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549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docx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初一第二单元

 

初一语文(上)第二单元

1、考点讲解

(一)《理想》

字音字形

缀(zhuì)连 脊(jǐ)梁 倔(jué)强(jiàng)诅(zǔ)咒(zhòu)

玷(diàn)污 蜕(tuì)变扒(pā)

饥寒离乱缀连远行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诅咒浓阴

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

词语解释

  寂寥:

寂静,空旷。

  诅咒:

原指祈祈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缀连:

连接,组合

文学常识

《理想》选自《流沙河诗集》。

作者:

流沙河,当代诗人。

原名余勋坦。

主要作品有《寄黄河》《窗》,诗歌集《农村夜曲》《告别火星》《草木篇》《故园六咏》等。

本诗通过不同的角度比喻理想的内涵,赞美理想对于人生的深刻意义,从而号召人们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二)《短文两篇》

字音字形

雏(chú)形 贪婪(lán) 丰硕(shuò)点缀(zhuì)污浊(zhuó) 

牙龈(yín)冉冉(rǎn)升起 玲(líng)珑(lóng)剔(tī)透(tòu)

堕(duò)落累累(léi)沉甸甸(diān)

雏形 贪婪 丰硕点缀污浊 牙龈冉冉升起 玲珑剔透堕落

苦熬稀疏累累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多姿多彩不可磨灭回味无穷

词语解释

  堕落:

(行为、思想)往坏里变。

  雏形:

未定形前的形式或照原物缩小的模型。

  玲珑剔透:

形容(人)聪明伶俐,(物)精致。

点缀:

加以衬托或装饰。

文学常识

《短文两篇》

①《行道树》选自《张晓风自选集》。

作者张晓风。

以行道树比喻无私奉献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②《第一次真好》选自《无言歌》。

作者:

周素珊。

作者以第一次看见柚子树而引发对第一次看见十姊妹鸟的雏鸟的回忆,并总结自己的感受,认为“第一次的感觉”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它不仅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的阅历。

(三)《人生寓言》(节选)

字音字形

风韵(yùn)落难(nàn)险象迭(dié)生心旷神怡(yí)禀(bǐng)告行乞(qǐ)

折磨(mó)慷(kāng)慨(kǎi) 

慧心嬉戏闲适厄运正色归属流落无忧无虑阴晴圆缺举世无双

心痛如割得失之患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异国他乡 

词语解释

  心旷神怡: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慷慨:

不吝惜;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多愁善感:

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文学常识

《人生寓言》(节选)选自《周国平文集》。

作者:

周国平。

①《白兔和月亮》寓言从白兔得月又弃月中讲述了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的道理,因而告诫我们面对财富要有正确的认识。

②《落难的王子》寓言则是从一个王子的人生经历中得出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的结论,并由此引申,说明人世间没有不能忍受的苦难。

(四)《我的信念》

字音字形

 奢(shē)望 蹂(róu)躏(lìn)呵(hē)责获益匪(fěi)浅茧(jiǎn)子

镭(léi)懊恼(àonǎo)

执着鞭策盛名报酬懊恼沉醉迷醉猝然长逝问心无愧

词语解释

  固执:

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鞭策:

比喻鼓舞督促,推动人前进。

  盛名:

名声很大。

  报酬:

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实物。

  奢望:

过分的希望。

  蹂躏:

践踏;摧残。

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

  呵责:

斥责。

  懊恼:

烦恼,悔恨。

沉醉:

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

文学常识

《我的信念》选自《现代人的智慧》。

作者:

玛丽·居里,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著名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对自己的性格、为人和理想、信念的总结与回顾。

文章先概括说明作为一个人,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朵有信心,以此来统领起全篇。

从这一点出发,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对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正是她取得世人所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所在。

我们从作者的回忆中不难看出她的理想和信念。

(五)《论语》十则

补充字词注音和注释

  ①“论语”的“论”字,只在说《论语》这本书时念“lún”。

  ②“不亦说乎?

”,说:

读yuè,是“悦”的通假字,意思是“高兴”“愉快”。

  ③“朋友”:

同学为朋,同志为友。

在古代汉语中,“朋”指“同为一师的学生”,“友”指志同道合的人。

在课文中,“朋友”泛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④“可以为师矣”,以:

介词,把,后面省略了代词“之”。

“之”,代能够温故而知新的人。

为:

动词,作为。

  ⑤“知”字本字念“zhì”,有名词和动词两种用法;在古汉语中还同“智”相通。

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前四个“知”为动词,当“知道”讲,后一个“知”则同“智”,作“聪明智慧”讲。

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知”为动词,当“懂得”讲。

  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

是“以何”的倒装,凭什么,为什么。

谓之:

称他。

“之”,代孔文子。

  ⑦“是以谓之‘文’也”,是以:

即“以是”,可译为“因此”。

“是”,指示代词,译为:

这,此。

  ⑧“何有于我哉?

