声誉是个无形的资产,很微妙。

”吴立群承认,是因为一中在2003年出了一个省高考状元,他才让吴强去一中读书。

该市公办高中实行的是双轨收费制,分为公助生和择校生,按规定,该市一中、二中每个择校生收费2万元,高考状元的光环除了能吸引尖子生外,无疑也能带来充足的择校生生源和其背后的大量择校费。

有报道说,最保守估计,每年进入该省的大城市学生有千人左右。

但一中校长否认是因为竞争而拒绝李佳保送,“我们不可能用一个孩子去赌学校的名声。

”他说。

他同样否认了“要李佳争状元”的判断,“我曾在会上说,哪个老师要敢说这句话就处分他。

一方面中学为了招生和高考而不能输;另一方面,家长说,我们也同样输不起。

张利芬还记得为了给李佳报一个学习班,夫妇俩在雨中站了一夜。

为了让吴强能上名校,吴立群从小学就要他开始参加各种竞赛,上了一中之后,便完全选择了通过竞赛争取保送这条路,“90%的时间都花在竞赛上”。

更输不起的是孩子。

“听到被拒保的消息后,吴强手脚冰凉,大哭一场。

”吴立群说,“他不停地问我,你说清华是不是最好的学校?

他们为什么不让我走?

”张利芬则称,李佳急得脸上开始蜕皮,嘴上起了很多泡。

随后的统考中,李佳下降了15个名次——依据经验,这种成绩很难考入北大。

“保送与否对中学是利益,对父母是责任,对孩子却是命运。

”张利芬说,“但最后所有的结果和风险都要由孩子承担。

”吴立群认为:

大学扩大了自主权,中学强调的是保送权,“可学生的选择权呢?

”孩子的境遇也让家长备受煎熬———张利芬开始经常整夜失眠,而吴立群两个月内瘦了10多斤。

但一个意外的转机出现了:

5月18日,央视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该市教育局,该局接受采访官员先后表达了希望问题解决的意愿。

5月21日,家长赶到一中时,校长同意“放行”。

5月25日记者得到消息,吴强和李佳已办完相关保送手续。

因为担心孩子被卷入,家长始终不让记者采访他们。

但本报记者曾在李佳的书桌前看到她写的一个纸条,“世界是广阔的,可生活是残酷的,成功和失败,有时候不是由你来决定。

《新闻采访与写作》模拟试卷B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1.议论型导语2.动态消息p2313.专访p4944.风貌通讯

二、简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1.为什么说新闻作品是组合性产品?

3、什么是新闻特写?

怎样写好新闻特写?

p527

2.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p55

4.人物消息与人物通讯有何不同?

p317

三、应用题(40分)

1.把下列句中不需要的字词去掉(每题1分,共10分)

1)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生活非常幸福。

2)工人们开始了罢工行动。

3)科学家来到北极荒原地区考察。

4)内蒙古天气条件恶劣。

5)政治家克林顿总统昨天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

6)一个拥有2万员工的大规模工厂行将倒闭。

7)福建沿海许多城镇成了台湾渔民的安全的避风港。

8)我国取得了首次发射宇宙飞船获得成功的重大科技成果。

9)由于他死了,乡亲们埋葬了他。

10)国防科工委发言人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计划发射世界最先进的空间望远镜。

2.根据下面素材写一条500字的消息,并对所拟标题和导语的特色做简要分析。

(30分)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征集活动新闻发布会实录

  邵世伟:

各位记者朋友们,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儿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工作。

大家都知道奥运会奖牌作为奥运会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引起了体育界广泛的关注,因为这也是代表奥运会一些重要的元素,特别是文化元素的一个重要体现。

今天我们在这儿举行新闻发布会,是要向大家介绍关于这项工作推进的一些安排。

  首先我介绍一下在主席台就坐的参加我们发布会的一些主要领导,有文化活动部的副部长张明女士、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副部长陈锋先生、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必和必拓中国公司的总裁戴先生。

  首先有请文化部副部长张明女士,介绍一下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工作的有关内容。

  张明: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早上好!

  今天正式启动北京奥组委奖牌的设计工作,下面我就介绍一下北京奥组委奖牌设计工作的安排。

  首先介绍一下奥运会奖牌的背景情况,奖牌的证书是由每届奥运会组委会设计,奥运会奖牌是奥林匹克精神胜利和光荣的象征,奥运会奖牌设计是奥运会设计的重要工作。

从1896年奥运会开始给运动员颁发奖牌,1898年开始有了统一的图案,是由意大利设计家设计的,包括奥运会的地点和年代的字样,背面是运动员的形象。

  1972年第20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对奖牌的设计式样做了规定,奖牌的正面依然是延用意大利设计的胜利女神的形象,背面则由改为由当届奥组委设计,这是经过44年之后奥运会的奖牌图案首次辩证,此后的奥运会都是以这个为标准设计的,设计图案必须由国际奥委会的批准。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奖牌的正面进行了重新的设计,背景由罗马竟技场改为潘纳辛纳科竟技场的全景。

