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评课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1144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夹竹桃评课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夹竹桃评课稿.docx

《夹竹桃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夹竹桃评课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夹竹桃评课稿.docx

夹竹桃评课稿

《夹竹桃》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夹竹桃》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这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比衬的手法,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表达了对含蓄内秀、执着品质的赞美。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欣赏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动人的花影,体味作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说重点和难点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理解夹竹桃最值得作者留恋和回忆的原因,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叶影、花影的奇幻动人。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夹竹桃图片)有这样一种花,她静静地、默默地绽放,开得泼泼洒洒,充满无限生机。

虽然它在百花中并非最艳丽,更谈不上名贵,但它却算得上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它就是夹竹桃。

二、自读课文:

看了这些图片,你肯定惊叹于它的美丽,去读读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你更会深深地爱上夹竹桃。

轻声读课文,圈画出令你不禁爱上夹竹桃的语句。

指名读。

是什么原因令作者爱上夹竹桃的?

指名读(出示第六自然段)。

你有什么问题吗?

(一、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

二、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哪些幻想?

)让我们先来见识一下夹竹桃的韧性。

三、品读课文:

(一)韧性

1、出示: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提到“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不屈不挠、顽强不屈、能屈能伸?

?

)2、(出示第四自然段)轻声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再读读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句:

默默绽放,常年不败,不张扬。

指导朗读“一朵花败了,又开了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第二句:

生命力顽强,一年三季充满生机,花期长。

出示(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第三句:

别的花无法与之相比。

(出示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指名读,齐读。

小结:

不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替,夹竹桃依旧迎风吐艳。

春天的和风里,它在烂漫的花丛中笑;夏季的暴雨里,它仍然笑意盈盈;秋天的清冷里,它送走了谢幕的花儿们,这不正体现它难能可贵的韧性吗?

齐读第四自然段。

3、院子里其它的花又如何呢?

请三人分季节读第三自然段。

作者的小院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可他为何单单钟情那一声不响、悄然开放的夹竹桃呢?

再读第四自然段两句话。

他将小院的花写得如此美,这样写用意是什么?

(衬托夹竹桃的韧性)你从哪里看出作者有意将其他花进行对比的?

(两小节都按季节顺序写)

4、生活中哪些植物可以称之为有韧性?

(仙人掌、松树、小草、梅花、广玉兰?

?

)请仿照作者的句式赞美其中的一种。

四人小组练说,汇报。

(二)幻想

过渡:

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就像一剂催化剂,引发了我许多幻想。

板书:

产生许多幻想

1、自主学习:

(出示要求)

①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②读了作者的幻想,你有什么感受?

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

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交流:

3、汇报:

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①指名回答。

“你站在它下面?

?

叶影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花影迷离(模糊)

②请用朗读将我们领入情境中去。

③教师叙述:

朦胧的月色下,夹竹桃花影迷离,叶影参差,浓浓烈烈的花香毫不含糊地袭来,你顿时恍惚了,产生了许多的幻想。

④齐读。

看哪些同学已经进入了情境。

4、读了作者的幻想,你有什么感受?

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

有感情地朗读。

①(想象丰富、意境美、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有情趣。

)指名读。

②自由练习朗读,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③可以分享读,邀请同学和你一块朗读,体会分享的快乐。

④配乐齐读。

尝试背诵,将美好的画面记在脑海里。

配乐背诵。

5、这种由眼前景产生联想的写作方法我们常会用到,请看图,欣赏日光下的夹竹桃,展开幻想,仿照句式写话。

先自己想,再分小组交流。

(四)、课堂总结:

既不名贵,又非最艳丽,却成了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就是夹竹桃。

让我们记住它可贵的韧性,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幻想。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你还熟悉哪些植物,请选择一种介绍给大家,介绍时要抓住植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语言生动形象,并能恰当地运用你所喜欢的修辞手法。

六、说板书设计

可贵的韧性

爱夹竹桃

产生许多联想篇二:

夹竹桃——课后评议

切实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高效课堂

——课后评议会实录

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小学语文组

整理人:

安婷

2012年5月9日,承接“山东省远程研修课程开发”群组的全体成员召开会议,进行全组的观课交流活动。

群组成员围绕课堂教学观测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评课。

现将本次活动记录如下:

一、与会人员

参与的省级指导专家:

徐慧颖、商德远

“山东省远程研修课程开发”群组成员:

纪海燕、苏婷、王冬宇、龚梅、王永梅、贺清、张联、孔祥姝、闫龙、王天津、安婷

二、研讨主持人:

苏婷(学校大语文组长)

三、研讨主题:

观课后评议会

四、研讨实录:

苏婷

老师们,大家好!

