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778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三课内容,本课在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材首先分析了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前提和条件,并介绍了工业革命中的一些成就。

课文以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扩展,讲述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发展推动世界市场发展演进的过程。

  [设计理念]

  1.学情分析:

现在高二年级的历史已进入复习阶段,对于工业革命的相关史事,学生经过新课的学习有所掌握,现在进行复习,总体上说应该会比第一次学习好。

课上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进行质疑、动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设计思路:

在新课标中要求:

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有效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发表观点的论坛。

因此我在设计和构思本课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着力于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识记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各领域取得的成就等基本史实。

  

(2)认识蒸汽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分析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3)归纳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市场形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学习分析,学生不断提高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等方法,对工业革命中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学生能逐步树立起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启发学生认识:

伟大发明创造来源于亲手实验、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

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难点:

如何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引导)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

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

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渡)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那么,工业革命指什么?

  一、工业革命兴起

  师: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它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飞跃,即发明、使用机器并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过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

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

  【合作探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教师作如下总结: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和条件

  

(1)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政局较稳定;

  

(2)条件:

  ①资本:

通过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等,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②劳动力:

圈地运动,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工场;

  教师讲述圈地运动:

最早进行圈地运动的是地主。

圈地养羊对英国农业从小农经济到农业大生产起了推动作用,同时种草养羊也许更适应英国的自然环境。

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的近代化历程,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要解决市场和生产的问题,又进一步推动了圈地运动。

  ③市场条件:

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

  ④技术条件:

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⑤资本条件: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多媒体展示)

  (提问)工业革命什么时候最先发生于哪个部门?

  2.最先部门:

新兴的棉纺织业。

  珍妮机的发明——工业革命的开始:

(18世纪60年代)

  二、工业革命的过程(成就)

  1.棉纺织业技术的发明和使用

  (学生)依据教材例举,了解纺织机械的发明情况,并认识纺纱与织布不断相互促进。

  (教师)媒体展示棉纺织行业的机器发明

  2.冶金、采矿行业的技术革新

  (讨论)在纺织等领域的发明采用什么动力?

有何局限性?

  3.发展:

动力革新——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1785年)

  蒸汽机的出现,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因此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称为“蒸汽时代”。

  随着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动力成为制约机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

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新的动力。

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

  4.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蒸汽机车和轮船

  5.扩展和完成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合作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归纳。

  (教师)小结

  1.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经济迅猛发展。

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确立。

  2.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出现:

  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近代工业开始取代传统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P31英国就业人口比重》表与“历史纵横”)。

  4.工业革命引起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5.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变化——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各国通过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6.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自由主义思想兴起与殖民扩张加剧

  7.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8.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

  四、板书设计

  五、练习巩固:

  六、课堂小结

  18世纪下半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世界性技术革命。

这次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标志,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它表现在以机器代替人力,以大规模的工厂生产代替个体工场手工生产,

  即在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的面貌,提高了劳动效率。

正是因为蒸汽动力的运用,使运输机械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汽船的发明开辟了世界航运史上的新时代,火车的鸣叫,召唤了一个“铁路时代”的到来,铁路使世界经济联成一体,机器代替手工,宣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胜利完成。

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要求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篇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2、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

  3、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重难点】

  重点:

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

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

  (四)【教具】

  多媒体,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30分钟)

  ?

导入新课(3分钟)

  【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

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

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回答】:

  【教师解答】:

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

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

(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

教学环节:

(27分钟)

  一、何为工业革命?

(2分钟)

  【教师讲述】: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

它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首先发生在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

  二、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0分钟)

  1、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

  【教师提问】: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

  【学生回答】:

  【教师解答】:

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另外还有四个条件:

  ①劳动力条件:

通过圈地运动,大批农民被从土地上赶走,不得不去手工工场做工。

  ②资本条件:

通过殖民贸易和殖民地掠夺获得财富。

  ③技术条件:

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④市场条件:

18世纪以后,英国海外扩张的步伐加快,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商品出口急剧增加,工场手工业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其中市场条件是必要条件,市场的扩大,对商品的需求增加,使工业革命的进行成为必要,这也是促使工业革命进行的直接原因。

  引用一段话加以佐证说明: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

  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教师提问】:

工业革命首先是在什么行业之中进行的?

