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1121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斑羚飞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斑羚飞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斑羚飞渡.docx

《斑羚飞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斑羚飞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斑羚飞渡.docx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略阳二中师国兴

【教材分析】《斑羚飞渡》在课堂教学中一直被误读着。

作为一篇人类寓言的动物小说,我们或是把它上成了真实的散文,引导学生学习并不存在于现实的老年斑羚的牺牲精神,更有甚者,引导学生狠斗私念一闪间,通过与斑羚对比,进而批判人类面临灾难时的胆怯与保存自己的私念。

或是把课堂的精力放在对文本不真实的批评,最后得出此文虚假的结论----就像看了一台戏后恍然大悟地评论:

这戏是假的!

所以我在教学中绕开了这两个死结,一开始就说明作者是动物小说作家,且不准备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发现课文种种“虚构”的地方,而旨在还原它的寓意:

面临灾难时人类作何种选择?

以及提升此文未能很好把握的一个要点:

灾难中的个体生命的尊严与意义。

【教学目的】

1、感受“敬畏生命”的这一人类学主题所带来的震撼与魅力。

2、尝试解读寓言(故事)背后的人类的意图----这是我在内容与形式这两个维度上预设的教学方向。

3、在实际实践上这二者是一物两面,即只有一个实践,从教学内容上看,我们是在感受“敬畏生命”的这一人类学主题所带来的震撼与魅力,从教学的语言形式上看,我们是在尝试解读寓言(故事)背后的寓意。

至于达到何种高度与深度,则取决于现场的种种变量,不准备作预设。

【学情分析】学生素质较高,学生已经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能够较流利地复述课文),即学生已经独力地完成了个性化解读(在他的心中已经拥有他自己的尚未斥诸文字的读后感受),所以课堂可以直接进入到“文本解读”的对话层面,----这个对话将是在多个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历史之间多个维度展开的。

因为我力主进行一种生成性的,通过对话展开教学,形成对主题的“临时性共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先讲个故事。

假日到了,有个男人带着一家人----他的母亲,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去划船游玩。

不料船翻了,全家落入水中。

这家人中只有这个男人会游泳,而他的能力只能救一个人。

请问:

他该救谁?

为什么?

【设想:

生:

我认为应该先救儿子,因为儿子是未来,是希望。

生:

我认为应该先救母亲,因为母亲养育了他。

生:

我也认为应该先救母亲。

因为妻子没有了可以再娶,儿子没有了可以再生,但是母亲没有了就再也不会有了……

师:

呵呵,女同学注意听,以后要小心这个人了。

生:

先救儿子。

因为儿子小,容易救。

然后再来救另外的人。

师:

怎么没有人想到救妻子的呢?

(笑)】

(学生在下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上课铃响。

[教学过程A:

从紧贴文本的地面起飞]

小结:

其实这个我们当作笑语来听的故事,里面还真包容了一个人类的难题呢。

这个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

也许我们学了课文《斑羚飞渡》,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想要的答案。

二、介绍作者:

【出示幻灯片一】《斑羚飞渡》:

作者沈石溪,上海人,生于1952年10月,原籍浙江慈溪,动物小说作家。

三、整体感知:

大家已经作了充分的预习,大家读了几遍?

能够讲这个故事吗?

(学生说能)

师:

好,这样,也就是说我不用再为熟悉课文而费更多的时间,我们可以直接进行到对课文的深入的探究中去了。

不过我还是得检验一下。

现在,我们来一个故事接力,我们请五位同学来这我们讲一讲这个精彩的故事。

讲故事的同学不能看课本,按幻灯上的提纲讲故事,一人讲一部分;其余的同学可以再对照课文看一看。

【出示幻灯片二】

五个学生举手进行讲故事接力。

对其中斑羚如何跳过悬崖的细节教师点拔学生进行了补充复述。

课文故事提纲:

◇身陷绝境----

◇准备飞渡----

◇试跳成功----

◇成功飞渡----

◇走向彩虹----

师提示:

五位同学顺利地完成了高难度的“空中接力”,很精彩。

现在请大家来说说读了这个故事后的感受。

随便说,说真话。

设想:

生:

我觉得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

(为什么说它是个悲惨的故事?

生:

因为斑羚们被逼到悬崖上,老斑羚不得不牺牲自己去救小斑羚。

生:

我的感觉是“悲壮”,因为老斑羚的牺牲很感人,很壮烈。

生:

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斑羚们的自我牺牲精神。

(他们为什么自我牺牲?

