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0004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docx

《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docx

连云港市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连云港市20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连云港市20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江苏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暂行规定》和《连云港市20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方案》,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完善政策,规范程序,营造公平的招生环境,确保招生工作顺利开展和招生任务圆满完成,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招生原则  1.促进新课程实施。

招生考试模式及命题内容体现新课程理念,引导初中学校全面提升新课程的实施水平。

  2.提高规范化水平。

报名、考试、阅卷、录取等环节必须依法按章办事,对各类违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制,保证招生过程的规范有序程度有新的提升。

  3.扩大优质高中资源覆盖范围。

招生计划向优质学校倾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引导高中段教育走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之路。

  三、招生计划  1.招生计划数: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见附件一,普通高中体艺特长生招生计划单列,连教体艺【2010】20号文件另行下达;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计划见附件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见附件三。

  2.招生计划类别:

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统招生、择校生两种类别,其中择校生比例严格执行“三限”规定,四星级普通高中统招  1  生计划数的60%为统招指标生。

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限招男生。

职业类学校招生计划分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六种类别,其中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技工学校的招生计划省下达。

  3.统招指标生分配:

统招指标生依据《2010年四星级普通高中统招指标生分配及推荐实施办法》进行分配。

新海高级中学、连云港高级中学、海州高级中学、板浦高级中学统招指标生分配计划市教育局制定,县属四星级普通高中统招指标生分配计划分别所在县教育局制定,报市教育局审批后公布实施。

  4.职业教育合作办学:

中职类学校与外地已经有稳定合作办学项目的,其招生方案须经县、区教育局同意,并报市教育局批准后方可实施,所录取学生必须在我市注册学籍。

  四、招生范围  1.普通高中招生范围:

四星级高中、连云港高级中学、连云港外国语学校UEI课程强化班、小语种班面向全市招生,其他普通高中均按市教育局审批公布的计划在规定范围内招生。

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普通高中,按市教育局公布的计划范围招生。

  2.职业类学校招生范围:

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职业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其他职业学校面向学校周边地区招生。

四县向市区输送中等职业教育生源10200人,其中赣榆县5000人,东海县2000人,灌云县2000人,灌南县1200人。

  2  五、志愿填报1.志愿填报时间  在全面了解招生政策的前提下,全市考生统一于文化考试后四日内,毕业学校组织考生在校内网络机房填报志愿。

考生也可在其他能上网的计算机上自主填报或修改志愿。

网上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县区招办打印考生志愿核对表,交考生本人核对确认。

考生志愿确认后,任何人不得更改。

  2.志愿填报方式  为充分尊重考生意愿,今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统一实行平行志愿。

为方便填报,同一所普通高中的统招、择校计划分别用两种不同代码。

  提前录取批次:

新海高级中学奥赛班面向全市提前录取300人,其中在本部就读200人,在连云港高级中学就读100人。

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录取22人。

新海高级中学奥赛班提前录取志愿,与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提前录取志愿不得兼报。

  第一录取批次:

四星级普通高中、连云港高级中学、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其中统招指标生录取的具体办法见附件四。

新海高级中学“苏教国际班”、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在四星级普通高中后依次录取。

第二录取批次:

五年制高职和三星级普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三星级普通高中不得兼报。

第三录取批次:

普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和二星级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

可以同时兼报,按照先普高后职高的顺序录取。

  3.志愿填报注意问题  3  已被推荐为统招指标生的考生只有在平行志愿的A志愿填报指标生所在的普通高中方可有效,否则视为放弃指标生资格。

  应届初中毕业生理化生实验操作、地理、生物考查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C等第以上者方可报考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往届初中毕业生若报考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只能填报择校生志愿。

  普通高中体艺特长生除了参加文化考试报名外,还要按《2010年连云港市高中段学校招收体艺特长生实施办法》的规定要求,进行特长测试报名。

  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分别可填报三所学校,每所学校可填报两个专业。

被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的全日制在籍学生前两年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

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可招收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和转复军人等,实施一年及以上职业教育,学校发给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其录取人数列入中等职业学校年度招生统计范围。

成人中专可注册入学。

  符合加分投档条件的考生,持放宽录取分数线审批表及相关证明,于填报志愿结束前分别到市或县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填报志愿截止后,不再办理。

