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6554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docx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一)文种使用乱。

一是生造文种。

把没列为文种的公文种类作为文种使用。

《办法》所确定的公文文种共有13类14种,即:

命名、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除此之外,均不可直接行文,但可作为"印发"、"颁发"式"通知"的"附件"行文。

例如,《关于技术练兵比武的具体操作规定》、《关于使用统缴证有关问题的说明》等,这里的"操作规定"、"说明"均不应作为文种使用,可以改成《××关于印发技术练兵比武的具体操作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使用统缴证有关问题的说明的通知》,不能作为文种使用的还有"条例"、"规定"、"办法"、"总结"、"计划"等,有的甚至把"安排"、"要点"、"细则"这些既不是公文文种又不是应用文体种类的东西常常作为公文文种直接行文,都是错误的。

  

(二)混用文种。

常见的是把相近的"请示"和"报告"两种文种张冠李戴。

例如:

《××关于批准成立运输协会的报告》,《××关于办公自动化所需经费的报告》。

两个标题内容十分明确,就是要求上级解决问题,应该用"请示"而不是"报告"。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这类报告,只要把情况汇报、反映清楚即可,目的是让上级和领导了解发展情况,掌握工作进度,做到心中有数,不需要回复;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需要回复,两者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

有时也存在"请示"和"函"混用。

《办法》规定:

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是用函。

可是有些单位当有求于对方(不相隶属单位)时却用请示。

   (三)规矩格式乱。

《格式》中就公文的格式、标准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在具体行文中常见错误有:

1.排版规格不当。

公文标题应在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上各行其是,严重影响了公文的严肃性。

2.发文号标注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一是错用括号。

如,绵交发(2006)240号;二是用虚数。

如绵交发〔2006〕005号;三是字体字号不标准。

《格式》规定:

发文字号,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特别对于字号和字体,有的小于3号;有的用小标宋体字,有的用楷体,也有的用黑体,五花八门。

3.标题滥用符号。

《办法》第三章公文格式第十条第六款中明确规定"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但是在实际中,滥用符号的例子屡见不鲜。

如"关于转发×市政府《关于做好一节一会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关于转发×局《关于实行在网上公示建筑企业不良行为的通知》的通知",以上两例中的"《》"符号都不应该使用,应改为:

关于转发×市政府关于做好一节一会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关于转发×局关于实行在网上公

   一、公文眉首常见错误

   公文的眉首是指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包含)以上的各个要素,它是由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以及签发人等构成。

公文的眉首看起来很简单,内容也不多,但由于对新《办法》不够熟悉,在实际工作中,公文眉首的格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当数"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字号"三处。

   旧《办法》的公文格式规定"秘密等级"、"紧急程度"标识于公文首页左上角的相应位置,"发文字号"中的"年份"要用方括号"[]"括入;而新《办法》的公文格式中则明确规定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要标识于公文首页右上角,"发文字号"中的"年份"必须用六角括号"〔〕"括入。

例如,现在有不少的单位由于受旧《办法》的影响,而将公文的"发文字号"写成"×××[2001]1号",这是不规范的,应改为"×××〔2001〕1号"。

   二、公文主体常见错误

   公文的主体包括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个要素,它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和"附注"等构成。

这一部分是公文的主体部分,也是写作中最容易出错、错误较多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由于公文文种使用不当或对公文事由表述不完整、不准确,造成公文标题中的一些常见错误。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和文种三个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一般不得随意省略。

   文种是公文标题中最重要的要素,每一个文种都体现着一种严格的权限,对文种应根据公文所涉及的内容、文种的范围、发文机关的权限和隶属关系以及发文的目的和要求等进行选择,切不可混淆使用。

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了一些错误选择文种的现象。

首先,仍按旧《办法》的规定选用文种。

新《办法》撤消了"指示"文种,而增加了"意见"文种。

目前,有不少单位仍在使用"指示"这一文种,而未将"意见"作为一个单独的文种使用,如"××大学关于印发《关于严格教学秩序的意见》的通知",应该改为"××大学关于严格教学秩序的意见"。

其次,文种的混用现象严重。

由于某些文种行文方向相同而且文种又很相近,造成了文种的错选,比如,"请示"和"报告"、"请示"和"函"以及"公告"和"通告"等文种就经常被混用,有的该用"报告"的用"请示",该用"请示"的用"报告",甚至"请示报告"同时使用;有的按旧《办法》的规定将"公告"和"通告"作为同一类文种来使用,新《办法》对二者有了明确的界定;有的单位为了办事顺利,向不相隶属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时,故意将"函"用成"请示",如"××县办公室关于追加2000年度办公经费的请示"(给县财政局),应改为"××县办公室关于追加2000年度办公经费的函"。