生:

为了斑羚集体的生存。

(这是一种团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过程B:

从课文走向互文,从中心走向话题]

生:

我的感觉是这群斑羚很有智慧,你看他们至少能够懂得奇数与偶数,而且飞渡的时候也组织得井井有条。

师:

你估计一下,这群斑羚数学能够考几分?

(众笑)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感觉?

生:

我觉得这个故事不真实。

这些动物的智慧也太厉害了,我觉得虚假。

生:

我觉得是在真实的基础上,有一些想象与夸张,这是艺术加工。

主要不在于它的真实性,而是在于给人的启示,给人以震撼。

(听众掌声)

师:

哦。

是虚构的,这是一篇动物小说,故事是虚构的。

我这里给“艺术上的合理虚构”作作一个描述吧:

这就是它是一个本应该发生也可能发生的虚构故事。

但是“斑羚飞渡”这个故事应该发生,可能发生吗?

生:

不可能。

师:

对啊。

斑羚本身并没有牺牲老斑羚拯救小斑羚的生活习性,它也不可能具备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空中接力的本事。

那么,既然故事中的斑羚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斑羚,文章讲的又是谁的故事呢?

生:

斑羚的故事。

生:

镰刀头羊的故事。

生:

通过斑羚来写人,是人的故事。

【随上述问题点击幻灯片三】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

他想说什么?

文章写的是“谁”的故事?

文章写的是什么故事?

(既然不是斑羚,那可能真是反映“人”的故事了。

什么故事呢?

【点击幻灯片四】

人类面临灾难时的选择:

弱者?

强者?

遗弃谁?

老者?

幼者?

他人?

自己?

师:

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视之为一个面临灾难时放弃谁的难题。

面临灾难,人类中的哪一部分首先应该被遗弃?

为什么这样做?

谁规定必须这样做?

(学生小声地议论纷纷,各有不同的选择,大多数的声音倾向于选择保护弱者、幼者和他人。

师:

这是一个亘古的难题,我这里提供一些材料,我们来看看人们是怎样选择的。

【出示幻灯片五】

材料一:

人类的“弃老”传统----

日本有抛弃老人的传统。

以前日本一些贫瘠的山村中,为了节约有限的口粮,60岁以上的老人,要被儿子背到深山里,放在那里让他自生自灭饿死,这就是日本所谓的“姥?

て”。

最近,在我国武当山周边发现了大量掩藏于灌木草丛之中可容一人大小的窑洞。

它们是古时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的,称为“寄死窑”,一些关于寄死窑的传说,这里家喻户晓。

据说,进窑的老人,家里只送三天饭就不管了。

教师读材料,明确:

人类在物质匮乏时代的选择之一是“弃老保幼”。

【出示幻灯片六、七、八】

材料二:

一个海难场景----

震荡可怕极了。

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

“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

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

船长喊了一声:

“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长问道:

“我们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

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时不出声了。

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一女生朗读这个故事。

教师:

这是法国大文豪雨果写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片段。

大家刚才在读到结尾部分的时候,有同学在小声地说,这与课文的结尾是一样的。

对,这两段文字简直就是同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从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开始确立“护弱”的文明原则。

但是是不是一切就那么简单呢?

【出示幻灯片九】

材料三:

克拉玛依大火----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的舞台大火,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孩子们及他们的老师在一个大礼堂里开会,不幸发生火灾,结果烧死的是孩子和深爱孩子的老师。

各级领导捷足先登全部脱险。

……在紧要关头,有人大叫一声“让领导同志先走”,而这些领导同志衮衮诸公还真的先走了,不知这些苟活到今天的人如果看了《泰坦尼克号》会作何想法。

……

这场震惊中外的克拉玛依大火,带走了288名中小学生和37名老师。

教师(朗读此则材料,补充):

有一篇文章叫《克拉玛依将铭记》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生死关头无私的老师们为孩子牺牲的故事,她们就站在门口,却终于放弃了生命----因为她们一直在组织着孩子们逃命啊。

大家可以课外去读一读,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让领导同志先走”的声音和身强力壮的“领导同志”先生的事情呢?

教师:

现在我们大致可以知道,人类的不同的选择的源由是什么。

【出示幻灯片十,作简单讨论】

思考一:

规则.文明与野蛮

兽的规则----弃弱=“野蛮”

人的规则----护弱=“文明”

早期的规则----弃老=“野蛮”

后期的规则----敬老=“文明”

文明中仍然残余的“野蛮”

教师:

那么请问,现在你知道了,你该如何选择吗?

