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29290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docx

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届高三联考

2015年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2015届高三联考

2015年高考(162)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2015届高三联考饶水知音

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2015届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沉疴/呵叱瞳仁/脚踵空降/降格以求

B.

杂烩/荟萃和煦/熙和行情/贸然行事

C.

捭阖/脾气坼裂/牵掣否定/否极泰来

D.

圈养/豢养粗糙/糟粕难堪/毁家纾难

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每一种文体,其独特的审美意义,都令写竞相折腰,阅读者为之倾倒。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种叫小小说的文体萌芽发轫。

它简约通脱,雅俗共赏。

这种从民间兴起的文学诉求,让原始的文学情结复苏并空前高涨。

三十多年来,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小小说作家脱颖而出,构成一种群星灿烂的创作景观;美轮美奂的小小说佳作令读者耳目一新,每年数量众多的小小说作品进入语文教学及中考高考试题。

A.折腰B.雅俗共赏C.脱颖而出D.美轮美奂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说话方式不当往往容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猜忌、误解、隔阂,使得人与人失去了真诚的交流,陷入孤独的人生困境之中。

B.这几个年青人选准目标,经过反复试验,潜心攻关克难,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结肠病的新药,引起了厂家的关注。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当代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魅力与民族精神,则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本次展览分“东方瓷国”“海上通衢”“瓷艺远播”等三部分组成,详细介绍了中外陶瓷文化互相影响和广泛交流的历史。

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种掩饰所需的精神力量,虽然总是而且必然会遭到虚伪的卑鄙性质所玷污,然而,却常常很受许多见识不凡的人物推崇。

然而,它们有时候是受很不一样的动机指使的,在这种场合,它们虽然仍旧是伟大与可敬的,不过,却可能是极端危险的。

对恐惧的克制力和对愤怒的克制力,总是伟大高贵的力量。

最大无畏的勇气也许会被利用来进行最不正当的阴谋。

在重大的挑拨激怒中,表面的平静与好脾气有时候也许隐藏着最坚定与最残忍的复仇雪耻的决心。

当它们是受正义感和慈悲心指使时,它们不仅是伟大的美德,而且也增添其他那些美德的光辉。

A.

B.

C.

D.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呜呼甚哉!

自开平讫于显德,终始五十三年,而天下五代。

士之不幸而生其时,欲全其节而不二者,固鲜矣。

于此之时,责士以死与必去,则天下为无士矣。

然其习俗,遂以苟生不去为当然。

至于儒者,以仁义忠信为学,享人之禄,任人之国者,不顾其存亡,皆恬然以苟生为得,非徒不知愧,而反以其得为荣者,可胜数哉!

故吾于死事之臣,有所取。

君子之于人也,乐成其美而不求其备,况死者人之所难乎?

吾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人而已。

其初无卓然之节,而终以死人之事者,得十有五人焉,而战没者不得与也。

然吾取王清、史彦超者,其有旨哉!

其有旨哉!

作《死事传》。

……

姚洪,本梁之小校。

自董璋为梁将,洪尝事璋,(梁亡)后事唐为指挥使。

长兴中,遣洪将千人戍阆州。

董璋反,遣人以书招洪,洪得璋书,辄投厕中。

后璋兵攻破阆州,执洪,璋曰:

“尔为健儿,我遇汝厚,奈何负我邪?

”洪骂曰:

“老贼!

尔昔为李七郎奴,扫马粪,得一脔残炙,感恩不已。

今天子用尔为节度使,何苦反邪?

吾能为国家死,不能从人奴以生!

”璋怒,然镬于前,令壮士十人刲其肉而食,洪至死大骂。

明宗闻之泣下,录其二子,而厚恤其家。

……

沈斌,字安时,徐州下邳人也。

少为军卒,事梁为拱辰都指挥使。

后事唐,从魏王继岌破蜀,平康延孝,功为虢州刺史,历随、赵等八州刺史。

晋开运元年,为祁州刺史。

契丹犯塞至于榆林,过祁州,斌以谓契丹深入晋地而归兵羸乏可击,即以州兵邀之。

契丹以精骑划门,斌兵多死,城中无备,虏将赵延寿留兵急攻之,延寿招斌降,斌从城上骂延寿曰:

“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

”已而城陷,斌自尽,其家属皆没于虏。

(选自《新五代史·卷三十三·死事传第二十一》)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可胜数哉胜:

尽,完

B.

乐成其美而不求其备乐:

以……为乐

C.

其有旨哉旨:

目的

D.