再次,有少数生造文种的现象。

使用规范的文种,是公文与非公文相区别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但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却出现了少数使用党和国家公文法规规定以外的文种,诸如"汇报"、"批示"等,这些生造文种的现象,影响了公文的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应按照党和国家公文法规规定的文种使用,决不能乱起"名称",生造文种。

如"××大学关于教学工作情况的汇报",将"汇报"作为公文文种来使用,极不规范,应改为"报告"。

   由于文秘人员对公文主题的把握不准确、不全面,对起限制、修饰和说明的时间名词、程度副词和介词结构等使用不当,从而造成了公文标题事由不清楚、不准确,如"××县工商局关于摆摊设点的决定",此"决定"对摆摊设点究竟是"禁止"还是"准许"、摆设地点等不明确、不具体,根据该文的内容,应改为"××县工商局关于禁止在城区繁华地带随意摆摊设点的决定"。

   2、由于行文规则和行文关系模糊,造成主送机关不明确。

新《办法》规定"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从而使整个行文规则更加严密,更加具体。

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行文往往因行文关系的混乱而造成主送机关的不明确,影响了办文的效率。

   主送机关应当明确,否则文件发出后,究竟由谁来主办不清楚,从而造成办文的推诿。

特别是上行文时,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如××高校车辆更新问题,按上级规定应主送市教委,抄报市财政局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行文时,主送机关应为"××市教委",而不能将主送机关定为"××市教委、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此外,由于没有使用规范化的简称、统称,也容易造成主送机关的不明确,特别是一些办理性的文件,无人办理。

主送机关应根据上级机关规定的简称确定,如"××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上级规定简称为"市城建办",不能随意简称为"市城建综开办"或其他不规范简称。

   3、由于内容混杂或语言的歧义等原因,造成正文主题不明确。

在日常的公文写作中,报告夹请示、请示夹报告的现象非常突出。

报告夹请示,上级机关就可以不批复,请示就没有实际意义;请示夹报告,造成文字冗长,不简洁,影响了办文的效率。

特别是在请示中,请示的问题必须明确、具体,必须一文一事,不能在一个请示中请示多个事项,能够批复和不能批复的事项混杂一起,或该具体的没具体,上级机关难以批复。

比如××学校向县教委请示修建教学楼,在最后请示问题时,写成"特请示修建教学楼一幢",没有教学楼的面积及经费投入,县教委就无法批复,应写成"特请示修建教学楼一幢,面积××平方米,需建设经费××万元"。

   此外,公文的语言讲究精确,其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必须保持意思的唯一性,以避免对方按各自的理解行事。

但是,由于在公文写作中使用限定词语不准确、滥行省略、语序不当、错用标点符号等,出现了语言的歧义现象,从而造成对文件理解的混乱,形成了文件执行中的偏差,给工作带来了麻烦。

如,"初级职称评定后,5年以上可以申报中级职称",对这一规定究竟包不包括5年,界定不准确。

   4、由于对公文的成文日期理解不同而造成公文成文日期的错误。

   公文成文的日期,新《办法》明确指出"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由于不重视这一点,很多公文成文的日期是用拟稿者拟稿的日期,或用印发日期作为成文日期,从而使公文的时效性受到了影响,甚至严重影响到文件的贯彻执行。

会议集体作出的决定,其成文日期是以会议决定的日期,还是领导签发的日期为准,新《办法》仍未明确。

   5、几个特殊地方,也容易出现错误。

新《办法》规定: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再如印章使用的规定、"请示"文件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等等,这些地方都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要特别注意,以避免出现错误。

   三、公文版记常见错误

   公文版记由主题词、抄送机关和制文机关名称和日期组成,位于公文最后一页,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位于最后一行。

在这一部分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就是主题词了。

主题词是反映公文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名词或名词词组,其作用是便于计算机的管理和检索。

从当前的公文写作实践看,由于文秘人员对公文内容把握不准,对主题概念提炼不准、不全或提炼过多,从而造成了在公文主题词标引上存在的标引随意性较大、错标和漏标的现象。

如"动员群众禁止贩卖、吸毒经验交流"这样的主题内容,如果提炼成"动员群众"、"毒品犯罪"、"经验"这样的主题概念就不简炼了,未起到主题词的作用,应根据《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选用主题词。

