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7808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docx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

我的油田我的家爱岗敬业征文(精选多篇)

  我的油田我的家

  采油二队作为胜利油田大家族的一员,在胜利油田50年大庆,产油10亿吨的历史来临之际,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现着自己的风采。

  采油二队自成立以来,二队人在五号桩地区艰苦奋斗,自立自强,战天斗地,克服重重困难,累计完成原油生产万吨,创造了一个又有一个的上产奇迹。

长期以来,采油二队

  每年在顺利完成产量的同时,在节能增效方面狠下功夫,为桩西和胜利油田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职工文化方面,采油二队以我的油田我的家等活动为载体,变被动为主动,变主动为企业文化,使得采油二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到新的层面,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奋战五号桩,再创新辉煌”的共同愿景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二队人前仆后继,忘我工作。

“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生存理念深入人心。

  良好的工作环境造就了无数的优秀职工,也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奉献故事。

  记得23号站刚建立的时候,由于设备还没有上全,不能单独成立班组,所有的工作归14号站监管。

由于道路还没有好,还不能骑自行车,所有的巡井只能通过步行。

一个站新老井加在一起有十多口,而且分布极为分散,加上正值严冬,每次巡井一边大约需要3小时。

作为小班人员,每天晚上需要巡井三次,还有两次加密,也就是说每天晚上真正算下来,一个晚上巡井时间在十几个小时以上,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休息的中间时间,这还是正常的情况下,如果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就更累了。

但是小班人员,不抱怨,不委屈,关键的时候表现出了惊人的耐力。

虽然每天工作下来都似乎憔悴了很多,但是还是以自己的责任心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在长达几个月的高负荷运行时间里,做到了没停堵一口井的工作目标,有力的保证了采油二队原有生产的正常运行。

我想说,他们的默默无闻,就是对集体负责的一种表现,就是对工作执著的一种奉献精神。

其实奉献的不仅仅是小班,班长崔惠生为了使所有的新井正常运行,简直在队上值班半个月,半个月每天忙忙碌碌,不分昼夜,没捞着回家,保证了油井的顺利投产。

我想说,这个集体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敬重。

但是,他们只是一些平凡的人,做的也只是一些平凡的事情。

平凡中书写了不平凡的意义,书写了自己对奉献的理解。

  奉献旨在点滴,奉献旨在平常。

轰轰烈烈的战斗是一种奉献,默默无味的工作也是一种奉献。

74试验站班长赵洪涛无论什么时候接到班组人打来的电话,就立马放下手头的所有事情赶到现场,争取在第一时间和班组的人一起克服困难,在第一时间解决所有问题。

有一次都晚上10点多了,接到班组人打来电话说,有一台泵刺漏厉害,就立马赶回了班组,在彻底检查完后发现盘根有问题,于是便及时地更换了盘根,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赶回家时候已经是午夜,面对老婆愧疚的一笑,一切的一切其实早已习惯和理解。

  也许是岗位的局限注定了他们的工作平凡,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做出多么让人出人头地的成果,但是他们以自己的赤诚表达着自己对这个工作的热爱,对这份事业的执著。

虽然没有多好的科研条件,但是他们还是以实实在在的思考解决了许多实际工作中的难题。

52注水站的班长李利军通过自己的不断钻研和试验,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皮带因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采油队的成本控制做出了自己杰出的贡献。

平凡不代表没有价值,只有责任心,哪里都是奉献的天地,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二队人。

  风雨升华了人生,岁月见证了激情。

记得有一次和老职工的聊天中,看到他仍然为二队一次的会战而兴奋不已时,我只能说他们亲手开拓的石油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了他们的灵魂。

以岗为家,奉献自我,在这里绝对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采油二队不同于一般地方。

在这里的任何一个地方,我们之间都可以十分亲切。

因为彼此之间不是师徒,就是同事。

那种亲切源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奋斗。

相逢一笑,三分熟人七分亲,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家吧。

  我的油田我的家

  采油二队作为胜利油田大家族的一员,在胜利油田50年大庆,产油10亿吨的历史来临之际,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现着自己的风采。

  采油二队自成立以来,二队人在五号桩地区艰苦奋斗,自立自强,战天斗地,克服重重困难,累计完成原油生产万吨,创造了一个又有一个的上产奇迹。

长期以来,采油二队每年在顺利完成产量的同时,在节能增效方面狠下功夫,为桩西和胜利油田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职工文化方面,采油二队以我的油田我的家等活动为载体,变被动为主动,变主动为企业文化,使得采油二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到新的层面,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奋战五号桩,再创新辉煌”的共同愿景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二队人前仆后继,忘我工作。