本次评课由我来主持。

刚才大家都用心看了王冬宇老师的课例,下面根据我们本次磨课专题“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和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老师们从自己的观课视角来交流一下对这节课的看法吧。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纪海燕:

本课教学变化最大的是:

学生在课堂上开始积极学习、主动参与,思维活了起来,自由表达多了起来。

这都是源于更好的尊重了学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的意识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得到了体现。

教育心理学认为,最佳学习内容应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这个区间设计教学才是最有效的。

王老师“预习卡”的设计、引领学生对双重否定句表达效果的感受和背诵方式的指导等内容都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学生虽有一定的基础,但仍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到”,这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王永梅

我同意纪老师的说法。

这节课,课堂上王老师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需求,关注了学生的疑难。

如,对“凄”字的交流、指导和书写,都是来自于对学生课前检测的结果,课前通过预习卡的检测(ppt录像出示预习卡),该字的错误率最高。

我们老师在电脑上打出这个字时,楷体书写一竖出头,

宋体却不出头,我们查阅大字典后发现,竖是不出头的,这是学生很容易忽视的;对课上重点问题“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的探究,也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课前我们和王老师浏览预习卡时发现提出该问题的学生最多,达到90%以上。

确定要背诵的课文段落,也是通过预习卡,发现有91%的学生喜欢第三、四、五自然段,所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就确定为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目标的确定既结合了教材编者的意图,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节课上,运用了小组、同位合作学习、实践探究、自读自悟、协商交流等策略,都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主体的尊重。

苏婷

对,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在语文学习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王天津

这节课,在主要的教学环节中都充分注意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是在预习成果交流这一环节中,王老师说“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哪个生字你最想给同学提个醒,我们都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结合预习卡,实物投影,并由学生交流自学中学习的难点内容。

这一环节由2位学生汇报,学生教学生。

二是在归纳、提炼、筛选问题环节中,学生展示预习卡,梳理不明白的问题,小组长贴问题纸,学生针对问题筛选出“为什么喜爱夹竹桃”这一共性问题。

这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交流,。

三是围绕“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

”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进行探究的环节,各小组合作梳理、提炼、归纳、概括出问题答案的要点,而且形式各异。

这个环节全体学生默读、思考,之后一个小组做了比较全面的汇报发言,王老师又选取三个小组列的提纲进行展示,小组讨论过后是同桌互相说一说进行巩固,再请1个学习上相对不是特别优秀的同学进行总结。

这个过程突出了学生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

四是聚焦第四自然段的重点理解和学习表达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小组合作学的作用,全员参与,用时将近16分钟,理解及朗读发言15人次,展示读写练习作品5人,评价3人,交流背诵方法3人,共计28人次发言,比例占全体学生的为77.8%。

在这中间还让学生交流了背诵的方法。

从观察结果来看,四个主要环节的设计都是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三)由学生参与度看学生主体性发挥

龚梅

我重点观察了这节课上学生的参与情况,我认为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参与度很高。

我对学生参与情况进行了统计:

教师课堂提问叫答人次共45次。

其中,学生主动举手参与提问40次,占参与回答问题次数的88.8%;另外,课堂中还有学生参与小组或同桌讨论2次,学生参与自

学生自主学习用时21分钟,其中,小组、同桌合作学习时间约为6分钟。

学生整节课参与学习活动时间约34.4分钟,占整节课教学时间的86%。

从这些数据分析中,本节课体现了生本高效。

(四)由合作学习等策略运用看学生主体性发挥

安婷

我统计了一下“组长展示梳理预习问题,确定课堂交流内容”这一部分,学生采用“自主、合作、协商交流”的学习策略。

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梳理出小组内的共性问题,组长上台通过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在展示后,全班同学共同筛选、确定共同探究的问题。