请你来说说。

一女生:

我想我是文明社会的人,我会选择保护弱者和他人的。

(你有没有把自己当成要被保护的弱者才这么说的呢?

学生(赧然):

没想过。

【汶川地震教师感人事迹汇总】

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来,不少中小学校舍发生严重垮塌,学生生命安全受到巨大威胁。

危急时刻,人民教师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学生。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老师!

1、苟晓超:

三次冲回教室

  险情发生后,四川省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苟晓超老师迅速组织30名学生从三层楼上撤离至操场安全地带。

随后他又冲回三楼,抱出三名年龄较小的学生。

就在他第三次冲向三楼,抱起两名腿部受伤的学生时,一根横梁从上边砸下来。

当抢险的人们把他从废墟中扒出来时,他的双腿已被砸断。

由于失血过多,这位年仅24岁刚刚新婚的老师不幸遇难。

2、吴忠洪:

抢救掉队学生

  地震袭来,四川省崇州市怀远中学教学楼垮塌。

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700多名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绝大多数顺利脱险。

当时,学生从楼梯口蜂拥而下,英语老师吴忠洪听到有学生掉队,义无返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

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被坠下的重物砸倒……吴忠洪老师今年45岁,已在教学战线工作了28年,面临危险,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5月13日清晨7时,一夜未眠的战士们才终于从一片瓦砾中找到了吴忠洪的遗体。

接着,在他的身体下,大家又拉出了两名学生的遗体。

3、刘宁:

救出59名学生却永失爱女

  地震发生时,北川中学的刘宁老师正带领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会议。

礼堂突然晃动起来,经验丰富的他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立即叫学生就地蹲在结实的铁椅子下。

礼堂部分坍塌,沉重坚硬的横梁和砖头、水泥块儿向下砸,牢固结实的铁椅子起到了保护作用。

刘宁老师在关键时刻冷静指挥,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

脱险之后,刘宁又跑回北川县第一中学与幸存的教职员工一起投入救援工作。

5月14日7时30分,在该校念初三的女儿刘怡的遗体被从水泥断块下“掏”出来。

看到女儿的遗体,他放声大哭……

4、瞿万容:

用身体挡住水泥板

  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时,大地震发生了。

30名熟睡的幼儿被老师抱出了房间而获救。

救援队赶来时,在废墟里发现一个个小枕头、小盖被、小鞋子,也发现了年仅21岁的瞿万容和她怀中的孩子。

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了孩子。

5、康玉龙:

家人去世仍坚守抢险一线

  在蓥华镇中学施救现场,一个消瘦的中年男子坚守在最前沿。

他就是学校的校长康玉龙。

该校约有100多名学生被埋在了教学楼废墟里。

就是在这次地震中,他的岳父因房屋垮塌丧生。

听到这一消息时,康校长依然奋力地抢救着学生,“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没有救出来,我就不会撤离现场!

6、薛老师:

冒险抱出30个幼儿

  绵竹市凌法小学的薛老师在地震发生时正准备去上课。

当时,学生们都在室外玩耍,幸运地躲过了地震。

随即,他迅速跑到隔壁幼儿园,看到幼儿都一排排躺在床上睡觉,便立即与其他教师将幼儿一个接一个地朝室外抱。

第30个幼儿抱出后,房子完全垮塌了。

7、谭千秋:

遇难前用双臂护住4个学生

  “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

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

”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

”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

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

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

”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

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

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

“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

”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

这一走就再也没回。

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

”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

”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了一串鞭炮……

8、李开胜:

强忍丧子之痛救援学生

  东汽中学,一所位于绵竹市汉旺镇中心的中学。

几天前,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灾难降临在了学校所在的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

灾难发生后,东汽中学的1-3号教学楼8个班级中,仅有3个班级的师生安全撤离,其中,高二年级老师李开胜所在的班级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他将班上近40名学生安全撤离,但他刚满17岁两个月的儿子却留在了那片废墟中。

  痛失爱子,他强忍悲痛转移学生。

儿子上课的教学楼已不复存在,就连附近的办公楼也未能幸免,剩下的只是残垣断壁。

看着眼前的一幕,李开胜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悲伤,失声痛哭。

闻讯赶来的李开胜爱人,在得知儿子被掩埋的噩耗后,也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随后,李开胜和爱人强忍内心悲伤,将安全转移出来的学生送到了绵竹市政府临时成立的救护中心。