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解答】:

棉纺织业。

  原因:

棉纺织业作为新兴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棉纺织品较便宜,市场需求量较大

  2、工业革命的概况

  【教师讲述】: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首先是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介绍棉纺织机器的主要发明:

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并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

  【教师提问】:

工厂利用河流里的水力作为动力,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学生回答】:

  【教师解答】:

交通不便,而且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限制了工厂的发展

  【教师讲述】:

其次是机器动力的革新——蒸汽机的改良和运用(瓦特、1785)

  影响是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时代”

  再次是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轮船、火车的出现

  用图片向同学们展示1807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的第一艘汽船和英国史蒂芬孙1826制造的蒸汽机车已经英国早期的蒸汽火车。

  3、工业革命的扩展

  【教师讲述】: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欧美国家: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标志是: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教师总结】: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三、从工场到工厂(8分钟)

  【教师】:

向同学们展示两幅图片,分别是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和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工厂

  【教师讲述】: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面两图,从图片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待学生思考片刻)

  【教师】:

向同学们展示一个表格《手工工场与工厂制比较表》,让学生更明了地理解手工工场与工厂制的区别,表格如下:

  篇三:

第一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⑴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⑵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⑶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

  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

  一、重点:

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难点:

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图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引导)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给大家猜一个谜语,“远看像道墙,近看一排房,走时快如飞,脚下雷声响。

”俄(火车)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

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

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渡)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

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

(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重要阶段。

那么,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呢?

我们先探究第一个问题。

(板书第一标题)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下列问题自主学习)

  1.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工业革命何时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3.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哪个部门?

  (学生学习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形成如下要点)

  1.兴起原因:

17世纪中叶以后,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它的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18世纪中叶,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先后打败荷兰、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市场随之扩大,商品的需要量随之增加。

而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的需求,技术革新就成为紧迫的要求,这是工业革命进行的必要条件。

同时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庞大的无产者队伍,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生产所必须的大量的雇佣劳动力。

16—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如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力学,机械学理论等的出现,为发明机器提供了条件。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分工更为精细,这都为机器生产提供了可能。

因为当时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具备以上条件,所以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发生。

  2.时间国家:

18世纪60年代,英国。

  3.最先部门:

新兴的棉纺织业。

  原因:

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最早发生的行业。

由于棉纺织业是当时新兴的工业,对于新方法的采用较为容易,加之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也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

同时棉纺织业销路好,盈利快。

  二、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

  1.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珍妮纺纱机)

  (指导学生看书,了解一系列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情况,并理解纺纱与织布是如何相互促进的)

  抛梭—-飞梭—-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抛梭:

农村的手工织布业,手抛梭子牵引线进行织布,速度很慢,织白布快的一天可织一匹(4丈);慢的一天可织半匹(2丈);织彩色花布因为要换梭或换纱,速度就慢些正如古诗《迢迢牵牛星》里写的“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飞梭:

凯伊发明,它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以前用普通的梭子,得有两个人配合,现在使用飞梭,一个人就能完成织布工作,而且能织比以前更宽的布。

所以这个飞梭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但这个时候棉纱又供不上使用了,这个时候人们迫切要求发明一种机器,来提高纺纱的速度,提供更多的棉纱。

于是,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珍妮纺纱机:

  骡机: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克隆普顿发明的纺纱机。

这种骡机集中了水力纺纱机和珍妮纺纱机的优点,它可以推动300~400个纱锭,纺出细致而又牢固的纱线。

  水力纺纱机:

英国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

这种水力纺纱机有4对卷轴,以水力作动力,纺出的纱坚韧结实,但比较粗。

但一旦天气干旱,河流枯竭,就不能运转了.把织布速度提高了数十倍。

随着上面一系列的发明,促进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

  2.改良蒸汽机的成功研制(瓦特)

  (教师强调瓦特制成的是改良蒸汽机;改良蒸汽机是动力之源;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

  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即纽科门蒸汽机,但它的耗煤量大、效率低。

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

并进行一系列的改良,最终在1769年发明了改良蒸汽机即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

  1769年瓦特成功研制了改良的蒸汽机,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纺织工业的技术革新,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机器制造、采煤、冶金、交通运输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和机器的使用。

到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随后,法美德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真正的机械时代到来了!

  蒸汽机的使用,是对自然力认识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在人类历史上,摩擦取火曾把机械运动转化为热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又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这些进步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由于大机器生产扩大了生产规模,需要大量的原料,并运走大量的产品。

原来的人力担抬,牛拉马拖,和帆浆木船等简单的运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机器的生产,于是,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轮船和火车被发明了出来。

  (指导学生看书,举出火车、轮船的发明者和第一辆火车(汽船)的名称,认识火车、轮船的发明重大意义)

  美国人,富尔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英国,史蒂芬孙,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火车和轮船的发明使陆上运输业和海上运输业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使世界交通进入了“汽轮时代”和“铁路时代”。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马克思曾说:

工业革命“它是比任何一种革命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革命,它同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相呼应,引起了市民社会的全面改革”。

工业革命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它给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