这个环节老师给

予了学生充分自主合作的权利,从个人质疑到小组合作梳理,到全班交流协商,共同筛选确定问题,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人人参与,学会了质疑、筛选、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学习。

孔祥姝:

安老师说的这一点确实如此。

其实小组对预习问题的汇总是有难度的,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实现。

看来平时在这方面王老师对学生是训练有素的,学生已经基本学会筛选问题。

张联

在课堂四十分钟内,王老师努力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协商交流等策略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点的确做得很好。

像对“夹竹桃”中“夹”字的读音、易错字“凄”和“藻”的处理,都是由学生合作完成。

教师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上台直接范写,其他同学跟着练习书写,从课堂的效果来看,95%以上的学生都能把这个字写得比较端正。

这一环节变化很大,教师由第一次试教牵着学生到这次退居到“二线”,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再如背诵环节,王老师主要引导孩子们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教师又提示一种新的背诵方法,这就体现了教师的组织、引领作用。

(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贺清

我重点观察的是老师在课堂上是不是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是否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了。

1.在各小组汇报不懂的问题时,发现有同学想知道“为什么夹竹桃三季开花?

”,教师适时指出:

“这个问题属于科学的范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探究。

”机智的引导既不扼杀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样的问题属于与课文内容无关的问题。

2.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协商交流时效果突出。

学生探究“作者为什么喜欢夹竹桃”这一重点问题时,教师提示学生默读课文,可以将重点圈画、做好批注等。

在交流了各自的理解以后,学生开始在组内合作梳理答案要点,教师便相机指导:

梳理答案要点的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

简单的提醒,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最终各小组呈现出来的梳理答案要点的方式百花齐放——有花瓣式的,有图示式的,有结合要点列提纲式的,还有用重点词语概括式的,精彩纷呈。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仅用时1分钟,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龚梅

对,王老师还特别关注了方法的指导:

根据学生理解“作者喜欢夹竹桃的原因”,教师相机总结出以下方法:

抓关键词句体会;抓中心句体会;自主概括等方法。

此外,王老师对语言表达方法的指导,对双重否定句中“无不”的指导,以及背诵的方法的指导,也都十分有效。

整节课教师指导时间仅占14%左右,指导时间少,效果却很好,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理念。

不过,这节课学生朗读的时间略微少了点,可以再适当增加一点。

王冬宇

龚老师说得对。

另外,这堂课一个小小的遗憾,可能老师们也发现了,上到最后,板书渐渐消失了。

我们的白板使用可降解材料,遇水则融。

我板书的学生提炼出来的学习方法,都渐渐消失了,挺遗憾的。

不过希望真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沁入他们的心田了。

(六)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构建生本高效课堂

闫龙

我认为一节课在讨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时,还得看看教学目标是不是达成了。

我就来说说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能将易错的“凄”字写得正确、美观。

课后我看了学生的学习题纸,“凄”这个字,学生100%书写正确,95%以上的学生书写做到了美观,即使写字仍有待提高的学生,也关注到了关键笔画,相信再加练习,会更好的。

目标2.能运用梳理脉络、抓要点列提纲等策略,合作探究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们合作探讨,理清了文章脉络、梳理了全文要点。

从学习题纸看,学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思维导图”。

课后我随机抽查了10个学生,他们都能完整地说出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目标3:

能理解“无不”、“无?

?

不”两个句子的意思,初步感受其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无不”写句子。

练习中,教师发给学生的学案纸打上了格子,让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师生共同评价时,教师同样体现了层次,第一步看学生用词是否准确,第二步评价学生的书写,最后提高点要求,评价学生的造句思路是否开阔,真是一举三得。

课后我们统计了所有上课学生的练笔,发现100%的同学全部做到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表达准确有30人,占87%,书写好的占92%,36位学生中有23位同学(占63%)写句子的思篇三:

《夹竹桃》教后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9课

《夹竹桃》教学反思

2014-2015小语3班3号陈峰

《夹竹桃》一文是我国被誉为“学界泰斗”的季羡林先生的作品,作为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的作品,一向以文质兼美而著称。