   此外,在公文版记部分,新《办法》已经取消了"份数",但仍有不少的单位在公文中标识"份数"。

   公文写作为公文处理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本机关的管理效能和办事效率,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公文的规范化写作。

要认真学习新《办法》,严格按新《办法》的具体规定写作和处理公文,要加大对机关负责人和文秘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力度,务必避免和切实改正行政公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公文处理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常见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19704-1999)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各要素排列和标识规则(以下简称标准)。

现摘录了目前行政机关公文在格式上一些经常出现的错误,供大家探讨。

一、文件版式

《标准》规定,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

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毫米,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毫米。

目前较普遍的问题是:

1、文件版头不规范。

有的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如“××县档案局”,在机关全称前加了上一级行政区域名称,成为“××省××县档案局”或“××市××县档案局”。

一般在国内,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前不必要再加上一级行政区域名称。

2、上行公文版式不规范。

对于上行公文,《标准》要求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毫米。

上行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居右空1字。

较普遍的问题是上行文不用“上行文版式”,或未标识签发人。

二、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如黄岩区档案局2004年11号文件,规范的发文字号应为“黄档〔2004〕11号”。

存在问题有:

1、机关代字不规范,容易产生歧义。

如有的市政府文件,机关代字为“市

政”,易与市政公司混淆。

2、未用六角括号。

如“黄档〔2004〕11号”误写成“黄档[2004]11号”。

六角括号(〔〕)可在word软件“插入符号”中选取。

3、序号用虚位(即1编为001)或加“第”字。

三、公文标题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目前较普遍的问题是:

1、标题滥用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多层转发,语意难解。

如某县级机关转发市级机关已经转发的《浙江省××局关于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其标题拟为《××县××局关于转发××市××局关于转发浙江省××局关于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一个标题中出现多个“关于”和多个“通知”,使读者不知所云。

四、成文时间

《标准》规定公文成文时间应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未明确)。

常见错误是成文时间采用阿拉伯数字,有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成文时间将Ο写成零。

五、公文生成标志

《标准》规定,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4mm,端正、居中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

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线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

而目前的常见错误是:

1、单一机关制发公文在落款处加署发文机关名称的现象十分普遍。

2、加盖印章随意性强。

有的盖歪了或甚至盖倒了。

3、盖章位置不正确。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时,本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而使印章与正文处于一面。

而有的行政机关经常采用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式解决。

六、版记

版记一般由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印发日期和份数组成,位于公文末页下端。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公文未加注主题词或主题词不规范。

2、抄送机关标识不规范或抄送、抄报同时混用。

3、印发时间未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公文写作中的常见错误及对策

校长办公室霍九仓

摘要:

公文写作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基本功之一,要想写好公文并非易事,在写作中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错。

而常见的错误总结起来也有十几种之多。

作为办公室人员,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对策

文秘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公文是办公室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重要载体,是文秘工作的重头戏。

写好公文是文秘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它不仅要求写作者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需要掌握各种公文的特点和格式。

办公室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公文,如果所拟的公文不合格,势必影响流转的速度,并给主送单位平白增添许多麻烦。

笔者所在的校长办公室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

下面我努力把常见的错误放在一篇公文里,展示给各位同行共参:

关于邀请x校长、x书记参加“10356211”工程奠基仪式并致辞的请示报告

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并呈x校长、x书记:

根据“校长办公会议决”,我院成立了专门的“10356211”工程指挥小组,在校领导的指导和指挥小组的努力下,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现定于十月二十一日举行工程奠基仪式,届时想请x校长、x书记参加仪式并致辞,请校长办公室提供方便。

热切盼望x校长、x书记的到来!

此致

敬礼!

附件一:

讲话稿;

附件二:

议程。

资环学院

2005年10月11日

一份完整的公文由文头、内文和文尾组成,内文是主体,上面展示出来的就是公文的内文部分,本文主要探究内文部分的常见错误和对策。

一、标题:

标题应由“发文机关+关于+事由+文种”构成,对内发文可省略发文机关。

就上文标题而言,似乎也符合这一要求,但这是最起码的格式要求,细究起来,这个标题仍存在着不少错误。

1、多用标点。

标题中除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如:

关于印发《华东师范大学公章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文题目中的顿号、引号都是多余的,应该去掉。

2、人物模糊不清,顺序排列不当。

公文里所提到的人物应使用全名,不能只用姓氏加上职务,一个学校可能会有两个王校长,不用全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对外行文尤其要注意。

