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82681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docx

自考04267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笔记

第1章绪论

第1节学习概述

1.广义的学习,包括了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理解时注意3个方面:

1)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无论低级动物还是高级动物乃至人类,在其整个生活中都贯穿着学习;

2)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行为经验的过程。

A.通过物种的进化过程;B.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

3)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这一特征将学习的结果与其他非学习过程的结果区分开来。

2,人类的学习

人与动物的区别:

1)从容上,动物的学习仅仅是掌握个体经验,而人不仅如此,还要掌握社会经验;

2)从方式上,动物的学习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的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而实现的。

3)从方式上看,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动物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其生存环境。

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就是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运用过程就是一个概括过程。

就是认识从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科学知识为任务的。

3)学生的学习具胡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4.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意义:

1)学生学习活动反映了社会的要求;

2)学生学习体现了教学的要求;

3)学生学习活动反映了集体的要求。

第2节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1.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连接理论: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S——R联结

联结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而不是通过推理而顿悟的过程。

学习要遵循的学习原则:

准备律(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

练习律(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

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陵着情景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景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陵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2)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学习的过程就是对条件刺激产生泛化、分化、消退的过程。

把学习看成是S——R的联结的观点推向极端的人是美国行为主义代表空生。

华生的反应分两类,即习得的和先天的、外显的和隐的。

他运用频因律(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和近因律(最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区也构成的。

他所有的行为都可分为应答性行为(由已知的刺激引起)和操作性行为(由有机体自身发现的)。

把条件反射也分为应答性条件反射和反应型条件反射。

斯金纳操作性学习理论中最重要部分和基础是强化理论

(即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就给一个强化,该操作强度就会增强)。

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强化来源为一级强化、二级强化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是关于个体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社会行为,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的理论。

班杜拉特别强调间接学习,即观察学习的重要性。

①首先,此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是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②其次,强调人有使用抽象性符号和预见结果的能力;

③再次,强调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④最后,强调人的社会行为和思想、情感不仅爱直接经验的影响,更多的受观察学习的影响。

理察旦是指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个体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

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班色拉还对强!

匕竺了新的解释,即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2.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1)格式塔学派的完形学习理论(又称顿悟说):

学习就是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而不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

强调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的作用,关注知觉和认知的过程。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强调行为的整体性,认为行为是一种整体现象,他客观的证明了整体性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认知性:

该理论的出发点是:

所有行为都是指向某种目的,即有机体都要获得某种目标。

手托尔曼首次提出了中介变量。

S-O-R;目标-对象-手段。

另外,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学习。

3)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

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部认知过程和老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问题上。

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的形成认知认知结构。

他认为学习每门学科都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评价过程。

4)奥伯尔的认知一接受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指学生已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主要是由学生所掌握的事实、概念、命题等构成)和有意义的学习。

基本的意义学习分3种:

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折中派的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加涅,试图把联结派和认知派的学习理论结合起来。

①加涅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反映人的心理倾向和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结于生长过程。

最典型的学习模式是信息加工模式,这个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期望事项(反映学习期望达到的目标)与执行控制(即认知策略)。

②加涅提出学习的8个层次:

信号学习、刺激一一反应学习、动作链索(指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组成一连串的行为)、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分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规则学习、问题解决。

③学习过程的8个阶段:

动机阶段、领悟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此理论认为学习结果是围绕着关键概念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

1)建构主义对于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条件等提出的观点

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育者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指导和协助学习者按自己的情况对新知识进行建构活动,最后建构起关于知识的意义。

以此观点为基础,提出3种教学方法:

随机通达教学;情境教学与自上而下的设计(抛锚学习);支架式教学。

第3节学习题的表现与成因

1.学习问题的表现

1)学习动力缺乏或不足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在过程或部心理状态。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学习目的性、成就动机、交往动机。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

兴趣的四种品质:

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广度、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效能。

2)学习策略与方法不对

学习策略是指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以提高活动操作水平的技能。

学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

学生不能利用学习策略的具体体现在:

①首先,他们不知道运用一定的策略来学习和复习;

②其次,他们不会制定学习计划;

③再次,缺乏基本的技能去运用策略;

④最后,表现出学习问题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调节。

3)学习焦虑水平过高

焦虑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变量之一。

焦虑包括三种基本成分:

认知成分、生理成分、行为成分°

4)情绪波动明显

5)行为习惯不良:

多动、固执、拖拉与消极应付、疲劳战术、行为监控能力差,过分依赖家长、粗心大意。

2.学习问题的成因分析

1)学习心理问题的部因素:

生理因素(身体因素),遗传因素(智力遗传),心理因素(认知与非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包括学习方法不当;自我认识与评价不准;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消极归因方式;不良个性特征;不良学习习惯;情感情绪与意志因素。

2)学习心理问题的外因:

不良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不利的学校因素影响。

第4节学习辅导概述

L学习辅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发展性;系统性;教育性;坚持性;个别化原则。

2,学习辅导的主要容可分为: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

3.学习辅导的主要方法:

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

4.开展学习辅导的意义

1)开展学习辅导有助于改进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2)学习辅导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3)学习辅导有助于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第2章学习动机辅导

第1节学习动机概述

L学习动机的分类

中国传统的分为:

])依学习意义分为正确的或高尚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或低下的学习动机;2)依起作用时间长短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3)依起作用大小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西方心理学界分类:

1)依需要的来源分为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2)依诱因分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2.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1)对学习行为的启动作用;

2)对学习行为的维持作用;

3)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作用;

3.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1)总体而言,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从而学习效果越佳,起着促进作用。

2)对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4.学习动机的部构成(奥伯尔):

1)认知的驱力

2)自我提高的驱力(是指个体的那种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需要)

3)附属的驱力(指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的先放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5.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

1)社会性动机日益明显(一方面交往动机向成就动机过渡;一方面学习动机越来越多地与社会要求相联系)

2)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向间接的远景性动机的转变

3)外在动机向在动机发展

4)认识兴趣不断发展

第2节国外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

L联结派的动机理论

(代表人物:

桑代克、华生、巴甫洛夫、斯金纳、格里斯、赫尔)

1)联结派理论基本观点:

学习行为是由驱力所激起的,而驱力则因生理上的需求而产生,个体表现出某一行为后予以需求上的满足,就会强化并保留该行为。

2)斯金纳的强化论(诱因论):

外部刺激和外部强化共同作用,正负强化。

联结派动机理论对学习动机辅导的启示意义:

①首先,当学生表现出良好学习行为时,老师应及时给以强化;

②其次,老师提供的强化物尽可能是学生最想急于获得的;

③第三,要提供给学生模仿的对象,老师、家长或者是学习优秀的学生等都可以作为榜样。

2.认知派的动机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动机是介于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一个中介过程。

包括: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贾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班杜拉的自我交通论、韦纳的归因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论。

1)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

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当各种认知因素不协调,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态度或观念,从而改变行为,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

(认知因素存在三种情况:

相互一致和协调、相互冲突和不协调、无关的。

)对教育的启示意义:

首先,当学生接受到成绩差的反馈时,会引起不协调,为消除此举,他们会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

其次,是对成绩不好找各种合理化的解释,借口。

2)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论: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个体自我效能形成的四大来源:

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

自我效能对人的行为产生主要的影响表现:

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

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自我效能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③自我效能还会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班杜拉认为强化有三种:

外部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O)

3)成就动机理论(任务的选择是判断成就动机的主要容):

A阿特金森成就动机具有如下特征:

①对中等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并全力以赴地获取成功;

②对达到的目的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

③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

④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

b阿特金森动机理论中:

追求成功的倾向T是成就需要M,获得成功的可能性P和成功的诱因值I

4)认知派的动机理论对学习动机辅导的启示意义:

①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同时又是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最后达到的富有挑战的目标,要避免过于简单或模糊的目标;

②要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③鼓励学生反省或思考,改变原有的不准确或错误的认知。

3.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

把教育看成是实现人的在潜能的过程。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

2)对于学生学习动机辅导的意义:

①辅导者要给学生提供安全、信任、接纳与归属感的教学环境,然后引导、鼓励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与学习。

②在教材容安排上,应该注意趣味性及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同时教学之前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经验与原有的知识水平,应尽量避免让学生产生恐惧与挫折感。

③教师不能过分强调同伴之间的学业成绩的竞争,应让学生更多进行纵向的比较。

④多鼓励,少批评学生,设法让其获得成功体验,以提高其自尊。

第3节激发学习动机的一般策略

1.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一般原则:

①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并行性原则;

②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递进性原则;

③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手段与目的共一性原则

2.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

1)部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

①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核心的成分)——可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②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

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

④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做出积极的、现实的归因;

⑤利用原有的部学习动机,使之向不同的学习情境发生迁移。

2)外部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

①提供学习结果清楚的、具体的、及时的反馈信息;

②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③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

④营造适度紧的竞争气氛,调动学生的好胜心一一竞赛(容、形式多样化)。

3,学习动机的辅导

1)归因论:

归因——指人们把他人或自己行为或结果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测的过程。

“韦纳”把从控制源(罗特)、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因素,把归因分为归因和外归因。

个般其归因可分为: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四个

对行为的归因主要有四种因素:

①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如能力高低;

②部不稳定的可控因素:

如努力程度;

③外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如任务难易;

④外部不稳定的可控因素:

如运气好坏。

2)归因训练

归因训练的基本思想:

通过一定的干预技术,纠正或改变学生原来不恰当的或错误的归因,形成或获得正确的归因,从而形成新的符合学习所需要的行为方式,进而提高或促进学习效果。

归因训练的一般步骤:

①选择对象(通过测验选择训练对象);

②干预实施(按规定程序通过说服、讨论、示、强化矫正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进行);

③效果测量(比较对照组)。

归因训练的具体实施:

①言语说服(学习活动中的正确与错误信念,指出努力付出对成功的重要性,成功不仅靠努力,其他因素)

②集体讨论(各种对成功造成影响的因素,并为学生分析)

③示

④强化矫正(给予学生完成任务并作出积极归因)

3)成就动机的训练:

一般程序:

(麦克里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①教导参与者了解并练习高成就者的行为。

(主题统觉测验(TAT);

②运用个别与团体咨询的技巧,使学习者反省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讨论个人的动机与抱负,进而决定成就动机在个人未来生活中的甭色与作用;

③使学习者建立未来的目标;

④培养团体情感,以使训练之后个人的努力与改变仍可获得支持。

案例:

蒂卡姆思的动机训练方案〈认识自己一一故事写作一一拼字游戏一一填写自动自发手册——人际觉察训练——写作活动》

第3章学习策略的辅导

第1节学习策略概述

学习策略是指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或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方法的总称,它既可以是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L学习策略的类型:

1)二分法:

基本策略与辅助策略;一般策略与调解策略;微观策略与宏观策略。

2)三分法:

一般策略、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和精加工策略。

3)多分法:

学习策略包括认知、学习的调控和学习方法三个要素。

学习策略的主要因素有:

学习方法、学习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

综合国外可分为:

基本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信息加工策略,包括复述、组织与精加工策略)、

支持性学习策略(学习时间的分配和学习活动中的各种技巧等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如画课文重点,记笔记)

元认知策略(学习者对其使用的基本的或支持性学习策略的监控、评价和调节)

2.学习策略的特点:

1)主动性与操作性的统一

2)外显性与隐性的统一

3)变通性与通用性统一

3.中小学生学习策略发展的特点:

根据皮严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中小学生学习策略发展特点的描述:

1)儿童学习策略的早期,学前期不能掌握学习策略;

2)过渡期,小学期,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策略,但是还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来充分提高学习成绩,需老师加以有效引导。

3)后期,初高中,可不不按老师的指导,能自觉的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并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第2节基本学习策略与辅导:

1.复述策略(指学习者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

复述策略的辅导I:

时间上安排要及时;注意复述次数;注意方法;注意策略的训练。

2)组织策略(指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按照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或编码,以便于学习、理解的一种基本学习策略)

组织策略的辅导]:

聚类法;概括组织法(列提纲.网络图法;地图法)。

3)精加工策略:

它的本质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

精加工策略的辅导:

|位置记忆法;首写字母连接法;关键词法;谐音记忆法;寻找联系法;先行组织者方法(奥贝尔提出,它的实质是充分利用了学习者原有的背景知识,使新旧知识间建立了关系)。

教师在运用精加工策略时应逅:

教学速度不宜过快;课程教学中,尽一切可能来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中,穿插精加工策略的训练。

第3节支持性学习策略与辅导

支持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组织安排、具体方法的运用等,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和维持某种部状态,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学习策略。

1•学习计划与学习时间的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包括3个容|:

学习目标,学习容,时间安排。

在对此项进行辅导时应注意|:

每一次学习时间不宜太长;培养学生守时的习惯;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充分利用最佳学习时间。

2•学习环境的自我管理

学习环境可分为:

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心理环境。

对学习环境中的心理环境调节的辅导:

①劳逸结合是保证良好心理状态的物质保证;

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心理的催化剂;

③乐观的人生态是不良心理的解毒剂;

④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健康心理的保鲜剂;

3•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

①参考资料的选择与利用多广播电视节目选择与充分利用③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第3节元认知策略与辅导

1・|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

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调节与监控。

元认知构成:

①元认知知识(关于个体的知识、关于任务的知识、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

②元认决口体g佥(就是伴陋认知活动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

③元〃、入口监才空(在认知过程中能不断的评价认知过程,获得质量信息,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计划,选择恰的策略,以保证任务的完成)

2•元认知策略(就是指监控策略,即个体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

元认知策略包括

1>计划监控(学习目标的设置、阅读材料的浏览、问题的提出与分析、完成任务的计划);

2>领会监控;

3>策略监控(学习者对自己应用策略情况进行监控);

4>注意控制.

3•元认知的培养

1)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具体途径:

①不断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

②增强元认知体验;

③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

④教育者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纠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代之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思想自主、生活自理、身心自律、学习自立的学习者。

第4章学习习惯的辅导

第1节学习习惯概述

学习的行为水平分3个层次:

不自觉行为:

较自觉的行为:

自动性行为

1.学习习惯的特点:

稳定性;自动,性;约束性。

学习习惯的意习:

1)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2)提高修养,完善人格。

2.学习习惯的种类:

与卫生有关的、与认知有关的、与个性有关的。

3.影响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

部因素(认知特点、动机强度、性格特征);外部因素

第2节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学习习惯培养原则:

1>序列性原则;2>反复性原则;3>抓关键期原则;4>协同性原则。

2.学习习惯培养方法(认知调节、行为训练、情境熏):

1>认知法;

2>强化法(用时注意:

选择恰当的强化物一>即时强化描述具体行为—防止饱厌~逐渐脱离强化程序)

3〉行为塑造法(确定目标行为->选择初始行为一选择适当强化物->设计好塑造步骤->把握好塑造的进度);

4>链索法(整个任务呈现一逆向链索一顺向律索);

5》自我管理法(选择目标—制定计划->自我教导一>自我记录—自我强化监督与评价);

6>榜样示法;

7>集体熏法。

3,学习习惯的训练过程

正确认识—正确行为一良好习惯

训练过程经历阶段|:

动机激发一讲解与示一训练与强化(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及时反馈和适当强化

->要严格要求一要有活动配合)一迁移与发展

4.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容

①培养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

②培养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③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给预习方法<全册'章节'课前;课前看一看,做一纥想一想,练一练〉一精心设计预习题->及时检查预习情况)

④培训学生认真听课(一看、二听、三说、四参数记、五想);

⑤良好的阅读习惯(选杼阅读书目和阅读方式T提高阅读速读-*做好阅读批注)。

第3节不良习惯的矫正原则

1.不良习惯的矫正原则:

1)针对性原则2)及时性原则3)疏与堵相结合的原则(注意找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贴近学生;要利用机会)。

2.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方法:

1)认知调整法

2)惩罚法(适度'适置'适时'罚之有理'讲究技巧)

3)涕n寺法;(合适的对象'合适的场合'合适的言行)

4)消极联系法

5)切断联系法

6)矫枉过正法

7)代.币制(是综合性的矫正方法,它能把矫正不良行为和塑造良好行为有效地结合起来.代币是指可以累积起来交换别的强化物的东西)操作程序是:

明确目标行为一确定代币->确定强化物拟定代币交换系统一执行与实施->消除代币第5章考试心理的辅导(面临的问题由t*虑、缺乏技(、学习疲劳|)

第1节考试焦虑的调节

1•考试焦虑的含义

考试焦虑|是特指学生由于考试带来的焦虑的波动状态,学界一般认为它是一种情境化特质焦虑,既有稳定的一面,又有情境化的一面(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

考试焦虑的三种成份:

认知成分、生理成分和行为成份。

2.过渡考试焦虑的危害(适度的焦虑具有“预警”和“发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