本文语言质朴而不失典雅,文章结构严谨。

开篇直抒胸臆虽然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却是作者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接着作者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长、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全篇起承转合,结构严谨,对于从教者而言,这是一篇有厚度的文章,对这样的文章进行教学设计,也相当有难度。

随着备课的深入,我主要把握了以下三重关系,现就课前课后的思考感受来谈谈我的得失。

一:

如何把握文章内容、情感、与表达之间的关系

夹竹桃是一种常见的花,学生可能见过,但最多是对花的颜色形态略知一二,进一步查资料,可能会了解得更多一些,但季羡林笔下的夹竹桃立意独特,写的是它的“韧性”和引起的许多幻想。

这是季老“心中之花”,和学生了解的“现实之花”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这就让本文和学生会产生较大的距离感。

参考背景,本文是季老在缅甸访问时偶遇故乡常见的夹竹桃引发的灵感,课文中只选了上半部分,后半部分并没有选录,也就是说,这篇课文如果细究起来,他的情感外延也是非常丰富的,不太好讲。

季老被称为“学界泰斗”,学术成就高山仰止,人生阅历极其丰富,其本身就是一部沉甸甸的“书”,就文章本身而言,作家卡片中用“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失睿智”一语概括了季老的文风,又非常抽象。

本课描述的内容、人物的情感、文字的表达,这三者都有份量,但短短四十分钟,如果能将这些内容都一一装下?

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必须要合理作出取舍。

于是我又去回读课标,课标上有关第三学段阅读要求是: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以此为基点,我最终还是将本课的设计重点放在了文章本身上,着力于感受文字的表达顺序、内在情感,立足于学生的个性阅读与感悟,而不是额外地去给学生“加餐”,牵强附会地将人和花等同起来感悟。

比如对季羡林这个人物的了解,在学生基本领略文字之美后,我让学生来谈谈自已心中的季羡林,这个季羡林是通过阅读自我滋生出来的,虽然和现实中的季羡林未必相同,也不尽全面。

但我觉得也无妨,课堂是一扇窗户,只要为学生打开了这扇窗,还怕他们看不到外面的风景吗?

二:

如何把握读与写的关系

课常上如何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这也是我很头痛的一个问题。

我也参考过不少网上的相关设计,几乎都围绕有关夹竹桃的幻想一段进行了相关的练笔训练。

似乎文章讲到最后,不动动笔写一写,就体现不了语文课的“工具性”。

如果要组织这个训练,课堂上前后起码要十分钟,这十分钟的时间花得值不值?

我觉得也未必。

首先,季老的文字本身在第三处幻想之后是直接用句号结尾,并未使用省略号,也就是说,季老本人也觉“事不过三”,文章写到此已足矣,何必狗尾续貂?

另外,季老的这段文字是在特殊的心境之下写就的,季老学贯中西,文字功底极其深厚,写下此等文字自然是信手拈来,但作为小学生,或许可以摹其形,又如何能画其骨?

前段时间偶然读到叶圣陶老先生的一段文字,更让我坚定了这样的想法。

叶老列举了语文教学中的三大弊病,其中第二种弊病,就是在作文教学上要求模仿一套程式:

“不幸我国的写作教学继承着科举时代的传统,兴办学校数十年,还摆脱不了八股的精神。

”(437页)所谓八股的精神就是第一,不要说自己的话,要“代圣人立言”,第二,要按照一定的间

架和腔调去写。

叶老所谓的时代固然不是当下,但性质又何其相似?

思虑再三,我最终决定将本来的练笔设计略去,留下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悟读,有关的语言训练主要是放在了课文练习中明确指出的两个双重否定句式上,这是一种保本的做法,也许不是最佳的选择,但最起码不坏。

三:

如何把长文读短

落足点最终放在了文章本身上,但仍不轻松,这篇课文虽然已经有所删减,便仍然很长,细细挖掘,段段都有文章,字字都有学问。

均匀用力,结局只能是收获平平。

结合课后的背诵重点,我的课时比例主要放在了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这一段的文字非常严谨,无论是炼词造句,构段方式,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所以我采用了精讲的方式,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来指导学生品读,一个是从细处着眼,抓关键字词来体会感悟。