”,何有:

即“有何”,有什么,有哪样。

于:

介词,对于。

  ⑨“必有我师焉”,焉:

兼词,相当“于之”“于此”,在这里面,在这几人中。

成语解释

  ①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②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③学而不厌:

学习永不满足。

④诲人不倦:

教导人有耐心不知厌倦。

文学常识

《论语》十则选自《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封建社会中被尊称为“圣人”。

《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之书。

2、文言文讲解

《<论语>十则》

主要人物简介:

孔丘(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曾参(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人。

仲由(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卞人。

文章简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一、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

“学习了就时常温习它,不也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别人不了解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参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真诚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了呢?

三、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四、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

“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五、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

“仲由,教给你对待知道与不知道的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六、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

“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

七、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选择他的长处去学习它,看到自己也有他的短处,就改正它。

八、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参说:

“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肩负重大的使命,路途遥远。

把实现‘仁’的思想作为自己的责任,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九、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

“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十、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说:

“有一句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

”孔子说:

“大概就是‘恕’了!

自己讨厌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三、课堂练习

(一).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

2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4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并阐述为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把这则语录译为现代汉语。

2.解释下列词语。

何以:

是以:

下问:

3.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

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2)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人”指三个人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3)子曰: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选自《论语·述而》)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

③诲女知之乎()④知之为知之()()

⑤是知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

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

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

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

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

“魏王何如?

”匈奴使答: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世说新语•容止》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

(2)既毕,令间谍问曰

(3)魏王雅望非常

(4)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2.魏王为什么要“追杀此使”?

3.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

为什么?

你认为魏王是个怎样的人?

(二)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粗体字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2)宁信度

2、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

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作文素材集锦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

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

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

月亮说,纯洁的心灵晶莹透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

海燕说,奋斗的人生快乐无穷。

六、语文趣味故事二则

妙对羞官僚

明朝的大学士解缙,少时家贫,由于苦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后来终于当了大学士。

他年轻的时候,尽管很有学问,一些官僚仍然看不起他,甚至奚落他。

一次,有个大官蓄意拿他取乐。

当着很多人的面,那大官冲着解缙说:

“我听说你会对对子,我出一句给你对对吧。

”随后,他大声念道: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也敢对锯(句)。

”显然,这是讽刺解缙不会对句了。

而且,他的“出句”很刁:

上句叙事,下句议论,结尾用“锯”来谐“句”,用的是谐音双关。

大官念完,得意地笑着,说:

“解缙,你对呀!

”解缙性情刚直,才思敏捷。

他略加思索,张口念道: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满座的人哈哈大笑,只羞得那老官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解缙对得工整极了。

从字数说,是十五个字,上句七个,下句八个。

从词性来看“二”对“一”,数词对数词;“马”对“猿”,名词对名词;“陷”对“断”,动词对动词;“足”对“木”,又是名词对名词;“污泥内”对“深山中”,都是方位结构;“老”对“小”,形容词对形容词。

从句子的结构说,两人的句子都是主——谓[1]——>宾——补。

从结尾看,老官僚用“锯”谐音“句”,解缙用“蹄”谐音“题”,都是双关,可见对仗十分工整。

解缙真不愧为机敏的大学士。

老官僚的出句通过猿猴锯木头讥讽解缙不会对偶,解缙的对句通过一马陷污泥,反击老官僚不配出题目,内容相同,所以是正对了。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田登的人当了州官,他官气十足,架子很大。

百姓和下属见了他的面只许称他“大人”、“老爷”,不许人直呼其名。

谁若违反了这个规定,他就说人家对他不尊重,就要治人家的罪。

因为田登的“登”与“灯”同音,全州的人就把“灯”叫做“火”。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灯节。

这天要放花灯,让大家热闹热闹。

田登的手下人要通知百姓放灯,但又不敢说出“灯”字来,于是就在告示上写道:

“本州官依照历年规矩允许放火三天。

”老百姓看了告示后说: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句话流传开来,后来就成了成语,意思是比喻反动统治者可以任意做坏事,而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