看到到处都是破损的房屋,还有那些急需救援的人们,本想离开的他还是决定留下来,继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李开胜已哭干了眼泪的双眼,透出一种坚持。

据记者后来了解,李开胜已于昨日加入到了绵竹市抗震救灾自愿者队伍中。

“我失去了孩子,但我不希望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失去孩子了,他们都有生存的权利。

”他对记者说。

9、严蓉:

疏散学生后遇难一岁半女儿可能成孤儿

  映秀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严蓉,为了尽快疏散学生,严老师留在最后,等第13个孩子刚跑出教室,教学楼全部塌了下来。

严老师遇难后留下一岁半的孩子小雯欣。

孩子奶奶去世,父亲至今毫无音讯。

10、汤宏:

一名教师的最后姿势

  什邡红白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师生伤亡严重。

7名教师殉职,其中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汤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后选择尤为令人的感佩和动容。

这是一名20出头的年轻教师,家里的孩子刚刚六七个月大。

地震发生时,他所教的班级的教室位于一楼,他本来完全可以逃脱,但他却选择留下来的保护孩子。

他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名孩子。

虽然没能将手中的学生救出教室,而他自己也在瓦砾中丧生,但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几个孩子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并最终获救。

11、张辉兵:

临死手指楼梯叫学生快逃

  在红白镇中心学校中学,九年级一班教师张辉兵,在最紧要的关头把学生疏导了出来,自己却倒在了教室门口。

他的尸体被扒出来时,手指仍指着楼梯间的方向。

逃生的学生这样说:

“张辉兵老师让我们往楼梯间跑。

12、肖明清:

放弃被埋妻子保护学生逃生

  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都江堰龙池镇南岳中心小学6个年级和一个学前班约200名孩子正在教室。

孩子们乱成一团。

这时,中心小学校长肖明清第一个冲进学前班教室,把孩子们连背带抱地营救出教学楼。

距教学楼不到10米的教师宿舍楼在强震中倒塌,肖校长的妻子汤老师被掩埋,向他呼救。

在生死关头,肖明清选择了保护学生,放弃了与他相濡以沫20多年的妻子。

13、废墟中两位遇难老师身下4学生幸存

  汶川映秀小学,原来6层高的教学楼,被夷为平地。

堆起的废墟有一层楼高。

在废墟中,张来亚老师身体趴着,两手抱着向前,在他的身下,卧着两名学生,其中一名安然无恙,一名名叫周悦的只是手骨折。

而张来亚老师,已经死了。

联芳的死状和张来亚一样。

在这名女教师的双臂下面,也有两名学生,安然无恙。

14、代课老师杜正香:

临死胸前护着三个幼小学生

  5月14日10时,当救援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杜正香,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

今年48岁,孩子们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

杜正香对孩子好是出了名的,她已经在南坝代课20多年,现在的工资只有450块钱,也没有转正的机会。

  “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

”救援战士说,杜老师以生命守护的五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这可能是她唯一的遗憾。

  杜老师的同事杨树兰说,地震发生时,她连滚带爬跑到操场上,正好看见杜正香一把将送小孙子上学的严明君老太太祖孙俩推出了摇晃中的教学楼,转身冲进一楼的教室,连抱带拉救出几个孩子,之后她又冲进了已是烟尘滚滚、不停摆动中的教学楼……

  南坝小学两座3层高的教学楼全部倒塌,142名学生死亡,170多名学生失踪。

  “同样在一楼的学前班(大班)的三四十个孩子都自己跑出来了,可是杜正香班上的孩子都太小,肯定被剧烈的地震吓呆了跑不动,要不然杜老师也不会跑进去那么多次,她舍不得自己的孩子。

15、北川县曲山镇海光村刘汉希望小学9名教师:

带71名学生冒雨翻山逃出震区

  12日下午2点28分,北川县曲山镇海光村刘汉希望小学400多名学生刚午休结束8分钟,大部分学生在操场上玩耍,少部分学生正睡眼矇眬地呆在3层楼的教室里。

  灾难突至老师拉手护住学生

  突然,大地开始颤动,教室的门窗哗啦啦着响。

“地震!