其家属皆没于虏没:

俘虏

6.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3分)

故吾于死事之臣,有所取

姚洪,本梁之小校

从魏王继岌破蜀,平康延孝,功为虢州刺史

A.

B.焉

也以

C.

D.之

者何

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

B.

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

C.

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

D.

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开平到显德年间,五十三年之间,前后一共经历了五个朝代,在此局势动荡之时,无法要求士大夫们忠心不变。

B.

五代期间,不少读书人虽学得仁义忠信,享受俸禄,协助治理国家,却不在乎国家的存亡,苟且偷生,不以为耻。

C.

董璋曾经是姚洪的手下将领,后董璋降梁,想劝降驻守阆州的姚洪,姚洪不从,董璋破城抓住姚洪后将其残忍杀害。

D.

祁州刺史沈斌率军攻打入侵的契丹军队,因误判敌情,被契丹军队围城,他大骂敌将,宁死不降,城破后自杀身亡。

9.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士之不幸而生其时,欲全其节而不二者,固鲜矣。

(3分)

斌以谓契丹深入晋地而归兵羸乏可击,即以州兵邀之。

(4分)

(2)姚洪和沈斌都被收录入《死事传》,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3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浈阳峡

[唐]张九龄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

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

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1)诗中描述了浈阳峡的哪些特点?

请逐一列出。

(4分)

(2)诗歌表达了什么感情?

(3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俯察品类之盛,所以,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中国的批评家在划分文学史时期时,通常采用年号、朝代的名称,或诸如“初”“中”“晚”等朝代细分期名称。

可是,当他们回顾唐代时,却将一个源于植物生长周期的新名称插入“初唐”和“中唐”之间。

这一名称的采用,是文学史家超出平常的冷静而惊叹不已的表现:

“盛唐”——“唐朝的黄金时代”,没有一个朝代的诗歌曾经如此称呼。

在后世读者看来,以玄宗朝为中心的这一时代,闪耀着独一无二、辉煌壮丽的光彩,是文化繁盛和文学天才幸运地巧合的时刻。

然而,这种特别的光彩也遮盖了这一时期文学史的庐山真面目:

一个持续变化的复杂过程,却被看成是天才和多样化风格如同雨后太阳突现,而且其消失也如同出现一样迅速,留下后来的时代为获取其余辉而努力奋斗。

将盛唐看成中国诗歌顶峰的信念,出现于九世纪,发展于宋代,牢固地植根于所有后来者的心中。

但如果我们想对这一时代及其诗歌进行严肃认真的探讨,就必须将这种辉煌绚丽的神话撇在一旁。

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从远处观察它,就不能充分赏识其蓬勃生机和多彩丰姿:

诗人之间的内在联系被曲解了,这一时代深植于过去诗歌中的根被切断了,一系列简单化的、陈旧的词语被用来描绘这一时代的风格特征。

要坚持盛唐是诗歌黄金时代的神话,就必须对三个重要方面加以注意。

首先,不能将这一时代等同于李白和杜甫,两位被后代读者看成是这一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诗人。

文学史并不能包括主要天才的全部,较为谨慎的做法是将天才安置于其基本背景之下。

如果我们撇开盛唐神话,就会发现李白和杜甫并不是这一时代的典型代表。

后代读者往往满足于李白和杜甫的这一形象:

他们不仅被视为诗歌的顶点,而且被视为诗歌个性的两种对立典范。

但是,同时代诗歌的背景却使我们对李白和杜甫有了殊为不同的眼光,这种眼光能使我们看出他们的独创性的本质和程度。

我们的目标不是用主要天才来界定时代,而是用那一时代的实际标准来理解其最伟大的诗人。

其次是关于时代风格的一般问题。

保守的文学史家幻想时代风格是一种完全一致的实体,具有明确的固定年代。

另外一些人则不相信任何时代的标志,认为其中存在着不利于真正的诗歌鉴赏的东西。

但时代风格是实际存在的;然而,时代风格又是无形的、多侧面的、相互渗透的实体,并不容易界定。

它们在分界处体现得最明显:

新的观念、有影响的诗人或各种再发现能够在短短几年的过程中引起诗歌的普遍变化。

这些分界线是高度渗透的:

新风格的起源和旧风格的延续在这里最清晰地显现。

大约在715年至725年间初具规模的盛唐诗,显然衍生于初唐风格;同时,这一期间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正是基于许多初唐诗人对自己时代诗歌的不满。

在分界线的另一端,盛唐最后一位主要天才杜甫去世后,盛唐风格仍余音不绝。

直到八世纪九十年代初,对复古的关注重新兴起,这才真正进入了中唐。

但这一分界线决不是绝对的:

保守的诗人继续写着王昌龄风格的边塞诗,而激进的革新者在形成新诗歌的同时,仍然盯着李白和杜甫。

其三,盛唐神话的最严重危险是被切断其内在发展历程,变成一个光辉灿烂、多姿多彩的瞬间。

盛唐诗的丰富多彩一部分确实是由于诗人个性的不同造成的,但另一部分却是七十多年历程中文学演变的结果。

成熟于八世纪二十年代的诗人对于诗歌和诗歌传统的观念,与成熟于八世纪四十年代的诗人是迥然不同的。

在八世纪二十年代,诗歌是一种优美圆熟的技巧,从理论上说可以用来激发深刻的道德和文化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几世纪来没有出现过无可争议的大诗人,这就给天才的出现留下了宽广的空间。

而成熟于八世纪四十年代的诗人,却面对着二十年来所创造的宏丽遗产。

因此,杜甫面对其直接前驱者的特殊体验,是年辈较早的孟浩然从未有过的。

(选自[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盛唐诗》,三联书店,2014年,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

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

下列对于时代风格的说法,不属于在本文中的观点的两项是(5分)

A.

时代风格是一种具有明确的固定年代的完全一致的实体。

B.

时代的标志并不存在,如果存在则不利于进行诗歌鉴赏。

C.

时代风格具有无形、多侧面、相互渗透而又不容易界定的特征。

D.

时代的分界线是高度渗透的,新旧风格在一定时期会并存。

E.

时代风格并不是虚无缥渺的,而是实际存在的。

13.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在文学史时期划分的问题上,中国的批评家们给予唐代有别于其它朝代的名称。

B.

从九世纪开始,盛唐就被视作中国诗歌的巅峰,这个观点一直被延续至现代。

C.

李白和杜甫并不算是盛唐时最伟大的诗人,他们只是两种诗歌个性对立的典范。

D.

盛唐的诗歌同样具有其发展的历程,它是文学演变的结果,并不只是一个瞬间。

14.

文中第一段的“特别的光彩”和“庐山真面目”各指什么?

(4分)

15.

结合文中观点,谈谈你对下面所述现象的理解。

(4分)

王维和孟浩然都生活在盛唐,由于对隐逸主题的共同爱好而经常被后代读者联系在一起,但两位诗人在才性、诗风等方面其实都很不相同。

王维年青时中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一生好禅奉佛;他的诗风清新淡远,自然脱俗,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著称。

孟浩然前半生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40岁后应进士不第;他的诗不事雕饰,简朴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清云寺的木鱼声

余显斌

清云寺是一个小寺,一院一殿,供一尊大佛。

庙里有个僧人,叫灵上人,不知来自何处,整天一钵一杖一药篓,来往于山里人家中,或念经,或诵佛,或化斋,或医病。

庙中,除了上人,还有一个小弟子。

一天早晨,弟子洒扫院子,突听寺门“咯嘎”一响,忙跑去看,一个人倒在寺门外,头朝里,浑身浴血,显见受伤很重,已经昏迷。

弟子大惊,忙喊师父。

灵上人走出来,见汉子已昏迷,扳过他的身子,这是一个满脸胡子的人,身上有几处伤口。

灵上人望着汉子的脸,突然,汉子左手引起了他的注意:

汉子左手小指断了,而且是旧伤。

他轻声念道:

“阿弥陀佛,快抬到禅房中。

”师徒二人动手,抬了汉子进了禅房,熬了米粥,一勺一勺喂下。

慢慢的,汉子醒了,睁开眼,看来是饿得太狠了。

见那人醒来,灵上人合十问道:

“不知施主因何受伤?