加分投档范围及操作流程见附件六。

  六、录取工作  1.录取原则:

录取工作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必须遵循分数优先和按志愿顺序依次录取的原则。

  4  2.成绩公布:

考生凭报名号和自己设定的密码,登录市招办网站查询个人成绩。

在高中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前,市招办不向县区、初中学校及其他媒介公布考生成绩。

  3.录取方式:

全市统一集中实施网上录取。

在网上向考生个人公布成绩之后,严格依据考生成绩和志愿,按计划进行投档录取。

考生凭报名号和密码,在网上查询录取结果。

各高中段学校凭用户名、密码上网查询本校预录取信息,联系考生报到。

学籍管理部门依据录取库信息进行学籍注册,建立符合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规范要求的学籍库。

  4.体艺特长生录取:

普通高中体艺特长生按《2010年连云港市高中段学校招收体艺特长生实施办法》相关规定予以录取。

  5.录取过程中特殊问题处理:

在高中段学校录取工作结束后,若部分学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对未被录取考生可予以补录取。

若网上录取过程中,达录取线考生存在同分现象,则先看文化考试总分;若文化考试总分相同,再看语、数、外三科总分;若语、数、外三科总分相同,最后依次看语、数、外单科成绩录取。

  七、组织领导  为有序推进招生工作,市教育局成立20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匡中远  副组长:

田文瑞、郑波、韩金山、臧雷、顾爱军  成员:

徐健、刘晋、田学金、陈国恩、王宏新、张华陆、孟凡德、  5

  

      佟永成、杨庆真、张春成、陶卫东、汤永成、武强刚、杨树、赵洁  领导小组职责:

1.研究批准招生政策,指导规范招生工作。

2.完善考试命题制度,确保命题质量和成绩评定的公平性。

3.明确分工负责制度:

体育与健康考查及体、艺特长生的专业面试体卫艺处负责;理化生实验操作、地理、生物科目命题考查和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测试组织教研室负责;文化考试组织市招办负责,命题、阅卷市教研室和市招办共同负责;普通高中录取基教处、体卫艺处和市招办共同负责;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录取职社处和市招办共同负责。

4.宣传招生政策,查处违规行为。

  八、工作纪律  1.招生工作必须做到政策、计划、办法、程序和结果公开,杜绝有偿招生和无序招生现象。

  2.初中学校不得向招生部门以外的任何机构和人员提供生源信息,不得扣压《报考指南》、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

  3.高中段学校不得进入初中校开展招生宣传,四星级普通高中招生宣传需经市教育局审批,三星级以下普通高中招生宣传需经县区教育局审批。

未经批准,任何学校不得在各类媒体上擅自宣传。

  4.初中学校一律不得接受外省市各类高中段学校进入校内开展招生活动。

严禁中等职业学校设立校外办学点,严禁中等职业学校与民办教育机构和非学历教育机构联合办学,严禁外地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在我市设立办学点。

  6  5.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招生工作,及时查处招生工作中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

  附件一:

连云港市2010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附件二:

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男生定向招生计划附件三:

连云港市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  附件四:

附件五:

市区四星级普通高中统招指标生分配计划附件六:

加分投档范围及操作流程    2010年四星级普通高中统招指标生分配及推荐实施办法7  附件一:

  连云港市2010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学校名称招生总人数计划类别统招生新海高级中学1396择校生苏教国际班连云港高级中学540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海州高级中学720择校生统招生板浦高级中学1350择校生赣榆高级中学1400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赣榆县第一中学1300择校生东海高级中学1500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灌南高级中学连云港外国语学校1200择校生统招生268择校生53390105045096024011344868403602152709804201040260910招生计划分解877其中统招指标生526人分配到市区相关初中招生计划说明招生范围4191003781625042161080学校,奥赛班录取300人。