从修辞手法来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个对偶句。

同解缙的那个对偶句不同的是:

出句和对句的意义恰恰相反。

这种对偶就是反对。

7、课后作业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倔(   )强   诅咒(   )  玷(   )污    皎洁(   )

ào(   )恼  chú(   )形  贪lán(   )  抢jié(   )

2.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  )

A.洗濯  玷污  仙露琼浆绝处逢身

B.稀疏  雏形  头晕目眩  回味无穷

C.嬉戏  厄运  心旷神怡  异国他乡

D.固执  懊恼  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

3.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

(1)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         )

(2)一生平庸,没有成就。

     (         )

(3)做了坏事的人改过自新。

   (         )

(4)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

     (         )

4、修改病句

①杨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②放学回家后,他放下自己的书包就来到自来水前洗自己的手。

5、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太阳”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句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文答题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

“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

“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7、自习课上,吴明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

他很想问同桌正在读书的数学尖子赵聪,而赵聪不喜欢别人在他读书时干扰他。

吴明怎么说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引起对方不满呢?

(不超过40字)

吴明说:

8、请为下面一首题为“门”的小诗补足诗句。

诗人说:

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

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了

(二)诗词文言文

阅读《论语》十则,完成9题。

9.下面不是谈学习方法的为()

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厌C.默而识之D.温故而知新

10、选择恰当的名句、成语填入各句的空白处。

()

A.学而不厌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温故而知新

D.不亦乐乎E.诲人不倦F.学而不思则罔

①“”,这是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现饭”,没意思,这是不正确的。

②毛泽东同志曾用孔子的名言教导我们: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对自己“”,对人家“”,我们应该取这种态度。

③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必须学会拜师。

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

所谓“”,这话一点也不假。

④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

1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悦乎

(2)诲女知之乎

(3)是知也

12.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学而时习之(按时)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 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C.不亦说乎(也,也是)         死而后已(已经)

 D.其恕乎(大概,也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啊)

13.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方法的两个句子:

      答:

 

(2)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态度的两个句子:

      答:

 (3)写出课文中谈个人修养的两个句子:

      答:

三阅读理解

(一)

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真实结果的往事

我是个乡下孩子。

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

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县城的一中。

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

我惊讶地问母亲:

“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

”母亲很认真地说:

“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

”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囔着:

“那么贵,又借钱了吧?

”母亲一笑:

“没有!

是用手镯换的。

”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

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

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

“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

”我使劲儿点着头。

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

我急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个晨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

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介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

心里禁不住埋怨:

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

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

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飞至。

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就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女儿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

读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

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

“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

”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

毕业前,我写信告诉母亲我有女朋友了。

母亲十分欢喜,很快寄来了一条红围巾。

当我拿给女友时,她不屑地说:

“多土啊,你看现在谁还围它?

”女友说得没错,城里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围这种围巾的。

后来,我跟女友的关系越来越淡,最后只得分手,那日,我问她:

“那条红围巾呢?

”“那破玩意儿我再给你买一打。

”我当然没有要一打,只是心里充满悲哀,为母亲那条无辜的红围巾。

后来当我和妻恋爱时,我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跟母亲那条一模一样的红围巾,并告诉她是母亲买的。

妻很能珍惜。

后来,母亲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说:

“一条红围巾,一下子就帮儿子拴住了一个好媳妇……”

看着母亲那一脸的喜悦,我当然不能告诉母亲,这个媳妇不是用刀子那条红围巾“给拴住的”……

不过这是什么关系呢,我只要知道母亲是爱我的,而我能给予母亲的最大安慰就是——让母亲知道正是这爱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所以这三件事的真相我决定永远不告诉母亲。

(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倾诉感动》)

14.用三句10字以内的话概括文中的“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真实结果的往事”。

①②③

15.这三件事都寄予了母亲不同的厚望,第一件事是:

第二件事是:

第三件事是希望我幸福。

16.文中一段交待“背景”的文字是:

17.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①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②读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

18.文中的“我”决定将这三件事的真相永远不告诉母亲的内在原因是:

19.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参考答案:

1.Jué  zhòu   diàn   jiǎo   shuò   稀  懊  雏  婪  劫

2.可望而不可及  碌碌无为  浪子回头  红灯绿酒  举世无双  受益匪浅

4.4.参考:

绿荫把夏天的门打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打开了;我说:

星辰把黑夜的门打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打开了;真诚把爱的门打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打开了。

5.参考例句:

“‘数学家’,我这有一道既难又十分有趣的数学题,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