汉子摇头,闭目不语。

灵上人轻声劝汉子好好休息,这儿地处大山深处,等闲人等不会来打扰的。

说完,轻轻出了门,叫来弟子,嘱咐他好好照看病人,自己去采药医治。

说完,拿着一个药锄背着一竹篓走了。

大山深处有一种草药,叫柴参,能够治血疗伤,但是,柴参所长地方多在山崖,而且扎根很深。

灵上人准备去采挖柴参。

望着灵上人背着竹篓一步步隐入云雾深处,弟子才进了房。

下午,上人没回来;傍晚,上人仍没回来。

弟子急了,忙到山里寻找,在一个崖下,灵上人坐着,竹篓四边散落着柴参。

原来,灵上人挖了柴参准备回时,脚没踩稳,摔了下来,生命虽无大碍,可一只胳膊断了。

弟子扶着师父,背着药材,回了寺里。

灵上人匆匆夹好胳膊,又忙着给汉子疗起伤来。

以后每天,灵上人都用绷带挂着受伤的胳膊上山采药,在灵上人精心治疗下,半个月后,汉子的伤终于好了。

他跪在灵上人面前,请求剃度,愿作弟子。

灵上人微微一笑,摇着头。

“大师,你给了我生命,我愿从此一心向佛。

”汉子苦苦哀求,弟子也在旁边代为求情。

灵上人摇摇头,轻轻走出禅房,回到自己房内,端坐在那儿,一下一下敲着木鱼。

但是,弟子听得出,师父的木鱼敲得缓慢而沉重。

几天后,灵上人从外面回来,将汉子和弟子叫入禅房。

汉子又一次请求剃度为僧。

灵上人双指缓缓数着佛珠,一脸平静,良久道:

“你不是想当和尚,是想避祸吧?

汉子一惊道:

“大师这话什么意思?

灵上人不回答,默默数着佛珠,许久,脸色凝重起来,对弟子说:

“师父给你讲个故事吧!

”然后闭着眼,缓慢而清晰地叙说起来——

在遥远的商州府洪垣县,有一个姓白的医生,医术很高,心地善良,年纪轻轻就成了一方名医。

不久,他娶了个妻子,这女人不但善良而且漂亮,如一朵雨中的荷花一样。

更让他高兴的是,妻子也出身中医世家,两人无事时,谈着医理,辩解疑难病症,生活幸福得就像天上一轮圆满的月亮。

说到这儿,灵上人声音由深情一变激愤:

“可是,美,有时也是一种灾祸啊。

“为什么?

”弟子疑惑地问。

许久,灵上人脸上恢复了平静,接着道,这位医生妻子太美了,以至于名声远扬,引来了一场大祸。

原来,离他们所住地方不远处,有一伙土匪,土匪头子叫王行独,是个色中恶狼,在一天夜里,他带着一群土匪闯进白医生家中,架起白医生妻子就走。

白医生来救,被王行独一刀插在腹部,倒了下去。

白医生的妻子急了,一口咬住王行独的手,咬掉了他左手小指。

王行独疼得暴跳如雷,一刀杀了白医生的妻子,临走,又一把火烧了白医生的房子。

“你——你——是那个医生?

”那汉子惊道。

灵上人缓缓地点点头,道,自己被乡亲救出,怕王行独报复,就远走他乡,出家为僧,没想到,二十多年后,仇人遭官军围剿,独自受伤逃出,来到这儿。

虽多少年过去了,两人都容貌大变,可那天一看到汉子左手,他就知道,汉子是王行独。

王行独哈哈大笑,道:

“你趁我受伤时报仇还有机会。

现在,晚了。

”说完,去抽怀里藏着的刀。

房门突然一开,一群差役扑了进来,一拥而上,捆住了王行独。

一个无恶不作的巨盗落网了。

事后,弟子疑惑地问:

“师父,他是坏人,你为什么救他?

灵上人敲着木鱼,一脸平静道:

“行善!

“那,救了他,为什么又让官差抓他?

”弟子挠着后脑勺。

“行善!

”灵上人仍敲着木鱼,静静地说。

(选自陈永林编《2011年中国小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16.

联系上下文,文中画线句子的细节描写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4分)

17.

结合全文,分析灵上人的形象特点。

(5分)

18.

小说结尾处,灵上人对弟子两个不同问题均以“行善”作答,有何深意?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乔布斯异想天开的生涯

乔布斯1997年重返苹果公司不久,他为苹果公司做了一个题为“异想天开”的广告。

当接近生命黄昏之年的乔布斯说起这则广告时,居然极其激动地流下眼泪:

“这则广告让我流泪。

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沉浸在一种纯情之中,那种对于精神和爱的纯情。

这种纯情渗透我心,并震慑我。

这则广告体现的纯情使我永生难忘。

这则名为“异想天开”的广告用了爱因斯坦、甘地、列侬、狄伦、毕加索、爱迪生、卓别林、马丁·路德·金,以及法国歌剧演唱家玛丽亚·卡拉斯、美国摄影家安索尔·亚当斯等人的肖像,左下角仅写了“异想天开”几个字。

然而更加气势磅礴的是那段乔布斯参与拟就的广告辞:

“让我们告慰于那些疯狂之人,那些格格不入者、反叛者和肇事者。

圆的螺丝钉打在方的洞孔里。

那些从不同角度看事物的人,他们不喜欢规则。

他们对现状也毫无敬意。

你可以引用他们的话,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赞扬或蔑视他们。

然而你唯一做不到的事则是忽视他们。

因为他们改变事物。

他们推动人类朝前迈进。

尽管某些人可能把他们视作疯狂之人,我们看到的则是天才。

正因为那些足够疯狂之人以为他们可以改变世界,到头来恰恰是他们改变了世界。

在这个广告中的都是乔布斯心目中的偶像,广告的核心是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所象征的是追寻自由探索的个体精神和敢于冲破常规的叛逆性格。

如果说那种几乎有点偏执倾向的追寻创造性的纯情是解答“乔布斯现象”的一条重要线索的话,那么乔布斯自大学时代开始便着迷于东方文化中的直觉体验,则可以说是另一条线索。

乔布斯在雷德人文学院读大学时,结识了几位修炼禅坐的朋友。

18个月后,19岁的乔布斯退学到印度朝拜印度教圣人,寻找一种创造性生活的灵感,乔布斯相信,创造性主要来自于非理性的直觉,这种直觉在东方文化中挖掘得更深。

在印度漫游了7个月,乔布斯回到加州跟从一位日本禅学大师研习坐禅,每日晨晚练习,此后终生未间断。

在乔布斯看来,禅坐让他的心灵能够专注于某一件事和意念之上,让他的种种创造性想法拥有一种巨大的强度和爆发力。

以上是“乔布斯现象”的两条个人性情和性格上的线索,虽然这样的性情和性格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土壤上才能形成,然而更加重要的无疑是文化技术上的线索。

从长远历史的角度看,个人电脑的出现是巨大的创新,然而从当时硅谷的技术氛围看,个人电脑的涌现却并不是十分显眼的大发明:

组成个人电脑的主要部件在70年代初的美国已经进入了大批量的生产。

个人电脑所体现的发明,只是把电脑主要零部件都安放在主线板上,再接上键盘和荧屏;当然,更主要的是写出一个驱动所有硬件运作的操作系统。

发明这一电脑主线板和操作系统的人是乔布斯的商业伙伴瓦茨尼亚克。

乔布斯天才式的商业头脑,追求完美的艺术趣味,同瓦茨尼亚克的发明家头脑,仿佛是天作之合。

瓦氏不断改进苹果的电路设计和操作系统,乔布斯则应用他的艺术灵感设计苹果电脑的外型和部件安装的整体结构,由此创造了一个奇迹:

1976年苹果公司成立,1980年公司上市,乔布斯在短短4年里一跃成为身价两亿五千万美元的商业巨头。

作为一个个人,乔布斯的性格中具有异于常人的粗糙一面。

苹果公司的早期雇员屈布尔曾用美国科幻电视剧《星球旅行》中一个外星人的特殊功能来形容乔布斯的超人性格,这外星人能够用自己的意志力使得现实变形。

屈布尔说,乔布斯也具有这样的能力,他的意志力有时不仅会让他所看到的现实变形,而且也能迷魅别人,让他人也看到一个经过他的意志变了形的“现实之场”。

“他在场的时候,现实是可以塑造的。

他可以说得让别人信服差不多任何事情。

”说这番话时他既是出于恭维,也是一种告诫:

卷入乔布斯的现实变形之场是相当危险的。

但也正是这样的变形场促使乔布斯最终得以改变现实。

很多雇员受不了乔布斯待人的粗鲁和冷酷,以及他所给出的完成产品的限期,但是那些能够在乔布斯的现实变形场中生存下来的人,最终则都变得更为强大和应变自如。

作为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从来没有研究过尼采,要是他研究过的话,一定会说:

“Thisguy

isreal

great!

”(这伙计太了不起了!

)在乔布斯身上,尼采精神也从冷漠无情和偶尔无视传统伦理价值而走向了疯狂的创新和自我超越,这也是理解乔布斯创新精神的第四条线索。

(选自《书屋》2012年第4期,有删改)

19.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4分)

20.

综观全文,文章从哪四个方面探究了“乔布斯现象”?

(5分)

21.

乔布斯曾说:

“使用人类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来进行发明创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

阅读以下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在空缺处填写句子,要求前后连贯。

(6分)

表:

2009年致命交通事故按时间段对比

时段

单车事故

多车相撞

总量

酒后驾驶比例

总量

酒后驾驶比例

0:

00-3:

00

3099

66%

858

66%

3:

00-6:

00

1935

54%

652

47%

6:

00-9:

00

1536

20%

1262

10%

9:

00-12:

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