“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生存理念深入人心。

  良好的工作环境造就了无数的优秀职工,也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奉献故事。

  记得23号站刚建立的时候,由于设备还没有上全,不能单独成立班组,所有的工作归14号站监管。

由于道路还没有好,还不能骑自行车,所有的巡井只能通过步行。

一个站新老井加在一起有十多口,而且分布极为分散,加上正值严冬,每次巡井一边大约需要3小时。

作为小班人员,每天晚上需要巡井三次,还有两次加密,也就是说每天晚上真正算下来,一个晚上巡井时间在十几个小时以上,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休息的中间时间,这还是正常的情况下,如果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就更累了。

但是小班人员,不抱怨,不委屈,关键的时候表现出了惊人的耐力。

虽然每天工作下来都似乎憔悴了很多,但是还是以自己的责任心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在长达几个月的高负荷运行时间里,做到了没停堵一口井的工作目标,有力的保证了采油二队原有生产的正常运行。

我想说,他们的默默无闻,就是对集体负责的一种表现,就是对工作执著的一种奉献精神。

其实奉献的不仅仅是小班,班长崔惠生为了使所有的新井正常运行,简直在队上值班半个月,半个月每天忙忙碌碌,不分昼夜,没捞着回家,保证了油井的顺利投产。

我想说,这个集体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敬重。

但是,他们只是一些平凡的人,做的也只是一些平凡的事情。

平凡中书写了不平凡的意义,书写了自己对奉献的理解。

  奉献旨在点滴,奉献旨在平常。

轰轰烈烈的战斗是一种奉献,默默无味的工作也是一种奉献。

74试验站班长赵洪涛无论什么时候接到班组人打来的电话,就立马放下手头的所有事情赶到现场,争取在第一时间和班组的人一起克服困难,在第一时间解决所有问题。

有一次都晚上10点多了,接到班组人打来电话说,有一台泵刺漏厉害,就立马赶回了班组,在彻底检查完后发现盘根有问题,于是便及时地更换了盘根,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赶回家时候已经是午夜,面对老婆愧疚的一笑,一切的一切其实早已习惯和理解。

  也许是岗位的局限注定了他们的工作平凡,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做出多么让人出人头地的成果,但是他们以自己的赤诚表达着自己对这个工作的热爱,对这份事业的执著。

虽然没有多好的科研条件,但是他们还是以实实在在的思考解决了许多实际工作中的难题。

52注水站的班长李利军通过自己的不断钻研和试验,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皮带因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采油队的成本控制做出了自己杰出的贡献。

平凡不代表没有价值,只有责任心,哪里都是奉献的天地,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二队人。

  我的油田我的家

  胜利油田坐落在黄河三角洲这片祖国最年轻的土地上,这里是渤海湾的一部分,是一块退海之地,50年前,这里碱地成片,土地贫瘠,乡民极难聊生。

  1956年4月15日,石油部地质调查处于河北省南宫县明化镇成立了华北石油钻探大队,这是胜利油田最初机构。

1959年4月17日,中共华北石油勘探处委员会成立。

1962年9月23日,华东石油勘探局32138钻井队钻探的营2井,日产原油555吨,创全国单井日产量最高记录,始称“九二三厂”。

1964年6月18日,中共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工作委员会成立,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兼会战工委书记和会战指挥部总指挥。

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厂改名胜利油田,1972年8月12日,胜利油田革命委员会改称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拉开了胜利油田大开发的序幕。

  胜利油田地处盐渍的土地,每到雨天后,土地泛起白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光。

几十万石油工人住着“干打垒”,吃着干馒头,艰苦的环境并没让他们丧失意志,这些人里面,有很多来自土地肥沃的四川盆地,更有来自水乡江南的职工,为了事业,为了国家,甘愿背井离乡为油而战,这就是革命加拼命的激情浪漫主义。

油田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的发展,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生机。

  一晃50多年过去了,胜利油田给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给黄河三角洲的经济繁荣带来了福祉,“油洲加绿洲”的畅想正在变为现实。

目前的胜利油田,按照专家的科学论证,仍可以在产量递减不明显的情况下再开采50年,有着远见卓识石油专家,以及科技实力雄厚的胜利石油人早已拉开了进军海洋的序曲,胜利油田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自豪,我是石油子弟,我是个胜利石油人!

能在胜利油田工作是我一生的追求,也是我的骄傲,从那时起,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向老一辈石油工人学习,不管工作有多么艰苦,环境有多么恶劣,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石油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坚定信念,我深信,“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将永远激励我们一代一代的石油工人,为祖国的能源振兴而奋斗终身。

  胜利油田风风雨雨多少年,胜利油田伴我成长每一天;胜利油田,我为你自豪,胜利油田,我为你骄傲。

我的油田我的家!