奖牌的背面是圣火图案和希腊诗人赞诗和奥林匹克的会徽。

从奖牌的设计上直接体现了奥林匹克的起源于现代奥林匹克的复兴。

此后国际奥委会就规定,从2004年奥运会开始,以后的正面都延用雅典奥运会的奖牌的图案,就是潘纳辛纳科竟技场的图案。

  要坚持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充分调动中外设计机构的积极性,借鉴奥运会的成功做法和北京奥运会的会徽的设计精神,使北京奥组委的公正性达到完美的结合,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独特的遗产。

  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的理念是,光荣与梦想、更快、更高、更强,设计的要求是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体现。

奖牌的图案要设计新颖、独特、造型生动,具有创新意义,达到完美统一,从而展示中国艺术设计和科技水平。

  有关设计的要求和理念可以到北京奥组委的网站去查阅。

 设计的方式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为了动员专业人世广泛的参与,确保设计质量,我们的奖牌设计将采取公开征集和定项要求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既通过奥组委官方网站和新闻媒体公布征集办法,供国内外专业设计机构和个人下载,北京奥组委还会推荐专业的设计单位,作为奖牌设计的定项邀请单位。

  通过公开征集渠道的应征作品和奥组委要求的应征作品,是享有同等权利的。

为了保证奖牌设计的完美结合,能够展示出一致性、协调性的总体效果,奖牌设计将以牌面设计为主要,同时包装盒等也是设计之一。

  奖牌设计方案的提交,设计征集时间是2006年1月11日至2006年3月16日。

设计要求如下:

  一,一套完整的奖牌设计方案,包括奖牌的正背面的图案,挂带、包装盒、证书,设计方案应该进行三维的展示,包括全彩色版和黑白版的设计稿,其中要包含浮雕效果图。

  二,奖牌的正面设计。

使用国际奥委会规定的图案,既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奖牌正面并有文字。

  三,奖牌背面设计图案。

设计理念独特、造型生动,很好的战线奥运会特点和中国特色,与奖牌正面图案相协调,符合金属制品制作工艺的要求。

  四,证书图案。

展示奥运会会特点和中国特色。

  五,挂带、包装盒设计。

材料得当、结构新颖,与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识别系统协调一致。

  六,奖牌、挂带、包装盒、证书的创意说明、挂带、包装盒的材料说明和工艺说明。

 

《新闻采访与写作》模拟试卷C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1.间接导语2.倒金字塔结构3.新闻特写4.人物通讯p401

二、简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1.报纸读者的特点是什么?

读者读报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

2.为什么说新闻作品是“机遇性产品”?

3.怎样写好会议新闻?

4.根据你所了解的近期新闻,写出5个新闻标题。

创新引领自主品牌汽车实现新突破

123种搭载品今从神八返回舱取出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认真做好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

好书“常销”名家精品“接地气”

新疆:

创新主题教育共建美好家园

三、应用题(40分)

1.为下列4个采访对象确立不同的采访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给每位受访者设计5个具体问题。

(20分)

1).一位范长江新闻奖的获奖者

2).一位赴边远山区支教的在校大学生

3).一个严重污染环境的工厂厂长

4).一位在职攻读新闻学学位的青年记者

2.根据下面素材写一条500字的消息,并对所拟标题和导语的特色做简要分析。

(20分)

北京奥运圣火入台问题新闻发布会实录2007年09月21日

王惠: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周末好。

昨天中华台北奥委会单方面终止了有关北京奥运会圣火赴台的协商,今天国际奥委会正式通知北京奥组委取消传递火炬入台。

面对这样的遗憾消息,媒体都很关注北京奥组委的回应,现在北京奥组委专门举行此次新闻发布会,向各位媒体的朋友介绍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不能前往台北市的有关情况,先向各位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北京奥组委国际联络部部长、港澳台办主任赵会明。

现在请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向各位介绍有关的情况。

蒋效愚:

大家晚上好。

下面介绍北京奥组委和中华台北奥委会商谈的过程:

从去年11月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奥组委一直致力于促成奥运圣火赴台传递。

2006年11月,北京奥组委向包括中华台北奥委会在内的所有传递城市所在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发出参加火炬接力传递的邀请。

2006年12月28日,中华台北奥委会主席蔡辰威回函表示接受邀请。

他在回函中表示,“我谨代表中华台北奥会确认本会愿意参与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并期待未来与贵会紧密的合作,在奥林匹克精神与原则下,共同完成奥运圣火传递之神圣使命。

”今年2月12日,中华台北奥委会在北京与北京奥组委举行会谈,双方签字达成四点共识。

即:

“一、双方承诺遵守国际奥委会的有关决议,规定和惯例,共同维护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和奥林匹克圣火的纯洁和神圣。

二、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北京奥运会一样,必须遵守《奥林匹克宪章》。

三、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在台湾传递是在中华台北奥委会辖区内开展的一项奥林匹克体育文化活动。