二是从大处着眼,通段来感受作者的表达层次,句式特点。

从课堂效果来看,大部分预设,学生都是能感悟到位的。

这一段既是读的指导,也是读法的指导。

第五自然段的文字比较长,无法这样精读,我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迁移学法,让学生自我品悟。

也许是学法指导上还有欠缺,也许是五年级的学生能力上还存在不足,从学情看学生还是有一点迷茫,部分学生能跟上节奏,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就要吃力一些,没法参与进来,或许,在设计上,我还可以再轻松一点,随意一点。

第三自然段我采用的是以文带文的方式,借着作者的写作思路,结合着第四自然段“韧性”的感悟来讲,感觉还是比较流畅的。

除此之外,其它的段落基本上是点到为止。

纵观整堂课,这样的取舍分配还是合理的,只是在细节上可能还需要作更多的预设,在临场的课堂掌控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能力。

当然,本课的遗憾也是挺多的,几位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我也深表认同。

这其实不是这一节课的问题,可以说是我教学中一贯存在的问题。

我觉得产生这样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还是自身的能力不足,课堂上放得不够开,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是课堂的目标定位也可能偏高偏难。

我往往在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之后,试图和作者能等而视之,就无法再全身而退走出来,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站在一起,成为他们“平等中的首席”,在平时的课堂中,往往是浅讲的课堂气氛比较好,深入进去之后应者廖廖,这也许是我目前要努力突破的瓶颈吧。

篇四:

如何写评课稿

如何写评课稿

评课的方法:

1、评课的三个阶段

(1)评课前的准备:

课程标准要熟练;对教材要有很好的理解;了解相关的理论。

(2)课堂的观察——观察教师、学生的活动

(3)课后的分析交流:

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听课的四要素:

看:

师生的活动。

听:

教师的语言

记:

运用规范的符号纪录,便于分析、统计。

想:

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结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师板书;学生活动。

3、评课五不要:

不要挖苦讽刺;不要轻易下结论;不要以个人的倾向品评;不要居高临下、趾高气扬;不要信口开河;

4、评课三为主:

要以肯定成绩为主;要以帮助提高为主;要以鼓励改革为主;

5、评课的两个突出:

突出重点;突出特点

6、评课的五个关注点:

研讨课:

围绕研讨,关注未来。

要谈建议、主张,少说定型之言。

示范课:

关注闪光点,以介绍新思想、新思路为主,多说优点少说缺点。

交流课:

提自己的看法时,多一些商量,少一些武断,关注点在——互动。

调研课:

注重观察分析,多谈现象,关注原因。

检查课:

评价的目标,多量化少笼统,关注点在综合性。

“创新学习”型课堂教学评课指导

(原创)

一、评教学思想。

1、关注生命发展,注重个性培养。

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变“讲学式”为“学导式”,转变为教材内容、正确答案、教案设计而教;为听课老师、为完成任务而教的旧观念,变成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为学生的持续发展而教的新观念。

正确理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观。

2、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与能力的培养是否落倒实处。

二、评教学效果。

3、教学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

基础性练习的落实与效果。

4、学生的旧问题是否解决,新问题的讨论是否充分。

各层次学生是否在原来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5、学生在学到识知的同时,是否也学会交际、交流。

三、评教学内容。

6、是否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合理处理了教材与学习辅助材料。

7、是否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确立学习进度。

四、评问题设计。

8、是否做好预先设计、设想,做到少而精,富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9、内容是否联系生活,有益于激情、激趣。

五、评学生表现。

10、质疑问难是否勇跃,从数量到质量有没有逐步地发展。

11、板演、表演、回答、小老师培养方面是否充分,是否尽量为学生创设各种表现机会。

12、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没有体现,在时间上有没有得到保证,参与形式是否多样。

六、评教学准备。

13、是否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施,用得不好是浪费,有而不用是更大的浪费。

14、有没有根据需要自制教具。

15、在时间与难度上合乎情理,不温不火。

七、评教学氛围。

宽松、和协、民主和进取。

八、评教学方法。

16、善于求异提问,挖掘学生正确答案以后的思维活动,全面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