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3997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

《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docx

15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

一、选择题

1.(2011·盐城中考)马克思曾预言: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

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文中“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A.珍妮机的发明B.火车机车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D.飞机的发明

2.电力广泛地应用于生产领域,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的是()

A.英国、美国B.美国、德国

C.法国、德国D.法国、西班牙

3.(2011·乐山中考)下列科技发明,出现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的是()

4.(2011·河北中考)从1880年到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

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5.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其中三国同盟是指()

A.英国、法国、俄国

B.英国、德国、奥匈帝国

C.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D.德国、意大利、日本

6.(2012·佛山模拟)恩格斯说:

“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

”恩格斯的预言首先得到应验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中东战争D.科索沃战争

7.(2011·聊城学业考试)某同学利用右边的漫画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结论应该是()

A.巴尔干是欧洲战争的“火药桶”

B.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C.协约国必将战胜同盟国

D.凡尔赛体系确立

8.1914年7月,下图中的哪一国家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A.①B.②C.③D.④

9.如果你去参观位于法国莫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博物馆,在馆内你可能看到的展品是()

A.美国对英宣战书副本

B.油画《炮轰后的凡尔登》

C.意大利军队与法国军队的战斗场景模拟

D.协约国签署投降书的照片

10.1914-1918年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②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③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一战的爆发

④1918年德国投降宣告了一战的结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2012·苏州模拟)“他(伏尔泰)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他主张()

A.三权分立B.君主专制

C.开明君主执政D.神权凌驾一切

12.(2011·杭州中考)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公民的忘我献身精神,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顺利发展。

法国公民的优秀表现,主要源于()

A.克伦威尔的杰出领导

B.反法同盟的大力支持

C.启蒙思想的积极影响

D.拿破仑的军事胜利

13.“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主要是因为牛顿

()

A.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B.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C.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

D.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14.(2012·江苏模拟)一个人曾在欧洲政坛叱咤风云几十年,另一个人是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

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两个伟大的人物紧紧连在一起。

请问这两个欧洲同时代的人物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B.拿破仑和贝多芬

C.克伦威尔和贝多芬D.罗伯斯庇尔和梵高

15.某大学近代世界文学研究组要召开一个探讨俄罗斯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写作艺术研讨会,选择谁的照片在会场悬挂最合适()

A.高尔基        B.郭沫若

C.鲁迅         D.列夫·托尔斯泰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革命浪潮。

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材料一中的“革命浪潮”指的是什么?

试运用美国在这次革命中的成果说明其怎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材料二一战前夕英法德美力量对比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材料三“一战”中,战争双方都利用工业文明的先进技术制造出了许多杀伤力、破坏力很强的武器。

如毒气弹、坦克、飞机、远程大炮等。

由于这些新式武器投入到战场中,使战争双方死伤人数达3000余万,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这次战争堪称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

(2)20世纪初,大国结盟让整个欧洲笼罩着战争的阴霾,按当时的形势推测,如果德国去进攻俄国,那么哪些国家有义务去帮助俄国?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其性质。

(4)以上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7.世界近代史上涌现出了许多科技、文学、艺术巨匠,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欣赏漫画

(1)图一是英国著名科学家,物理学中力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图一中那个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引发了他的思考,他是谁?

(2)图二中科学家将生物学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从这位科学家胸前悬挂的动物,你能判断出这位科学家最主要的贡献吗?

(3)图三中的公式是相对论的动能表达式,这一理论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

■品读名言

材料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材料二“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实在的:

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4)材料一、二中的“我”分别是谁?

他们分别在什么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浅谈感悟

(5)总结以上材料,谈谈以上名人名言对你的启示。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项与马克思的描述相符。

2.【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所以B项正确。

3.【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

C项是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汽车是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的发明。

A、B两项发明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D项发明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4.【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结合题中的时间,联系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可知,两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5.【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一战前三国同盟的组成国家是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6.【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14年,结束于1918年,长达4年之久,这场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此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与题意相符。

故选择A项。

7.【解析】选A。

本题通过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一战前由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战争的“火药桶”。

8.【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

图中的①②③④对应的国家分别是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法国,在1914年7月,向塞尔维亚宣战的是奥匈帝国,故选B。

9.【解析】选B。

本题以新闻背景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战期间,美国、英国、意大利和法国同属协约国一方与同盟国作战,所以A、C两项不符合史实;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D项也不符合史实,故选B。

【概念链接】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了27万人,向法国东北边境的凡尔登城发起进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激战开始了。

一时间,凡尔登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战役进行得极为惨烈。

在凡尔登,人们已经很难找到一块没有遭到炮弹袭击的土地,人马尸体随处可见。

整个战役中双方先后投入了近百万人,激战数月,结果法军成功地抵挡了德军的进攻。

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之一,其中法军伤亡46万人,德军伤亡30万人。

历史上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

人们还把凡尔登战场称为“屠场”和“地狱”,用以形容战争的残酷性。

10.【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一战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所以②叙述错误,排除含②选项,故C项正确。

11.【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12.【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故C项符合题意。

【拓展延伸】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

启蒙思想家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法国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揭露,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启蒙运动还陆续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

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启蒙思想家的许多著作也逐渐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奋斗。

13.【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牛顿的发现”,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A项是孟德斯鸠的贡献,B项是达尔文的成就,C项是爱因斯坦的成就,故选D。

14.【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由题干的关键信息“音乐家”“《英雄交响曲》”“欧洲政坛叱咤风云”“同时代”可以判定是拿破仑与贝多芬,故选B。

15.【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托尔斯泰一生中创作了许多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6.【解析】根据材料一中的“1870年”,可以判断“革命浪潮”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这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主要成果有爱迪生发明的电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据此完成第

(1)题。

一战爆发前,英、法、俄组成三国协约,所以当俄国遭到德国进攻时,英国和法国有义务去援助。

据此回答第

(2)题。

从材料二表格数据不难看出,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列强的经济实力发生了显著变化,后起的美德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

它们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勾结,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战中的交战双方都是为了瓜分世界,所以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据此回答第(3)题。

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科技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科技是把双刃剑,要合理、科学地运用新技术。

从而完成第(4)题。

答案:

(1)第二次工业革命。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给世界带来了光明;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方便人们出行等。

(2)英国、法国。

(3)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应该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避免给人类带来灾难;合理、合法利用科技成果。

(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17.【解析】这是一道综合题,对世界近代的自然科学和艺术成就进行了综合考查。

仔细观察图片,由图一中“苹果掉落”这一有效信息可判断此人是牛顿;由图二中人物胸前悬挂的动物“猿”,可联想到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观点;图三中公式是相对论的动能表达式,可判断此人是爱因斯坦。

正确认识三幅图片中的人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

(1)、

(2)、(3)题可迎刃而解。

解答第(4)题时,首先细读材料,找出切入点,与两则材料相关的人物分别是贝多芬和梵高,德国的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荷兰的梵高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

第(5)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牛顿。

(2)提出进化论(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3)相对论的提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对论还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4)贝多芬、梵高。

音乐、绘画。

(5)一个人应该勤奋刻苦、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在学习中戒骄戒躁,辛勤忘我地探究,努力攀登科学高峰;遇到挫折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对待学习和生活要有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等。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