其中统招指标生227人分配到市区相关初中学校。

其中统招指标生302人分配到市区相关初中学校。

其中统招指标生648人分配到市区相关初中学校。

其中统招指标生588人分配到赣榆县各初中学校。

其中统招指标生624人分到赣榆县各初中学校,韩语班录取60人,宏志班录取40人。

全市海头高级中学1300其中统招指标生546人分配到赣榆县各初中学校。

其中统招指标生630人分配到东海县各初中学校。

其中统招指标生576人分配到东海县各初中学校。

其中统招指标生680人分配到灌云县各初中学校。

白塔高级中学1200灌云高级中学1620其中统招指标生504人分配到灌南县各初中学校。

其中UEI课程强化班录取108人,小语种班录取108人,国际班52人。

    8  学校名称新浦中学锦屏高级中学招生计划类别总人数540540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股份制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统招生择校生招生计划分解432108432108378162880220880220880220640160640160150064016040010011242801037259864216778194800200560140灌南县灌云县东海县赣榆县市区招生范围开发区高级中学城头高级中学5401100厉庄高级中学赣马高级中学赣榆县第一中学城南分校东海县第二中学石榴高级中学房山高级中学安峰高级中学110011008008001500800500杨集中学伊山中学陡沟中学四队中学140412961080972灌南县第二中学连云港田家炳中学10007009    学校名称东方分校海滨校区赣榆外国语学校清华园双语学校东海外国语学校东海县海陵中学金桥实验学校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博文中学华英外国语学校灌南县五队中学招生招生类别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总人数分解统招生120择校生600400500200200432240217200择校生400700300民办民办民办40400700300灌南县民办民办民办民办民办民办民办民办统招生24600赣榆县400500200200432240217160灌云县东海县96市区灌南外国语学校华侨双语学校  中英文实验学校      10

  

      附件二:

    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男生定向招生计划        单位:

人  学校南京市幼儿高等县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开发区合计    苏州市幼儿高等师范学校11111117徐州市幼儿高等师范学校211111119师范学校111111611  附件三:

  连云港市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  单位学校名称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计划类别五年制师范五年制高职职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中专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师高级技工高级技工直属学校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中级技工五年制高职职业中专职业中专连云港市高级技工学校高级技工高级技工中级技工连云港市旅游学校连云港市体育运动学校职业中专五年制师范职业中专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学制5533353545343535333533533333招生计划5203003001004007505509605055020080850480490100190036024080400400301707013010180备注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招收高中毕业生招收高中毕业生  招收高中毕业生  连云港师专计划省戏剧学校计划  连云港市艺术学校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江苏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连云港分校13  单位学校名称计划类别职业中专连云港市交通学校高级技工高级技工中级技工直属学校连云港市信息技工学校连云港市新华技工学校连云港市天明机械技工学校高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中级技工中级技工职业中专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专高级技工高级技工中级技工连云港金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东海县东海县海陵中等职业学校东海县技工学校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灌云县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连云港市常青职业技术学校灌南县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灌南县南方职业技术学校连云港海州中等专业学校连云港大港中等专业学校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制335333333333533333333333333333招生计划1005050300504001802406501800200901407001000170020040070010002003006003001400200400800600600备注招收高中毕业生招收高中毕业生招收高中毕业生  招收高中毕业生赣榆县职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中专中级技工职业中专成人中专中级技工职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中专高中毕业生学制1年  海州区连云区开发区备注:

1、本计划为指导性计划。

  2、外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我市招生计划见《2010年中考指南》。

      14  附件四:

  2010年四星级普通高中统招指标生  分配及推荐实施办法  一、指标生名额的确定及分配范围  1.四星级普通高中市或县教育局按统招生计划数的60%比例,确定统招指标生分配名额。

  2.四星级普通高中的指标生名额均分配到高中学校所在的市区或县内相关初中学校,不跨属地分配,分配方案分别市或县教育局制定。

  二、指标生分配标准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在遵循向薄弱初中倾斜原则的前提下,分配指标生名额的标准为:

1.当年初中学籍人数;2.初中学校新课程实施到位程度;3.初中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状况。

  三、指标生推荐条件及程序  统招指标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后,学校成立推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荐工作,被推荐的指标生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学生学业成绩水平必须是学校优异者;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必须是学校优秀者;3.学生必须具有本校学籍,并在本校初中就读满三年的。

  推荐统招指标生必须履行下列程序:

1.学生本人自愿向学校书面申请,家长同意并签字确认;2.本班级同学、班主任和全体任课老师推荐意见;3.年级推荐意见;4.在学校公示一周,接受各方面监督;5.学校校长签字和学校盖章后于6月20日前报市或县教育行政部门审  15  批备案,并将原始材料保留三年备查。

同时,报指标生所在的普通高中学校。

  已被推荐为统招指标生的考生只有在平行志愿的A志愿填报指标生所在的普通高中方可有效,否则视为放弃指标生资格。

推荐指标生仍需参加中考,录取时加10分投档。

凡符合录取条件的统招指标生一律享有统招生待遇。

  四、加强对统招指标生推荐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1.市、县教育局要成立指标生分配的领导机构,负责确定指标生数量和分配方案,对学校指标生推荐工作进行领导和监督。

  2.初中校长是指标生推荐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初中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指标生分配工作机构,制定指标生推荐方案和工作程序,按指标生的分配数额和推荐要求将德智体诸方面发展优异的学生推荐出来。

  3.初中学校在推荐指标生的工作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向师生和社会全面公示指标生分配过程及结果,全方位接受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4.统招指标生名单确定后,初中学校应及时将统招指标生名单报市或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同时报指标生所在的普通高中,让指标生所在的普通高中拥有指标生的知情权。

  5.各级教育纪检、监察部门对初中学校推荐指标生工作要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督,若发现推荐指标生工作有违反规定或弄虚作假现象的,一经查实,将严肃追究校长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16

  

        附件五:

    市区四星级普通高中统招指标生分配计划  学校新海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新浦中学海宁中学海宏中学海庆中学云台中学花果山中学新世纪学校南城中学林场中学浦南中学岗埠中学幸福路中学朐山中学锦屏中学新坝中学海州瀚英学校海州实验中学宁海中学板浦初级中学苏光中学板浦第三中学板浦第四中学中云中学朝阳中学猴嘴中学西苑中学东港中学新港实验学校连云中学板桥中学合计新海高级中学分配指标6051163321151593233112310171650183229125101162933964526连云港高级中学分配指标1514686553111841355214797428832529855227海州高级中学分配指标02910181299622217726109334111816736731618532302板浦高级中学分配指标514414281813137322271061628268803058511988105222585364817  附件六:

  加分投档范围及操作流程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按规定加分投档1.少数民族子女录取时加5分投档。

  2.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香港、澳门籍考生录取时加10分投档。

  3.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录取时加10分投档。

  4.驻边境国境的县、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录取时加20分投档。

  二、操作程序  1.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到学校领取统一加分投档审批表,学校签注意见并加盖公章。

  2.少数民族子女需经市或县民族宗教部门审批;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需经市或县侨办审批;台湾省籍考生需经市或县台办审批;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革命烈士子女需经市或县民政部门审批;现役军人子女加分投档审批表连云港警备区政治部与市教育局共同审核;香港、澳门籍考生加分投档审批表市外事办公室审核。

  3.考生的加分投档审批表统一交县、区教育局基教部门,县区教育局基教部门填写加分考生统计表,并将加分考生统计表与加分投档审批表一同于6月18日前上报市教育局基教处,直属单位考生的加分投档审批表直接报市教育局基教处。

  18  连云港市20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加分投档审批表  姓名报名号毕业学校  县家庭住址父亲姓名母亲姓名加分类型民族民族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    家长签名年月日加分分值学校审查意见市或县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主管部门盖章  年  月  日市教育局    审批意见盖章  年  月  日填表说明:

1.少数民族子女需经市或县民族宗教部门审核。

  2.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华侨子女需经市或县侨办审核。

3.台湾籍考生需经市或县台办审核。

  4.因公牺牲军人、革命烈士、残疾军人子女需经市或县民政部门审核。

5.香港、澳门籍考生需经市外事办公室审核。

  6.现役军人子女连云港警备区政治部与市教育局共同审核。

  7.主管部门是指民族宗教、侨办、台办、民政、警备区政治部等部门。

    19    连云港市201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加分投档统计表    县    县区教育局公章  报名号  姓名  毕业学校  加分类别加分数值    注:

市直高中段学校招生加分投档统计表只需学校盖章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