中华台北奥委会确保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在中华台北奥委会辖区内顺利进行。

四、火炬接力活动在中华台北奥委会辖区内举行时有关旗、徽、歌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相关规定执行。

同时,中华台北奥委会有义务协调相关方面承诺在火炬接力活动过程中不使用不符合前述规定的旗、徽、歌。

”今年3月27日,蔡辰威先生代表中华台北奥委会及台湾有关方面致函北京奥组委,确认双方签字的“四点共识”和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进出台北路线。

他在来函中表示,“有关本(2007)年2月12日贵我双方于北京会谈所得共识内容,经本人与我方相关单位沟通讨论,获致具体回应与支持。

在此谨代表中华台北奥会向贵会确认是项会谈共识及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来台路线(如所附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简报资料第三页所示),并相信在贵我双方进一步的规划协商下,圣火传递必能顺利圆满在台湾举行,留下完美的纪录。

”随后,北京奥组委即向国际奥委会申报了火炬接力境内、境外传递路线,并得到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的批准。

今年4月26日,北京奥组委按计划正式公布了火炬接力传递计划路线。

但台湾当局却以所谓“矮化”为由,提出从“第三国”进出台北市的无理要求,单方改变火炬赴台路线,拒绝接受由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火炬传递路线。

此后,北京奥组委一直怀着最大的诚意和耐心,多次与中华台北奥委会进行函件沟通并举行会谈。

在今年8月11日的会谈中,北京奥组委强调双方应遵守《奥林匹克宪章》和国际奥委会的有关决议、规定和惯例,坚持2月份达成的“四点共识”,落实已达成的协议和确认的火炬传递路线,共同维护奥林匹克火炬传递和奥林匹克圣火的纯洁和神圣。

北京奥组委重申,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计划路线分为境内传递和境外传递,境外传递计划路线包括了五大洲国家和地区的22个城市,台北市是火炬接力境外传递计划路线途经的22个城市之一。

此种表达充分考虑了中华台北奥委会的关切,充分表明了北京奥组委的诚意和务实态度。

今年9月8日,北京奥组委与中华台北奥委会再次进行了会谈。

由于台湾当局在4月26日否认了双方确认的火炬传递路线,北京奥组委提出,双方必须在新的会谈纪要中重申“四点共识”。

蔡辰威提出,我想特别请大家注意,中华台北奥委会及有关方面从未否认过“四点共识”的存在,但他此次来京所获授权的纪要文本中不包括“四点共识”,因此不能签署重申“四点共识”的会谈纪要,并表示回台请示。

但蔡辰威回台后,台湾当局再生枝节,公然否认“四点共识”,特别是就第四点内容即旗、徽、歌的使用大肆炒作。

9月12日,蔡辰威来函,正式否认“四点共识”的存在。

因此,中华台北奥委会和台湾当局在最后的会谈中否认此前达成的“四点共识”是造成双方协商未果的主要原因。

北京奥组委认为,今年2月双方签字达成的“四点共识”并非北京奥组委新提出来的要求,其内容仅是重申奥运圣火赴台双方必须遵守国际奥委会的有关决议、规则和惯例,明确了北京奥组委、北京奥委会火炬接力在台湾传递的性质和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遵守《奥林匹克宪章》和国际奥委会的决议、规定,是每一个国际奥委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在参与奥运火炬接力活动中,当然也必须以国际奥委会的规定为基础条件。

1979年国际奥委会通过的《名古屋决议》、1981年国际奥委会和中华台北奥委会在洛桑签订的协议以及1989年中国奥委会和中华台北奥委会在香港签订的协议对台湾参加奥林匹克运动的名称、旗、徽、歌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入出台计划路线,正是基于2月的“四点共识”及3月27日蔡辰威对“四点共识”和入出台计划路线的确认函而形成的。

至于中华台北奥委会和台湾当局在9月初指责北京奥组委所谓的“横生枝节”、“增加新条款”、“提出新议题”等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是人为地制造政治障碍,阻挠圣火入台传递的借口。

为满足岛内民众共享奥运圣火欢乐的心愿,北京奥组委怀着最大诚意,本着尽最大努力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于9月19日再次致函中华台北奥委会,要求其尽快确认“2月12日”达成的“四点共识”,签署火炬入台的纪要。

9月20日,中华台北奥委会复函拒绝。

当晚,国际奥委会通知只能取消奥运火炬传递入台。

至此,此前已得到中华台北奥委会确认并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火炬入台计划已无法实施。

中华台北奥委会在整个事件中出尔反尔和台湾当局直接干预和破坏的种种举动,严重违反了《奥林匹克宪章》精神和国际奥委会的相关规定。

事实表明,奥运圣火不能入台的责任完全在于台湾当局。

奥林匹克圣火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高象征,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是全人类和平友谊的庆典。

在国际奥委会的指导下,北京奥组委正与全球各传递城市密切合作,广泛传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秉持“和谐之旅”的圣火传递理念,使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取得圆满成功。

作业:

从以上三个应用题第2题中任选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