  美丽油田我的家

  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傍晚,和同事一同进入宽敞明亮、干净卫生的油田职工食堂共进晚餐,又一起步入温暖如春的职工浴室,在痛快沐浴后走出门外时不禁长出一气,“这真美,工作岗位就如我的家。

”记得1993年刚由技校毕业到油田时,常给人提起最多、最艰苦号称“北大荒”的岗位。

那时住的是木板房,地面是泥土路,如果一下雨,路面都是很深的泥。

房间的地面常年都潮湿不干。

工作忙碌了一天,到了夜晚还要和老鼠做伴,整夜不时能听到老鼠啧啧的磨牙声和冲动男人酒后的吵闹声?

?

  现如今,油田人的待遇、油田人的环境,岗位的公寓、食堂、花园式的矿区和班站,就连岗位上的厕所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得九三年刚参加工作时的工资只有300多元,每月都是紧把紧的算着花,一不小心就会花光没有吃饭前了。

工作和生活都很单调,时间是数着过,盼着到周末可以回家了。

现如今的岗位上是忙忙碌碌,不知不觉从周一到周五就过去了,总感觉有干不完的事情。

  在我们单位食堂是油田企业唯一的国有制食堂。

领导给予重视和职工自己进行管理,并自己种植蔬菜补充到食堂里。

还定期召开伙委会,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的管理我们共有的食堂。

从而使食堂的饭菜降到最低,使职工得到很大实惠,当然我也从中得到实惠。

新改造装修的食堂宽敞明亮、干净卫生的就餐环境,再加上菜品花样繁多、味美价廉的饭菜,从而吸引了职工在此就餐。

在我们住的公寓也是远近闻名,公寓式的管理和配置,实实在在为职工解决

  后顾之忧。

公寓的电视、空调、衣柜和宽敞明亮的空间,给职工营造家的温馨和舒适,使大家进入公寓就有到家的感觉。

  在岗位上的感觉就像在家。

油田的食堂、浴室就像自己家的厨房和澡塘,岗位上的花和树就像自己家的院子。

在油田岗位的男人和女人,就像自己家的兄弟姐妹,处处充满和谐,充满家的气息。

  我以岗位为自豪,油田岗位就是我的家。

  美丽的油田我的家

  家住测井小区的王雪梅是土生土长的大庆人,是第三代石油人。

在南方上大学时,就喜欢那里的满眼青翠,气候清新。

要不是当年父母舍不得让她一个人在外漂着,她说她一定不回来。

毕业十几年了,每年的节假日她都要出去旅游。

可近几年,在外的时间明显少了。

她说:

“这几年,咱大庆油田的变化太大了,环境好,绿化好,我在家里就可以看到乘风湖,每天早上打开窗户,就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真可以说是?

北国江南?

,走了这么多地方,还就觉得大庆好。

  集团公司2014年领导干部会议结束之际,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蒋洁敏的话再一次让大家领略到大庆油田——一个美丽的家园。

他说,大家都知道大庆油田,知道大庆油田的贡献之大,但却没有想到大庆油田竟然这么漂亮:

这里的天是蓝的,地是绿的,路是洁净的,秩序是井然的,空气是清新的……

  来自祖国各地石油大家庭的同行们对大庆油田更是赞不绝口:

大庆的变化太大了,绝对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大庆是座油城,这座城市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因油而闻名。

不久前,大庆刚刚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魅力城市”。

如今的大庆油田已经成为现代化的石油城,成为展示北方城市,以至遍布全国各地的中石油矿区的一个窗口,一张名片。

悠悠数载,油城巨变。

  有心的郑师傅用镜头记下了龙南地区的变迁,他兴致勃勃地把十几张照片放在一张镜框中,展示给大家:

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片盐碱地、玉米田,几排零落的土坯房,到80年代初的一幢幢楼房,到90年代末期拔地而起的十几座高层,油田最大的转盘道,近几年修建美丽的铁人广场,雄伟壮观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郑师傅越说越激动。

这些照片无疑在真实地告诉我们油田的变迁,我们的家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变化,源于企业领导的亲民爱民之举,源于几年来不变的理念。

  对于领导来说,作出这种决策,是大智,难为而必为。

  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石油人来说,是大惠,难得却终得。

  让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转回到重组改制之时,那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作为未上市部分的管理局面临着前所未遇的困难。