”老师同时紧张起来,大喊着让学生跑向操场。

12秒后,震动越来越激烈,学校外的一些民房开始倒塌。

老师们将学生全部围在中间,趴在混凝土篮球场上。

  翻飞的泥土、扬起的建筑物灰尘,让师生们呼吸变得非常困难。

但是,求生和负责的本能,令老师们不敢大意,相互拉着手将学生牢牢地围在中央。

剧烈的震动过后,老师们在余震中义无反顾地跑上还在飘摇的教学楼,一间教室一间教室地搜索,将部分还没来得及脱离险境的学生带下楼。

  此时,学校门前的道路被倒下的房屋封闭,一些前来寻找孩子的家长动手清理出一条通道。

  转移,撤离。

教导主任肖晓川立即带着全校学生跑向对面的山上。

  站在山顶,师生们看见,他们曾经的家园,已经变成一堆废墟;他们曾经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学校,只剩下那幢3层教学楼仍然倔强而孤单地挺立着。

清点完人数,肖晓川放下了悬着的心:

学生们无一伤亡!

  家园被毁师生踏上逃生之路

  当天下午,陆续有家长到山上领回自家的孩子。

然而,直到下午5点,还有71名学生一直无人“领取”。

  老师们开始用竹子搭建帐篷。

部分老师担心家里的情况,请假离去,留下了9名老师。

  当夜无雨,余震却不断,师生们无法入睡,默默地忍受着漫漫长夜的煎熬。

  天亮了,小雨也开始向这群无家可归的人袭来。

  留,还是走?

  肖晓川与老师们开了个简短的会。

山下的房屋,学生们曾经的家,已经不复存在;原本完整的大山,也裂开了缝隙,伴随着塌方裸露出了黄褐色的泥土。

  大地似乎像患了感冒一样,无规则地打着冷颤。

为了学生们的安全,只有撤离。

逃生之路,当然不能选择危险。

倾盆大雨,向他们泼洒而来,山下的道路,随时面临泥石流、山体滑坡。

9名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在山尖踏上了无路的征途,这些学生中,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才14岁。

  师生们在山间艰难地前行,一边要躲避泥石流和滚落的飞石,一边要以最快的速度奔跑。

就这样,公路距离县城7.5公里的路程,不知在山间蜿蜒增加了多少,但是,他们在6个多小时后顺利地抵达了刚刚在县城另外一头的山顶上成立的抗震救灾指挥部。

5岁的王义钦,才读学前班,稚嫩的左脚磨破了皮,直到快到终点才告诉老师。

十来岁的高年级大孩子,则搀扶低年级的小孩子。

就这样,再一次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地到达了目的地。

16、陈家坝小学教师:

在河中站成一排传孩子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位于距县城不远的山坳里,陈家坝小学就位于陈家坝镇上,全校共有学生700多人,老师50人,分为一至六年级15个班和幼儿园4个班。

  12日14时28分发生地震时,学生们正在上课,一时间学校2座三层教学楼大幅晃动,导致墙皮震落、楼体倾斜,师生无法站立,学校老师们第一时间呼喊学生趴到桌子下面进行躲避。

第一波震动过后,老师们紧急将受惊吓的学生转移到学校的开阔带,并进行人数清点。

正当老师们进行人数清点时,余震又将学校边上的部分山体震塌,一时间沙土弥漫,伸手不见五指。

  顿时,700多个孩子乱作一团,四处躲避。

在外围的老师为了不让孩子乱跑受伤,纷纷按住往外跑的学生。

来陈家坝小学支教的大学生何超平面对扑面而来的沙尘,大喊着:

“趴下,趴下,不要跑!

”同时,紧紧将身前几名已经吓呆的学生按倒在地。

沙土过后,师生眼睛里、嘴里、耳朵里都填满了沙土。

  随后,学校决定渡过校前二十多米宽的小河,将学生们转移到对面更安全、地质更坚固的山坡上。

在清点完学生后,老师赶紧把学生按班级分好,按照年龄由小到大的顺序分批转移,转移过程中老师们站成一排,为了不让膝盖深的小河冲倒孩子,老师们几乎是将一个个边哭边喊的学生传过小河,登上对面山坡。

随后,一批批幸存的学生家长赶了过来,领走了一部分学生,但这时还有近400名学生无人认领。

  由于地震严重,山坡下的陈家坝已经“矮”了下去,仅存的几座楼房也不同程度倾斜着。

随后,政府组织的第一批救援队来到陈家坝,由于物资有限,老师们把发放的水和饼干全部分到了孩子手中。

即使这样,一个十几个人的班才分到了1瓶矿泉水,每个孩子只分到了3片饼干。

  就这样,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