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2538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3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

魏春芳宋伟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地理湘教版

课型:

新授课山东省昌邑市实验中学:

魏春芳、宋伟

1、教案背景:

在初步了解了中国的位置、疆域、人口等问题的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安

排学习中国的地形,这一部分内容对学习中国的气候、河流起到重要的

影响,并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教学课题: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3、教材分析:

《中国的地形》主要讲述了中国的地形、地势特点;中国的地形分为了

两大方面,一是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二是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各

自的特色。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紧密结合中国地形图,找准山脉、

地形区的分布位置,对今后学习中国的气候、河流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四、教学重点:

1、中国地形的特点、分类及分布;

2、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分布及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XX互联网,在地图上明确指出各地形的分布位置。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利用XX互联网搜索中国的地形图,更进一步掌握中国地形的特点、分类、分布;

2、具体要求:

能确切的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

主要山脉的分布和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大体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教育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树立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

六、教学方法:

小组互助、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七、教具:

中国地形图、多媒体、学案

八、教学过程:

根据学案完成本节学习任务。

(一)课前预习案:

学生利用课前时间,上XX互联网搜索中国的地形图,提前把本节课进行一定的预习,根据学案中的要求完成知识分类。

在图2—2中,找出我国的主要山脉,按走向分为五大类:

(小组内每人一类,在地图上指出来)并能在下面空白处画出山脉分布简图。

1、东西走向:

①北:

②中:

③南:

2、南北走向:

①西:

②东:

3、东北—西南走向:

①西:

②中:

③东:

4、西北—东南走向:

①北:

②南:

5、弧形山脉:

(二)课上探究案:

1、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

对照地形图,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分布位置,并在上面山脉简图中标出来。

2、小组合作,讨论质疑:

①课本20页图2—9,按陆地海拔高度,我国地势____高___低,大致呈___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阶梯平均海拔______米以上,第二阶梯平均海拔在______米—_____米之间,

第三阶梯平均海拔______米以下。

3、教师精讲点拨:

①教师引导学生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重要的阶梯分界线:

一、二阶梯分界线:

西起___________,经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东缘。

二、三阶梯分界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昆仑山、太行山、巫山、祁连山、武夷山位于哪些省区、地形、阶梯分界线上。

4、巩固练习,展示提升:

①你能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它们各自的特点吗?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青藏高原千沟万壑塔里木盆地紫色盆地

内蒙古高原雪山连绵准噶尔盆地聚宝盆

黄土高原地形崎岖柴达木盆地最大的盆地

云贵高原地表坦荡四川盆地第二大盆地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黄土地

华北平原黑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②由32°N剖面图,说出中国的地势特点:

http:

//vipftp.eku.cc/vvc/008tx/49964_.JPG

 

中国地势____高____低,大致呈____级阶梯状分布。

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表中相应处:

数字号

地理事物名称

③将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山脉:

E,K,G,M,

高原:

C,H。

盆地:

A,B,D。

 

④岭、山、巫山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⑤我国最大的高原是高原,最大的盆地是盆地,

最大的平原是平原,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

81/lsxjm2/upload/2008_01/995.jpg

⑥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一些重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山脉

西侧地形区

东侧地形区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横断山

雪峰山

山脉

北侧地形区

南侧地形区

天山

昆仑山

6、课堂小结:

山地占

高原山区占

中国的地形丘陵

平原占多一点或12﹪

盆地

由此得出:

中国的地形特点:

①地势___________,呈________分布;

②地形___________,山区面积______。

(三)课后拓展案:

利用XX互联网搜索:

应怎样利用中国的地形环境发展中国的经济?

学生反馈:

学生提供的作业中参考查阅的XX互联网地址:

 

九、本节检测:

目标检测题

单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络状分布

2.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大高原是:

()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3.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

A.祁连山—横断山脉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D.天山—阴山—燕山4.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是:

()

A.长江B.淮河C.黄河D.海河

5.下列山脉与地形区相邻的一组是:

()

A.昆仑山—内蒙古高原B.秦岭—黄土高原

C.横断山—塔里木盆地D.巫山—东北平原

6.下列地区与所在省份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安徽——庐山B.江西——桂林山水

C.山东——黄山D.四川——成都平原

7.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8.世界最高峰位于:

()

A.中尼边界B.中印边界C.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D.中缅边界

9.位于地势第三阶梯,海拔在50米以下,临黄海和东海的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江南丘陵10.横亘于高原和盆地之间的界山是:

()

A.大兴安岭B.昆仑山C.太行山D.天山

十、《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

我在本节课中,充分利用XX互联网的便捷性、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开拓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

XX互联网的使用,给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非常有利于课改教学的进行!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创设赏心悦目的学习情境,并以境激情、以境引趣、以境助学、以境促知,因而使学生学得快捷,理解得透彻,从而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本节课中,除了应用多媒体课件外,我还精心设计了板书,边学新知识,边画地形图,给学生展示了更为直观地动手操作机会,有利于学生对照教材进行学习巩固。

本节课还可由学生主持、讲解、互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整理知识及综合动手能力。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从中学会了如何去想象、去思考、去创造、去表达,多角度掌握地理学习的方式。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兴趣浓厚,由于多采用小组合作互助式教学模式,利用地图记忆山脉、地形区,学生达标效率很高。

多媒体的教学加大了课堂的练习密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图片选自XX互联网:

和:

作者姓名:

魏春芳、宋伟

学校名称:

山东省昌邑市实验中学

学校地址:

山东省昌邑市北海路271号

联系电话:

0536—、

电子邮箱:

weichunfang1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