从企业重组改制后第

  一年的经营总收入215亿元、利润3000万元,到“十一五”起步之年的经营总收入456亿元、利润6.8亿元,短短7年里,管理局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在企业谋求发展的同时,管理局将越来越多的目光转向亲民惠民,维护职工利益上,将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各个群体:

企业发展,职工收入提高;矿区综合治理,居住环境改善;送温暖工程,再就业工程……一桩桩,一件件,管理局干部职工在企业推进发展、构建和谐的进程中,亲身收获着沉甸甸的利益。

  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些数据:

  自2014年来,管理局相继对37个住宅小区地下系统、地面环境、地上建筑进行了维修改造,使矿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整体功能趋于完善,形成了一个温馨、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直接受益居民7.13万户;

  3750栋住宅楼戴上“小红帽”,平改坡工程,有效地解决了屋面漏雨和保温层湿度大造成的室内低温、墙面霉变等问题;

  主城区12个主干路两侧,栽树360万株,林地覆盖率已达到60%,西城区绿色长廊已初见成效。

  ……

  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曾玉康多次表示:

企业要肩负起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企业创造的效益一方面要用于推进企业的发展,积蓄发展的能量;另一方面要用于解决职工关心的问题,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到大庆视察时指出“要建设美丽的大油田”。

多年来,这一直是油田领导追求的目标。

尤其是这几年,企业在创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创业大的战略方针指引下,企业领导者“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如果说大庆油田领导者们的思路是一幅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动人画卷,那么,几年来,企业领导尽职尽责为职工群众办的实事、好事,就是这幅画卷中最感人至深的一笔,它无疑在表达传递着油田领导一切为职工群众的情怀。

  “民心工程”得民心、顺民意。

  每年职代会,曾玉康都会在报告中郑重提出年度为百姓办实事的计划,而每次工程竣工,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

威风锣鼓敲得震天响,自发组成的秧歌队扭出了满足的笑脸,无异于迎接一个盛大的节日。

  2014年,龙岗中心绿地工程竣工庆典上,龙岗居住小区的居民打出了“局领导,我们感谢你”的条幅,对企业的热爱,对企业的那份真情都融入其中。

  物业集团退休职工张世中说得感人肺腑:

我们一家老少三代都居住在龙岗小区,真真切切地感受着龙岗这几年来的巨大变化,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局领导为老百姓动真情、办实事。

民心工程暖人心啊。

如果没有民心工程,出来散步,我们老年人就得“蹲墙跟,找树荫”,楼区里一刮风下雨,居民也都没法出门,现在有了“平改坡”,有了电子门,还有绿地广场,尤其是有了老年活动室,我再也不用在露天的水泥台上打乒乓球了,像自己第二个家一样,太方便了。

现在,我们全家每天都会在广场上遛弯儿,在活动室里健身,生活太舒心了,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完对局领导的感谢。

职工的冷暖记心上,百姓的疾苦记心间,正是有了这样一班亲民爱民的好领导,大庆油田屡创奇迹:

  铁人广场、石油广场已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建筑;碧绿湖、乘风湖,更是各领风骚;众多的休闲、文化娱乐设施,在国内堪称一流。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不仅将人们带回那如火如荼的岁月,更激起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铁人大道、创业大道两侧,新落成的楼群,成行的林地和昂头高歌的抽油机,与湛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卷。

  如果你仔细地看,生活在大庆油田的人,脸上都挂着笑容,有这么好的企业,有这么好的家园,没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不去创造,不去珍惜。

而他们就在这个热爱、创造、珍惜的过程中,享受着和谐。

  在龙南地区有两个退休的老工人,每天,他们都要义务为树木剪枝打理,做花草树木的美容师。

他们表示,企业给大家创造了这么舒心的环境,大家就要维护好,热爱它。

  家住八百垧的李师傅父子俩都是钻井工人,爷儿俩经常谈起工作,但是工作的差别太大了,如今的机械化操作间已经取代了当年的“猫头”,现代化的空调房取代了当年的露营帐篷,几天打完一口井再也不是什么神话。

家里也没有后顾之忧,生活环境好,有困难组织上关心、及时解决,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

父亲是个好钻工,儿子年年是劳模。

这样的家庭在油田有很多。

  美丽的家园,洁净的城市,清新的空气,勃勃的生机,创业的激情,大庆人无疑是幸福的!

  来,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大庆油田吧。

很多人会骄傲地说,那里是“天然百湖之城,魅力油化之都”,那里的乘风湖可以与西子湖比美;铁人广场绝不比大连的星海广场逊色。

  也许有人会问,大庆油田真有这么美吗?

我相信,每一个油田人都会告诉你——是的,这里是最美的,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而我们,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