“党先政后”的排列顺序在我国是约定俗成的,校长和书记同时出现时应把书记排在前面。

3、项目不宜使用代号。

公文应该是明晰的,应让阅读人一看便知。

有些项目和工程有代号,而这些代号可能只有该领域的人知晓,一旦用代号代替项目具体内容出现在公文里,会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4、混用文种。

根据国务院2000年8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行政公文的种类主要有命令、议案、决定、意见、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十三种。

请示和报告为不同文种,不能混而为一,上文应属请示。

文种不能错用,也不能混用,更不要生造,如事宜、申请等都非公文文种。

二、主送机关:

即受文对象,应根据公文内容选择相应的主送机关。

上文中的主送机关也存在着错误。

1、多头请示。

请示和报告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采用抄送形式。

上文应主送党委办公室,抄送校长办公室。

2、不能送个人。

公文是机关单位之间联系汇报工作、处理解决问题的载体,它只针对单位,不针对个人,所以它一般不直接送给个人审阅。

三、正文:

文种不同,内容要求也有变化。

请示的正文一般包括请示原因、目的和依据,应写明请示事项,并提出自己对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见。

上文作为请示,虽然符合基本要求,但很多错误也是显而易见的。

1、引文不全。

引用的公文要写明:

发文时间+发文机关+标题+公文编号,如:

根据华师(2003)17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典型肺炎预防工作的通知》精神。

上文所提到的“校长办公会议决”缺少时间和议决题目。

2、数字不规范。

正文中除一些约定俗成的叫法外(如华东师范大学“十五”规划),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十月二十一日”应为“10月21日”。

3、用词不当。

公文讲究公事公办,不需要过度客气,行文应力求客观。

“请校长办公室提供方便。

热切盼望x校长、x书记的到来!

”这些含有感情色彩的话尽量不用。

4、信息不准确。

公文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应尽量做到准确具体,上文中举行奠基仪式的时间不够具体,地点也没说明,在公文写作中要注意避免。

5、结尾不当。

公文有自己的结尾用词,请示一般用“以上请示,请予批复”结尾,而不用私人信件中常用的“此致敬礼”。

6、缺少联系人。

请示一般应有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上文中少了这项内容。

四、附件:

为了补充说明正文,公文往往要添加附件。

上文的附件也存有错误之处。

1、格式不对。

附件的正确格式是:

附件:

1、xxxx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xxx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

2、附件名称过于简单。

附件的名称在简洁的同时还要能概括出其具体内容,不能过分简单。

上文的附件1应写明什么人在什么会议上的讲话稿,后面最好注明(代拟稿)字样。

附件2应写明什么会议的议程。

五、落款与日期:

正文后右下角要写上发文机关和发文日期,这看起来简单,但一不小心,可能也会像上文一样出错。

1、发文单位不能用简称。

其实在整个公文里,人名、地名、单位名称、文件名称、事物名称等都忌用简称。

上文中的“资环学院”,应写全称: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发文日期不能用阿拉伯数字。

和正文要求正好相反,发文日期要用汉字,但0不能写成“零”,也不能用0,而使用插入中的符号“〇”。

所以上文中的“2005年10月11日”已改为“二〇〇二年十月十一日”。

公文写作不需要小说家丰富的想象力,也不需要诗人华丽的词藻,公文要的是朴实、简洁和实用,但想写好公文却并非易事。

公文对文字的要求可以说达到了“天然去雕饰”的至高境界,而公文种类繁多,每种公文的格式又各不相同,这都为写好公文增加了难度。

但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又必须度过这一难关。

以上用一篇例文来说明公文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远远不够的,愿各位同行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自己公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公文改错(请指出以下公文的8个错误)

X 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通报

全体市民:

 

据反映得知,近日来本市部分地区有一种令人人心惶惶的传说,称原流行于某国的恶性传染病X x热已传人本市,并已造成十几人死亡。

经本市防疫部门证实,这是完全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本市至今从未发生过一起X X热的病例。

经核查证已查明,这一消息源于本市“晨报”九二年4月1日的一则“愚人节特快报道”。

“晨报”这种不顾国情照搬西方文化极不严肃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已经给全市人民的稳定生活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目前有关部门已对本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待纪律处分的处理。

有关单位应汲取这一教训,采取措施以予杜绝。

特此通报。

 

x X市人民政府启

一九九二年五月六日

公文改错

①标题缺问题。

②不应直接主送市民。

③“传说”一词不妥。

④文中日期混用。

⑤“本报”一词错用。

⑥发文机关前后不一。

⑦作者后的“启”字为错用⑧“以予”一词颠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